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魏有永

2017-01-30 深圳市书法院


点击上方“深圳市书法院”可以订阅哦

书法名家
书家简介


魏有永


号晋风堂。

1976年出生于湖北,2001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福田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和畅社”成员,职业书法工作者。


作品入展获奖

入选“2005《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展” 

入选“全国冼夫人奖”书法大赛

入展“纪念建党85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

入展“全国首届行草书大展” 

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奖“兰亭奖”

入展《渊源与流变》二王帖系研究展

获“南方印象”全国书画大赛书法类三等奖

获第九届深圳市“鹏城金秋”文化艺术节书法金奖

获全国“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提名

获“第六届深圳市青工书法大赛”一等奖

入展广东省“第三届中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

获“新世界杯”深圳首届书法艺术大展一等奖

参加第一、二回“和畅六友作品展”

入展“全国第七届楹联展”

总序撷语


聪颖过人    匠心独运

——魏有永书法艺术简评


 □胡传海

 

         魏有永是个十分聪明的书法家,同时他又既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他处理作品十分老练,会把各种不同元素运用到不同的线条之中,而不是一味地用单一的线条方式来处理,使得他的作品很有看头。


作者系《书法》杂志执行主编

中国书协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名家评述

尚“形”的背后,书法还需要什么

——读魏有永书法有感


 广州美院书法研究所 吴慧平

   

         寇克让先生在其《书法没有秘密》一书中认为,中国书法史的分期大略可以分为两个,唐及唐代以前是书法的古典时期。这一时期书法史的主要内容是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发展完备和以晋、唐为代表的两种主流书法风格形成的时期,是书法立“法”、书法确立规矩的时期。这一时期,不断诞生新的字体,而且伴随着每一次新字体的成熟,与之而来的新的书法风格同时发生,最终载于史册。形成了尚“韵”的魏晋书法与尚“法”的唐人书法两种主导风格,为后人的变法与阐释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随着字体出现及成熟,相对于这种字体所需要的笔法与构形立即达到了顶峰阶段,令后人望尘莫及。


         宋以后,书法的发展慢慢离开国家的正大气象走向了个人的内心反省。对于晋、唐的两座高峰,只能按照个人的理解去阐释、创作,于是有了宋人的尚“意”、元明的尚“态”、清人的尚“质”等说法。这一时期,我们可以大致称之为对古典书法的阐释或变异时期。阐释就意味着继承、改良、反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均意味着个性的增加,共性的减少,因此每一次阐释的最终结果均无法与古典时期比肩乃至分庭抗礼。对于学习书法而言,处于古典时期的晋、唐书法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中国书坛目前崇尚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尚“形”,正所谓“形已具,神未生”。一是表现在书法的热潮只停留在表面,远未达到乃至超越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就算离我们最近的清人,我们也难以企及。二是表现在书法创作还只处于一种对于西方形式美学的简单理解与生搬硬套之上,如各种拼贴、做旧的书法创作方式、各种书体杂糅于一件作品之上追求所谓的形式表面之美。当然这一时代也出现了以往没有的特点,也与“形”相关,即书法已经脱离了实用目的,变得更加纯粹而成为了视觉艺术的一大门类,当西方崭新的艺术观念进入中国,与之一拍即合,在理论与创作方面给书坛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更加剧了这种尚“形”观念的形成。


          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来谈谈魏有永的书法作品。


          他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连续两届进入兰亭奖,书法基础坚实自不必说,个人风貌也基本形成了以孙过庭为主体的草书风格,对其作品的解读在当代的书坛显得更具代表性。


