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 第三十三期:功能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
本/期/主/题:
功能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
主持人:于晖
主持人:于晖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词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语言伴随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不同文明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语言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共同繁荣,才能真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这一过程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外语教育。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行动中演化的理论语言学体系,创立的初衷是教育性的,适用于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学和学习,对语言教学产生很大影响,不仅成为许多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对一线教师的语言教学更有方方面面的指导意义。本专栏邀请到功能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就功能语言学如何指导外语教育提供思路,贡献智慧。
功能语言学和多元外语教学模式
杨延宁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现有的语言学流派中,功能语言学和语言教学贴合得最为紧密,适用范围也最宽。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功能语言学秉持学习外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自身,而是集“学习语言、了解语言和借助语言学习”(learn language, learn about language, learn through language)三位一体的活动。换言之,语言不应该被看做是某种纯粹的学习标的,我们学习语言的同时一定要接触其他领域的知识。甚至可以说,世间压根就没有纯粹的只服务于学习意图的语言。
对照母语的习得和使用过程,我们很容易发现现行外语教学中不合理的部分。掌握母语后,儿童会很快进入教育系统。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们潜移默化地学习各个学科的表达方式。随着学业的推进,他们开始掌握各种专业化表达,并成为其终生使用的职业化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会了几乎全新的语言。但是,现行外语教学中似乎要把自己独立于各种专业之外,解决纯粹的语言问题。一个大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把学习内容锚定在特定的专业上,如船舶专业的学生一定会对船舶英语更感兴趣。但是我们培养外语专业人才时,如何进行此类的锚定呢?现在的做法是把文学和文化作为基本的锚地,使外语教学有稳定的依托,这种做法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优点在于能够以文学和文化语境为助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缺点在于学生被限定在狭小的知识领域内,职业规划受到限制。我们应该让外语专业的学生扩大知识领域,以更多的专业为锚地,强化所学外语的知识依托。那么,外语专业的特有价值在哪里?其实答案就在问题中:专业性。其他学科的学生不会对特定领域语言的特点形成理性化的认识。英语专业的学生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成为某个领域语言表达的专家,深刻理解该领域的规范化表达模式。这种需求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下,变得更加突出和迫切。
为此,我们需要反思和调整现有的外语人才培养体系。以文学和文化教学为依托的外语教学当然应该坚持,但是以其他专业为锚地的外语教学思路也必须扩展,进而形成多元化的外语教学模式。这就对现有的教师、教材和教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外语院校需要借助其他专业的力量来扩充自己的教学选项。同时,在课程体系中也必须融入更多的跨学科内容,教材、教法也要进行更具实践化倾向的调整。但是,教学的核心依旧在外语,只是需要将注意力转移到特定学科语境下的外语。功能视野下的语言学需要在这个过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学生呈现特定专业领域中语言的多维特征。在这个方面,功能语言学已经有了充分的积累,几乎探讨了所有学科领域的语言特征。将这些成熟的研究成果带入到外语教学中,可以事半功倍地解决目前很多棘手的教学实际问题。从这个意义讲,功能语言学真正迎来了在外语教学领域的春天。
应用功能语言学指导外语教学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冯德正
香港理工大学英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英语交际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多模态、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摆在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个广泛适用的理论体系,对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多元读写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系统功能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核心素养教学需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外语教学需要实景实践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其意义来源于其在特定语境下的交际功能。根据系统功能的语境理论,真实情景可分为语类真实性和语域真实性。就语类真实性而言,外语课程需要选择不同体裁的教学材料,根据学生水平合理搭配描写类(如事物、事件)、叙事类(如个人经历、故事)、指令类(如说明、指示)、报道类(如新闻报道)、阐释类(如原因、原理)和议论类(如评论、辩论)体裁,使学生熟悉不同语类的交际目的与语言、文体等特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与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场景相一致的情景语境,即语域真实性。课堂教学需要合理模拟真实的交际内容、人际关系等,使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语场)、人际关系(语旨)与沟通渠道(语式)选择恰当的语言资源,有效实现交际目的。
2.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外语教学需要明确指导
明确指导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明确指导有两个重要内涵,首先是从语法为中心到语义为中心的过渡。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解读为一个可供选择的、建构意义的资源系统,而不是一系列结构规则。也就是说,语言能力训练不是对语法规则的重复操练,而是明确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在真实语境中创造性地建构意义。其次,明确指导并不意味着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一种积极地干预与引导。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尝试意义建构,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及时、明确的指导,然后逐渐减少指导,使学生能够独立建构意义。在人际意义框架内,教师一方面应考虑如何设置问题,设计何种问题,设计多少问题,何时提问等;另一方面要认真设计反馈的类型与时机,合理搭配认可、确认、否认、重复、改述等策略。
