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绍琴医案】腹部漏疮

2018-03-17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医案

 

马某,男,82岁。

 

【辨治经过】

 

初诊

 

患者半年前因肝内占位性病变在某医院作肝脏肿物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至今不能愈合。查见右胁下斜行切口略开约6cm,深及腹腔内,每日由切口内滋流水液甚多,疮面色暗塌陷。

 

诊脉大而濡软,舌胖质淡且润。年老气血不足,生长乏力。拟用甘温益气养血,气足新肌易生也。

 

黄芪6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白芷6克,防风6克,荆芥6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7付。

 

二诊

 

伤口流水减少。自觉气力有增。脉仍濡软且大,舌白苔润。

 

仍用养气养血方法。

 

黄芪80克,当归15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5克,白芷6克,防风6克,荆芥6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7付。

 

三诊/四诊

 

上方续服两周,伤口流水已止,疮面显著缩小,有愈合之势。胃纳甚佳,二便如常,脉象濡软,舌红苔白而润。气血生长快速,仍用前法进退。

 

黄芪100克,当归15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5克,炮姜3克,花粉10克,白芷6克,防风6克,荆芥6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7付。

 

五诊

 

创口已完全愈合,皮色如常,按之不痛,纳食甚香,夜寐安稳,二便正常。脉仍濡软,舌红苔白。老年气血已衰,久病元气受损,仍宜调补为要。

 

黄芪3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7付。

 

上方续服两周后

 

腹部创口平复如常,遂停药观察。

 

【按】

 

手术之后切口久不愈合,当详察其原因,不可单纯以外症治之。若因感染所致者,西医抗感染治疗应当有效。本案初因感染,但经用抗菌素治疗,效果欠佳,则当另求原因。若因伤口内存有异物,则必须取净异物,否则不但不易愈合,而且一旦愈合,后必复发,化脓溃破也。若因患者元气不足,生长无力,虽频频换药,亦不能愈合,本案即属此例。

 

因患者年事已高,又经手术创伤,元气大亏,气血不足,鼓动无力。故切口久不收敛,滋流黄水,是水谷不化精微,反为水湿矣。其脉濡软而大,大则为虚,舌白且润,是阳气不足。故治疗重用黄芪补气,使气足则能生血,阳旺则能生阴。初诊即用60克,渐次速增至100克。李中梓尝谓:“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本案之治疗用药正合此法。虽用黄芪,再合以四物汤补血,荆、防、白芷疏风胜湿,运化脾阳,焦三仙等疏调三焦以助消化。此等组方,看似非治外症之方,却有治外症之效。故患者服之月余即获治愈。

 



|医家简介|

赵绍琴(1918-2001),北京市人,三代御医之后。赵氏幼承家学,后又拜师于太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尽得三家真传。1934年,悬壶北京。1950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津贴等。著有《温病纵横》、《文魁脉学》、《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临床经验集》、《赵绍琴内科学》等。

 

来源:摘自《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