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客论邮】集邮周纪念邮资明信片引起的话题

沪江学友 鼓山邮话 2022-04-2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2020年8月19日,中国集邮周拉开帷幕;邮政为此发行了第五枚相关纪念邮资明信片。

明信片主图沿用了李晨设计的“罗兰.希尔”集邮故事,有朋友戏称是“连环画”。这样的设计,集邮爱好者早有腹诽,而今年则大声批评了。“毕竟是《中国集邮周》,年年让我们看这位洋大爷,咋感觉我们是在过外国的集邮周”?“把集邮之父的故事讲个没玩,终会让人们感到审美疲劳”。

我以为集邮者吐槽集邮周明信片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是对的,但是其原因应该不是“罗兰.希尔”是个“洋大爷”。我想,邮政安排讲希尔的集邮故事,是为了普及集邮历史ABC吧?因为最初的邮票是英国发行的“黑便士”,而罗兰.希尔则是最初提议发行邮票作为邮资已付凭证的人。许多国家在发行集邮日、集邮周邮品时,会自然而然讲希尔与黑便士的故事,许多国家还会在这位“邮票之父”诞辰的时候发行纪念他的邮票。

当然集邮之父的故事,应该告一个段落了。下面讲讲中国的邮票故事,讲讲中国的集邮家和邮票设计家,邮人是会喜闻乐见的。





❖文/沪江学友

❖图/文白

❖采编/文白



【博客论邮】收寄柜台邮政日戳“收寄”纯属画蛇添足

【博客论邮】 “人为邮品”的魅力

【博客论邮】如何看待大套邮票市场价格打折

【博客论邮】特3伟大祖国--敦煌壁画邮票原地封拍出“天价”之后的设想

【博客论邮】道具上的漏洞

【博客论邮】趣谈一枚普资图明信片的销戳选择

【博客论邮】浅谈邮政日戳中“百家姓”元素的取舍

【博客论邮】专题集邮者必须具备的四种基本素养

【博客论邮】集邮迎来“直播时代”

【博客论邮】集邮者的呼声莫忽视

【博客论邮】新邮“四方连”该怎么供应?

【博客论邮】“戳”有味道

【博客论邮】可以大书特书的集邮说明

【博客论邮】集邮也要过“五关”

【博客论邮】纪念邮戳亟待规范管理

【博客论邮】邮票设计宜简洁

【博客论邮】求知--集邮的最美

【博客论邮】信封贴在邮票上

【博客论邮】地名邮戳研究大有可为

【博客论邮】信销票的收集和收藏

【博客论邮】何为经典邮票

【博客论邮】“同题材加贴”说长论短

【博客论邮】对明年邮政改革精神的几点思考

【博客论邮】“网络"淘邮趣无穷

【博客论邮】一则新闻的奇葩包装(别拿邮迷当傻子)

【博客论邮】邮票价格原来都是邮商的奸计,想要邮市回归良性循环,怎么破局?

【博客论邮】文献是集邮活动的镜子

【博客论邮】玩是需要知识的

【博客论邮】集邮者应学会“断舍离”

【博客论邮】集邮与炒邮

【博客论邮】集邮: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博客论邮】集邮要集“JT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