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在东栅塘汇之间
爷爷在东栅我的爷爷1950年出生在浙江嘉兴东栅。1957年就读东栅小学,1962年小学毕业。家里穷,爷爷就没有继续念下去。因为1962年爷爷年龄太小了,所以还不能去工厂打工,于是小学毕业后爷爷在家呆了两年。爷爷是家里的老大,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家里的很多事都是爷爷来干的。1962年至1964年,在家里呆的两年里,爷爷看人家小孩在放牛,爷爷就也去找了放牛的工作,爷爷在一个农场里放牛,管着一头牛,上午把牛放到外面吃草,吃三个小时,下午也放牛在外面吃三个小时草,每天赚五毛钱。爷爷在外面捡煤,捡完煤卖到大饼店里去,一斤煤只能卖两分钱,人家厂子里烧锅炉用过的煤,爷爷在煤渣里捡可用的煤出来卖。爷爷一天能捡来几十斤煤。爷爷还去割草,割完草卖给养羊、养兔子的人家,一分钱一斤草。将换来的钱交给爷爷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太太。1962年还处在国家的困难时期,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条件很不好。“是真的没有吃的东西,那个柳树皮啊,刮下来吃,还有水稻的秸秆,根本吃不下去,但是也没有别的东西吃了。在那个年代,丁香萝卜可以卖到两块钱一斤。两块钱在当时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奶奶在塘汇奶奶是嘉兴塘汇人。奶奶家里姐妹两个,因为奶奶的爸爸去得早,家里三口人就靠奶奶的妈妈做一点小生意维持着生计。奶奶的日子过得也很苦,平常就吃点饭就着腐乳、什锦菜、酱萝卜。难得炒一盘新鲜的蔬菜。奶奶的妈妈还去捡一点熬猪油的下脚料,加工一下做成油,奶奶吃饭的时候蘸一点油吃。有时候再买一点豆腐干,把猪油切切小,和豆腐干炒在一起,刚出锅的时候用筷子搅在一起,很香。实在能让奶奶高兴很久。那个时候也没有新衣服穿,都是人家邻居照顾,把家里旧的衣服送给奶奶穿,衣服太大的话奶奶的妈妈就把衣服改一下,改合身来穿。奶奶说:“难得做件衣服就高兴死了。”奶奶小时候没有雨鞋,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奶奶的妈妈终于给奶奶买了一双雨靴,奶奶穿着新的雨靴好开心,可是一直不下雨。有一次奶奶洗好脚穿着雨鞋开心地在床上走来走去,奶奶的妈妈也看着奶奶开心地笑。
从东栅到塘汇1964年爷爷十四岁,从东栅到塘汇,当锻工学徒。当学徒是很苦的,刚进去的时候在厂里搞搞卫生,每天给工人们烧开水,每天做好了工作还要清理炉子。师傅们烧红了铁打,爷爷在边上拉风箱。过了两年之后,爷爷跟着师傅,师傅用小榔头打一下指示位置,爷爷就用大榔头打一下。到第四年,爷爷也可以自己打铁了,一打打了二十几年。打出来的东西都是农村里用的东西,镰刀、锄头、耖、菜刀,泥刀……因为爷爷去干活的时候年龄小,个子也长得不高,第一年去的月薪是12块钱一个月,第二年的月薪16元,第三年的月薪18元。到第四年做到一级工一个月能拿到27块钱。
爷爷和奶奶1970年,爷爷认识了奶奶。爷爷在厂的后门边上干活,奶奶就在对面的棕麻厂当临时工,一来二去,爷爷奶奶就熟悉起来了。爷爷在提到那段时光的时候,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有时候爷爷到奶奶那边去玩,爷爷还帮奶奶做活,把晒完的麻线收起来。1972年,爷爷奶奶结婚了。爷爷买了一条香烟,20斤糖,和家里人办了顿喜酒。那个时候爷爷的工资是27块钱一个月。结婚之前,用奶奶家原来住的小房子和室友换了一下,爷爷奶奶和奶奶的妈妈住到了爷爷厂里的宿舍里。爷爷奶奶就是在这个宿舍里结婚的。1973年,姑姑出生了。一家四口人就生活在爷爷的宿舍里,有一个客堂间和一个里间,厨房什么的也挤在客堂间,在客堂间搭了一个铺子给奶奶的妈妈住,爷爷奶奶和姑姑睡在里间。说是换了一个大一点的房子,实际上也不大。而且也没有卫生设备,晚上马桶就放在床底下。爷爷奶奶还养了两只鸡,母鸡下蛋来改善伙食。