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外语教学需要批评框定
核心素养教学的目标是育人,也就是说,除了语言能力,外语教学还需要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文化品格、情感态度、道德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批评框定是实现育人目的的有效途径。首先,批评框定并不是让学生持负面态度对事物进行批判,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辨能力,使其能够对外语篇章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教师需要根据系统的理论框架设计问题,教给学生思考与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系统功能语言学恰恰为分析价值与文化的建构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其次,批评框定对实施价值观与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效的道德教育不是机械地灌输,而是建立在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系统分析、归纳评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践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4.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外语教学需要转化实践
转化实践是指学生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恰当运用所学知识,而且能够超越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实景实践、明确指导与批评框定并不是互相独立或顺序搭配的,而是互相渗透、共同实现转化实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真实的语篇中意义与价值观的多模态建构进行明确指导,使学生不仅能够对各种语篇中的语言资源、意义与价值进行思辨分析,理解并接受新的资源、意义与价值,而且可以借助它们指导新的实践活动,即转化实践。因此,转化实践既是核心素养教学的结果,也是教学过程本身。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不同的真实场景与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对语言现象进行批评性分析,促进语言能力与学习的提升、文化品格与思维品质的升华,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跨文化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讲好中国故事
王勇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专业人才能力要求之一。跨文化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四个维度。所谓跨文化势必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跨文化交际和传播指的是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双向交流和传播,这意味着外语专业学生既要学习目的语文化也要学会传播和推广母语文化。这些都是跨文化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关注更多,而对母语文化的学习及其对外交流与传播重视不够。由于学习者在母语文化中成长、学习和生活,他们往往被认为已经掌握了母语文化并天然具备了传播母语文化的能力,导致母语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不受重视或完全缺失。
我们的文化对外来文化一直持比较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外语教育中更是如此,这从课程标准、教材、课堂等方面都可表现出来。但是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对外交流的需要,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更多能向世界生动阐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最终赢得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的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这是跨文化能力的一个方面,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外语类专业光荣、艰巨且紧迫的使命。培养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种关系。
一、文化平等与文化自信
文化无优劣之分。在语言文化学习和交流中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贬低自己。特别是在优势文化面前,不能妄自菲薄,不能盲目崇拜、吹捧西方的文化;否则,无法讲好中国故事。有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大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太了解,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失语症”。要建立文化自信,我们首先要学习、了解、认识自己的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交流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前提。中华文化不仅不是落后的,反而有着极大的优势,而且与其他文化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我们应当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播给世界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们,向世界文化贡献中国智慧。
二、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
讲述中国故事,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顺应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一项综合性的国家战略。宏观层面应明确讲述中国故事的原则及其内容、规范、方法等。如在内容方面,不能停留在低端和表层,要遴选出中华文化最核心、最具生命力、最有民族特色和世界价值的故事;在表述方面,需要规范并统一中国故事的诸多表达术语。外语教育应对接并服务于这样的顶层设计,并落实到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师资培训、教学目标、教法、评价等环节(在这些方面,中学外语教育走在了高校外语教育的前面),帮助学生养成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能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服务。这种能力最终要体现在一个个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身上,要让学习者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故事讲述者的角色,并落实到具体的技能和策略上来,真正做到能讲好中国故事。
三、可接受性和影响力
讲述中国故事,要借助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将抽象事物具体化、语境化,从而获得直入人心的效果。讲故事说话要看对象,要讲求传播效果,要尊重对方话语身份和文化身份,要符合对方的话语习惯和接受心理。我们是故事的讲述者,不能落入西方预设的话语窠臼,不能囿于西方视阈的中国形象。同时,每一个故事都会落实到一个个具体语境,这些故事要能够接上对象国家和地区的“地气”,实现中国故事在异域语境中生根发芽开花。我们的故事要有影响力和传播力,即对异域普通大众的影响力和在不同于中国的时空语境中传播的能力。外语教育因为其主体和对象的跨文化性和面向性,可以为中国故事的可接受性和影响力提供主体保障,这也是外语教育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时,应该参照的标准和要求。
