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癌症

2018-03-05 牛翁一安平泰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中医是怎么回事?现代人应该如何从中医获得健康的身心?在追寻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医。

 

本文由作者“牛翁一安平泰”发布于天涯论坛(牛翁QQ362944773),我们分享并希望能与大家在思考辩论中对传统经方中医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继上篇:老牛眼中的中医经典

 

谈谈癌症

 

如何看待癌症?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首先正名。

 

“癌”简单理解其实是现代医学面对一切无法解决的疾病的概括。人体处处皆可癌变,癌变的结果就是死亡,不死亡就不是癌!这难道不是悖论吗?难道无法解释、无法解决的疾病就是癌吗?如果另一种医学体系能解决的话还能被称之为“癌”吗?所以“癌”只是现代医学的一个谎言罢了!

 

中国古典医学没有“癌”的概念,有的只是病症,病症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罢了。无非是疾病发展、积累、变化的过程而已。试想任何一种基础疾病,如果你任由其深入发展,那最终的结果就是“癌变”。

 

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疾病的本源其实就是阴阳相争的结果。所以用阴阳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任何事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有这样一双“阴阳眼”你心中就不会有癌的概念的产生。

 

一个中医大夫望、闻、问之后那一“切”其实就是切的阴阳。这一“切”其实可以断生死的,病人的脉有无胃气,再结合病人的症状,大夫就可以判断病人的疾病是处于哪个阶段。如果脉象和症状统统显示已经病入膏肓了,那么大夫就不给病人开药方了,这才是中医的“癌”。这个癌是充分的判别了病人的“阴阳”,如果病人的阳气用各种方法都无法战胜阴寒邪气,最终的结果就是“癌”。

 

明白了中医西医对于“癌”的简单定义之后,癌是不是变的不那么可怕了?疾病来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实都是可以医好的。我们首先要坚信这一点,这样疾病就败了头阵了,特别是癌症。

 

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这点。有很多病人从拿到西医的诊断书开始,人先垮了,走着来的,抬着出去的,一直到死去都处于一种绝望的氛围笼罩之下,其人焉能不死?

 

“癌”这个词是不成熟的西方思维体系的产物。西医用癌这个词来掩饰自己理论体系的不成熟,这种体系是直接建立在西方逻辑思维哲学体系之上的,也是必然的。

 

这里更加凸显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完美。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就体现出来了!在中医看来癌症只是个病,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产生这种疾病的原因。只有找到根源才能对症治疗,只有对症治疗才能有效如浮鼓、拔刺雪污的结果出现。

 

既然癌症不可怕,那么我们怎么面对它?还是本人的宗旨要“治未病”。治未病的意义在治疗癌症上是有非常积极而且肯定的效果的。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是对付癌症的利剑!不是用西医的消炎、杀菌、激素、化疗、放疗来“自杀”。

 

在这里用自杀要加引号的,是尊重西医的劳动。但是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在这种错误的治疗原则下,癌症被看作一种“异类”被杀过来杀过去。本来一个癌症病人扶正尚且不及,还要“杀伐”。多少本来有生的希望的病人从被推入病房、手术室开始就已经被判了死刑。

 

中医认为癌症病人的治疗要以扶正为主!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只有扶正助阳才是原则。中医治疗癌症是最有希望的!

 

谈谈癌症的治疗原则!

 

当我们面对癌症的来临,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我们都当有一颗敬畏之心。因为癌症是绝症,是摧毁人类意志力的顽固疾病,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精神和物质上的摧残,往往还是“家财散尽人却无”的悲剧结局。我们怎么面对它?

 

谈癌症我们的话题不妨扯得远一点,范围广一点。因为养生和做人在中国古典文化体系里面是不能分开来谈的。

 

俗话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说不管是谁走到这一步,首先都不要怨天尤人。老牛跟我的很多慢性病病人都说过这样的话:“就说古代的皇帝,人家有没有好药?人家有没有好医生?当然有的,可是我们看看历史上有几个长寿的皇帝?这恰恰说明了我们中医最常讲的,‘医得了病,医不了命’的道理。在不考虑医疗成本的情况下是什么杀死那尊贵的皇帝那?那就是不良的习惯和行为杀了他自己。”

 

我们不用去分析皇帝的日常行为和习惯,用脚趾头都能想象一下。人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贪婪和放纵成为了自杀的绳套。老子讲:“不知常,妄作凶”。讲的很深刻,当你连什么是“常”都不知道,怎么去趋吉避凶?做人和养生都一样。

 

我们古典传统为什么那么讲究修身,修身是基础,修身之后才有可能齐家,然后治国,再去平天下。显然修身的不光是修自己的道德情操吧?道德情操再好,没有个好身体做基础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大圣人孔子的身体就很好,当然他也是遗传了他父亲的基因。身体很好就是本钱,身体好才有周游列国的资本,身体好才有可能被困陈蔡时能扛过来,身体好才能在他晚年有足够的精力和毅力,给我们后人下那么多伟大的经典。

 

