美华史记 |《排华法案》的立废之路
请关注“大米社区”
公众号: 大米社区 bigmii
感受文化时尚 关注社会生活 洞悉科技经济
美华联盟:美华历史写作组
作者:闫若思
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是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禁止外来移民的法案,其不仅破坏了中美两国之间的互惠协议和相互信任,也严重伤害了在美华侨的生命财产和人民感情。该项法案背后体现的不仅仅是19世纪80年代美国对华侨的排外态度,更是一场经历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博弈后的政府性违约行为。
一、《排华法案》内容介绍
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以绝对赞成票通过了《排华法案》,并由总统签署后生效。该法案主要有以下几个规定:十年内禁止华工入美国境内;华工以外的中国人入美国境必须有中国政府颁发的英文证书,该证书上含有该中国人的身份信息等,以此证明该人根据条约享有入境美国的权利;法案通过后,非法入境美国的中国人将会被遣返回出发地;中国人不得取得美国国籍。尽管该法案仅有15条,但每一条都显示出美国政府对于华工和中国人的谨慎排斥态度。也就是说,每一位在美的中国人都必须持有身份证书以备查验,而每一位想要入美的中国人都会被严格审查。1882年《排华法案》并非两国协议后通过的法案,而是美国违背了《蒲安臣条约》和“中美续修条约”后单方面制定并通过的关于中国移民的法案。很显然,该法案违背了两国之间的条约,破坏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对在美华人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
二、《排华法案》出台的原因
首先,美国19世纪的各项社会建设基本完成,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全国大量失业人群和社会动荡使得白人对廉价华人劳动力产生强烈敌对情绪。19世纪50年代左右,大量华人涌入美国,一方面因为中国清政府腐败堕落民不聊生,另一方面美国西部大量需要开发的荒地和挖掘的金矿对华人有巨大吸引力。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成千上万的华人横跨太平洋来到美国,为美国西部开发做出重大贡献。但随着大量中国移民进入美国,白人与华人在劳工市场上的竞争愈发凸显。加州等地议会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华工的课税法令,使得华工在美国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19世纪70年代,美国多项社会建设告一段落,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又相继发生,这样的萧条经济背景下,社会矛盾迅速激化,非美国本土白人的中国移民成为了首要排斥对象。
其次,加州政客不断煽动,排华浪潮迅速蔓延,成为了全国政治焦点之一。从1850年起,加州议会就开始针对中国人出台了很多排华性法案,如对外国旷工征收矿工税的法案、禁止华人在法庭作证的相关法案,入州港口征收“人头税”的法令、对华侨渔民征收渔税的法案、禁止华侨子女进入公立学校上学的法案等等。州议会的政客们,在职权范围内,采用一切手段阻止中国移民继续留在美国或入美国境内。尽管其中的一些法案因为违反宪法而被宣布无效,但这几十年议会的立法过程体现了美国政客们对于排华法案的出台有重要影响。
最后,美国两大政党出于政治竞争的需要,使排华问题逐渐上升至全国性问题,推动了《排华法案》的出台。两党候选人为了拉拢更多的选民,得到更多的选票,使用了各种手段和方法。1876 年,当两党在总统选举中处于势均力敌的时候,西部沿海州在选举中就处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迎合西部各州选民的排华心理,两党竞相把排斥华人写进了自己的党纲,使排华问题由一个地方性问题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到1878 年,排华问题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全国性政治议题之一。由此可见,《排华法案》的颁布已成为了必然。
三、《排华法案》出台后的影响
首先,《排华法案》的出台严重伤害在美华人的生命财产和中国人民的感情。1885年怀俄明州某矿区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排华暴力事件,共造成28名华工惨遭杀害,15名华工受重伤,600余名华人遭驱逐的结果。可以说,19世纪的最后二十年,美国西部的华人生存艰难,整个华人区完全陷入恐怖之中。而当清朝政府要进行要求赔偿和惩治凶手的交涉时,美国政府不是草草了事就是推诿责任,或不理会清政府的合理要求。这些行径无疑严重伤害了华侨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伤害了中国人民的尊严与感情。
其次,《排华法案》影响中美两国贸易经济往来。在中美两国的早期贸易中,184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总额为950万美元,到1860年时高达2250万美元。但1882年《排华法案》的出台使中美关系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沉寂,延缓了两国贸易经济往来。1870年,美国西海岸对华出口达700万美元,但1890年下降到12.3万美元。几十年间,两国之间的贸易不断下降,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受到严重影响。
最后,《排华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自由移民时代的终结,限制外来移民时代的开始。受《排华法案》出台的影响,华人移居美国的人数急剧下降,1884年为279人,1885年减少为仅仅22人。《排华法案》的实施使得排华分子对华人进行超出法律管辖范围的迫害、驱逐甚至屠杀活动。同时,这项法案标志着美国宣扬的自由移民时代就此终结,更多的限制条件让美国移民数量有所控制,尽管其依然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移民国家,但对华人的限制和偏见让这个国家自由包容的内涵蒙上了一层阴影。
四、《排华法案》的废止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美同盟关系的迅速确立,打破了美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排华僵局。1943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式签署参众两院通过的《马格纳森法案》,废除了自1882年以来美国政府所通过、颁布和执行的一系列排华法律,此举标志着《排华法案》的废止。
