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虹膜 | 住手!请停止黑《九层妖塔》

2015-10-02 magasa 虹膜



让 我 来



先从十几年前说起吧,当时张艺谋的《英雄》还没有问世,中国电影还处在大片化产业升级的前夕。我记得那时候真没有什么国产片可以看,主流院线电影一片荒芜,张艺谋陈凯歌不知在忙些啥,好几年没有重量级作品,只有冯小刚一年出一部喜剧在顶着,《大腕》刚出来,反响倒是还可以。然后听说新冒出来个贾樟柯,只拍过两部片,特别艺术,在一小撮人当中神秘地流传。

突然有一天,就有朋友跟我说,有个片推荐你看,姜文演的,导演是谁不认识,跟所有国产片都不一样,不是冯小刚那种特别商业的,但也不是贾樟柯那种特别艺术的,说不清,你看了就明白。

就这样我看了《寻枪》,知道了导演陆川的名字。尽管针对这部影片有各种传言,它也存在一些缺陷,但我至今认为它不失为一部不错的导演处女作。更重要的是,在当时那种单调的产业条件下,它试图趟出一条不太一样的类型片之路,姑且称之为「有想法的类型片」,或者「有艺术片气质的类型片」吧,如今像曹保平等人的创作,都可以这样来概括。




后来知道陆川喜欢科波拉,他的路数确实也和科波拉接近——只是路数接近,不是水准——即在商业电影的体制内,拍摄所谓的「作者电影」,并大刀阔斧地革新原有的类型,比如说科波拉用《教父》革新了黑帮片,用《现代启示录》革新了战争片。

但陆川的第二部作品《可可西里》并没有沿着科波拉的路线前进,他反而拍了一部纪实风格的环保题材艺术电影。我对《可可西里》只是觉得还好,不过它拿了金马奖,观众口碑很高,自然也算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再然后是《南京!南京!》,我们不会忘记这部影片在公映时掀起的巨大争议,当年我也掺合过几句。我不太喜欢这部电影,但也并不讨厌,原因和它的意识形态、反思立场倒是没有关系,纯粹是艺术手法上的判断。另外一个事实是,尽管此片在国内争议很大,但它在国际上却评价甚佳,要高过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这个事实需要承认。




如果这个时候,陆川突然宣布自己退休息影,那么他留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形象和评价(前提是这本电影史必须足够厚),应该会是比较正面的,后人回想起来会说,这个导演的片,还有那么点意思。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的下一部作品是山崩地裂的大烂片《王的盛宴》。《王的盛宴》总是让我想起冯小刚的《夜宴》来,两个导演都觉得自己有个特牛逼的想法或者说主题,要通过这部电影表达出来,但是在具体的技术操作层面,把每一件事都搞砸了,最终造出来的就是一座一触即溃的纸牌屋。




《九层妖塔》是现在热门的大IP概念,我没看过《鬼吹灯》原著,改得如何不作评价,据网上说电影和小说几乎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人名相同而已,其实这并不构成否定一部电影的理由。


就片论片,我原先预计《九层妖塔》有可能和《王的盛宴》一样差,但没想到的是,它竟然比《王的盛宴》还差很多。

这其实是一个兜售世界观的电影,它想构造一个有别于现实的世界,为这个世界发明新的历史、地理、生物、种族和物理法则。说白了,它想做《星球大战》《哈利波特》《指环王》《异形》这些好莱坞大型幻想类franchise做过的事。而这样的事,中国电影还从未成功过。在这个意义上,我当然乐见陆川成功。然而又一次,他玩砸了,彻底地。




他要的世界观完全没有在影片中建立起来。片中引入了所谓的鬼族,只是对这个族裔的特征不清不楚地介绍了几句,又引入了几种怪兽,从哪来的也暂未交代。神神秘秘的妖塔,以及那口棺材,不知有啥用,人物身份变来变去,一会死一会活。影片游走在科学和奇幻的边界,到底什么时候该应用什么法则,你的设定是什么?设定呢?没有设定就玩这套,观众可以拒绝陪你遛猴。

看到一大半时,我大约明白了陆川的意思,他是想先多挖几个坑,以后拍续集再来填。但是有个道理很简单,你第一集坑了观众,观众对你的续集没兴趣!




即使抛开基础设定的混乱,我们看整个影片最表层的故事,那也是混乱不堪的。胡八一性格模糊、被动,一直被别人推着走,他好像不知道自己该干嘛。影片最前面一段是探险片的路数,中间啰嗦一大堆,直教人昏昏欲睡,临到结束时又来一段上蹿下跳的怪兽片。这前后两段,不要说和《侏罗纪公园》《异形》比了,不公平,就算和好莱坞二三流怪兽片《狂蟒之灾》《史前巨鳄》之流相比,也是不如的。影片预告片里有一个怪兽在大巴车上跳跃下砸的镜头,剪辑师眼睛很尖,他挑出了唯一拍得还过得去的镜头。


不过,《九层妖塔》大概是国产片里第一次让怪兽彻底摧毁一座城镇(尽管是虚构的),这是进步,希望下次是北京。

虽然正经讲故事、拍场面不行,但陆川绝对是一个从头到脚流淌着用不完的小聪明的导演。


小聪明体现在《王的盛宴》里不停影射毛泽东,稍微灵敏的观众肯定看出来了,投资人覃宏也公开承认过这点。

小聪明还体现在《九层妖塔》里一会影射彭加木,一会影射克拉玛依,又是什么749,可能怪兽也隐喻着某个不方便说出口的东西。我感觉陆川沉醉在这些细节的攀附上,这些东西没什么不好,在一部骨肉丰满的影片里,它们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无助于改善本来就贫瘠的影片。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在网上翻到陆川刚刚接受凤凰网的一篇采访,他说:


很多人是扮演书迷,做这个话题,整个评价体系是都可以被收买的,其实仔细看看这些IP下面是真号还是假号,我们预告片一出来就打零分。我们的预告片已经还不错啦,还打零分、一分。影评现在一出来就一分,这电影怎么也不是一分的电影。他不是书迷,而是这个行业的竞争对手,是同档期的竞争对手,所以我不担心这些事,这些事营销一结束,声音马上就散了。


记性不坏的人,应该没忘记当初是谁第一个站出来承认自己雇佣了「口碑维护团队」在豆瓣刷分的吧?




雇佣水军给自己打高分,写好评,给竞争对手打低分,在现在的大环境里绝对是存在并且普遍的。于是这就成了一个可以用来肆意栽赃的借口,你说某某好,那你就是红包枪手,你说某某不好,那就是「黑水」,理都占齐了,叫你无路可逃,仿佛这样自己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似的。



如果你觉得本文精彩,欢迎点击右上角将文

章分享到朋友圈,这对我们是很有用的支持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王家卫 | 黛德丽 | 胡金铨 | 贾樟柯 | 陈凯歌 | 郭敬明 | 蔡明亮 | 塔蒂 | 昆汀 | 侯孝贤 | 阿亚萨斯 | 杜琪峰 | 市川昆 | 艾美奖 | 黄宗霑 | 奥斯卡 | 建党伟业 | 徐峥 | 港囧 | 毒枭

编辑:徐寒冰 | 联系我们:irisfilm@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