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口译之难:同传乎?交传乎?

2017-06-18 姚斌 译匠

除了干货,其它什么也没有

人才选拔

优质工作

翻译漫谈

专业外语

行业翻译


这几年,无数人都把“同传”挂在口边,“同传”、“同传”,一方面成就了口译的大名,另一方面也造就了鱼龙混杂的口译市场。而与此同时,历史比同传悠久,应用比同传广泛,从业人数也远远大于同传的“交传”却一时间显得默默无闻,甘为牛后了。即便是各大高等教育机构,在大办特办高级翻译学院的时候,也总是将交传作为同传的基础,好像两者之间具有某种连续的、进阶的关系。由于宣传的误导,一般人都以为交传是同传的入门课程,因此要低同传一等,殊不知交传也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技巧与经验的结合,其智性之美丝毫不输给同传。别忘了,交传的起源几乎是与人类不同部落之间开始交往同步的,而同传的历史不过半个多世纪。面对交传这样的“老前辈”,同传实在是应该高山仰止。


撇开交传的历史不谈,因为谈历史可能会陷于无穷的史料爬梳,可能会影响到读者诸君的兴味。我们还是直接来谈现实。就今日的口译市场来说,我没有做过统计,但可以想象的是,交传的总量一定是大大超过同传的。只不过因为同传被打扮得更加光鲜,得到更多地追捧和宣传,所以显得好像全世界都在使用同传,而交传的身影则被严重忽视。不过,交传之所以退到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角落,还可能是因为很多交传的工作都交给了in-house的口译员,他们每天跟着领导,一年要做几百场的交传,几乎没有时间出来揽私活,接小会。有的时候,他们还得承担很多与翻译无关的任务,就有点向行政转的意思,而且也确实有不少翻译学院毕业的学生,后来就转去做行政了,有的当官了,有的做“总”了,总之是把口译做副业了,或者是有了新来的小翻译官,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转行了。


因此,交传译员中有很大一部份都没有加入到实际的口译市场上来,他们的影响力自然也就没有那些专门在市场上淘金的自由职业者。说到这些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影响力其实是蛮大的。因为他们没有别的工作,一心一意地开拓口译市场,尤其是同传市场。之所以关注同传市场,是因为与交传相比,毕竟同传的报酬更高,而且在目前这样缺乏翻译质量监督的年代,同传毕竟是更好用来唬人的!


但实际上,做同传的很多同事都知道,同传做久了,就不太愿意回去做交传。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心照不宣,交传比同传更有“挑战性”!这里没有用“更难”二字,是恐怕有人不高兴,会跳出来指责我别自己水平不够,就来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别人的“能力”!不过,顺便也提一句,对于指责,敝人也有一贯的原则,还是那句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甭管你是“经验丰富”的老翻译也好,什么什么国际协会的“官方认证”也罢,抑或是拿到了某某部的几级几级证书,到最后,都是个水平问题、能力问题,还有现场发挥问题!一直想象着,如果有一天能有个口译大擂台,也来次口译江湖!


言归正传,我之所以说是“更具挑战性”,不是瞎说的,自有一番道理。且听我一一分析之。

 

交传与同传的一大不同就是,同传不需要直接面对观众,而交传则需要。这一点其实有很多意味,而且这也是不少“同传翻译”不愿做交传的一大原因。同传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同传箱子就是最好的庇护所,同传可以不见观众,可以免除stage-fright,同传还可以长得“很丑”,但只要声音“很温柔”就足够了。可是交传译员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要直接面对观众,要给观众审美器官以愉悦感,因此对长相也会有要求。近来不少客户在谈业务的时候都开始要求发照片了,说得是交传是要面对观众的,而且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所以至少得是个端正、标致的人儿。不过有的时候,这种要求也有可能很过分,听说过的最过分的一次就是上海有个客户因为嫌某个口译员的长相过于“对不起观众”,竟至连同传也不让做了。


正式因为交传需要直接面对观众,而同传可以躲进箱子,因此也造成了一种对交传的不公平。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开任何国际会议都总会有两种语言都不错,而且又懂专业的人,这些人或者是某个外国公司、外国机构的驻华代表,或者是中国机构、公司的一些海归,他们自己永远不会走到前台担任翻译,但却常常喜欢指出交传译员的一些小错误,主要是用词不准。可以想象,他们这些人每天从早到晚就干一件事情,他们当然知道的比可怜的可能是头一天才拿到材料的口译员多。如果遇到比较理解的,他们或许只是善意地提醒,而要是不巧碰见那些爱显摆,又缺乏同情心的“香蕉人”,就会常常搞得交传译员在现场下不了台。他们的“杀手锏”就是在口译员没翻译一个句子之后总要说上一两个词不准确,或者竟至再翻译一遍,直到神经脆弱的译员“崩溃”,或是被主办方直接逐出会场,当场要求换人。交传译员可怜就可怜在这里,会被当场指责。而同时,交传的挑战性也就在这里,因为口译水平是高是低,口译质量是好是坏,在交传是体现的最明显。与此相比,同传译员则可以免去不少现场被人纠正的麻烦,因为同传时可以对不熟悉、不确切的内容一带而过,听众即使再挑剔也不可能时时监听两种语言的传译,更不可能一句一句地纠正同传。顶多不过在会议间歇时,好事者跑到同传箱边,前言不搭后语地展示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仅此而已。


