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读│用图像思考:首部漫画形式的博士论文

尼克·索萨尼斯 城读 2022-07-13

215


用图像思考:首部漫画形式的博士论文


一本漫画形式的博士论文展现了学术领域结合文字与图像的可能性。

Nick Sousanis, 2015.Unflatten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美] 尼克·索萨尼斯著,严安若译,非平面,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Sources: http://www.hup.harvard.edu/catalog.php?isbn=9780674744431

http://imaginativeethnography.org/drawings/unflattening-a-review/

 

2018年最后一篇城读,说说最近读的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漫画《非平面》,尼克·索萨尼斯所著/画,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据说是第一部完全以漫画形式完成的博士论文,展现了学术领域结合文字与图像的新可能。索萨尼斯明确说明漫画论文的目标是“发现新的观看方式,为可能性打开新空间,找到动画和觉醒的新方法”。

 

 

《非平面》有两个核心观点,第一个观点是要注意打破主流思维桎梏,采用多维度多角度方式进行思考,这个观点并不新鲜,但是索萨尼斯从科学史、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举例说明如何实现,的确富有启发。第二个观点是探讨文字和图像在表达思想的作用,与传统把图像作为文字的补充不同,索萨尼斯特别强调图像具有文字所没有的优点。

 

索萨尼斯父亲是物理老师,母亲是博物学家,这部分解释了索萨尼斯能够在《非平面》能把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哲学、艺术、文学诗歌和神话各种视角交织在一起,利用漫画的拼贴能力来展示感知总是一个不断整合并重新评估不同优势点的主动过程。纵观全书,尽管充满活力、不断变化的图像偶尔会作为文本的插图,但图像更常以非线性的方式与书中的其他视觉参考联系起来。图像成为典故、寓言和主题,现实主义与抽象相对照,让我们意识到眼睛看到的远比页面呈现的为多。

 

在其图像创新和无穷的形状变换中,《非平面》意在消除索萨尼斯称之为“平面度(flatness)”的狭隘僵化思维。正如埃德温·艾伯特中篇小说《平面国》中的二维居民无法理解“向上”的概念一样,索萨尼斯说我们往往难以超越自己思维框架去看待事物。《非平面》通过融合文字和图像产生新形式的知识,教我们如何超越日常模式,获得新的理解方式。

 

《非平面》画风酷似弗兰兹·朗的科幻电影《大都会》(Metropolis),夹杂着简洁然而意味深长的文字,时不时需要放下书,思考其中含义。

 

马尔库塞:“人们退化至已确立的话语和行为领域。”

 

卡尔维诺:“只要人性受到沉重造成的奴役,我想我就应该像珀尔修斯那样飞入另外一种空间里去。我指的不是逃进梦景或者非理性中去。我指的是我必须改变我的方法,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用一种不同的逻辑,用一种面目一新的认知和检验方式。”

 

詹姆斯·卡斯:“正是视觉限制了我们,眼见得都是虚幻。”

 

康斯坦丁·卡瓦菲斯:“终点望尘莫及,但一路又都充满惊奇。”


S·I·早川:“我们是自身所继承得语言的囚徒,这种语言嵌入了祖先的思维模式。……每种语言,都给其他语言留下了待完善的空间。”

 

怀特海:“哲学始于好奇。”

 

《非平面》漫画梗概

 

开篇第一章展示了一幅沉闷压抑的景象,僵尸般的类人形象沿着狭窄的道路艰难行走。这些人物被标记为“居民”、“生物”、“人类”,被转换成数据。他们居住的空间从一个巨大高架人行道组成的皮拉内西式结构转移到传送带和相关机器,再转移到立方体和开槽空间的世界——包括用于传输/教育的空间,即直接将数据输入“接收者”的大脑。文字部分解释了思考和行为可能性的更广阔的世界如何变得平坦/一维、如何变成一个充满工业、教育、城市和忧郁白领的反乌托邦世界。

 

 


第二章呈现埃德温·艾伯特的《平面国》,作为对更大的“非平面”的隐喻。不熟悉《平面国》的读者,平面国的生物生活在二维空间里,无法理解“向上,而非向北”,而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里,很容易理解平面国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局限性呢?由此,尼克提出《非平面》的基础问题:我们生活的条件怎样限制了我们的体验?我们因此错过了什么?有翼凉鞋让平面国的每个人得以跃入三维空间。

