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密集恐惧症患者,就不要看这部惊悚片了

2016-02-17 magasa 虹膜
文 | magasa


关于《群鸟》,彼得·博格达诺维奇曾评价:「即便希区柯克这辈子只拍了这一部《群鸟》,他也足以跻身电影巨人的行列。」




1963年上映的此片仍然是希区柯克和作曲家伯纳德·赫曼、摄影师罗伯特·博克斯及剪辑师乔治·托马西尼合作的结果,至于最重要的女主角人选,他的首选本来是格蕾丝·凯利,两人在50年代有过多次成功的合作,但她当时已经息影成为摩纳哥王妃,于是希区柯克选择了广告新星蒂比·海德林,海德林当时无人认识,这是她第一次在电影中担纲主角,后来她还演了希区柯克的《艳贼》。




前两年有一部电影《女孩》(The Girl),就是从海德林的角度讲她与希区柯克并不愉快的往事,在她看来,这位悬念大师其实是一个虐待狂。


希区柯克此前完成了极受欢迎的低成本恐怖片《精神病患者》,他希望新片超越前作,为此筹备了整整三年。《群鸟》是希区柯克第三次改编达芙妮·杜莫里哀)的小说,前两次是《牙买加旅店》和《蝴蝶梦》。


《群鸟》在某种程度上是后来泛滥的启示录式恐怖片的始祖,费里尼称它为「末世之诗」。它代表了60年代初好莱坞电影制作技术尤其是特效的最高水平。并且,希区柯克对观众心理的掌握更加炉火纯青,他知道如何让观众在什么时候尖叫。他说过:「每当一部新的希区柯克电影上映,观众和评论家都好整以暇,对自己说这次看他怎么来吓唬我。我的工作就是让他们害怕,但做到这一点越来越困难,老练的观众会说,啊,早知道一定会是这样。那么我就输给他了。」




所以在《群鸟》里,希区柯克不得不开发更多新的电影技巧来和观众玩这种智力游戏,他参考了当时发生的一起真实的鸟群攻击人类的事件,后来科学家证实因为海鸟摄入了大量被污染的浮游生物,才会变得性情发狂。


但在电影拍摄的60年代初,人们还不知道真相,所以希区柯克干脆在电影里不交代鸟为什么攻击人,事实上提供一种科学解释反而会削弱它的内涵,使影片变成一部无聊的科教片。


现在它成了一部表现人类本质上脆弱的影片,在寓言层面上,攻击人的鸟可被看作是对人类各种自然威胁的化身,面对这来历不明的袭击,人们似乎无处可逃。希区柯克所迷恋的毁灭主题在影片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只不过施害者从过去的人类变成了大自然,这令人更难抵御。




《群鸟》曾令当时的影评人感到困惑,因为片中那群鸟类来去无踪,到底象征了什么含义?比起同类恐怖片或灾难片来,《群鸟》无疑是难懂的,连希区柯克常用的「麦高芬」都无影无踪。


不过在希区柯克本人看来,这部影片要说的主题清晰极了。他在为影片宣传时所做的访谈和广告中反复强调,影片想传达自然界发送给人类的信息,他说:「如果你曾经吃过火鸡,曾经用笼子关过金丝雀,曾经打过野鸭子,那么来看看《群鸟》吧,这部电影会让你若有所思。」


影片终于当时罕见的开放式结尾,连「剧终」字样都不需要,但制片厂认为这会让观众感到莫名其妙,于是强制加上了「剧终」。后来出的音像制品为了尊重希区柯克的本意,又将其拿掉。




据说原始剧本在众人从房中偷偷溜走之后还有十页之长,展现了室外被鸟群攻击后的一片狼藉,有许多鸟追着汽车撵来,汽车不得不拼命加速逃窜,希望比鸟跑得更快,最后来到一片安静的开阔地带才算结束。现在的结局无疑好过原始剧本中的版本,它让观众的心在走出电影院时仍然是提在嗓子眼的,灾难没有自动终结。


1963年,希区柯克携《群鸟》来到戛纳,这是他第四次参加戛纳电影节——前三次都是在竞赛单元,一无所获,这次他用这部影片为电影节揭幕。当地所有广告都用一样的语气说道:「群鸟来了!」影评人们激动得无法自持,观众潮水般涌入放映大厅,争睹大师最昂贵的一部电影。


如果武断一点,我们可以认为《群鸟》是希区柯克生涯中最后一部伟大的电影,若只论复杂和微妙的程度,则超越了他之前的所有作品。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华语烂片 | 文革片单 | 足球 | 高仓健 | 真探 | 希区柯克 | 原力觉醒 | 师父 | 同性恋电影 | 卡罗尔 | 惊悚片 | 性意识 | 八部半 | 最好华语片 | 边境杀手 | 侯孝贤 | 绝命毒师 | 电影院 | 柳升完 | 福尔摩斯

编辑:Oliairisfilm@qq.com扫描二维码下载《虹膜》付费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