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多女孩输液阿奇霉素后死亡,问题在哪里?
设置的方式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然后再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看到“设为星标”了。
其实,即便不考虑最终导致孩子死亡的原因是阿奇霉素还是其他问题,我们也能在这个事件中看到不少问题。
比如,在10月29日,患儿最初在牡丹江的三甲医院就诊的时候,得到了“症状较轻”、“普通细菌感染”的结论。而下午回到县里人民医院的时候,却在胸片、彩超无异常的情况下,住院治疗。
所以导致最终悲剧的最初一个问题:孩子是不是该住院。
如果按照牡丹江三甲医院的判断,那孩子的症状并不严重,也没有肺炎等问题,那为什么回到县里却安排了住院。住院对于症状比较严重,有一定风险的患者来说,可以有更方便监控症状,及时治疗的好处,但对于症状不严重的孩子来说,却增加了过度医疗,或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住院的问题上,往往会遇到两个极端,一些医院一床难求,需要住院的患者也没办法住院,而另一方面有些时候,原本不需要住院的患者却被住院,既浪费了医疗资源,也给患者本身增加了风险。当然本次事件里住院的决定是医生的建议,还是家长的要求,我们还不清楚。
而更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则是在住院的十几天中,医院的治疗方案是否合理。
根据照片上的说明,从入院到死亡,医院连续11天给患儿输液头孢唑肟和炎琥宁。这本身也是有问题的了。
这些年我们说过很多次关于输液、抗生素以及中药注射剂滥用的问题,没想到在这次的事件中,一次都看到了。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畸形产物,既不符合中医药的传统,也不符合现代医药的标准,说白了就是中成药集团敛财的手段。在过去几年中,几乎每年药监局给出的年度不良反应报告总结中,中药注射剂都是被聚焦的重点。
此次事件中用到的“炎琥宁”就是被点名无数次的一个。有趣的是,在这次新闻的各种争论中,无论是反对中医药,还是支持中医药的,两方都不承认“炎琥宁”属于自己的阵营。可见这类药物的奇葩级别了。
早在2009年,药监部门就特别通报了关于炎琥宁(穿琥宁)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当时给出的建议包括,严格掌握和限制炎琥宁注射剂的使用,尤其是对儿童患者。
如果按照新闻中描述的病情发展经过,同样可能有被滥用问题的,还有连续11天输液的头孢唑肟。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住院的11天,连续使用抗生素,却似乎没有做过病原体的检查,来确定是什么问题导致孩子病情没有好转。
病原体不同,对应的药物也不同。确定了病原体才能更好的对症用药。门诊因为时间问题,往往很难进行病原体培养检测,而在住院期间,因为治疗时间长,所以检验确认病原体,根据结果来指导用药才是正确的。
在2021年,卫健委给出的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的10个目标中,就有“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这一条,要求医院给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头孢唑肟这类“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应该先做病原体培养,来减少抗生素滥用等问题。
但在此次新闻报道提供的资料中,并没有看到有做这方面的检查。或许如果做了,就能确定孩子真正感染了什么,可以精确打击,而不是地图炮似的连续同时输11天的炎琥宁(抗病毒药)和头孢(抗细菌药),然后又开始输阿奇霉素。
而在2021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的10个目标中,还有一条,就是“降低住院患者输液使用率”。
之前我在文章中说过很多次滥用输液的问题。输液不是不能用,但前提要看是否有必要,不要滥用,并且在输液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看护,出现不良反应等问题,要及时停止和救治。
但根据2022年的不良反应报告,滥用输液造成不良反应的问题依旧很严重:输液的人次数要远低于口服,但不良反应报告却占到了整体一半,比口服还多。
所以,目前将导致孩子死亡的直接原因,归结于阿奇霉素、炎琥宁、头孢或者任何其他因素,都还太早。但我们根据新闻报道,也能看出来,孩子从最早被牡丹江三甲医院判定为症状较轻的普通细菌感染,到最后不幸去世,中间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也希望这些问题最终能有详细、客观的答案,来确定原因,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毕竟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以及它们带来的风险,其实是在全国很多地方,包括一二线城市,都普遍存在的。
+
最近文章
靠说谎,我才能打上了没人要的新冠疫苗 支原体肺炎流行是假象吗? 来势凶猛,历史同期最高的2023流感季,哪些省市已经开始? 调查一下,你家孩子课间被允许出教室活动吗? 那么多造售假无比滴的,为什么这个被重判12年 2023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公布,适合儿童接种的新疫苗上市 “爆发”和“暴发”,区别是什么? 我“度假”回来了,不是“渡假”哦 老人热衷吸氢后死亡?专坑老人的氢疗养生“产业” 双减两周年时:网红举报新东方,高校延长学制,青年失业率停止公布... 《封神》的“朝歌”该读zhāo,那“朝阳群主”该怎么读呢? 人近中年,我不得已坚持跑步 穿个劣质凉鞋,会性早熟吗? “如何膝盖不疼”的非专业跑步指南
本期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