 

 

 

随后索萨尼斯展示其他例子说明人们如何辨认、欣赏或结合多种观点,从而打破观看和理解的局限。这些观点可是字面意义的,例如,索萨尼斯解释视差相关现象人类视觉认为地球是平坦的,而事实上地球呈球形,新的视觉技术产生新知识。“透过他人的视角……有助于将我们的视野从一维转移到更多维的视角”。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索萨尼斯谈到狗的视觉、嗅觉和听觉优于人类,特别是嗅觉,因而狗能够进入我们所无法体验的多维度,就像平面国人无法理解“向上,而非向北”。

 

 



第四章讨论思想、运动、思考和想象的本质。索萨尼斯继续主张理解的多维度,明确提出结合文字与图像。西方历史上,文字即思想,学术界更是偏爱文字。但是文字和图像呢?抑或文字相对图像?文字可视化?混合形式?如果文字是一条线,那么图像就是一个平面,可以提供非常不同的理解“路线”。

 

漫画空间的有序性和同时性带给漫画双重特质:既是树状,分层级排列,同时也是根茎状,互相交织。

 


漫画置入“有序-同时”系统,相互补充完成表达,可以使表达的内容更有深度。

 

 

第五章讨论身体运动,第六章是第五维度。视觉感知不仅取决于眼睛,还取决于移动身体的位置。在这里,索萨尼斯强调绘画在寻求“非平面”思考中的价值。索萨尼斯指出:“通过绘画表现[我们的想法]可以让我们走出自己……因此,我们扩展了思维,概念化与感知同时并用。我们画画不是为了转录头脑中的想法,而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理解”。第五个维度是 “超越我们现在的无限可能的视角”和想象力的力量。

 

 

第七章“陈规”,第八章“系着的线”,图像呼应了前面章节的内容:脚印、类人形象在小径/跑道/跑步机上排列、婴儿、行走以及学习成为常规,木偶/人过着日常生活。但是接着发生不同寻常的事情:一只毛毛虫(源自《爱丽丝梦游仙境》)变成了一个问号,问“你是谁?”。

 

 

《非平面》以更多的图像和文字思考结束,讨论制约和塑造我们身份的社会和生物纽带和联结。本书以充满眼睛和角度的眼球结束:“非平面,谨记自己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是什么样的”。

 


人类学家弗朗茨·博厄斯在1938年出版的《人类学家的信条》中反思他一生的工作时所写的:“事实上,我对社会生活的整体看法是由一个问题决定的:我们如何认识传统施加于我们的束缚?因为当我们认清它们的时候,我们也就能够打破它们”,与《非平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亲爱的读者,来年再见。



 

城读相关阅读:

06.城读│城市生活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数学问题

23.城读│怎样用地图撒谎?

35.城读│统计数据会跳舞

80.城读│看名画识空气污染

89.城读│E.B.怀特《这就是纽约》

96.城读│亚历山大·冯·洪堡:用旅行与科学测量世界,定义自然

116.城读│歌剧演唱家教你怎样学习外语才能达到流利水平?

117.城读│纪念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用跳舞的统计数据教我们认识世界

118.城读│鲍勃·迪伦曾与简·雅各布斯合写抗议拆迁歌曲《听着,罗伯特·摩西》

127.城读│人人都会撒谎!互联网大数据: 诊断人性的“豪斯医生”

148.城读│《核心经济》开放课程用全新方式教你理解真实的世界

164.城读│愿你在读书写作中找到自己的“瓦莱神父”

165.城读│幂律:隐藏在细胞、生物、城市、公司等复杂系统背后的简单规律

167.城读│诗歌里的城市和城市生活

190.城读 │地理学家理查德·沃克给旧金山湾区画像:高科技与繁荣的阴暗面

196.城读│柏林墙的建立与倒塌对城市密度经济学的启示

205.城读│当达尔文遇到城市:城市水泥森林如何驱动进化

211.城读│学习21世纪统计思维

212.城读│英国工业城市景观最杰出画家劳里笔下的现代城市生活

213.城读│当文学遇到统计学:用数字揭示写作中隐藏的秘密

(点击文章标题,或进入公众号回复标题前的数字获取文章 )

城读 城市阅读的记录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城读”,每周推送城市阅读笔记

关注我们,请搜索账号 CityReads

或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