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陆军——大炮与战车
日本陆军
编译:老狼是也
第一章
日本陆军——从诞生到终焉
日本陆军——支配中国的企图
第二章
日本陆军——常备兵力和战时动员
日本陆军——中国屯驻军和关东军
第三章
日本陆军——士兵和下士官的“地狱内务班”
日本陆军——从二等兵到兵长
第四章
第五章 日本陆军的武器 大炮与战车
有关大炮的ABC
日本陆军从中日战争到太平洋战争中最普遍使用的大炮举二、三种来说,有三八式改型野战炮、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通称“一零榴”)和九二式10厘米加农炮(通称“一零加”)。各种大炮在其后做介绍,这里先谈一下有关大炮的基本知识。
大炮的大小
轻型炮 口径在12毫米以上115毫米以下,自重在三吨以下。
中型炮 口径在115~155毫米之间,自重在八吨以下。
重型炮 口径在155毫米以上,自重超过八吨。
所谓“重炮”在一般口语中常说,但轻型炮、中型炮就很少这么说。
大炮的口径
口径一零厘米就是指大炮炮筒内径为十厘米。四五口径这样的说法,即数字后加“口径”的称呼,是指炮声长度和口径相除得出的,例如九二式10厘米加农炮也被称为“四五口径”,这是炮身4752毫米(四米七十二厘米五毫米)除以口径105毫米得出的概数。
野战炮与山炮
野战炮弹道较低,是尽可能远距离射击的大炮,适用于没有高山的平原战场,比如在满洲、河北这样的平原。山炮弹道呈抛物线,是能够跨越正面的高山进行攻击的大炮。在中国战场上,如在进攻山西省、湖北省武汉的作战中,较多使用这种炮。
加农炮与榴弹炮
加农炮是荷兰语“大炮”的意思,其实说加农炮有重复之意,但这样称呼还是存在。它指野战炮的一种,其炮弹呈流线型状,飞行距离远,弹头尖锐并有坚硬材质包裹,具有突破坚固要塞而后爆炸的构造,是野战炮中具有代表性的大炮。
榴弹炮也归类于野战炮,弹道不是极端地抛物线状,但比加农炮弹道高,口径即便是相同的10厘米,九二式10厘米加农炮最大射程为一万八千二百米,而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的最大射程是一万零八百米。榴弹可联想到多子的石榴,命中爆炸后产生许多弹片可在相当范围内造成杀伤,这也因为其弹壳薄填充的炸药量大。日本陆军的炮弹中多数为榴弹炮弹。
有关三八式、九一式
不仅限于大炮,兵器以采用年代来命名是较为普通的做法。比如三八式、九一式等就是指的采用的年代。年代的表现方式因时代不同也有如下的变化。
△△年式 1.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为止的武器。
2.大正时代的武器。
△△式 1.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为止的武器。三八式野战炮的“三八”就是明治三十八年采用。
2.昭和二年(1927年)~昭和十四年(1939年)为止的武器,以“皇纪”(传说称神武天皇即位于公元前660年,明治时代定制,昭和时代为强化皇统开始普遍使用“皇纪”,亦称为“纪元”)后两位数来表示,这一时期相当于“皇纪”2587年~2599年。因此“九一式”就是如此而来的名称,实为昭和六年(1931年)所采用。
一〇〇式 昭和十五年(1940年)相当于所谓“皇纪”二千六百年,这年所采用的武器特别命名为“一〇〇式”。大炮没有一〇〇式,而有名的侦察机(司令部侦察机,简称“司侦”)被称为“一〇〇式司侦”。而海军采用的不叫作“一〇〇式”,而命名为“零式”,零式战机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
△式 “皇纪”二六零一年(昭和十六年<1941年>)以后就取最后一位数来命名。大炮中有“一式”四二毫米反坦克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隼”式战斗机,也叫做“一式”战斗机。
大队炮(步兵炮)和联队炮