但是我们看最受孔子他老人家喜欢的学生颜回,那样的敏而好学,那样的道德品性完美,简直就是前途无量啊!但是早早的得病死了,让我们的孔圣人每次想起颜回来都难过一次。颜回得了什么病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那么年轻就死去估计是中医意义上“癌”吧?可能是死于长期严重的营养不良,要不就是有严重的心理忧患伤身。总之颜回总是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状态示人,显然这种乐于学习之中的态度是很优秀的,可是这种不好的生活习惯却是害了他的身体,显然这值得我们思考。

 

怎么养生,社会上现在有很多的相关书籍都在研究。我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颐养天年的程度,随着我们生活水准的提高,防病养生的迫切性也体现了出来。作为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在几千年前的医学书籍中都有精确的论述。我们做的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避免“癌症”过早的光临。可是癌症要是来了,怎么办?我们也不可能回到童年重新来过了,所以只能积极的面对它。

 

上文我们探讨过癌症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体阳气一处照顾不到,一处便群阴蜂起产生疾病,现实中我们只有养阴护阴、助阳扶阳,理顺气机升降出入才是避免化生癌症的宗旨。

 

但是几乎所有的癌症都是因为疾病长期误治失治、病根不除、缠绵不愈、日积月累造成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见微知著、防患未然才是根本,也即老牛一再强调的“治未病”。只有知道了癌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才能有的放失,找到产生这个病的病因、发展变化的轨迹,了解疾病有无心理因素的影响(七情致病因素在中医理论体系里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哪一经的主症(来了解是哪一经最先发病往往就很容易找到病根),患病的年月日的大体时间。

 

疾病发病的时间相当重要,在中医问诊中,大夫如果不问发病时间,就注定不是个高手,在《素问》的第九篇“六节藏象论”里,有这样一段话:“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这是做中医的基本条件。这句话讲得非常严重。不可以为工是什么呢?就是不可以当医生。不知年之所加讲的就是疾病产生的时间所对应的五运六气,它甚至是疾病发病外来主导因素。

 

了解了这一些,我们就要首先解决病根。有的疾病的病根也许很简单,但是如果你找不到它,这个病就是30年、50年也好不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病人吃了一辈子药都不解决问题,但是有的人往往一副对症的药就可以解除他几十年的烦恼。

 

所以先解除了最重要的矛盾,剩下的才是慢慢的调养恢复,而这又是体现中医大夫能力的主要方面。这个门槛其实很高很高,因为这里面的学问很深,绝对不是拍拍脑门碰运气的伪中医所能解决的。

 

我把所有抱着西医思维的中医都叫伪中医,因为连最传统经方中医最基础的阴阳术数、六经传变、五运六气都懒得去了解,满脑子都是消炎杀菌、细胞分子、基因改造,这样的医生还想做合格的中医,纯属胡闹胡扯,就是这些伪中医败坏了中医的名声,耽误了病人的病情,让病人一次一次的对中医失去了信心,这样的伪中医,老牛不管他是博士硕士还是教授专家,一样都鄙视,老牛敢这样说就不怕得罪人。

 

中医大夫找病根绝不是现在这种先入为主的西医式的诊治思路。胃癌就用治胃的方子,肝癌就用治肝的方子查书找方子,这个不行再换一个。这种思路绝不会有好的疗效。一个纯中医,经方大夫一定要学会定位六经,抓住主证,做到仲景先师要求的:“审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发病的根源,先解除病人的痛苦。

 

解决了病疼我们还要审视病人阴阳盛衰,争取内外兼顾,思考用何种相应态势的组方药物辅助病人的阳气,达到扶正抑邪的目的,并在扶正养阳的基础上,再顾及养护阴液。因为只要是癌症病人,都有疾病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的过程。所有的癌症都是“病来如山倒”的,那么“病去如抽丝”就给我们指出了愈病的方法,我们不要有那种几副药就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急躁心理。

 

愈病这个过程必定也必然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医认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就是要你慢慢的补,不可峻补。峻补往往是要被身体拒绝的。老牛也在上文多次强调过,癌症病人的后天脾胃肯定很差(特指经过手术、放化疗之后的癌症病人),脾的运化滋养其他脏器的机能肯定很差。这个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就是因为脾的运化滋养其他脏器的机能很差,所以才得这么严重的病。”

 

其实这个过程对于癌症病人来说也许时间会很长,但是一点都不妨碍癌症病人做到“带病延年”的伟大目标,也就是既解除了癌症病人的痛苦,又能使病人顽强的活下来。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说的这个过程。

 

上文提到的养包括养精和养神,养精是“用”的提高,养神是“体”的提高。这个体用关系的和谐就是中医治病的原则“调和阴阳”。

 

也许有人要问,那不是要吃很多难吃的中药吗?中药又难吃,炖起来又麻烦。中药其实有各种剂型,丸、散、膏、丹等等,甚至要配合各种适合的武术气功锻炼。中医药的概念也不仅仅是那些药房里的饮片。


(待续)



阅读前文:

老牛眼中的中医经典

太阴阳明证

苓桂剂的价值

少阴多死症


太阳表虚桂枝汤.

麻黄医案二则

经方要药:麻黄

从西医怕感冒说起……


御医和现代人

人类的健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学

续谈中医发展历史

临床医生体悟升级手册


伤寒大义

中医的道家属性

传统中医文化的兴衰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序言)


来源:天涯论坛,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