           其作品主要以行草书为主,草书出入了孙过庭的《书谱》及怀素《小草千字文》之间,又有意把于右任的简洁、朴茂融入其中。行书基本上是以二王为旨归,追随传统。这是学院派书法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学生特有的优势。看其多年前的兰亭奖获奖作品,是以条屏形式装裱的一幅中堂,书写内容为毛泽东的《北戴河》,其对草书的字形及笔法很熟练,行气贯通,在墨色的运用上故意运用了浓墨与枯墨的对比,节奏感十分强烈。整篇章法完整,可以看出其驾驭行草笔法较为熟练的控制能力。在二王系列书风的基础上,掺入了明清人的笔调,一眼看来,视觉效果较为深刻。作品的左上角的题跋小字行草书写,与正文齐平,文字的突然缩小与正文拉开了距离,落款又与正文空去了一行字的距离。在形式的营造上显然费了一些心思颇具匠心,是当代书法风格“尚形”的一种成熟而常见之形式。再反观近年所作,与兰亭奖作品相比,明显少了一些形式方面的制作,而对于书法的本质——线条的锤炼更显用心,比以前更加深入而单纯。


            我们知道,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书法已经成为一门以汉字为媒介,通过笔画的律动来抒发个人情感和完成个人内在生命呈现的视觉艺术。他离不开汉字,更离不开笔画的组织。笔画的运行轨迹与个人的心迹相连,书法的创作就是个人的生命律动主动地在纸上空间的呈现。由一定的笔画顺序形成了时间的流动,由时间的流动进而引发书法的律动,而由这种律动线条的节奏性塑造出了书法形象。当这样的线条以一种有节奏的方式流动起来时,字与字之间、字与字组、字与字行之间都会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线与形紧密无间、形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鲜活的生命喷薄而出,线条的形式美的呈现主要体现在笔压、节奏、贯气、速度、方向、墨色等方面。章法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多样统一,和而不同。具体而言,则有一些特殊的形式法则:如重心、平衡、调和、律动、对比、反复、重复等手段的使用。这些均是书法创作中形式要素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已经在当今的书坛创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而我想说的是,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如何走下去?也就是说,在尚“形”的背后,书法还需要什么?我们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吗?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思想家就已提出形与神的关系问题。《荀子•天论》中说:“形具而神生”,东汉桓谭《新论》中提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王充《论衡•论死》继承此说进而提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因此形与神是一体的,没有无形的神,也没有无神之形。那种遗貌取神的理论,看似有理,在实践中是经不起推敲的。


           孙过庭在《书谱》中曾经指出了字体的风格特征,他认为“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是一种精神的流露,也是对于神的追求。这需要“察之贵似、拟之尚精”,这需要我们在两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对于线条形式美的进一步敏感,二是对于整个传统文化风格的深刻理解。具体而言,我以为魏有永先生的作品如果还能够在线条的锤炼方面更加细致而用心,在线条的转折之处更加小心而谨慎,能速则速,当迟则迟。线条的整体水平上去了,那么书法的整体风格效果当会更好。


          熊秉明先生曾经在其《书法与中国文化》一书中,将书法分为六大门派:他们分别是喻物派、禅意派、纯造型派、天然派、唯情派、伦理派。金学智先生也将书法划分为二十四种风格。这些流派或风格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就是我们比较的对象。当我们选定一个目标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与历史上这个门派、这一风格的最高作品时刻比,时时比。当我们在细的方面将线条的功夫锤炼到极致,对风格的追求能与古人比肩的时候,我们这样才不愧于这一时代。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对于古典书法的又一次阐释与解读。

 

吴慧平   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本文作者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硕士生导师


砚边絮语


 □魏有永


★  在当代,书法已不是过去历史所认为的“雕虫小技”,也不再是旧时文人雅玩的“七八乘事”,它是有自身民族精神的大义所在。

★  杨雄云:“书,心画也”。一件成功的作品,其点、线、结构、章法、墨色,气息等,都是作者心迹的流淌。

★  一幅能做到专家点头、群众满意的作品,大致应该说是一幅成功的作品。这些年我也经常把自己不同风格的作品拿给不同的人看,听听他们不同的感受。我惊奇的发现“二王”真的是无人不爱。

★  古人云“人书俱老”,这是书法的特定内涵,指的就是内外兼修。内就是学问修养,是要长期积累而成,外就是艺术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  所谓创新,不是突发做作的,而是厚积薄发,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可这没有相当的功夫又如何能够做到?

