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太阴肺经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 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
根据《灵枢·经脉》,其循行如下: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⑴,下络大肠,还循胃口⑵,上膈属肺。从肺系⑶,横出腋下,下循臑内⑷行少阴⑸、心主⑹之前,下肘中,循臂内⑺上骨⑻下廉⑼,入寸口⑽,上鱼⑾,循鱼际,出大指之端。肺手太阴之脉,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注释
⑴中焦--宋·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⑵胃口——《铜人》注:“胃之上口,名曰贲门。”
⑶肺系——元 · 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⑷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⑸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⑹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⑺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⑻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⑼廉——指侧边而言。
⑽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⑾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翻译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 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 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尺)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腧穴
本经腧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手太阴肺经共有11个腧穴。《灵枢·本输》: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手太阴肺经口诀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左右二十二孔穴。
流注线:此一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
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原文
是动则病⑴,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⑵,甚则交两手而瞀⑶,此为臂厥⑷。
是主肺所生病者⑸:咳,上气,喘喝⑹,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⑺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⑻;气虚⑼ 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⑽。
注释
⑴是动则病--张景岳《类经》注:“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指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
⑵缺盆——指锁骨上窝部。缺盆中,包括喉咙部分。
⑶瞀——音茂。指心胸闷乱,视力模糊而言。
⑷臂厥——指前臂经脉所过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
⑸是主肺所生病者--指这一经脉(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
⑹喘喝——气喘声粗。“喝”或误作“渴”。
⑺气盛——指实症、阳症,与气虚相对而言。
⑻欠——指呵气。《太素》杨上善注:“阴阳之气,上下相引,故多欠也。”有作小便量少解,不确切。此处属实证,当是指张口出气。
⑼气虚——指虚症、阴症,与气盛相对而言。
⑽溺色变--溺,读作尿。小便颜色异常。
翻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上逆而不平,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经脉所过处)疫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张口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异常。
主治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脏腑病:咳喘,上气,烦心,肺胀满,小便数而欠。经脉病:胸满,缺盆痛,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主治歌
肺居上焦为华盖,肺居于上焦,为一身之华盖
宣发肃降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宣发肃降,肺朝百脉
主气利水司呼吸,肺为水之上源,司呼吸
娇脏合皮病鼻塞。肺为娇脏,在体合皮毛,开窍于鼻
中府降气泻胸热,中府为肺之募穴、肺脾之会穴,泻胸中热
主肺咳喘及痰火,主治肺病,咳喘痰、胸痛
健脾消肿降呕逆,亦可理气健脾治面肿、浮肿、腹胀
后病前取诊结核。后病前取之法治肩背痛及诊断肺结核
尺泽合水主肺疾,尺泽为肺经之合水穴,主降逆气
泻肺通经降气逆,本穴属水,为肺金之子,可泻肺之实,兼以通经活络
咳喘吐泻急慢惊,主治肺诸疾,咳喘鼻衄咽痛,以及小儿急慢惊风
膝痛肘挛臂难起。通经治半身不遂、臂肘挛急,下病上取治膝痛
孔最治血最认真,孔最为肺经之郄穴,功善凉血止血,治咯血、咳血
宣肺解肌汗溱溱,亦可发汗解肌、宣发肺气治无汗、热病汗不出
咽喉肿痛咳失音,肺失宣肃之咽喉肿痛、咳喘、失音皆可用之
痔疮出血治在本。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亦可治大肠出血
列缺解表清头咽,列缺可宣肺解表,善利喉咽
偏正头痛嗽寒痰,本穴为络穴,与阳明经相通,治偏正头痛及咳嗽寒痰
男子五淋阴中痛,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治泌尿系之茎痛、阴痛、尿血
腕弱掌热喑咽炎。本穴与照海相配治咽干、咽痛、音哑,亦治局部手腕无力、掌中热
太渊通脉补肺气,太渊为肺之原穴,有通脉止痛、益肺降气之功
咽痛咳嗽失音疾,本穴可止咳化痰,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血管疾病无脉证,为八会之脉会,主治血脉病之无脉证、脉管炎
腕肘无力痰呃逆,治肺胃不和之呃逆,为输土通于脾,治痰多,亦治肘腕疼痛
鱼际善治咽喉痛,本穴为治咽喉肿痛之要穴,可泄热利咽
清肺泻热利肺功,鱼际为荥火穴,有清肺热、泻肺火之效
胸闷咳喘并发热,亦可理肺治胸闷气短、咳喘发热
金鉴灸此治牙痛。本穴属火善泄热,一般不灸,惟《金鉴》以之灸治牙痛
少商开窍治喉痹,少商有苏厥开窍、交通阴阳之效。可治咽痛、鼻衄
胸痞癫狂功最奇。为肺经之井穴,可泄热开窍,治卒中、惊风、癫狂、胸闷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
经络学说
藏象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