大队炮是步兵联队装备的小型大炮。步兵联队的武器以步枪和机关枪为主,但一个大队也配备了两门,如照片所示这犹如玩具般的大炮,其射程也可达二千八百米,它的正式名称为九二式步兵炮;通称为联队炮的是四一式山炮,原来是山炮联队的主力炮,根据满洲事变的经验,自此各步兵联队配备了四门,其最大射程达到七千一百米,成为步兵联队的具有威力的武器。
大炮的种类
以下介绍一下日本陆军主要使用的大炮。
改型三八式野战炮 口径75毫米,炮身2.33米,最大射程为10700米。其前身是德国克虏伯制造的野战炮,购入了四百门,通过改进而将射程延伸了二千四百米,最终购入了一千九百门,1937年时几乎所有的师团所属的野战炮联队都各配置了二十四门,战时增加到三十六门,一门大炮需要六匹马牵引。
机动九零式野战炮 口径75毫米,炮身2.38米,最大射程为一万四千米。称之为“机动”就是可以用汽车牵引,该炮1.6吨用汽车牵引最大时速达45公里。太平洋战争初期,在马来半岛和菲律宾作战中,道路相应好的条件下它在战场上发挥了相当的威力。
九四式山炮 口径75毫米,炮身1.56米,最大射程8300米。在中日战争时期,是山炮联队的主力大炮。它是原来的四一式山炮(最大射程7100米)降格用于步兵联队,分解后可以用马驼运,在进攻山西省和内陆时发挥了相当威力,野战炮兵联队也因此相继改换成山炮联队。
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 口径105毫米,炮身2.09米,最大射程10800米,通称为“十榴”。它是首批超过100毫米的野战炮,与迄至当时的75毫米相比,弹药装填增加两倍半,威力倍增。昭和十年代中(1935年以后)的野战炮兵联队就是以“十榴”和改型三八式野战炮为主力大炮。一个中队四门,战时一个大队配置了十二门。这种大炮由德国的施耐德公司制造,最初购入了三百门,以后经过改造共生产了约千门左右。
九二式10厘米加农炮 口径105毫米,炮身4.725米。最大射程18200米。通称“十加”(一〇加)。在前面介绍的大炮分类中属于中型炮,但野战重炮第七联队、第八联队也装备了这种一〇加。炮身自重为3.7吨,使用5吨的牵引车时速可达16公里进行机动。当然在中国战场,以至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如进攻菲律宾的巴丹、克雷希多的炮战中都发挥了相当威力。
九六式15厘米榴弹炮 口径149.1毫米,炮身3.523米,最大射程11900米。可以用汽车牵引机动,是野战重炮联队的主力大炮。它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前开发完成,终战为止共生产了四百四十门。可算是这个大炮的前身的有四式15厘米榴弹炮,最大射程为8800米,而炮身和炮架可做分解,分由六匹马驼运,这种大炮制造了二百八十门。
28厘米榴弹炮 口径280毫米,炮身长2.86米,最大射程7900米。这种大炮的称呼通常习惯上被略去年式,是1884年完成开发,1892年正式采用逐步配备在日本的各个要塞。它是招聘了意大利的技术军官并在其指导下开发完成的。原来就作为要塞炮,原则上不做移动,但日俄战争中为了攻打旅顺要塞,紧急运送了十八门,因根据占领二〇三高地后观测得出的数据炮击旅顺港内的俄罗斯军舰而出名。进入昭和年代仍然在使用,分解后可用十三吨的牵引车进行移动,在满洲的黑龙江沿岸安置了十三门。
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 口径240毫米,炮身3.89米,最大射程达10350米。这是重炮兵联队的主力大炮之一。在满洲事变中,将 “二四榴”偷运到了奉天(沈阳)进行安装,这是有名的逸话。作为重炮兵联队的主力,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进攻德意志租借地青岛,以及在太平洋战争中进攻菲律宾的巴丹、克雷希多时都被使用。在满洲部署在牡丹江的重炮兵联队使用这种大炮对苏军进行抵抗也曾使苏军遇到很大麻烦。
八九式15厘米加农炮 口径149.1毫米,炮身长5.96米,最大射程大18000米。这是满洲事变以后投入使用的重炮,炮身和炮架可进行分解,用汽车进行机动,进入阵地后两小时即可设置安装完毕,是效率很好的重炮。在太平洋战争中被广泛使用。之前所开发的四五式15厘米加农炮,炮身自重达26吨以上,是难于移动的重炮。八九式成功地将自重减少一半以上,仅略多于10吨。