四、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是培养跨文化能力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前者着重以我为主体,为我所用。后者强调不局限于任何一种文化,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之中,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可以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要媒介,我们的故事既要面向英语国家,也要面向非英语国家。这其中要借助英语之外的其他外语。中国故事不能只是面向西方国家及其文化,而是要将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地区及其文化纳入自己的视野。不能局限于用西方的眼光看中国或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而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看西方、看世界。不以狭隘的标准论短长,要以宽广的视野包容世界和融入更大的话语语境,并向世界贡献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
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养成以上意识、视野和能力外,还应具备研究中国故事的能力和意识,并且将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纳入其中,以服务于中国故事对外交流和传播的实践。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野中的英语教材评价
杨敏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英语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桥梁,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对这些英语教材进行评价,如何选择适合的英语教材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英语教材的评价不可避免地需要关注两个问题:对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体现和对教学功能的实现。这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既关注语言的实际使用功能,又重视语言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语境的思想不谋而合。
系统功能语言学从语言系统的整体性考虑,通过语境将语篇和文化、语篇和功能联系在一起,为英语教材语体、语篇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我们可以从语言的语境宏观层(文化语境)、教材的语体和语篇中观层(情景语境)、话语的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微观层三个层次,以及“文化向”和“功能向”两个不同维度对英语教材进行评价。教材的语体在评价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语言行动场域实现话语功能的桥梁(功能向),同时也必须能够反映目标语言背后的文化语境和社会场域(文化向)。因此,英语教材中语体和语篇的选择一方面要能够体现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突出教材的真实性和跨文化性;另一方面要能够实现语言的基本功能,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主要工具,语言的学习也必须要依托于文化。Halliday关于文化和语言的理论指出文化语境会影响人们如何运用语法、选择词汇以及选择意义。因此,教材语篇的文化向选取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英语教材会选编不同的语体类型,而每一个属于某种语体的语篇又通过语场、语旨和语式的不同组合体现出不同类型的情景语境和行动场域。由于文化语境(社会场域)是众多情景语境(行动场域)的有机组合,因此,可以根据语言中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来确定具体情景语境(行动场域),进而推断出整个文化语境(社会场域)的特点。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建立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的评价必然需要以功能为导向。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视对语言功能的研究,将语篇与语境相结合,突出不同语体中语篇在具体语境中各种功能的实现,能够帮助语言教学的参与者认识到语言是如何实现意义的表达功能和如何帮助人们实现交际功能的。以语言的人际功能为例,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理论带来的启示是一本好的英语教材在语篇的选择上要注重对话语语旨的控制,需要明确语篇中各类参与者的身份、角色和联系,关注交流双方的语气、情态和目的等要素,这样才能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语言的人际交流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者对语言得体使用的目的。
总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和功能理论为英语教材评价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为教学参与者提供了选择英语教材的理论依据,为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视角,充分体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外语教育的语义发生本质及启示
赖良涛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社会行为中的一个表意潜势系统,即一个社会语义资源的选择系统,由此人们可根据具体的社会语境来选择语义资源从而表达意义实现其社会目的。语言一方面体现着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又由词汇语法来体现。功能语言学关注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试图揭示语言服务于人类的基本目的以及人类如何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来实现这些目的。语言的本质由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所塑造,其结构形式由语言进化所服务的功能决定。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被归纳为三个基本的元功能,即建构我们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概念功能)、调节社会角色关系并与他人互动(人际功能)、组织话语从而使话语在语境中发挥消息功能(语篇功能)。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的功能等同于语言的意义,而意义的创造与表达是一个语义发生(semogenesis)过程,涉及三个时间维度。其中系统语义发生(phylogenesis)指人类语言整体的进化过程以及作为其表现的具体语言系统的发展进化过程;个体语义发生(ontogenesis)指个体语言潜势的发展过程;语篇语义发生(logogenesis)指具体表意活动进行的过程,即用语篇的形式即时建构意义的过程。