排华法案能够废除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两国联合抗日的现实需要。包括中、日在内亚洲国家都曾是美国种族歧视性的移民政策的受害者,日本便利用这一点,通过宣传排华法案及其他迫害亚洲移民的“历史罪行”,来煽动反美情绪。美国政府为避免中国倒向日本,有必要通过废除排华法,来消除日本的歪曲宣传,进而改善中国人民对美国政府的印象,增进中美两国的相互信任,从而能够在抗日战争中取得更好的合作。其次,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美国华人在二战中的英勇表现及华人社区面貌的变化极大地改善了美国社会和舆论对华人的态度,这也是《排华法案》废除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推动使得美国社会认识到了华人的力量。美国华人意识到抗日战争前后正是改变其在美地位的绝佳时机,纷纷行动起来,包括同源会、中华公所等众多华人社团通过各种方式向美国国会施加压力,表达废除排华法的强烈愿望。不过华人社会势单力薄,其作用不足以改变大势。在废除排华法的过程中,美国国内同情中国和华人的组织、个人发挥了主导作用。1943年5月成立的“废除排华公民委员会”在新闻媒体、集会上宣传废除《排华法案》。其通过广泛的社会关系,引导舆论并游说官员议员,最终为《排华法案》的废除做出巨大贡献。
《马格纳森法案》确认了华人归化入籍的权利,标志着美国排斥华人的特殊立法时代的结束。在它的影响下,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也先后采取了废除排华法的行动。不过即使《排华法案》被废除,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要求配合美国太平洋战场的战略需要,并没有改变其限制华人移民的初衷。《马格纳森法案》中规定只给予华人105个移民配额。但另一方面,美国战后颁布一些特别法令如《战时新娘法》、《麦卡伦•沃尔特法》、《难民救济法》等,为华人合法移居美国打开一小扇门。总之,《排华法案》的废止在历史上意义重大,它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重要一步。
五、对《排华法案》的致歉
2011年11月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201号决议案,就1882-1904年的排华立法正式致歉,承认排华法案不符合美国独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不符合美国宪法的精神,重申承诺将保障华人及其他亚裔在美国享有与其它族裔完全相同的权益。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也通过683号决议案,就排华法案表达歉意。
美国国会的道歉得来不易,一百年来,无数华人群体不懈努力,为美国国会的最终致歉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具体参与众议院道歉案的华人团体就达165个之众,既有学术和商业精英团体,也有历史悠久的老侨团体;既有台湾的侨团,也有大陆的新侨团体。当然,道歉案得以通过根本原因还是近几十年来华人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与华人形象脱胎换骨的变化。此外,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也为道歉案的通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排华道歉案的通过,对于华人而言是一份迟来的公正,是130年来美国华人追求平等与尊严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国会承认并反思那段美国历史上的黑暗篇章,以史为鉴,是对美国立国精神的确认,有利于防范和杜绝类似事件的重演。中国外交部亦在例行记者会上对美国国会的致歉表示肯定,并认为:作为移民国家,美国的发展成就与包括华人在内的美国各族裔人民的共同奋斗与合作密不可分。华人的历史功绩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应有的尊重。
但需要指出的是,寄希望于通过一部道歉案就完全消除种族主义歧视和排华法案的残留影响是不现实的。我们仍要对华人群体在美国的处境有清晰的认识。美国政府用regret替代了apology,从中体现了美国政府对《排华法案》和华裔群体仍旧持相当保守的态度。而就在国会道歉案通过的数天时间里,美国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华盛顿邮报》竟未有任何新闻性报道,这一结果颇耐人寻味。可见,美国的种族主义歧视并没有完全消除,其对华人仍旧存在偏见。在没有承担责任或做出任何经济赔偿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页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但仍需华人群体不断努力,在争取自身权利的道路上逐渐强大,真正得到美国社会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2] 刘文正.美国排华法案道歉案的始末与思考[J].侨务回顾, 2012(4).
[3]马逸玲.1882年排华法案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文教资料, 2011(12):101-102.
[4]钱宁.百年道歉姗姗来迟——浅谈美国排华法案道歉案的始末与反思[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7):20-21.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
赞赏(长按二维码)!谢谢!
请注明作者名字!
美华史记系列文章
美华史记 | 留学生之归去与来兮:变迁(1947-1957)
关注美华联盟《美华史记》并加入讨论,请扫描二维码
美华联盟
【附注】《美华史记》是由美华联盟写作组推出的系列文章。目标是回顾历史、教育同胞、警醒后人、思考未来。凡喜爱历史和写作,并感兴趣加入《美华史记》作者群的同仁,请给我们发送电子邮件。“美华联盟” 是该项目发起人,不同领域机构、商家若愿与我们合作这项事业,可作为共同发起人,推进项目持续和纵深发展,有意者,请联系:
info@chineseforsocialjustice.org
主编:王昶
副主编:Steven Chen,潘秋辰
网站:chineseforsocialjustice.org
协办:亚利桑那华人历史协会 www.paaca.us
感谢Marathon Ginseng对美华史记计划的大力支持
公众号: 大米社区 bigmii
投稿|联系:info@bigmii.com
微信: bigmii
华人社区平台:
感受文化时尚 关注社区生活 洞悉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