九六式15厘米加农炮 口径149.1毫米,炮身长7.86米,最大射程达26200米。这种大炮与口径相同的八九式所不同之处在于炮身更长。相对于八九式的40口径而言,该炮为53口径。炮身越长射程越远,这一可达26200米射程的大炮是日本陆军在实战中使用的最大的重炮。之后开发了不可思议的最大射程可达5万米(50公里)的巨炮并进行了实战部署,但是在实战中没有机会使用,最终一弹未发。总之,九六式15厘米加农炮在诺门坎事件(1939年在满洲与蒙古边境与苏军的作战)中,以及太平洋战争的进攻香港、进攻菲律宾的巴丹、克雷希多都投入了使用。大战末期为了防备美军登陆,在千叶县九十九里海滩作为正面防御从千叶县銚子附近的饭冈展开了部署。
九六式24厘米榴弹炮 口径240毫米,炮身长5.78米,最大射程达16000米。该炮于1936年采用后翌年就爆发了中日战争,在攻打南京的作战中就曾使用了这种大炮,对炸毁南京城墙显示了其强大的破坏力。它是四五式24厘米榴弹炮的改进型,而进行分解需用时三小时,设置安装需用时四小时,具有相应的机动性。在太平洋战争中进攻菲律宾曾被使用。
八八式7.5厘米野战高射炮 口径75毫米,炮身长3.3米,最大射高达9100米。这是高射炮的主力兵器。射高是从地面到高空的高度,但随着高度上升,弹速就下降,有效射高只有数千米。这是高射炮的宿命。它不仅用于海外战场,国内各地也部署很多,而对飞行高度在8000米到10000米悠悠飞来的重型轰炸机B29就只能望空兴叹了。
五式15厘米高射炮 口径149.1毫米,炮身长8.94米,最大射高达20000米。日本陆军用于实战的高射炮有十一种,而对B29空中堡垒实施无差别化焦土化的轰炸,能够加以击坠的也只有这种高射炮。开发该炮耗时两年,1945年4月完成了第一门,此后又生产了一门,两门高射炮都部署在东京衫並区久我山,偶然恰有B29编队在附近上空经过时被击落了两架。这与迄至当时的对空高射炮威力大相径庭令美军十分吃惊,传说美军下令飞机禁止进入附近高空,实际上还是有飞机在该空域出现。该炮最大射高达20000米的话,高度10000显然是有效射程范围之内。与五式15厘米高射炮性能相近、全国部署了百门以上的高射炮是三式12厘米高射炮,口径为120厘米,炮身长6.71米,最大射高达14000米。虽然有效射程稍低,但也有一些美军轰炸机被击坠或击伤的。只是,高射炮在夜间的防空中就无能为力了。
一式机动47厘米炮 口径47毫米,炮身长2.56米,最大射程为6900米。这是具有代表性的反坦克速射炮。太平洋战争中共计生产了两千门以上。正如“速射”的字面意义所示,在最初发现坦克到完成射击仅需用40~80秒,并且连续射击也是其特长。对静止物一分钟可发射20发炮弹。战斗中坦克的行动迟缓还是比较容易进行阻击的。即便如此,这一速射炮对于美国坦克也没有战例显示其特别的战果。速射炮的炮弹在距离1300米处可以击穿3.7厘米的钢板,美国陆军有名的M4型谢尔曼坦克(生产量达四万辆),最厚的装甲部分达7.5厘米,但也有薄弱部分仅2.5厘米,如果被击中这一部位也就是使其无法行走而已。冲绳战中这种47毫米速射炮对美军三十辆坦克,只有击伤五辆的记录。为了有效发挥威力只有在坦克抵近三百米左右进行阻击,但这需要冒着反而受到先制攻击的危险。47毫米速射炮因为能够用车加以牵引,所以附有“机动”二字,为此编制了独立速射炮大队。历来速射炮是配属于步兵部队的。
坦克的种类
日本陆军有二十四种坦克和装甲车,这里介绍以生产量多寡为序的六种。
坦克的分类有轻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大概的区分标准为,自重十吨为止的为轻型坦克,自重在三十吨为止的为中型坦克,自重超过三十吨的为重型坦克。日本重型坦克没有能够实现量产,大多数是轻型坦克和中型坦克。
而且日本陆军的各种坦克,常以“ハ”、“チ”这样的片假名称呼,没有严密的系统性。最初按试作的顺序“ィ、ロ、ハ”(日语中类似“甲乙丙”的称谓)称呼,途中又变为“甲”、“乙”,其后轻型坦克就用“ケ”、中型坦克就用“チ”(分别是日语发音的轻或中的第一音),再加上“ィ、ロ、ハ”的片假名。但是,有一种水陆两栖坦克的“特二内火艇”被冠名为“カミ”(生产了一百八十四辆),这是以开发者的名称来命名的。所以坦克的片假名名称只是无须特别在意一种音符。