交传除了被人纠正专业词汇,就是句子内容,这是更尴尬的情形。人们常常以为,同传的报酬高、工作强度大、技巧性高,因此肯定是要比交传高一级别,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同传的准确率要求是远远不能和交传相比的。根据不同的内容和难度,同传准确率可以接受的范围大致在60%到90%之间,换句话说,对于有些特别难的会议,同传译员能够达到个及格水平也就ok了。可是,对于交传译员来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欧盟还是中国,人们所期待的准确率都是90%以上,甚至是100%,而且好的译员本就应该滴水不漏地传达发言人的全部信息。对于自由译者,如果要接自己不熟悉领域的交传,那是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的,而接同传时则没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说同传是双人舞蹈,那么交传就是天鹅的独舞,同传的工具性质较强,而交传则既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表演。一个好的交传译员,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public speaker,这很重要,因为交传的过程中需要与讲者、听众作很多的交流,眼神的、手势的和话语的。而这一切在同传的时候都是没有必要的,而现场的参与者也没有把同传当成他们中间的一员,同传就是同传,一种重金请来的工具!而交传则完全不同,有的时候,参与谈判的双方竟会将对方的译员当成了对话的对象,显然交传译员只要代表一方出现,就被自然视为另一方的对话对象之一。在这种状态下,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对于交传译员来说,还有一个特别的难处,那就是他还必须在非常紧张地聆听发言、记笔记和口译的同时还得记住要跟听众有眼神的交流,要面带着微笑。我会常常借用这样一个比喻,那就是交传译员就好像是湖面优雅的天鹅,虽然水面下,她得快速不断地划动才能构成全水面上优雅的滑行,然而当人们在为天鹅优雅的泳姿赞叹不已的时候,很少有人会看到她水下紧张的工作。交传译员也是如此,你内心的紧张不能体现在你的脸上,每一次你抬起头面对观众,都是一张自信、微笑的脸!


我们说对交传译员有沟通技巧的要求,这里面其实还包括了交传译员对现场场面的控制能力。在交传的现场,并不是只有主持人才有控制场面的责任,交传译员也应该协助掌控场面。这一条当然不会写在任何一份合同书里,但是一个优秀的交传译员理应但其这样一份责任,他的沉稳、自信和冷静同样也会成为己方代表们获得信心的一种资源。即使交传译员不代表任何一方,而只是充当双方交流的桥梁,他的稳健沉着一样会给双方更多成功会谈的信心。相比之下,同传就大可不必担忧这些事情了,即便现场代表打起群架,同传坚固的小箱子也恰可以作为最好的“避难所”。


按照现代人的惯例,上面谈了这么多的问题、难度、挑战性,下面似乎应该来讲讲解决方案了。可是,一切优秀的译员都是类似的,而蹩脚的译员却各有各的蹩脚之处。我在这里提到的一些“解决方案”只能是为那些基础扎实的优秀译员锦上添花,而决不是为了那些蹩脚的、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们提供作弊的技巧。而且这些“解决方案”也都是我个人的体会,或许不登大雅之堂,我写出来的标准就是“很老土但很实用”。姑且称之为交替传译的实用法则。


第一条自然是充分的准备,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记住那些特别的词汇。每次会议总会有特别的词汇,比如医学的会议,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名、药名,而这些又往往都是很长很长的奇奇怪怪的词汇,所以尤其需要花点时间和精力去记忆。有一种说法是,口译员的最高境界是一场会议下来,全场的人都听懂了,达到了沟通交流的效果,只有口译员自己没有听懂。这种说法或许过于极端了,但是片面的说法中往往深藏着普遍的道理。对于口译员来说,会议内容自然了解的越多越全面越好,不过,由于总是在进入全新的领域,口译员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里迅速进入会议涉及领域的原理、机制和系统层面,而只能对基本的概念、名词和事实加以快速吸收,所以在现场出现口译员不懂具体原理,但却能举重若轻地对发言人复杂的介绍娓娓道来,让双方沟通无碍。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会议词汇,在准备会议时,对相关的词汇采取一点“死记硬背”的功夫未尝不值得提倡。


