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床医生体悟升级手册

2017-12-11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中医是怎么回事?现代人应该如何从中医获得健康的身心?在追寻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医。

 

本文由作者“牛翁一安平泰”发布于天涯论坛,我们分享并希望能与大家在思考辩论中对传统经方中医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续:

伤寒大义

中医的道家属性

传统中医文化的兴衰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序言)



临床医生体悟升级手册

 

老牛其实早就认识到,伤寒论这部书其实算是一本“临床医生体悟升级手册”。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是,对伤寒论顶礼膜拜的一定是一群致力于在实践中探索的中医,而对伤寒诟病鄙夷的往往都是一些纸上派中医。“就那么简单的方子,寥寥几味凡凡的中药能治什么大病?”“这是一部过时的医书,大部分的方剂都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和疾病的发展了”。这样的理论和疑问是纸上派中医对伤寒论普遍的认识。但是假如一旦你是一个天天和病人打交道的临床中医,又假如你有幸是一个经方中医,那么你就会深刻的体会到伤寒经方的巨大魅力。那些形容伤寒经方效如浮鼓、拔刺血污、起死回生的赞语不是在刻意美化。(对于这一点老牛没有别的意思,没有一丝瞧不起时方派中医的意思。千条万条大路通罗马嘛,就事 35 42524 35 15275 0 0 1752 0 0:00:24 0:00:08 0:00:16 3453事聊伤寒而已。)

 

伤寒就是这样的一部著作,其实伤寒很简单(文字),同时也很深奥(隐义)。老牛要聊中医,不是泛泛的在字面意思上研究伤寒。要聊伤寒,就要从形而上学,在悟道的层次来聊,以期能尽丝丝微薄之力,启发一些初学伤寒而感觉到毫无头绪的后来者能够尽早的踏入仲景门墙。伤寒这部书,讲不如导,说不如做,纸上谈兵不如积极的去临床实践体悟。这种哲学的智慧明显就是黄老哲学、道家思维。看待任何事物,包括人类的疾病都需要道家哲学思维,这种思维用一句大白话来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假如你没有道家这种思维方式,完全是一种简单的直线逻辑思维模式(如今大部分人都是这种偏西方的思维模式),怎么可能学好中医。一旦牵扯到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的时候,就拿科学大棒以“伪科学”的罪名打死了,那还学什么中医,还不如学好西医做个好西医。

 

俗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老牛个人认为一个深谙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素质的人才具备成为一个高明中医的基础。起码要深谙老子的《道德经》,有条件需要把儒家的经典也涉猎一番,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医理论发酵升华的思维模式。

 


成就《伤寒杂病论》的时代土壤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东汉末年到底社会方方面都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我们要真正的研习伤寒,就要通过伤寒文字的表象,来深刻的了解汉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把握整个时代的气运兴衰。这样才能全面的体会伤寒论中体现出来的内涵,这才是系统学习伤寒的大法门。

 

要想了解这些,只能从有限的有价值的几本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些重要的,能代表汉人主流价值观的文学经典上得到启示。上文说到“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这本身就不是一句笑谈,没有点士人、古代知识分子的基础,甚至是士人的情怀,怎么可能学到正统的纯中医。

 

汉朝初期的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盛世,这场人类社会的文化盛宴,其实是相当可观的。只不过我们大部分中国人作为汉人,有些身在其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了,正如孔子说过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矣”了。中国的汉文化也基本就是在那场盛宴之后被彻底的确立下来了。汉人其实就是指的汉朝的那些人,被别的种族当成一群特定的族群来对待、来敬仰、来学习罢了。

 

汉朝确立了我们汉文化的很多基础,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专业人才在追求。在这块肥厚的土壤上,以至于先后都确立和达到了各自的巅峰时刻。这绝非偶然的现象,如果从大的视野来看,汉朝时期确立的这一系列“标准”都是那么的弥足珍贵的,只不过我们自己身在其中,不懂得珍惜、爱瞎折腾罢了。去看看我们周边的国家,汉文字基本都是这些国家的官方文字,因为汉字真的很有价值,形而上下兼具的道器合一的表象体系,甚至是这个人类世界唯一的。不然到今天,韩国还有“出师表青年”的美好形象,还有日本建筑中隐约可以管窥的汉代遗风。甚至是蒙古族的“可汗”的称呼,在其最开始叫的时候,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可汗”就是一个“可以成为汉人那样人”罢了。足见那时的盛况给周围国家人民带来的憧憬和向往,在这种动力驱使之下,竞相参学就可以想象了。

 

那种盛况,造就了属于“赋”的时代,对于那个辉煌的时代,那种全景式的铺陈,华丽的词藻,精美的排次,也只有汉代的辞赋大家才能做的出来吧。

 

老牛总是愿意拿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觉到自豪,而这种自豪是发自内心的,这种自豪是建立在对汉文化的了解上的。毕竟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又经历了极端暴虐而短命的秦朝时期的甚嚣尘上之后,中国大地上终于等来久违的尘埃落定,这种拨乱返正之后的百废待兴,百废待兴之后的生机勃勃,带给了中华文明生长成熟的优良的沃土,不久之后四大发明的时代开始了,我们中医的巅峰时刻不可避免的一同到来了。

