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组织的使命,是驱动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学校管理漫谈之一

魏智渊 老魏的咖啡馆
2024-09-08

学校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许多校长会说是“人才”。这似乎是对的,但是,这样说,就让学校发展成为不可能。因为人才匮乏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一个事实。甚至可以说,在可见的未来,在任何领域,人才永远处于稀缺状态。指望拥有大量的人才来推动学校的发展,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原地踏步甚至后退。

对于一所学校来讲,通常需要完成三次变革,每次变革都有一个确定的中心,学校才有可能获得本质的飞跃。我们把这三次变革,可以分别命名为管理变革、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


管理变革


变革从管理开始,意味着变革从校长开始。这一轮变革的关键词,是“效率”。

校长到一所学校来,就像新的厨师进入了一个厨房。很可能会发现,厨房里没有多少可用的材料。肉很少,而且不新鲜;蔬菜一个个蔫不拉几;土豆和萝卜太多,堆放得到处都是;调料也只有简单的盐和醋。一个好厨师不会抱怨,而是会对现有的食材进行整理。该放冰箱的放冰箱,该切掉坏的部分赶紧切掉,该腌制的先腌起来,该晾干的尽快晾干。一日三餐,虽清淡但可口,物尽其用,既安抚好了胃,也节约了资金。

换言之,任何校长所面对的老师,都是一批人力资源。校长首要的工作,是把现有的资源盘活。现有的能量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每个个体蕴含的能量,二是整个组织,即个体与个体相互协作蕴含的能量。这些能量又分为两个层级,较低的层级,是通过良好的管理所带来的能量,较高的层级,是通过积极的领导所激发的主动性形成的能量。对于个体与组织、管理与领导的关系,在处境中灵活微妙的把握和调整,是管理变革的关键。基于这四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管理变革中,校长需要梳理两方面的重点工作:

1.组织的核心规则。

2.组织的工作流程。

这两方面的重点工作想要落到实处,则尽量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让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参与到规则与流程的制订过程中来。中层需要经历规则制订和反复讨论的全过程,全体教师,需要对规则和流程充分地发展意见,每一条意见,都需要诚恳而认真地回应。这个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推敲和宣传的过程,降低了后期执行中的解释成本,也无形中减少了阻力。二是让规则和流程进入试用中,在试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简化或丰富,以及进化。

凡是改革,必定引发剧烈的冲突。凡是没有引发剧烈的冲突,就意味着改革并没有真正发生。因为改革要么是利益的调整,要么是观念的调整,带来的冲突,是调整的必要前提。让规则与流程进入到试用中,就是利用一个缓冲期,让各种矛盾充分爆发。矛盾爆发的意义是多重的。一是帮我们反思规则与流程本身可能存在的不完善,以便逐步修正;二是让问题充分地暴露,以便解决有一个目标,具体到事与人,理顺事,引导人;三是借着问题训练中层班子,让他们通过问题成长。

改革获得中层以及有影响力的教师(包括老教师以及高价值教师)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发起改革前,与中层达成一致,以及获得有影响力的教师的支持,是特别必要且重要的一环。

一旦变革获得了成效,新的结构就会渐渐稳定下来,整个组织的效益就提升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顶层设计能力(不然一落地漏洞百出),以及执行力,两者缺一不可。

这一时期,不要聚焦于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方面,主要是抓流程、抓常规、抓闭环,先把基础的效率提起来。而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激发可能多的老师的工作动机,让大家积极地参与到变革中来,愿意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


课程改革


管理解决“谁在干”的问题,课程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如果解决了管理问题,中层愿意拼命,老师愿意出力,组织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至少成绩也会大幅度地提升,学校就已经可以跻身前20%了。

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课程问题。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仍然是效率问题,课程改革的高级问题,是核心素养的问题。

以效率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本质上是管理变革在课程领域的延伸。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聚焦教学改革,即“怎么教”来完成的。其要害,涉及到如下方面:

  1. 1.知识清单;

  2. 2.学为中心(包括预习或自学系统);

  3. 3.课堂结构;

  4. 4.作业设计;