因为生活不便,再加上爷爷奶奶还想生老二,这间小房子就不够住了。所以爷爷奶奶想着要再换套房子。爷爷去了七八次房管所,终于磨来了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一个月房租17块钱,那个时候爷爷的工资也只有27块钱,房租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了。这间房子可以划分出里间外间,外间吃饭,里间睡觉,上面还有一层阁楼,还有一个大的阳台。这个房子在当时算好的了,虽然仍旧没有卫生设备,但是有自来水了。然后就有了我爸爸。姑姑和爸爸的童年,基本上就是在这里度过。
爷爷带着爸爸奶奶没有正式的工作,一直在打零工。奶奶做过很多活,轧棉花、做鞋帮、在社办的大饼店里卖大饼。因为都不是正式工,所以奶奶的工作中断过几次,在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前,奶奶还在塘汇染织厂接方围巾加工的活,加工一条方围巾赚三分钱。因为奶奶是临时工,活干的比单位里面的正式工要多,还要担心单位把自己除名了。而且,临时工的工资也比较少。但是不顾怎么说,这样也是一笔收入,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家里有老人小孩,每个月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少。为了保住饭碗,奶奶在工作的时候很积极。1982年,家里的几个小孩都长大了,上学了,奶奶的妈妈腾出了时间,又开始做生意。奶奶的妈妈有个体户的执照,开了个水果摊。因为没有店面,就在路边摆摊,搬块板摆两个凳子,就是水果摊的样子。上午爷爷在厂里打铁,中午的时候就去水果摊进水果卖水果,下午再去厂里干活。奶奶在大饼店里干活,干完活了也去水果摊帮忙。爷爷骑着三轮车到水果市场进了满满一车的货,赶十几公里的路拉到塘汇。因为嘉兴是江南水乡,所以河网密布,而且爷爷又载了满满一车的货,有些桥爷爷骑上去很困难。这时候爷爷弓着腰,头都要碰到膝盖,左右绕着硬是把三轮车拖上桥去。要是碰上小朋友放学的时候,爷爷就招呼路上的小朋友,给三四个小孩一人一个大苹果,让小朋友们帮忙推上去。有的时候也让家里的几个小孩一起去帮忙。从塘汇到东栅198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嘉兴很多中学都在招工,其中包括了塘汇中学、东栅中学,塘汇中学的名额满了,东栅中学的名额还有,但是要求是必须得是东栅户口,奶奶是塘汇户口,去不了。爷爷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奶奶的户口迁到了东栅,迁到了爷爷家里。终于,奶奶在东栅中学拿到了稳定的工作,一个月赚25块钱。奶奶在东栅,爷爷在塘汇,又要上班又要带两个小孩,还要管水果摊。奶奶在学校里分到了一间集体宿舍,陆续将姑姑和爸爸接到东栅。宿舍也是很挤的,还要和其他老师住在一起。因为奶奶带着两个小孩,还要烧来吃,地方也不够,很不方便。1985年刚好有一个退休老师分到房子了,老教师原来住的房子就空出来了。学校的领导照顾奶奶,让奶奶住到老教师原来住的地方。拿到这套房子,全家人都很高兴。爷爷也从塘汇搬过来,一家人住在一起。这是套老房子,和西塘、月河那样的古街民居差不多的房子。厨房间和卫生间在楼下的弄堂里,睡觉睡在楼上。全家福爷爷每天骑车从东栅到塘汇去上班,下班再从塘汇回到东栅。爷爷奶奶在水果摊里赚了一点钱,电冰箱、收音机、缝纫机这些在当时都很新奇的东西爷爷家里都有。爷爷花了四百八十几块钱买了台收音机,又可以录音又可以放磁带放广播。“四百八十几块钱在当时不得了了!那个时候一个月才赚几块钱啊。”爷爷家那个时候还在银行里存了一万块钱,称得上是“万元户”了。后来爷爷还开始卖蔬菜,爷爷做生意的理念是薄利多销,平价把水果、蔬菜卖出去,这也为爷爷带来了不少生意。爷爷和水果批发部和蔬菜批发部的人搞好关系,平时买包烟、买瓶老酒送过去,所以进货的时候总能进到好卖的、赚钱的东西。而且还两碗水端平,要不然另一方要找麻烦的。