 

汉人的注重践行真知的价值观,从司马迁和四大发明的产生之中能够体现出来。那么张仲景在东汉末年的大军大疫之中,其实也是时代走到了不可避免的乱世中来。也给了汉朝中医们大量实践的机会,来检验这历经几百年累积发展的中医成就。张仲景是一个集大成者,也是一个具有非凡大智慧的人物,他在序言里说的很清楚:

 


“感往昔之沦丧,……,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可见张仲景除了能接触到大量的民间实践经验,也能够参研我们所艳羡的《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等上古医著,这也是他成功的条件,我们今人就争取做到谨遵师命也就是够了。

 

纯中医就是中庸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在汉朝初年除了主要的道家、儒家、墨家之外还有经过罢黜百家的大浪淘沙,阴阳家、法家、名家这几大重要流派尚在,除了统治阶级倡导的之外,其他各派都有民间的遗风,都有其实践精神。在司马迁《史记》序言里面清楚的记载了汉朝初年的思想格局。司马迁作为史官,客观的阐明了社会各家主流哲学思想的利弊。

 

《史记》《太史公自序》: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这种客观而中肯的评述,恰恰说明了汉朝哲学文化界、思想界、知识分子阶层的清醒,以及一贯的内守中庸之道(老牛不认为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专属名词)。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合适就中”,老牛认为这句河南话合适就中的“中”字才是灵魂,大俗就是大雅,什么中华、中国、中道、中医、中庸,这其中的精髓就是这个“中”字。在这种谨慎而严肃的中庸之道的精神的护佑下,在无数有志之士的不懈求索之下,历经了三百多年的积淀才有个汉末中医的巅峰时刻,这时候的中医才是真正的“纯中医”,也是老牛个人所推崇而向往的,站在汉朝人的角度上来思考中医、比对中医,也是爆发中医头脑风暴的动力源泉。

 

中医是最贴近民间百姓的,也同样具有最强大的生命力。中医同时也包罗万象,祝由正骨、推拿刮痧、小儿叫魂、神符大仙等等民间实践活动就能说明这一点。中医的广义概念无非就是中国人的医学嘛。在中国文化鼎盛时期,受到各个派别的思想指导,中医各个派别林立就很正常的。中医外科代表人物华佗的出现也是必然的。

 

至于为何中医外科没有出现一部传世经典,中医外科为何没有发展成类似现代西医那样的医学,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是除去那些人人皆知的《三国演义》因素之外(三国因素就是华佗被曹操杀死,而他的著作被牢头的老婆烧掉的故事),老牛个人更加认同一点,那就是根深蒂固的天人合一观念。华佗就算是真被曹操杀死的,也只能说时代造就了曹操这样的统治者,这样的统治者头脑中的价值观,根本就不认可打开头颅取“风涎”这样的价值观,那么华佗死的就不是那么令人惋惜了。连仲景先师在序言中提到的《阴阳大论》这种古代理论经典我们都看不到了,那还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哪。

 

中医的现实主义情怀

 

我们中国传统始终承认人是很复杂的组合体,不光是有骨骼肌肉器官血液的物质层面。我们中医承认看到的和看不到的一切存在,一个活人更多的精神层面、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甚至是到今天我们也没有搞清楚的层面(这种层面一定有)。

 

这种没有搞清楚的层面老牛不想多说,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为何有人会被突如其来的打击给吓瘫软掉了,这种现象能不能从科学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肝藏魂、肺藏魄、肝主筋、筋主收引”,一下子肝魂散掉了,筋的收引功能一下子丧失掉,支撑不住人体而瘫软下去了。这样的内经理论都被质疑,那么怎么解释这种现象?为何非要放着现实的、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管,而去解剖一个死人,解剖死人真的能搞明白肝主筋的原因吗?

 

西方文明说到家就是人人都想当上帝,上帝是可以造人的,可以任意的控制人世间所有的事情,西方人在这种对原始愿望的追求思想的指导下,一定是抱着要干预、改造自然界的心态来实践的,这就难免是在时时的和自然界背道而驰,不能接受顺天者倡的中国古训,非要干那逆天者亡的种种尝试。

 

各种层面的组成因素都需要各自层面的“医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个真正能从切身利益来帮助你的学问,能帮你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就是好的。这在明眼人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政治意识形态的外衣。中医本来就没有披着什么意识形态的斗篷,是我们今人非要给它穿上迷信落后的外衣。

 

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就算是一门最美好的学问,就算是它是天使,也需要落入凡间为民所用吧。伤寒论中很多服药禁忌甚至是治疗方法,比如火针的心理暗示疗法,以及对灶心土、澄浆水、甘澜水、潦水等等的运用足以证明,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由人的感官器官能看到的东西组成的。不都是水嘛,水和水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个层面能体现? 

(待续)


阅读前文,请见:

伤寒大义

中医的道家属性

传统中医文化的兴衰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序言)


来源:天涯论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