  5. 5.过关与测评改革。

实际上,这是对教学诸环节的优化,这种优化包括了环节本身的优化,以及整体结构的优化,以便形成一个高效学习的闭环。如果说在管理变革中,中层起到了决定作用,那么在这一环节中,课程发展中心和教研组长就起到了决定作用。这在本质上,也是教研组长这一角色的变革,从原来的简单地组织备课、教研和常规检查,转变为真正的课程领导者,为自己所在的学科实实在在地负责。

在闭环的建设中,核心仍然是执行力。怎么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提升全体教师队伍的执行力,确保一项项好的设计,不至于在各种拖延扯皮中变成一地鸡毛,是考验。但是如果成功了,一支有战斗力的教研队伍,基本上就形成了。

课程改革的高级阶段,就需要借助外力了,这是目前名校普遍的瓶颈,即如何通过课程改革,真正地构筑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全人之美课程的突出的独一无二的贡献)

这个问题,之所以学校自己解决不了,是因为它需要一些前提。以语文学科为例,教师需要经过培训理解——

1.什么是课程?

2.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3.什么是读写能力?它是如何化为语文要素的?

4.写作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如何有效建模?

5.语文知识体系的谱系是什么?如何有效训练?

6.怎么处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关系问题?

7.阅读与语文教学构成怎样的关系?

……

对这些问题的透彻理解,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研究,都需要真正有效的培训加以支撑。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课程改革是最难的部分,也是学校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部分。但是,学校至少可以在效率层面解决课程的初级问题。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往往流于形式主义,是因为学校往往缺乏人才培养的能力,习惯于利用现有人才,去帮助新教师适应教学。但是学校里的骨干教师如何提升,却找不到合适的路径。

管理变革和课程变革,本身就是一个人才培养的过程。因为在剧烈的变化中,几乎所有人都会面临新问题,而问题会带动人才的成长。除此之外,人才培养,有一个消极方案,有一个积极方案。

消极方案,是激发人才的自主成长。激发人才自主成长的方式,是创设环境、提供资源、搭建平台。创设环境,主要是指给人才松绑,有些常规管理(例如写教案等),要对真正的人才网开一面,减少对人才的非成长性干扰。在必要的情况下,越是人才,越要减少带课量,而是尽可能发给人才以研究空间,利用人才在团队中发挥重大作用。提供资源,主要是指学校里的资源,就像投资一下,不能平均分配,而是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要考虑到效率,给人才配置更多的资源。搭建平台,是指给人才创造表现和表达的机会,例如成立名师工作室,推动人才在更高的校外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包括演讲和上课,以激励人才不断地自我磨砺。

这些是常规策略。一方面减少对人才成长的束缚,一方面通过提供资源和平台,促进人才自我成长。

那么,本质的策略呢?

一是给人才提出有难度的任务,例如解决学校在课程方面的某些重大问题。一个又一个重大问题的解决,能让人才快速地成长。二是为人才量身订做一些学习机会。举些例子:

  1. 1.送出去,参加真正地深度研修;

  2. 2.与国内的优质研究资源建立链接,点对点地深化培养;

  3. 3.送到名校名师那里跟岗学习:

……

在校内,除了新教师例行(但极端重要)的入职培训外,还要尽可能地采用有效的师徒结对,以及课题制,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内外打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寄希望于大量地引进人才,是不切实际的。校长的使命,就像德鲁克所说的,是通过不断的变革,驱动大量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并最终涌现出一批不平凡的人。这个过程当然不是这里描述的这样简单和轻而易举,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在后面的系列中,我们再一点一点地加以说明。

2021年写于西安往郑州高铁上

(当当网有售,淘宝更便宜) 

特别推荐

后知教育联盟开始报名了——来自岁月深处的邀请

相关链接

阅读漫谈系列汇总帖
生活十题系列:     咖啡  穿衣    吃饭  朋友  电影  快乐  人生



后知教育:南明教育旗下社会企业
学校加盟
(点击了解)
老魏的咖啡馆第二季
(已经开启,点击了解)
讲学邀请 | 课程设计 | 商业咨询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商务合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魏的咖啡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