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春分 | 昼夜均,寒暑平,更要让你的小宇宙阴阳和合!

2018-03-21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过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天的预热宣告结束,翘首以盼的春分如约而至。



春分,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春秋繁露》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也有平分春天之意,是春天九十日的一半,所以又称“春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春分之后,气候渐暖,春风和煦,春雨潇潇,阴阳相博为雷,天空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润物无声。


所谓“一场春雨一场暖”,春分也是“暖”的信号。自春分开始,隔开了寒,一直过到夏至,才进入热,这中间踏踏实实的一段时光都叫做“暖”。



这时天地和合,吐着阳气,万物茁壮生长,杨柳青青,草长莺飞,小麦拔节,油菜花黄,芳菲初动的大地,最是一年春好处






春 分 物 候



一候“玄鸟至”。

玄鸟就是燕子,春分后,燕子便从南方飞回来。古人认为玄鸟是神鸟,所谓“玄鸟司分”,即由燕子来定春分、秋分,并认为是燕子带来了春天的雨水,带来了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

雷乃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冲破阴气,隆隆有声。电者为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春 分 习 俗



春分是中国人是重视的节气之一。在周朝,天子会在这一天举行祭日仪式。今天,全国各地也有许多有趣的风俗。


 竖蛋 


4000年前,华夏先民就用竖蛋的小游戏来庆祝春分。如今“春分到,蛋儿俏”已变成世界范围的风俗。



另外,立蛋更蕴含着微妙的养生意义,因为春天万物躁动,竖立鸡蛋可以提醒人们随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送春牛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以前在春分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善言唱的人挨家送春牛图,然后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俗称“说春”,说春人就叫“春官”。


 吃春菜 



人们踏青、登山途中,都喜欢挖一些野菜尝鲜,有“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的说法。


 放风筝 



放风筝既能舒展筋骨又能舒畅身心,是春天里老少咸宜的运动。纸鸢乘着和煦的春风扶摇直上,碧空如洗、怡神而养眼。



春 分 养 生



天地阴阳相半,昼夜均分,一年下来,也就春分、秋分这两天。其余的三百多天,不是昼长夜短,就是昼短夜长。人也是这样,阴阳平衡的人总是少数,而阴虚或阳虚的人,则占多数。


恰逢难得的春分,我们可以取法此时的天地,努力让自己身体阴阳和合。


穿衣平衡


虽然春分气候转暖,但早晚还常伴有寒冷气候的反复,如果过度春捂,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如果穿的太少,又容易受病。因此穿衣上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出点汗,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



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可以多晒太阳,以利祛散寒邪。


饮食平衡


春分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



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同时,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而生长的时令菜,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在万物勃发的春天,不少地方都有“吃春菜”的习俗。这与《黄帝内经》中养生要“食岁谷”(吃时令食物)的观念不谋而合。



情志平衡


春分时节,人体肝阳升发,肝火偏盛,阴阳平衡容易被打破,需时刻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


思则气结”,过度的思虑会影响肝气的疏泄,诱发肝病或导致原有肝病的复发和加重;“怒则伤肝”,故切忌愤怒、烦躁不安。



建议大家多在这个时间按揉阳陵泉,能起到疏肝养肝的作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阳陵泉“合治内腑”,是治疗胆腑病变的主要穴位,有清利肝胆湿热、肝郁气滞、肝胆实火作用,是肝胆保健治疗的主要穴位。


运动平衡


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不仅能增强兔疫力与抗病能力,让自己在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而且还能令我们思维敏捷,不易“春困”。



但是春季运动一定要适度,不宜太剧烈以致大汗出,因为出汗过多则会导致津液的流失,而损伤人体正气。


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户外活动,特别像太极拳,阴阳调和,刚柔相济,是特别适合这个时节的运动项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