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一):名落孙山·画龙点睛

1、原文

吴人孙山,滑稽①才子也。赴举②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③。乡人子失意④,山缀⑤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⑥,山曰:“解名⑦尽处是孙山,贤郎⑧更在孙山外⑨。”

2、注释

①滑(gǔ)稽(jí):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能不断地往外溢酒。比喻能言善辩,语言流畅。“滑稽才子”指孙山这个人能说会道、幽默风趣。后来,这个词语的读音、含义发生了变化,多指语言、动作引人发笑。

②赴举:赶去科举考试。

③乡人托以子偕往:有个同乡人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孙山,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偕:共同,一块儿。偕往:一同前往。

④失意:指不录取。

⑤缀(zhuì):写。榜末:录取名单的最后。

⑥得失:成功与失败。

⑦解名:考中功名的,这里指中举的。

⑧贤郎:这里指老乡的儿子。

⑨外:后面,犹言不取。

3、译文

吴地(也就是现在的苏州一带)有一个人叫孙山,是个能言善辩的才子。孙山赶去别的郡县参加科举考试,同乡人把儿子托付给孙山,两人一同前往。同乡人的儿子未被录取,孙山的名字被列在榜文的最后一名。孙山先回到故乡,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说:“中举人的名单上最后一名是孙山,您的儿子还排在我后面呢。”



1、原文

张僧繇①于金陵②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③曰:“点之即飞去④。”人以为⑤妄诞⑥,固请点之。须臾⑦,雷电破⑧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


2、注释

①张僧繇(yáo):南朝梁吴(今苏州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

②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③每:常常,每每。

④去:离开。

⑤以为:认为。

⑥诞:虚妄,荒唐。

⑦须臾( xū yú ):一会儿。

⑧破:击破。

3、译文

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在墙壁上,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立即腾飞离开了。”人们都认为虚妄荒唐,就坚持请求张僧繇给龙点画上眼睛。张僧繇就点了两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击破了墙壁,两条龙乘着云腾飞上了天。另外两条没有被点画上眼睛的龙还都在墙壁上。




我是梅子老师,我专注于小学教育!


近期热点分享:

每日一字No.1~No.10 | 辟

【每日一字】No.11 ~No.20 | 颦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完整版 | 提前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完整版 | 提前备课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高清教材定稿版课本新鲜出炉啦!

【暑期预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暑期预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暑期预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

【文言文解读】之一:《论语》十一则(附译文)

【文言文解读】之二:学弈·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解读】之三:矛与盾·郑人买履

【文言文解读】之四:掩耳盗铃·杨氏之子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五):关尹子教射•画蛇添足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六):精卫填海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七):伯牙绝弦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八):揠苗助长·滥竽充数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九):鹬蚌相争·截竿入城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孟母三迁·曾子杀彘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一):常羊学射·次非杀蛟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二):高阳应造屋·竭泽而渔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三):功名·目贵明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四):自知之明·对牛弹琴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五):鳝救婢·铁杵磨针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六):画蛇添足·凿壁偷光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七):守株待兔·疑人偷斧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八):伯乐相马·对牛弹琴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九):望梅止渴·叶公好龙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朝三暮四·狐假虎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梅子老师的教育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