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只角”,“上”在哪里?

畸笔叟 畸笔叟 2021-03-26


不知道为了什么,进入21世纪,上海滩的很多久未提及的老名词、老概念再次沉渣泛起,貌似很时髦地又流行起来。

比如,上只角、老克勒等等。

关于老克勒,我会写专文来谈,今天只讲讲“上只角”。

 

首先,据我了解,“上只角”是一句江湖切口,最早流传于1966年的江湖,而广泛进入市民社会,已是1970年代末。

江湖对切口的处置就是这样,阿姨妈妈都会讲了,江湖上就不再讲。怕跌身价。

反之,真正住在“上只角”的人,一开始肯定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居然叫“上只角”。后来知道了,也绝不会以此自诩。

而一口一个“上只角”的人,基本不可能是所谓“上只角”的原住民,否则,他会知道,天天将“上只角”挂在嘴边,是一件极不上台面的事情。

由此推断,“上只角”一词的出现,只能是“下只角”人仰望的结果。

“阿拉屋里住在‘上只角’”这句话,基本只可能是后来移民到“上只角”的人的卖样弗煞。原住民决不会这么说。

 

另外,关于所谓“上只角”的范围,现在也传得太“野豁豁”。

最近有一篇文章说,老上海的“上只角”,是除了南市、闸北、杨浦、普陀以外的所有原来的老市区。

还有的则说,原租界都是“上只角”。

恕我直言,所谓的“上只角”从来没有这么大过。

 

记得五六年前,我与吾友“陆家掌门”先生,曾经颇为认真地总结过一番上海滩所谓的“上只角”,并共同编成顺口溜。

如果我没记错,顺口溜是这样的:“卢湾北,静安南,长宁两条线,徐汇一大片”(不止双押,三押哦)。

长宁的主要在愚园路和新华路。而所谓“徐汇一大片”,也只限于新乐、湖南、天平三个街道,且还不是这三个街道的全部。

 

最想讲一讲的,只有两点。

首先,黄浦区从来不是所谓的“上只角”。

说点我个人见闻。

四十年前,我还在厂里做生活。车间里一位姑娘谈恋爱了,小姐妹们纷纷问她,男友住哪里。那时,地段确实重要到成为了择偶标准之一。她说在黄浦区呀。大家马上劝她,黄浦区么,名声好听呀,大楼房子,里向墨墨暗的呀。老大一个层面,只有两头两个厕所,屋里还是要用马桶的呀。

注意,这可不是少数人的见解,而是一种共识哦。而且当年诋毁大黄浦的,往往还是不住在所谓“上只角”的徐汇人。

 

其次,徐家汇也从来不是所谓“上只角”。非但不是,徐家汇还只是城乡结合部。

一位住在徐镇老街的姑娘嫁给了一个住在淮海路的小子。那小子其貌不扬,当年也没什么钱。小姐妹们纷纷问她为点啥。那姑娘语出惊人:世世代代这样,该调调味道,改良改良品种了。

个中意味,自己去品。

 

不可否认,所谓的“上只角”,是有硬件标准的。用当年的话来讲,就是煤卫齐全(小夫妻独用基本是梦想,至少要与一大家子自己人合用),钢窗打蜡地板。这后一条,连很多新式里弄也会被排除在外,比如延安路的四明村,那里是木窗(静安别墅和愚谷邨好像也是木窗?)。其实,四明村以及其他很多新式里弄还是算“上只角”的。

当然,各个区都会星星点点地有些符合或接近上述硬件标准的房子,连老城厢也有,如大东门的金坛路21弄?但不成片,充其量只好算“上只点”,成不了“角”。

 

不过,所谓“上只角”也有软件标准。至少夏天男人不赤膊,女人不外出乘风凉,睡衣拖鞋不上街,衣衫不整不出门,讲话不仅不哇啦哇啦,而且好言话不讲两遍,一般言话也只讲半句,所以邻里基本不相骂。

其实,在这些表象背后,是老上海人的做人方式。识相、低调与精致这三大特点,只有在所谓的“上只角”才能得到最多的证明。至于邻里间那种意在言外的潇洒谈吐,和确认眼神的会心一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没在所谓的“上只角”深耕过的人,是很难发现和体会的。

难怪徐家汇的小姑娘要调调味道了。

当然,所有这些软件标准,只截至到1967年初的“抢房风”之前。

 

