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谭业升:《英美汉学家译者的多重声音:一项基于中国小说翻译思维报告的认知翻译学研究》
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
ISBN:978-7-5446-6923-8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作者:谭业升 著
定价:59.00元(限时优惠:41.30元)
(扫码购书)
基于对英美汉学家译者广义翻译思维报告的梳理和概括,本书力图在认知翻译学理论框架下,突破个案研究的局限,呈现汉学家译者在实践和理论层面的多重声音,构建一个更深入、更宏观、更接近译者心理现实的文学外译认知图景。本书探讨了汉学家译者对语言文化图式的顺应和挑战,对中国小说叙事风格的重构;呈现了他们的再语境化策略、文学翻译观念和诗学主张;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小说外译的问题和困难,明确了汉学家译者在读者、赞助者、诗学和意识形态所限定的生态空间中所具有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本书论证严谨、例证翔实、资料丰富,对中国文学外译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从事翻译学、文学、传播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教师和研究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作
者
简
介
/
谭业升,复旦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类核心期刊《外国语》编审、《外语电化教学》特约编审。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国内外期刊或语言学论文集发表论文50余篇;在外语类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3部,其中一部为我国首部认知翻译学专著。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翻译学、认知语言学。目前专注于基于语义标注语料库的翻译认知分析和汉学家小说翻译研究。
(简介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官网)
前 言
如书名所示,本书的研究具有两个可以紧密结合的目标:1)探讨汉学家译者的声音;2)在认知翻译学的研究方法上进行新的尝试。
汉学家的文学翻译研究还主要以个案为主,存在累积零散个案和重复相似结论的局限,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系统深入研究尚很欠缺。本书尝试在认知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更加系统地探讨汉学家译者的声音,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汉学家小说翻译研究。
本书所谓的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是指以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涉身认知观为基础的翻译学学科分支,它立足译者主体的认知及其施为性(agency)考察翻译活动中多样化的因果链条,其坚持自己独特的认知承诺和概括承诺,主张翻译活动的语言、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的特征都会在认知表征上形成投射,并可基于具有统合性的认知机制进行基于实证的概括。谭业升(2020b:1-7;180-181;215)指出,认知翻译学研究的意义和基本目标包括:帮助我们观察大脑黑箱,认识大脑的认知过程,揭示译者无意识的认知结构;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翻译现象和翻译过程,尤其是要在共性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揭示文化认知差异性和个体认知差异性以及翻译在这种差异性基础上实现的融合和变异。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更接近译者心理和认知现实的研究方法上做更多的探索。
从认知角度探究汉学家译者多重声音的存在形态和实质,须依托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更多地关注译者在场的真实情境,关注译者主体的语言、文化、叙事视角与情感等方面。作为认知翻译学的一项拓展应用研究,本书主要探察的不是传统的文本材料,也不是实验条件下的译者认知行为和神经生理,不会采用对译者主体认知过程进行更直接的观察的实验方法,因为目前的技术手段尚无法达到所声称的译者心理现实性(谭业升,2020b:24-29)。本书将主要依托呈现译者声音的广义思维报告(谭业升,2020b:46-47)来进行研究。
广义思维报告是零散的译者体验陈述,但认知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和具有统合性的认知范畴可以将散落的体验、观念和认识聚合起来,帮助我们开展更加系统的描述和解释,以形成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
理论和实践的分裂和对立从根本上说是对译者实际心理状态的忽视。一切学科发展的理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形成可以证伪的命题判断,如此才能形成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在理论旋涡中游荡、在理念中空转,会把学科引入歧途。一切理论必须是以事实为最终的核验标准,通过事实的观察、体验的总结导向系统性的新知。这里的事实既包括文本运作或加工的事实,包括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事实,更包括有关译者主体心理和认知活动的事实。本书对作为文化他者的英美汉学家译者的思维报告进行研究,是对译者声音的探听,是对译者主体心理体验和观念事实的元认知探索。
本书标题中的“多重”具有两层含义。
首先,译者声音是主观体验的成果,有自己的原初语境,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实践语境,并就同一问题探听不同汉学家的多重声音才能获得声音的真意,所谓兼听则明。
其次,翻译是多维的,既有实践层面上的声音,也有翻译理论层面上的声音,既有语言的,也有文化的,并涉及翻译生态系统的多种要素。汉学家译者的声音体现在多个层面和维度上,需要我们做更加精细的分析,将不同层面和维度的不同声音进行对比和整合,才可形成有意义的旋律。
本书将凸显两个特色:一为群体互参的研究模式;二为统合性的元认知批评。前者的特色在于突破个体译者话语的局限性,突破个案研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后者则是通过具有统合性的认知范畴,使得不同译者的翻译话语在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中互参,既在相同维度上进行群体批评,也兼顾翻译的生态系统。
