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 VIS | 佳莲教育总裁李周:College Planning 大学升学规划

2016-12-04 李周 新学说
↑ 点击上方“新学说”关注我们

编辑/新学说 杨扬

2016VIS大会

由新学说、腾讯网、腾讯教育联合主办的“在变革开创未来”——2016国际学校发展大会已于11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共有28位演讲嘉宾、近300位国际学校行业人员参与本次大会。


佳莲教育总裁李周先生在本次大会上带来主题演讲“大学升学规划”,详细介绍大学升学规划的过去与未来,案例分析,以及升学规划新方向等。


以下是演讲实录: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暨佳莲学校,现在承接北京市的教学改革任务,探索北京的公立高中国际部如何转型成为民办学校以符合国家对教育公平的要求。我想分享一下大学升学规划。大家都是学校的管理者、校长,我们从学校在这方面给学生和家庭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回顾

在十几年前高中学生去美国读本科的情况。那时候升学读本科很简单,最早一个托福成绩就可以,后来需要SAT成绩,在那个时候因为申请人数非常少,美国本科在中国大陆的招生竞争不是特别激烈。这个招生就是一个过程性的东西,Common Application还是用纸质申请表,填报学校。海外招生每年以20-50%人数增长,现在人数达到每年几十万人规模。最大接收国是美国,但美国大学并没有按照我们的申请人数的剧增相应扩增大学的招生数量。在座诸位所在的学校都是非常好的学校,我们讨论这些问题,从课程的完善到整个体系的建立都是非常正规的。我假想我们这些学校的学生和家庭,他们的需求是很好的大学,是非常难进级别(most selective)的学校,也就是说我们所关注的,中国的家庭关心的是如何得到这些学校的录取。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就是怎么服务今天的中国社会和中国家庭。 


这样的国情下,有一个群体跟学生同等重要。我们的教育家多次强调国际化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在升学的时候,这点很不体现,因为中国家长是望子成龙,很在意学校名气的。UWC到中国,就遇到中国国情的问题。UWC在全世界都有分校,但是他们到了中国之后就发现了一点不同,中国UWC的家长多少有一些“藤校情结”,中国所有高大上的国际课程,对于很多家长来讲,就是追求特别的录取结果。 



我们刚才提到一个词是“洋高考”。中国家长怎么理解大学升学呢?他理解为一个彼此割裂的任务体系。没有看到一个年轻人从15-18岁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完整和独立的人,全方面的成长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就像一些银行,你存多少钱给你一些简单的培训,给你一些认证,我们喜欢玩儿这样的游戏。在这样的中国国情之下,如果广大国际学校,没有看到中国家长的特殊性,在我们的教学上,在我们学校的理想实践上,就会有很多阻力和干扰。


比如说我们可能推出了非常好的课程体系,你学习的批判思维、阅读与写作,所有的基础都被照顾到。可是家长在周末给他报托福SAT培训班,解决英语考试的需求,没有时间完成学校里非常好的IB老师、AP老师给他精心布置的家庭作业,他会非常草率地完成这个作业,然后参加补习班。这个补习班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非教育性的项目,他们会讲很多励志故事,有很多所谓的解题技巧,最后出现一大堆被考试焦虑反复折磨的学生家庭,他们从高一开始就考这些课程,但是到高三还是没有考到好结果,而他自己对英语学习已经很不喜欢了,他认为自己一辈子不适合这个,这个现象并不罕见。


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

这里有相当大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家长他们的个人经历不足以理解这个事情的复杂性。我们现在的时代是非常独特的,可以上这些高收费国际项目的家庭,都是中产阶级以上高收入家庭。但是,这些家长面对的挑战是,他们本人在16岁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多资源、这么多选择、这么复杂的学习系统,因为他们那时候就是应试教育,以至于他们选择很多非常狭隘和割裂的方法去管理他们孩子的时间。当他们的孩子,经过家长毕生努力得到这么好的课程体系,这一切已经超过家长们自身的经历了。很多家长并不懂得说我来和我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或者我们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最需要教育的不止是孩子,也包括家长。


我上一次跟一个高三升学的学生谈话,请他回忆在过去的18年之中所做的最大决定,他说是中考选校,他选了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学校国际班。当时因为他父母也在场,我问他们这个决定到底是什么样的过程,后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是,这个决定仍然是家长帮他做的。在中国,很多家长帮助孩子做决定,并且进行干预,然而这些干预背后的常识和体验都是不够的。


今天,当我们大部分的父母——中国有一些特别理解教育是什么的艺术家般的父母存在,但是这并不是社会的大多数——大部分父母用非常短视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就像幼儿园升小学或小学升初中,他们寻找“占坑”班等等。他们觉得,人生不要输在每一个起跑线上,我只要抓住下一个优质资源的入口,我的孩子就是安全的,在朋友和亲人面前就是骄傲的。我们教育有很多“一次性餐具模式,我们做了很多任务式解决,每件事情的方法这辈子都不能再用上,过程与经历没有塑造在年轻人身上,最后许多东西被牺牲,结果也不太好。因为越是好的大学,越重视完整的人。了解这个学生,有很多了解办法,不会被你欺骗和遮掩,最好的大学都是用面试的方式去录取学生,他知道中国大陆的一些问题,我相信,什么真相都会被了解。



