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门外大街,愿你带上久远的美好回忆,重返青春

千叶树下 千叶树 2023-08-07

第1126片树叶儿


最早听说宝应县城北门外大街,还是我在老家氾水镇上,念小学时候的事了。

在县城上班的外公,还有从南京插队在宝应的小阿姨,偶尔来我们家,闲谈中说,你们听话,好好上学,等到放假了,我来带你们上宝应玩。

在他们生动的描述中,我们慢慢记住了叶挺路,鱼市口,大众饭店,安宜饭店,震丰园,大众电影院,人民商场,糖烟酒大厦和百货公司。

这些都特别好记,我们绕不清的是北门外大街。

既然都在门外了,为什么又叫大街呢?还有那个北,我们有时候也会搞混淆了,不能确定到底是东门还是南门西门外。


 

人生的事,真是充满各种意外。

有时候是惊喜,有时候却又叫人一言难尽。

年幼的我,怎么也不可能预料到,很多年之后,这个北门外大街,会跟自己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等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跟着家人搬来宝应县城里生活。

一晃几年过去了,这期间我有意无意一一寻访了留在记忆中的那些地方,唯独从没去过北门外大街,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工作的变动,我在悄无声息中慢慢接近起它来。

那时候老城区已经跌在无奈的萧条中了,鱼市口也不再是昔日最繁华的街道。

跟它南北贯通的,就是传闻中的北门外大街了。

 


应该是那一年的春天吧,刚刚做起县报副刊编辑的我,忽然拆到一篇来稿,我还记得那是一篇散文,叫《推开老屋的门》,作者留下的通联地址是一笔一划清晰认真的宝应县城北门外大街xx号。

浏览之后我特别欣喜,转头就跟同事谈论起来,哎呀,今天拾到宝啦,这个作者怎么没听说呢,写得真好!

 

那时候我要求自己,只要是经过我手发表的作品,我都会给作者写上几句感谢鼓励的话,夹上刊登有作者作品的报纸,照着稿件上的地址,寄过去。

记忆中那两三年里,我寄往北门外大街的通知函不下于10封吧?

后来开始在一些大报大刊以及本地外地的电台文艺节目中,读到听到那位作者的很多作品,我们几位编辑都特别开心,尤其是我,仿佛我们亲眼发现见证了未来的一位大家,正在冉冉升起,要知道她是我们宝应人啊!

 


没多久,记不清是报社活动邀请她过来的,还是她有一回顺路过来坐坐的,总之我们都认识了她,蛮时尚也蛮客气的一个小姑娘,大家对她的印象都挺好的。

之后我的一位同事喜欢上她,还托我捎话,问问她是不是愿意见一面的。

见倒是见了,他们彼此的印象也不错,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还是没成,想起来就很惋惜耶,要不然我又多了一位那么有才华的弟妹。

 

再后来就不怎么收到她的稿件了,听说是在哪里上班,又据说好像去了外地。

有一阵子我们的总编还经常提起她来,流露出能不能调她来报社上班的意思,可慢慢地都没有了下文。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那天上班的路上,经过老广电局,就是以前的新华书店门口,路东的广播里正在播放一段专访,凝神一听,竟然是采访她的呢,我马上支起自行车,凑过去听。

她在回答主持人的问话时,说真的要感谢我们县报的副刊编辑xx老师。这个xx就是我。

 

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的很多年里,报社不停地搬家,有小一半的时间,都在那条北门外大街附近转圈了,先是在鱼市口老邮局对面的工行的楼上,后来又去了亚细亚对面的化建局楼上,接着又兜兜转转,最后在老县政府大院里落了户。

 


那些年里,北门外大街是我们特别爱去的地方了,每天来来回回路过好几趟不谈,逮着空闲了,三五成群溜出去晃一圈,更是家常便饭。

那时候的北门外大街路头一带其实还是很热闹的,沿路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摊点,好几家小面点小商店生意兴隆,有时候都要排队等着才能吃到。

 

我得承认,那么多店铺人家,我只记住了路东边姓江的那一家,掌勺的户主说话温和,满脸笑意,每次盛的面啊馄饨啊都是满满当当,我们有时叫她阿姨,有时喊她奶奶,她都特别开心地应着,招呼我们赶紧坐下来啊。


你要是当年也经常去光顾的话,你一定也记得那个白白净净清秀文气还爱笑的小江姑娘吧?