后来生意做大了爷爷还雇人拉三轮车,拉一趟两块钱,一次拉了五车蔬菜水果。赚了钱爷爷把钱存到银行,以前银行的利息高,有十六点几。本金生利息也拿了不少钱。1988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爷爷作为单位的工会主席,厂里的三个人承包,厂长、爷爷和会计。工资是比工人要多一点,但是也多不了多少。爷爷还到下面的小厂去安全检查。出差去检查的时候待遇很不错,下面的小厂又是请客吃饭又是安排住旅馆。爷爷工作的厂1994年,厂里的经济效益实在不行了,就被人家兼并了。爷爷就在新的精工粉末冶金厂里当车间主任,做到2004年退休。从三水湾出发1994年,奶奶在单位里分来了一套福利房,自己出了一万两三千。一室两厅的房子,在三水湾,爷爷奶奶一直住到现在,从工作住到退休。爷爷骑着自行车去塘汇上班,奶奶骑着自行车去东栅上班,从三水湾出发。开始的时候爷爷奶奶住在大房间,姑姑住在小房间,爸爸那个时候当兵去了不在家里。后来姑姑出嫁了,离开家,爸爸退伍回来就睡在了小房间。姑姑结婚用了一大笔钱,爸爸结婚也是一笔大花销,爷爷奶奶贷款了两万给爸爸买了新房。不过还好,房贷很快就还完了。姑姑又给爷爷买了一辆助力车,加汽油的,爷爷就开始开着助力车从三水湾赶到塘汇了。2001年奶奶从学校退休,半年后我出生了。我的童年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奶奶家度过的,爷爷还在上班,早上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把我送到奶奶家,奶奶一个人带着我。奶奶讲起,在我小时候,下雨天去买菜,奶奶一只手抱着我,一只手挑菜。菜场的地上都是水,奶奶觉得不干净,就一直抱着我,不愿意把我放到地上,于是奶奶就一只手掏钱,拿找回来的零钱,很不方便。我永远记得在树荫下、藤椅上、奶奶摇着蒲扇乘风凉的童年时光。2004年爷爷退休,退休工资只有九百多块钱,爷爷又去别的小区里当保安,那是一个只有六幢楼的小区,爷爷和小区里的人关系都处的很好。又过了一阵,爷爷去家对面的饭店又找了一个保安的活。再到后来,爷爷在所住的小区当起了保安,在爷爷的努力下,小区的居民基本上都交上了停车费。爷爷说,既然做了一件事,就要干到最好。现在啊,爷爷还做着小区的保安工作,上一天休两天。爷爷说,再做一阵就不做了。奶奶去打打拳舞舞剑,空闲时候到门卫室坐坐陪陪爷爷。这样的生活,也很好。爷爷奶奶一路奔波携手走到今天,奔波在东栅和塘汇之间,奔波在春风下,也奔波在幸福的道路上。
END
排版 | 陆宇婷图文 | 陆宇婷
鸡毛飞上天【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01
这些年奋斗过的人生【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02
风轻正好奋为前【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03
照片会说话【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04
进步史【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05
一百年,四代人【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06
几代人的奋斗【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07
平凡且坚韧【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08
山到海的距离【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09
小康路上稳稳开【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10
我的外公外婆【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