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电影就是不停抽打观众,让你浑身难受

2016-02-02 云中 虹膜
文 | 云中




《为奴十二年》,是今年美国奥斯卡颁奖季最受瞩目的电影。不少影评人认为此片的黑奴题材绝对政治正确,是通向金像奖的讨好之作。不过,《为奴十二年》的导演风格却绝对不符合奥斯卡评委们一贯坚持的审美。它冷峻、直接、残酷,更接近上一部奥斯卡得奖的逆反之作《老无所依》。


《为奴十二年》改编自Solomon Northup于1853年所著的自传小说,故事线很简单,就是美国内战前,一名过着中产阶级自由生活的黑人遭到绑架并被卖到路易斯安那州,从此开始了十二年的奴隶生涯。导演史蒂夫·麦奎因作为拿过英国特纳奖的视觉艺术家,一向都对摄影语言极为雕琢。《为奴十二年》的第一个镜头就有些出人意料,十几个黑奴一字排开,面无表情形容呆滞地看着画外,一声不吭,画外则传来夏日田野的虫鸣。一种冷酷又炎热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接着,导演用一系列固定镜头和稳定的推轨镜头,让观众慢慢进入了路易斯安那的奴隶主庄园,接着通过男主角的回忆来到故事最初,有条不紊地把整个社会对黑奴的态度通过镜头细节一点点渗透出来。影片在电影语言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系列直面暴力的长镜头,执导风格简直可以用冷酷来形容。


比如男主角被绑架后第一次遭受恶打,镜头一直正对着他跪下的身体,施暴者一共打了十五下,直到把棍子打断,然后他又取来了鞭子,接着打了十四下。观众在整个过程中就像被导演按在椅子上,一下一下地感受这个过程,感受着男主角从自由人突然变成奴隶的惊愕、不安、恐惧、直到无助的过程。




影片另一个让人难忘的长镜头,是男主角被吊在树枝上,脖子里套着绳索,他的双脚只能用脚尖勉强够到地面,费力地不让自己被勒死。这是一个大全景镜头,男主角从孤独地一个人吊在那里,直到背景慢慢出现其他走动工作的黑奴,没有任何人敢出来帮助他。


这个残酷的长镜持续了一分半钟,观众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每秒钟都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男主角。由于这种不愉快的凝视,这个场景更变成了一种隐喻,就像当时社会对黑奴的态度(哪怕黑人自己也不例外)。


不过这还不算最狠的,《为奴十二年》最残忍的一个长镜出现在影片的冲突最高峰,它长达七分半钟,观众再一次目睹了鞭打黑奴女的全过程,导演甚至还用电脑特效突出了黑奴背部被鞭子抽过皮开肉绽的惨状。


直接的视听冲击自然能带给观众生理上的反应,这种观影体验,跟直接抽打观众没多少区别。而且片中的奴隶主还强迫男主角也抽了好几鞭,这也相当于让观众以代入的立场拿起鞭子。这场戏的处理方式,几乎达到了让人不忍直视的效果。




通过这三个长镜头,基本已经体现了本片最核心的创作理念,也让导演麦奎因把之前《饥饿》和《羞耻》里的长镜头特质进一步发扬光大。这几部作品都通过镜头直接地对准主人公不堪的遭遇与处境,让观众强行进入。


这种带有施虐式的创作意图自然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弹,但由于《为奴十二年》在题材上的政治正确,让导演这种「抽打」的意图显得容易接受与消化,并转化为对社会体制的抨击,用宣传体系的惯用句式形容就是:「体现了导演对黑奴制度血淋淋的控诉」。


为了加强对观众「精神抽打」的纯粹性,导演甚至放弃了原著对社会环境的一些描写,也舍弃了对南方蓄奴州政策和风俗背景的交待,把故事场景集中在了庄园、野地和树林,集中在人与人的鞭打、欺骗和苦难中,集中在心灵的受难上。导演也没有直接在影片中表现时间过了多少年,什么时候才到十二年,只是采用大量的空镜头来暗示时间流逝。




观众也在这种氛围里产生了迷失感,觉得这段苦旅没有尽头。庄园变成了一个看似开放、空旷、没有铁网和栅栏,但实质却是铁桶一样密不透风的空间,就像活生生的监狱。从这一点看来,《为奴十二年》又像回到了《饥饿》的监狱中,只是这里没有反抗的力量,只有逃离的渴望。




由于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所以并没有好莱坞式的大团圆之感,故事发展到了结局仍然显得有些无奈,观众被压抑的情绪并不能得到彻底释放,他们这时候只能加看一部斯皮尔伯格描写奴隶制结束的《林肯》,才会得到治愈。从此处也能看出,《为奴十二年》与奥斯卡一贯钟爱的故事模型有所区别。


除了视觉方面,《为奴十二年》还有着精心的声音设计。比如第一个农场监工召集黑奴,让大家鼓掌,然后他唱起一首辱骂黑奴的歌曲,掌声与歌声一直贯穿在黑奴做工的蒙太奇段落中,甚至贯穿到另一个完全不同调性的庄园主讲述圣经的段落,看上去很简单的手法,不但反衬了奴隶们无时不刻受到的歧视,顺道还反讽了庄园主的伪善,这样的细致处理散见影片各处。

影片的音乐也颇有独到地方,有几段类似环境噪音的处理让人想起《血色将至》,同样都能体现残酷生存环境下对人性的压榨感。《为奴十二年》的主题旋律「Soloman」听上去跟另一首Hans Zimmer的电影配乐很像,就是《盗梦空间》里那首著名的「Time」。我甚至怀疑「Soloman」是由《盗梦空间》配乐中未采用的曲子改编而成。「Time」透过旋律的重复和配器的重叠营造出了梦中有梦的质感。而旋律相近的「Soloman」也营造了一个梦,一个长达十二年的恶梦。


《为奴十二年》毫无疑问是史蒂夫·麦奎因导演技巧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但也有影评人诟病《为奴十二年》的「情感和暴力都直接暴露在外面」,甚至借特吕弗的「蹩脚电影之所以充斥着暴力,是因为导演没有能力借助朴素而节制的手法表达强烈的情感」来批评他。这部电影不厌其烦地展现各种惨状,虽然手法很讲究,但确实也带着一点高级「琼瑶剧」的特征。这其实正反映出每个导演不同的风格与诉求,有的导演喜欢取悦观众,有的导演喜欢调戏观众,而史蒂夫·麦奎因,我们只希望他下次对观众能抽打得轻一点。



广而告之:虹膜开设有多个读者微信群,每天都在热烈地讨论电影,希望加入的请先加微信个人服务号:mgshongmo。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华语烂片 | 文革片单 | 足球 | 高仓健 | 真探 | 希区柯克 | 原力觉醒 | 师父 | 同性恋电影 | 卡罗尔 | 惊悚片 | 性意识 | 八部半 | 最好华语片 | 边境杀手 | 侯孝贤 | 绝命毒师 | 电影院 | 柳升完 | 福尔摩斯

编辑:Oliairisfilm@qq.com扫描二维码下载《虹膜》付费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