她经常在店里(是连家店吧)打下手,但凡是她端过来的,我们总感觉三下五除二,稀里哗啦几口就扒拉完了:

好吃,再来一碗撒!


 

那几年,我们进出过北门外大街很多次的。

我们的一位同事就住在大街的深处,有时候夜班结束了,冬天啊,我们几个小伙子都抢着要护送她回去。

大街里的路灯很少,赶忙骑不到头,返回时常常黑漆麻乌的了,说是大街,其实路面特别地窄,也不平坦,车技不好,或者心里发慌的话,不在意就撞到拐到边上的电线杆了。

等骑到南边的出口时,嗨,豁然开朗啊!

 

现在回想起来,我能记得的,好像那条大街里什么都有呢。

小店,人家,工厂,熏烧摊,鞭炮铺,连头结尾,挨个排开。

那些门楣,那些山墙,那些装饰,那些人们,好像都比大街外面的县城慢了半拍,他们是温和热情的,从容素朴的,却又是隐忍的,宽容的。

他们从岁月深处一步步走过来,深藏了我们无法洞悉的秘密。


还有一件事,是我一直不能忘记的。

就是我还在单身的那一年,身边的朋友急得不得了,仿佛我再没着落,圆通禅寺或者宁国寺的大和尚,就要派人把我接走似的。

朋友介绍刚刚认识了一个女孩,见了一两次吧,第三次约好去她家,接她出来跟我们几个吃饭,电话里她说,她家在北门外大街里,问我认得啊?我说当然认得。

结果就兴冲冲去了,好不容易找到她们家了,意外的是她说很抱歉,走不了了,要跟她爸爸临时赶活儿呢。

我瞬间懵了,像被一盆冰水兜头盖脸地扑过来,心里却又像失火了一样,手足冰凉兼无措。

然后就特别尴尬地坐了一会儿,也没搞清楚他们父女俩,到底是赶什么活儿,就那么稀里糊涂地告辞了,好像还路过一个斜坡,差点儿冲下来摔倒。

我忽然想,怎么刚刚来时,没发觉还爬了一个陡坡呢?神了!

 


这些年,都在说古城保护的事,老城区说改造就要改造了呢。

可是今天再去看看,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动静。

 

从大街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很多时光就那么安安静静地流淌过去了。

当年我提笔写到它的名字时,我还那么年轻,它依然是如此苍老;

而现在我也迈向老年了,它却依然还是那副模样。


只是,我们总渴望自己无论多大的年纪,能够依旧保持年轻的心跳,和青春的梦想。

所以啊,也依然祝福,亲爱的北门外大街,愿你能带上那些久远的美好回忆,再一次回到青春。

 

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感  谢

@邹洪才老师

这一组摄影作品

唤醒我美好的回忆


  【邹洪才,网名水乡一舟, 开设个人公号:老邹学摄影。江苏扬州宝应人,退休教师。退休多年,爱好摄影时间并不长,又患色盲眼疾,但就是喜欢用摄影,记录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


感  谢

@赵天甜音乐工作室

授权歌曲《宝应》(成都版)

 

相关阅读

听说爱情回来过

去看小陶的夏天

不亦乐乎 / 夜十条(70)

我可以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着光梦游

青春里,遇见过的朋友

青春里的辜负或背叛

春天去看蒋大为 / 往事抄(3)

老歌总会有人唱起,青春始终一去不回

不亦乐乎 / 夜十条(70)

写在生日边上

当秋天遇见冬天,当你遇见我

你在秋天说要分开

我只在乎你

高邮师范,愿你有安心的归宿,和明亮的寄托!

在宝应,在风中,你可曾见过千叶树?

春风与桃李的情话:如果喜欢,随意看看;感谢有你,一路陪伴。

如果没有遇见你:人生并不会不同,是否有更深的迷惘?

风吹过来,你的消息:总是会有人,爱你虔诚的灵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