★  年轻时学书法的时候觉得唐楷简单,认为是初学书法的人练习的,写了二十多年后才感觉写好唐楷实在太难了。也许正因如此,全国书法展上以唐楷示人者很少,可能一部分人认为太简单,而另一部分人又认为太难!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平正而见功力的字,以前被我忽略的 《多宝塔》,《智永真书千字文》现已成为每天的日课。

★  三十岁以后,逐渐体会到自然之美,宇宙万物都要符合其自然规律。一年四季有不同之美,书法也如此,楷、行、草、隶、篆也都有他各自的独特之美。我们欣赏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家的经典作品,无一不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

★  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世界上精彩的东西实在太多,中年以后要开始运用减法,学书法也一样。不要求五体样样都精,若能集中精力把一家写好就不错了!

★  做人要老实,但搞书法创作就不能太老实。做人老实,处事厚道是一种美德,书法创作太老实则容易墨守成规,而且容易朝着自己的惯性思维走。

★  虽说搞创作不能太老实,但是平时对经典的学习,对技巧的锤炼却要老老实实下点硬功夫。像王冬龄老师所言,一下笔就知道是“冰冻三尺”还是仅仅“下了点霜”,是瞒不过内行的。

★  古人云:“真如立,行如走,草如奔。”即指楷行草三体如人的站立、行走和奔跑,未有不能站而能走、不能走而能跑者,否则非跌倒不可。

★  王铎的“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的方法是非常科学的,创作和临帖要紧密结合。长期如此,作品自然有古意,不会粗野。临帖和创作往往成正比例,临帖有多深,创作才有多高。 临帖要忘记自我,创作要找回自我。

★  孙过庭《书谱》用笔外露,《怀素小草千字文》草法纯正、线条圆润、结字简约、气息高古,书写速度很慢,线条的起笔和收笔都用心经营,并且以中锋为主,线条内敛,以韵制胜,营造了一个安宁的意境。初学草书者宜先学《书谱》再习素师小草,方能体会到草书含蓄之美。

★  我每次创作都要有一段时间的酝酿:清茶一杯,放点音乐,随意翻阅碑帖,慢慢进入角色。有时候实然会对某帖萌发新感,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告诉你这些年没见到听到的事,令你激动。往往只临了几行帖就有了创作的冲动,就能写出令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

★  以前认为“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了四十岁有了丰富的经验而不会有任何疑惑。”现在我也到了四十,才真正体会到夫子这句话的涵义。对我来说是指已经选择了走书法之路,就应该不再有任何犹豫而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魏有永书法欣赏

▲   草书对联   汲来买尽联  184×35×2   2016年

▲   草书小品    《世说新语》一则   19×29   2016年

▲   草书条幅   黄庭坚《论书》句    138×70    2016年

▲   隶书条幅 左宗棠语 138×53    2015年



▲   小草扇面节选《世说新语》      50×35    2016年

▲   小草横幅     节选《世说新语》50×35    2016年

▲   篆书条幅    临吴昌硕  138×70    2016年


▲   小草扇面    临怀素《论书帖》50×35    2016年

▲   章草对联    诗歌天谴联    138×35×2   2016年

▲   草书条幅  陶渊明诗 184×53     2016年

▲   草书条幅   李白诗184×52    2016年

▲   草书条幅     刘禹锡诗138×35     2015年

▲   草书对联   心有园栽联  230×26×2   2016年

▲   隶书横幅    南极增辉 138×70    2016年


十人展作品集总序



 2017年1月11日《书法报》以2整版刊介“十人展”

《广种福田——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作品集》


“深圳书派”的崛起

——写在“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开幕之际

□胡传海

 