如上所述,汉学家译者的声音具有遮蔽性和多重性。作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有生力量,汉学家译者特有的翻译经验和认识,是需要我们通过有意识的探寻、梳理和挖掘才能获得的。在汉学家翻译研究中,我们需要平衡集体叙事和个体叙事的关系,不去用集体叙事遮蔽个体叙事,也不忽视个体叙事与集体叙事的互动关系。对于不同汉学家译者声音的考察有利于突破文化集体无意识,实现文化的融通。近年来,在中美之间此起彼伏的经济、政治、贸易谈判和交锋中,在后疫情时代各国政治外交媒体和各类民间媒体、自媒体的博弈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冲突,也看到了东西方文化心理和文化认知方式的深层次差异。认知翻译学对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和刻板形象认知的揭示,对无意识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心理差异的揭示,有利于跨文化交流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建设和维护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地球家园。作为新兴学科,认知翻译学在文化认知研究上的优势尚未充分展示出来。
本书是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英美汉学家小说翻译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013BYY001)的结项成果,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和认知文体学的汉学家小说翻译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4BYY011)和“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民俗文化外译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0BYY023)的阶段性成果。
本书的写作前后持续了七年时间,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师友、学生和家人的帮助和鞭策,在此一并致谢。首先要感谢的是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她为本书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修改建议。也要特别感谢本人的博士生张晨晨、郭高攀老师,他们校对了本书的初稿,并就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的梁晓莉女士和本书的责任编辑,她们尽职尽责,为本书的完善和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太极明师浦嘉骐先生。七年来他不断启示我具身地理解太极的真义,并据以重新认识自我、自然与社会;也启示我建构出中西文化翻译的太极隐喻。
要说明的是,本书第二章2.2节、第五章和第六章的部分内容是基于已发表的文章修改而成,本人根据本书的布局对其进行了增补和完善。
汉学家翻译研究尚属一个新兴领域,一定会有一些“声音”材料尚未进入本书的探讨范围,而由于学识和能力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有关专家和学者不吝赐教。认知翻译学是年轻的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在理论构念、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上推陈出新,不断拓展研究的问题领域,将赋予翻译研究新的生机。
谭业升
2021年2月19日
(摘自原书第i-iii页)
英美汉学家译者的多重声音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英美汉学家小说翻译研究述评
1.3 认知翻译学与汉学家翻译研究的认知模式
1.4 译者声音与基于广义思维报告法的认知研究
1.5 本章结语和后续章节安排
第二章 汉学家小说翻译中的语言图式与叙事框定
2.1 引言
2.2 汉学家对汉语语音图式的重构和翻译中的叙事框定
2.2.1 汉学家对汉语语音罗马化系统的贡献
2.2.2 释音规约系统和语音认知图式的重构
2.2.3 汉学家翻译中对语音图式的策略性操控和叙事框定
2.2.4 小结
2.3 汉学家译者对语法图式的操控和叙事框定
2.4 汉学家对语块的翻译操控和叙事框定策略
2.4.1 四字格成语和文言词的翻译策略与叙事框定
2.4.2 汉学家译者的方言语块翻译与叙事框定策略
2.5 汉学家对其他语言图式偏离现象的翻译操控和叙事框定策略
2.6 本章结语
第三章 汉学家译者的声音、主观化识解与叙事风格的认知重构
3.1 引言
3.2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小说叙事规范和翻译改写
3.2.1 汉学家对中国小说叙事规范和特殊叙事风格的批评
3.2.2 汉学家对中国小说叙事风格的发现
3.3 汉学家对译者声音的观念与认知阐释
3.3.1 汉学家对翻译改写和译者声音的观念
3.3.2 语言的主观性与译者声音的认知基础
3.4 汉学家译者对中国小说叙事风格的认知重构
3.4.1 引言
3.4.2 中国小说叙事场景的台上台下配置与汉学家译者的主观化识解转换
3.4.3 汉学家译者对中国小说的重新视角化
3.4.4 汉学家眼中的中西情感表达风格和翻译认知转换
3.4.5 小结
3.5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汉学家小说翻译中的再语境化和框架重建
4.1 翻译中的再语境化和框架重建
4.2 汉学家在中国小说翻译中的再语境化和框架重建
4.2.1 深度翻译与再语境化
4.2.2 英美汉学家译者在古典小说英译中的再语境化和框架构建
4.2.3 新时期汉学家在现当代小说翻译中的再语境化和框架重建
4.3 杜博妮的再语境化工具箱
4.4 再语境化与文化、文学图式的交融
4.5 本章结语
第五章 英美汉学家对中国小说翻译读者的范畴化和定位
5.1 引言
5.2 汉学家眼中的英译中国小说读者的类型
5.3 读者群的范畴化
5.3.1 基于图式的原型范畴理论
5.3.2 英译中国小说读者范畴的不同划分维度和特征
5.3.3 读者范畴的异质性、历史性、文化差异与英译中国小说的国际声誉
5.4 汉学家眼中出版者和读者间的双向认知关系
5.5 郝玉青《射雕英雄传》译介个案中的读者范畴化和重新定位
5.5.1 武侠类型小说翻译的困难和《射雕英雄传》的意外突破
5.5.2 郝玉青的读者范畴观和定位策略
5.6 读者的重新范畴化、营销观念与分众传播
5.7 本章结语
第六章 新时期英美汉学家的文学翻译隐喻观
6.1 引言
6.2 认知隐喻理论和传统翻译模式的隐喻解构
6.3 新时期汉学家的文学翻译隐喻
6.3.1 汉学家陶忘机的“高级园艺或引种园艺”隐喻和等式隐喻
6.3.2 葛浩文的“自相矛盾”和他的“忠实”隐喻
6.3.3 金凯筠的钢琴家、乐谱和电影隐喻
6.3.4 表演,变色龙和导演隐喻
6.3.5 詹纳尔和郝玉青的翻译营销隐喻
6.4 新时期汉学家对翻译事件基底的隐喻认知截显
6.5 本章结语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79年以来活跃的中国小说汉学家译者简介
附录二 英美汉学家翻译中国小说作品列表(1949年以后出版)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1
2022-01-14
2022-01-07
2021-12-03
2021-11-26
2021-09-24
2021-07-02
思飞学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运作)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