外语教育也是一个由语言承载的语义发生过程。从系统语义发生来看,特定外语语种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建构了此语种所承载的教育意义潜势(即可用于教育的社会知识总和),而教师从中选择适当的语义资源并通过教学活动把所选择的社会知识传授给学生,由此演绎相应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社会语境,为社会结构再造和改革提供了可能。这意味着外语教育不仅仅是语音、语法、语义规则的传授,其课程内容必然要体现具体语种所建构的社会现实和所演绎的人际关系。其中既包括该语种在其母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所建构的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也包括此语种作为外语所建构的传播地国家的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比如我国英语教学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即要有英语母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内容,也要有用英语所建构的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文化内容。割裂知识文化的传授而试图进行纯粹的外语教学必定是低效、徒劳的。
从个体语义发生来看,语言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接受、重构社会知识为其个体知识,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发展。这意味着外语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创造条件,引导个体使用此外语进行表意交流,学习教师用该语言传授的教育知识,并用此语言重构为其个体的知识,从而不断丰富个体在此语言上的意义潜势。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运用该外语掌握现有的相关社会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此语言建构自己的周边经验和逻辑现实,并学会用此语言演绎人际角色,表达个人情感,与他人良好互动。个体外语能力的发展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书本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是要求教师引导学习者把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内在化,转化为自身的表意潜势,学会运用此语言的表意资源自主建构社会现实,演绎人际关系,充分发挥此语言在学习者的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概念和人际功能,从而使外语学习建立在学习者自身的社会交际需求之上,满足其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
从语篇语义发生来看,知识文化的构建和传承以及个体发展需要通过具体的语篇发生过程来实现。外语教育过程是以语言等符号系统建构起来的一系列话语过程,这包括教育意义潜势的建构过程,教育潜势向教育话语转化的知识重构过程,以及使教育话语得以实现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科学的外语教育要求我们对学术语篇、教材语篇、课堂教学语篇等各个环节的各类语篇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厘清具体外语语种所建构的总体知识文化。在此基础上按照我们的教育目的和培养方案建构课程内容,开发恰当的教学材料,并通过适当的课堂教学把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学术英语教学的实施,要求我们对具体学科英语在概念、人际、语篇等三大元功能及其具体的词汇语法体现方式等表意资源进行深入研究,选择合适的内容编写教材,并以学生能接受的通俗方式加以传授。
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
于晖
语言贯穿了整个人类学习的过程,外语教育和外语学习本身更是一种语言行为。教育者和语言学家关心的问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学习本能如何逐步演变为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学习过程?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构建人类经验,还构建人际关系。这两种都是现实的存在,语言也是现实的存在,语言自身也需要被构建。前两种语言的功能分别对应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语言构建的功能对应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元功能。说者既是世界经验的观察者、他人行为的介入者,也是语篇的创造者。语法的作用是解释,将经验转化为意义,使这些功能意义融合为一体。人们通过语言识解经验并了解世界,语言学家的任务是分析解读语言如何构建世界,教育者又该如何通过语言帮助学习者构建知识。在这样的视野关照下,学习外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自身,而是集“学习语言、了解语言和借助语言学习”(learn language, learn about language, learn through language)三位一体的活动。
系统功能语言学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资源。这一资源在形式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网络,它代表了人们语言行为的所有可能性,即语言行为潜势。而人们日常的言语行为正是现实化的潜势。每一个系统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可供人们选择的一组可能性。结构是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结果。也就是说,系统由结构来实现。系统与结构的关系正相当于语言行为潜势与实际语言行为的区别。
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的问题是“语言是什么”以及“语言能做什么”,或者说,“语言能实现的功能是什么”。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所谓句子的描述就是要明确衍生出各个句子成分的系统以及系统中其他对立的选择项。通过对比其他可能的选择与实际作出的选择,来解释该选择要表达的意义或功能。也可以说,选择就是意义,系统语言学对语言的描述实质上是解释语言成分的纵聚合关系。系统代表了意义潜势,外语教育的目的正是帮助学习者去探索有着无限可能的意义潜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出现,不断涌现的知识信息使得传统的外语教育领域受到冲击和挑战,影响了人们学习语言的方式,这就为传统外语教育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师角色等相关教育实践问题带来挑战。功能语言学是在行动中演化的理论语言学体系,创立的初衷是“教育性”的,适用于新时代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学和学习,对语言教学产生很大影响,不仅成为许多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对一线教师的语言教学更有方方面面的指导意义。
排版:孙昱峰
审核:周和军 杜树标
2021-11期,总第33期
主编:王铭玉
副主编:田海龙 姜龙范 郭太 刘宏伟
相关链接:
第四期:学悟齐进,译研相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悟
第七期:《“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推动后疫情时代媒体融合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十三期:中俄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聚合性”意识
第二十六期:政治文献翻译与政治话语的再创造
第二十七期:文明互鉴语境下的中国语言学研究
第二十八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
第二十九期:时代重任与多元外语人才的创新培养
第三十期:中央文献外译天外师生谈
第三十一期:体认语言学学科建设及相关话题研究
第三十二期:研究问题的形成及其发展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上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