        在我的印象里深圳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小巧精致,热情奔放。记得当年王子武大老远地从陕西跑到深圳落了根再也不肯走了;徐本一像候鸟式在深圳和武汉两地之间奔波,始终眷恋着深圳独特的魅力;而本次活动策展人赵永金从江西来到深圳,不但负笈金陵,还北上求学,学得诸体皆精,更是作为发起人成立了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和深圳书法院,近年还兼任了深圳市书协副主席和福田区书协主席。深圳就是这样一块热土,以宽博的胸怀容纳着每一个来到这里投靠它的游子,给每个人以公平的机会,只要你肯付出,那么你就能成功。

       以上这些都是我接到赵永金来电后忽然回忆起来的,他说有十位深圳福田区的书家将在雅昌艺术馆举办一个展览,要我为作品集写个序,当他把十个书法家的资料发给我以后,他们的水平之高,我真的感到十分的惊讶。随之,我细细地品味了起来:赵永金的作品成就以行草为高,其笔致灵动,飘逸清秀,满纸洋溢着神采俊发的美感,朗朗风神,超逸独立。同以小行草见长的范小乐的作品,展卷之际,书卷气扑面而来,虽然不是很强调线条顿挫的大起大落,一切的动作都被有效地控制在轻微的幅度里,你仿佛在品咂龙井新茶,看着飘溢的绿叶,闻着满屋的清香,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就会读到很多有趣的意味。与此相反,李静取法孙伯翔的北碑作品,线条浑厚苍茫,行笔过程中时有挫峰而行,露出飞白,其少字数作品,一字自有一字之奇,一字自有一字之妙,整体风格宽博大气,厚实拙朴。尤以扇面、斗方类小品见精妙。韩广凯的作品其内在的精髓来源于何绍基,但他写的比较温润,笔墨饱满,精力内蕴,所谓帖面碑底,线条里透露出来的是颜真卿的一股爽爽风神,给人以练达洒脱的自在感。李贺忠的成就较多地反映在他的篆刻上,单刀冲切,痛快淋漓,印面的气势磅礴,摄人心魄。其所写隶书也将婉约趣味透出。罗永炜源自二王的小行草书写起来飞动自如,笔势往来,脉络清晰可见,他喜欢洁净秀逸的风格,他的行楷、行草纯是二王法,即便是楷书、铁线篆、篆刻作品均以秀美自然见长。从宁树恒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沉郁厚实的线条给我们带来的苍茫的感觉,就像喝高度酒带来的爽快,辣辣的特别有劲,无论是篆隶还是行草,那种到位的线条通过与纸面的摩擦带来的厚重感给人以独特的享受。魏有永是个十分聪明的书法家,同时他又既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他处理作品十分老练,会把各种不同元素运用到不同的线条之中,而不是一味地用单一的线条方式来处理,使得他的作品很有看头。钟永坤的书法较多地取法于《书谱》,追求作品中的清气、逸气、灵气,特别是他的行楷作品,汩汩而溢的是高自标许的格调和境界,在艺术中我们究竟应该追求技巧还是学问和人生修养,这是需要观赏者细细琢磨和领会的一种道理。朱燕霓是一位诸体皆擅、诸体皆精的作者,熟捻的技法,高超的表现,聪慧的感悟,使得他的作品别开一面,令人刮目相看。这些作者的作品使我感觉到一个深圳的书法流派正在产生,也是这片热土具有无穷创造力的最好的印证。

        当下的书法正在面临着一个转折的重要关头,那就是本来玩得昏天黑地的各类比赛已经戛然而止了,三十多年来铨选书法人才的方式正在发生着逆转,书法的各个层面的分化也已经开始。特别是一般普泛的大众参与与精英研究深入正在开始着裂变,前三十年以各种方式产生的书法精英正在以一种新的形态左右书坛的话语权,这里有书法的教授和学者,大赛的获奖作者,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体认的专家,潜心钻研的书法爱好者等等,尽管他们处在不同或相同的年龄层,但是几乎处在一个层面的水平,让彼此的探讨来得更为方便和容易。其实,历史上的很多流派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明四家”唐、祝、文、徐几乎不分伯仲的水准,同等层面的知识积累,相同的艺术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既走到了一起,也左右了当时的吴中书坛,我想,今后的书法界在逐渐消解大一统的方式的前提下,给一些独具才华的人留下了一个口子,让我们足以感受到他们卓越的才能和艺术感染力,就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就是这样一批活跃在深圳福田地区的书法篆刻的佼佼者,深圳市的各级领导能够支持主办这种小群体式的联展,说明他们已经准确地把握住了中国书坛改革的先机,也正可以说明深圳人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精神。