开会之前的充分准备自然重要,但临场的发挥同样关键。与同传的工作状态相比,交传时尤其面对着更大的压力,听众期待的眼光有的时候就是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在这时候,一方面交传译员需要稳定心情,沉着应战,把握会场局面,而另一方面却又不能让自己的翻译显得过于保守、枯燥。这时候可能就需要一点点地技巧和经验来帮忙。对此,我个人的体会是,“复杂的句子做简单,简单的句子做复杂”。其实这条法则也同样适用于同传,口译员在口译现场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即时传译的过程中会遇见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发言人说出来的很复杂、很花哨的句子,最好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可以借用一些长句划分的手段将长句、复杂句变成简单句。这种变化其实并不完全是为了口译员自己轻松起见,而实际上是符合口语听众的听解特点的。口语和书面语不一样,书面语要求优美、严谨,而口语则有所不同,我们平常说话时很少会用到非常复杂、严密的句子结构,而多喜欢用一些简单、明了、活泼的句子。口译中,如果碰见那些特别古板、喜欢炫复杂句子的发言人,为了便于听众理解,也许尽量简化复杂的句子结构。所幸的是,大多数的发言人往往都是复杂与简单相叠加,这也就向口译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就是可以利用那些简单的句子,翻出一些花样来,可以把原本简单的句子装扮地复杂、花哨一点。这点小小的技巧并非为了投机取巧,而实在是从日常的交传经验中提炼出的一点体会。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复杂句的划分和简化,还是简单句的修饰、加花,前提都是不改变发言人的原意。这只是一种句子处理的技巧,而不是对发言内容的加工。


复杂句与简单句的反向处理,实际还有另外一大应用。大家都看过美国总统演讲,他们通常都不会照本宣科,而是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片,上面写了一些发言的要点,他们会在扫描要点之后,立即抬起头看着台下的观众演讲,好的演讲者都不会总是埋头读稿,而作为public speaker的口译员更要做一个好的演讲者,且不说口若悬河,至少是应该掌握了优秀演讲者的各种技巧,尤其是与观众的交流。口译过程中如果始终低着头,给人的印象会是紧张、畏缩、不值得信任,而如果能够择机抬头,将自信和微笑的脸呈现于听众眼前,则译员之魅力可以大大为自己的译文质量加分。不过,交传译员抬头机会的选择非常重要,这里也与各位分享一条法则,那就是在翻译简单句的时候,应该尽量抬起头来环顾观众,开展种种的眼神接触、收买人心的工作,而在翻译复杂句或自己没有太大把握的句子的时候,最好埋头苦读,因为这时候抬起头来,心是虚的,手是抖的,一看到观众期待的目光,只会加重紧张的情绪。这样的巧妙搭配要体现的自然而然、天衣无缝,自己心里知道选择时机抬头与观众交流,而展现给观众的却是非常自然、流畅的翻译效果。这特别像老师上课,记得有位师长曾向我传授教书要诀曰:你别看有的老师上课很幽默,好像随手拈来一个恰切的例子,随嘴说出一个有趣的故事,而实际上这些都是事前备课时就已经准备好了的,甚至到哪里讲个笑话都是事先设计好了的。对于同传译员来说,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必要了,你不需要考虑抬起头与观众互动,即便有意抬头,也很少会有观众回过头来跟你交流眼神,除了那些好奇的眼光会常常盯得你发毛。


做同传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用EVS来形容我们处理原文的方式,在我的理解中,EVS其实就是意义单元的代称,因此,EVS的长短实际体现了译者所习惯于处理的意义单元的长度。对于意义单元的选择和处理,同传译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自主的自由,但对交传译员来说,基本上都是由发言人所决定的。大家总以为,在交传时,如果发言人能够一句话一句话的说,那肯定会给译员减轻不少记录的负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当发言人非常好心地跟你商量是不是他说一句话停一句给你翻译时,千万要扛的住诱惑。因为实践证明,一句一停,不仅造成了发言人思维的断续,而且也给译员平添了一份烦恼,因为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免会闹出南辕北辙的笑话来。而且更有甚者,有些听众会觉得这样的口译没有水平,一句一句地翻译谁不会啊?所以下一次在发言人与你商量是不是一句一句地说时,一定要果断地拒绝诱惑,并充满自信地告诉他,请他说完一个完整的意思再停下来。这样对两方面都好,发言人会很高兴自己能够完整表达一个意思,而交传译员也可以先总体后部分地传译发言。同时,这个办法还能赢得听众的赞叹和信任。据个人经验,听众判断交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翻译的长度,如果译员能够在发言人讲话5分钟,甚至10分钟之后还能将发言主要内容翻出来,这在大多数听众眼里就是高水平的译员了。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不管多长时间的发言,只要一段话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的,那么对我们口译员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不管是2、3分钟,还是8、9分钟都不会产生太大问题。经验丰富的译员都可以通过笔记记录和读取将原文的主要内容一五一十地传达出来。


以上谈到的有关同传与交传的话题,都是个人从事实践的体会,里面有些点滴的经验,空口讲来也许并不特别的make sense,不过相信有过交传和同传经验的人一定会有所感受。为了避免以偏概全,还需理性强调,这里所谈的一切都只是今时今日之中国口译市场实情,不具有理论概括性,只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作者:姚斌

来源:同声传译姚斌的博客

http://benjaminyaobin.blog.163.com/blog/static/3158612720090562323315/



翻译研习社(点击或回复下列关键词至译匠公众号获取专题)

科技互联网翻译

口译技能

北美口译游学

时尚翻译

汽车翻译

医疗翻译

法庭翻译

金融翻译

翻译技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