九五式轻型坦克·ハ号(注音:HA号)
生产了2375辆,自重7.4吨,车体长4.3米,宽幅2.07米,高2.28米,主要武器为37毫米炮一门,发动机动力120马力,最大时速40公里,乘员3人,装甲厚度6~12毫米。
在中日战争中对中国军队能够胜出,而在太平洋战争中完败于美军。轻型坦克原来就不是用于冲击和突破敌人阵地的,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因为中国军队没有坦克,所以在中国战场上轻型坦克发挥了作用。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开始反攻后,不可预测的攻击连续发生,因此日本军倾其所能调动了全部可用的武器装备,轻型坦克也不得不出战于最前线。
九七式中型坦克·チハ(注音:CHIHA)
这与下述的九七式改良型坦克“新炮塔チハ”加起来共生产了2208辆。自重14.3吨,车体长5.5米,宽幅2.33米,高2.13米,主要武器为57毫米炮一门,发动机动力170马力,最大时速38公里,乘员4人,装甲厚度8~12毫米。
试作与中日战争爆发几乎在同一时期,最初看似不错,在诺门坎事件中其火力不足暴露无遗,无法击穿苏军坦克的装甲。于是开发了下一代改良型的九七式中型坦克“新炮塔チハ”。
九七式中型坦克改良型“新炮塔チハ”
这一款和改良前的“チハ”最为显著的就是主炮变小由57毫米改为47毫米,这样比原型“チハ”的穿透力就得到加强。原型“チハ”57毫米炮的初速度为420米/秒,“新炮塔チハ”47毫米炮的初速度几乎倍增达到810米/秒,因为口径变小炮身加长了的缘故,因而名为“新炮塔”。
“新炮塔チハ”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毫不逊色于美英军的坦克,但是到了中后期,美军毫不吝啬地大量投入搭载75毫米炮塔的M4谢尔曼坦克,“新炮塔チハ”无法穿透其装甲,而最大只有25毫米厚度装甲的“新炮塔チハ”就屡遭惨败。
九四式轻型装甲车“TK”
该型装甲车生产了843辆,自重2.65吨,车体长3.08米,宽幅1.62米,高1.62米,主要武器为7.7毫米重机关枪一挺,发动机动力35马力,最高时速40公里,乘员2人,装甲4~14毫米。
这款被爱称为“豆坦克”的装甲车也就搭载了步兵部队主要武器的7.7毫米重机关枪,但在敌方没有类似坦克的战场上仍具有一定威力。在中日战争中到处都是这样的战场,中日战争初期的照片中留有攻打南京时这种战车蜂拥而入的场景。但是,这款装甲车开发的目的是搬运弹药,不是用于冲锋陷阵的。也就是在中国战场,它还担负着侦察、警戒、联络以及在后方纵横行走的任务。
九七式轻型装甲车“テチ”(注音:TECHI)
该型生产了593辆,自重4.25吨,车体长3.7米,宽幅1.9米,高1.79米,主要武器为7.7毫米重机关枪一挺,发动机动力65马力,最大时速40公里,乘员2人。
“豆坦克”有看似更像攻击性坦克的战车。在与小队组合时,只有小队长乘坐搭载37毫米炮的坦克,其他几辆就是装备7.7毫米重机关枪的战车。1939年开始量产,在诺门坎事件中投入了四辆,这是配属于侦查联队的装备。
八九式中型坦克“甲”“乙”
甲种生产了278辆,乙种生产了126辆。甲乙的差异在于甲种采用的是汽油,乙种采用的是柴油。自重为11.8吨(乙种为12.1吨),车体长5.75米,宽幅2.18米,高2.56米,主要武器为57毫米炮一门,汽油水冷发动机动力180马力,柴油风冷发动机动力120马力。
这是因最初国产化的主力坦克而享有名声,皇纪2589年(公历1931年)采用故而称为八九式。满洲事变后的上海事件(一·二八事变)中初次投入使用,就是临时派遣的独立坦克第二中队,它是与法国进口的鲁诺NC轻型坦克组成的混合中队。在实战中暴露了汽油箱汽化泄漏和回火装置易于引发火灾的问题,所以此后将汽油发动机改为柴油发动机。前者为“甲”,后者为“乙”。虽说是最初的国产坦克,但经过中日战争到太平洋战争结束一直被使用到最后。
(待续)
相关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日本陆军——再教育和强化训练的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