在古代中国获取学问的其中一个主要方式就是游学和访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其他地域中的年长的优秀书法家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在中国是有着它深厚的传统的。跨越地理环境局限的访学无疑是当代书法史造就卓越书法人才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张海赴苏州拜访费新我和沙曼翁;还是石开赴南京求教于林散之;无论是刘一闻问道于山东的苏白;还是赵永金求学于黄惇、王镛,都是说明能得到大师耳提面命的重要,这种类似于古代私淑弟子的指点,无疑让一些最为关键的部分得到了纯正的血脉传承。在深圳赵永金几乎是最早的一批北上访学的青年书法家之一,我一直关注着他的艺术风格的动向,他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对造型的敏锐性和独特的艺术感受力是在其他年轻人中较少见到的,那种源自于古代经典的艺术样式又有着当代时尚元素的结合。正是由于他获得的艺术的源动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宽容性,所以,很快地一批具有共同志向的书法家就集合在一起了,就有了今天的展览!我相信这里的十位书法家将是“深圳书派”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当然我更期盼这十位作者的作品能够走出深圳,就像访学一样去各地办展,只有这样,“深圳书派”才会真正崛起。

 

作者系《书法》杂志执行主编

中国书协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选载部分媒体报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68aetibu&width=500&height=375&auto=0《广东电视台》视频报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67mo24y4&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赣商资讯》视频报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67m4wpqi&width=500&height=375&auto=0《深圳电视台》“城市发现”频道视频报道


2017年1月18日《深圳特区报》“人文天地”B1版(记者 尹春芳)


2017年1月19日《深圳商报》“文化广场”B08版(记者 苏海强)


2017年1月18日《深圳晚报》第A21版:文化空间/动向(记者 杨端端)


2017年1月18日《晶报》第A18版:文娱(记者 陈岳)


《南方都市报》2017年01月18日 版次SA02 记者:黄璐



-


网络媒体纷纷报道“广种福田—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


广种福田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

作者名单

宁树恒   朱燕霓   李    静   李贺忠   范小乐

罗永炜   赵永金   钟永坤   韩广凯   魏有永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

深圳市文联

深圳市民政局

学术支持

广东书法院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

主办单位

中共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

深圳市福田区文联

承办单位

深圳市书法院

深圳市福田区书法家协会

协办单位

雅昌艺术馆

深圳市篆刻研究会

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

媒体支持

《书法》、《青少年书法》、《书法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南方都市报》、广东电视台、深圳卫视、深圳新闻网、赣商资讯、中国书法网、壹号收藏、陆豪艺术网、中国艺术论坛网、《书法家网》等

展览时间

2017116日—2月11日

 (年初一至初七放假)

展览地点

雅昌艺术馆

电话:0755-82512151; 0755-8251213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东二路5号(翰岭院对面)





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16日在雅昌艺术馆隆重开幕



雅昌艺术馆掠影




更多精彩推荐请点击以下链接

广种福田——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1月16日在雅昌艺术馆隆重开幕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钟永坤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李贺忠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范小乐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朱燕霓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韩广凯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李    静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宁树恒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赵永金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罗永炜


>>深圳市书法院书画培训中心招生海报<<



>>深圳市书法院掠影<<





——深圳市书法院官方微信平台——

打造书法专业微杂志有任何建议及推荐内容可与我们交流QQ:535757222邮箱:535757222@qq.com中国艺术论坛http://www.china-yish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