有一个例子,现在来讲,有特别的意思。

1930年代,鲁迅先生与曹聚仁先生曾经在《申报》上有过一次笔战。主题是,走在路上,刚买来的活鸡活鸭该不该脚被绑起来,头朝下倒过来拎回家。

鲁迅先生是正方,他觉得,正国难当头,人命尚且如蚁,讨论什么鸡鸭被虐待。太做作了。现在的说法叫“装”或“装X”。

曹聚仁先生则是反方。他认为还是不要虐待小动物嘛。不光要爱猫爱狗,也要怜悯鸡鸭。

活到2019年的人们可想而知,当年租界里的洋人大概率会站在反方吧,就像当下的你们也很容易站在保护小动物不受虐待的一方。

我想说的是,在所谓的“上只角”以外的地方,很难发生这样的争论吧。

 

1967年“抢房风”以后,我真的亲眼目睹了所谓“上只角”一落千丈式的“塌方”。

没几年功夫,等我插队落户回来探亲,所谓“上只角”,已经与老南市没多少差别了。

街坊邻里,相骂之声,真是“大吵三六九,小吵日日有”。拖鞋上街,比比皆是;一开口,总归爷在前头,娘在后头(指“戳那”一词。其意自揣,恕不挑明)。非如此,话也讲不下去。

我从那时起,就隐隐觉得,这种情势,怕是不可逆转的吧。

 

所以,最近那篇文章不无嘲讽地指出:现如今,你们老上海津津乐道的“上只角”,已经转移了。去了古北、陆家嘴以及别的什么高档小区。还洋洋得意地说,那里的房主,一多半是新来的各地精英哦。

 

从硬件上讲,当年的煤卫双全(且完全独用),钢窗打蜡地板,已经从当年的“顶配”堕落成了经济适用房乃至廉租屋的“标配”。

可怜的是,连你的“标配”也依然以当年的标准为标准,一点创新也没有。真让人瞧不起。有本事你“创新”出一个新世纪住房的“标配”来,比如“三卫三卧”?

 

上海人至今有装修好新房请朋友来参观的习惯。我也因此看到了不少房型,包括独幢头的郊外别墅。坦率讲,从人文角度看,绝大多数还真都没有超过上海1930年代和1940年代造的房子。所以,我一听说什么房型得了很高的设计奖,我就想到庙里去烧香。

 

而从软件上讲,现在,连普通小区都独门独户,大家关紧大门,老死不相往来,怕是很难形成什么高级到令人羡慕的社区文化的吧。

我只说两个bug

一是,小区不管高档低档,一提到业委会换届,一提到物业更替,一百个业主能有一百零一种立场,神仙也难撮合。另一个是,小区里碰到让车,多半先是白板对煞,继而喇叭狂鸣,最后下车互怼吧。

这恐怕不是什么个别现象吧。

 

所以,想听真话么?我以为,所谓“上只角”是没法转移的,她只会消亡。

若真有人要问,现在,上海滩的所谓的“上只角”到底在哪里?

我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

魔都再无“上只角”。

 

武康路什么路,已经无多住户。没有人,也就没有多少值得标榜的社区文化可言。岁月静好,要的是宁静、幽静,而非站几个保安、下班跑光的那种死寂。


尤其是去年出了人造落叶这样的丑闻,那是一件连当年的“下只角”的人也不敢做的蠢事啊。

这根最后的稻草活活压死了那只叫“上只角”的骆驼。

这甚至是一个落幕性的标志,相信清醒的新老上海人都不会再提什么所谓的“上只角”了。

 

既然如此,如开头所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津津乐道于什么所谓的“上只角”呢?

我想,道理也不难。不外乎如此:多年媳妇终于熬成了婆。

 

这也是最近宫斗剧大行其道的缘故。

一切都是很“甄嬛”的,很“如懿”的、很“璎珞”的:在北蛮皇帝面前,我是奴才;但在你面前,我也要抖抖主子的威风。

当年你们看不起我们,老子现在有钱(或有X了,老子说哪里是“上只角”,哪里就是“上只角”。

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我们来鄙视一下你们了。

哼,连鄙视也不得不借用别人的概念,又让别人如何尊重你。

 

讲真,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共富”的时代,我们其实根本不再需要什么“上只角”来做“顶配”的标杆了。

我们只需要大家先来消灭“标配”以下的陋习,包括那些后宫嫔妃式的思维定势。

到那时,我们再来细谈“上只角”,究竟“上”在哪里。

 

(完)


我最近还写过:


上海话里的“前世”和“投胎”

吴语里的等席子、枪篱笆、大踣尸、姐百丽以及几花

上海人现在还讲“有数”么?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上海话里带“花”字的俚语

上海人家怎么晾衣裳?必须拉挺刮?必须翻个面?

上海人家的揩布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吗?

上海人的英文语感覅忒好

“娘冬菜”和“娘希匹”到底啥意思?

吹口哨、骂戳那,老早都算流氓腔的哦

红烧肉,其实是不上台面的家常菜


苹果手机若打赏,请长按此二维码。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