所以我们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我们应该特别针对现在中国社会这样一种焦虑的心情、一种极其功利的方式做针对性的安排。我们多组织一些家长讲座,比如在高中一年级入学的时候,我们给家长尽快做一个讲座,主题叫做“世界上只有一种英语”。没有托福英语、雅思英语、SAT英语等等其他任何英语,世界上只有一种英语,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有效学习,自然而然得到成绩提升。我们让家长看到,大学升学规划最宝贵的资源是学生的时间。当他们看到考试任务,他们在这个任务上过度焦虑,花过多时间,就会使这个年轻人的全人发展成为牺牲品,没有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没有时间跟同伴学习怎样团结合作,没有时间使用高中提供的所有优质资源。我们跟家长做沟通,学校做的事情,给他负的责任,从过程到结果以及技术上的保障。


案例分析

一个很喜欢打篮球的学生,如何学习英语?他可以基于篮球的爱好。我们问这个男生,你是否喜欢NBA?那我们一起分析NBA里面所有的角色,他就跟我们说了一些,比如球迷、球星、球队经理、教练、球探、衍生品商家、媒体人、球员工会、律师、运动医学专家、投资者、精算师、互联网专家等等等等,去了解每个角色背后的精彩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英语阅读,通过多媒体视频观看,通过研讨的方式来学习。那么,这个男生会找到许多打篮球的同伴,他们可以一起打篮球,组织篮球俱乐部,把篮球作为未来可以从业的领域,他们可以做一些模拟的有趣的游戏。我们有一个设计,叫做“以篮球为主题的游学”。这些年轻人会在升学顾问的指导下,他们夏天访问美国跟篮球有关的城市,他们会用英语看很多资料,会说我们取代旅行社去自己设计一个游学计划,我们怎样安排这个行程,怎么预订酒店、机票,怎么选择餐馆,怎么访问在校NCAA球员并看他们打比赛,看巨星在大学的纪念馆,同时深度访问大学寻找自己未来的家园。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是主体,他们甚至可以不花家长的钱,自己设计很好的产品,在北京的篮球社团里面推销他们的产品。 


今天在这样一种非常多元化的全人成长的国际教育背景下,我们学生所觉知的东西非常复杂。要一石二鸟,既最好地利用时间,又使个性得到尊重——这一切都是效率,这一切也都是非常有魅力的塑造,不需要等到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因为什么都没有做而求助于包装式的留学辅导和服务。他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家长的资源,社会上所有行业的资源,可以有自己最好的发展。


今天的大学升学,实际上是规划,是成长塑造的过程。有三年以上足够长的时间,可以使这个在初三毕业之前都被家长决定生活过程、方式、选择的这样一个孩子,长成一个年轻的成人,为他去世界一流大学做好准备。第一,可以使他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第二,知道如何使用大学资源,做个人的发展;第三,他在高中阶段的成长与探索,甚至可以使他在大学毕业就业的时候都有方向。


博雅达(Liberal Arts Pro)——升学规划的新方向

当学生所有的老师都是职业教师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创新性的领域,他们缺乏的是从业界来的资源。比如高校老师都是做科研出身,我们让学科里面的顶尖人物接触我们的学生,不必是全部的时间,就利用他们的碎片时间。我们在座的学校都有大量校友和家长的资源,我们可以用这些真正的各行各业的大咖教学生。我们在这个学期推出这个内容,分为6个领域,我们邀请顶尖的创业者、音乐家、设计师、一线工程师、人工智能专家、电影制片人等等,用Panel Discussion、选修课及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合理使用学期里的每个周末,以及夏天和冬天两个假期,使他们可以在中学的时候,就在这6个领域中获得很多体验。他们可以尝试探索自己是谁,有什么样的热情与才能。比如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喜欢音乐,但是不一定是我自己的工作方向,大学却可以尝试Double Major或Minor。所以在这样的探索中,他们的完整、独立的人格被建立起来。 


在这样的大学升学体系中,学校有一个关键角色是升学顾问。这位年轻顾问跟学生和家庭进行沟通,了解不同特色的家庭教育资源和家庭背景、意愿,为他们量身订做个性化方案,使他们了解学校的课程和资源,规划时间,使他们在高中三年中,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他们个人的性格特长、热情……所有这方面做探索。最后在非常丰满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活泼健康的世界公民,最后,欣赏他的大学就是他的下一个家园。



所以我们非常希望我们的各个学校,都能够看见家长在中国教育中的这种特殊性,我们为家长和家庭——整个跟教育有关的每一个人员提供足够多的服务,使他们跟学校教育能够形成一股合力,大家不做矛盾的事儿,最终使这些年轻人可以建立起来。我希望他们到世界各国的时候,是诚信的,是得到充分发展的,是对自己理想有使命感的,去迎接和拥抱他们的大学四年。让我们以此共勉,最终使我们这些学校好的教育理念走出围墙,推广给整个社会,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2016 VIS|新学说发布《2016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国际学校仅占基础教育学校千分之1.3!

2016 VIS |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周家祥:“枫叶为什么这样红”

2016 VIS | 美国国家地理学习Erik Gun dersen:将世界带进课堂,让课堂与生活联接

2016 VIS | 赛尔教育学术总监Mars Wang: Fit Plan--打造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课程2016 VIS丨英国素质教育发展认证中心(ASDAN)中国总监廖望:课外活动课程化与认证化——国际学校素质教育的新探索

2016 VIS | Linkedin领英中国王召:“我们”要让世界知道—雇主品牌建设

2016VIS大会丨四年时间,如何打造一所千人国际学校?

2016 VIS丨棒呆留学创始人Brian Ong:国际课程体系在美本申请中的竞争力比较与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