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鱼腥草是天然抗生素,,春天不吃太可惜了!

2018-03-04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三月应该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了,不仅有姹紫嫣红的山野美景,更有生发其中,顶着泥土气息的各种嫩绿青翠的应时野菜。


这些只有一年或两年生命的草本,紧贴大地,依托泥土,收藏了大地一整个冬天的能量,此时都争先恐后地从土里钻出来,正应了《黄帝内经》里描绘的“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记得小时候,在四川的乡野,每当这个时候都会和小伙伴们在田间地头寻觅一种野菜,此菜味极浓郁,挖来后洗净凉拌,舀一瓢盐、一瓢醋、一瓢熟油辣子,又香又脆,可以下满满一碗米饭。


这野菜,当地人叫它“猪鼻拱”、“折耳根”,《本草纲目》记载它:“其叶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中国人食用鱼腥草的历史非常久远。


相传二千四百年前,越王勾践在会稽战败求和,吴王夫差赐他返越。越王回国后立志报仇雪耻,卧薪尝胆,却不想碰上了罕见的荒年,为和国人共渡难关,勾践亲自登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最终发现了野生蕺菜


这种野菜生长能力特别强,总是割了又长,生生不息。而因为这种野菜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到现在,在古越都城,即今浙江绍兴,仍有蕺山存在。这段史料说明,蕺菜作为食用,至少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自然中野生鱼腥草多长于水边湿地,嫩芽青绿中又带紫色,气味辛烈,有清热利湿的功效,特别又能除肝胆之中的湿气。此外,鱼腥草还是抗辐射的良药,是在日本原子弹爆炸点能颃强再生的少数植物之一。



鱼腥草还被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是治疗痰热 37 40359 37 14941 0 0 1984 0 0:00:20 0:00:07 0:00:13 2929壅肺,发为肺痈,咳吐脓血的要药。在冬天里,尤其是春节期间,难免会食用辛辣、油腻的热性食物,或在冬天受寒后不及时调理就会在肺部淤积内热。


到了春天,开胸宣肺时,就会咳嗽甚至伴有黄痰。这时,刚好新鲜的鱼腥草上市,就可以买一点来煮水喝。


作为天然而又安全的植物抗生素,鱼腥草能清热、消炎、抗病毒,治疗多种炎症。据说有时候,炎症发生在体内人可能意识不到,但到医院做血液检查,就有白血球升高现象,那就是发炎了。这时候,即使搞不清楚是哪里发炎,马上用鱼腥草来调理,都能见效。


从中医来讲,所谓炎症,其实是人体局部的淤堵,身体不通产生了垃圾,最后郁而生火引起的。还有,就是冬天没有藏好精,有小的火郁热在身体里,在春天生发的时候,相火不藏造成的,而这些炎症很多都体现在肝胆上。


所以我们发现,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的人们,常在春天的时候采挖鱼腥草来做菜,用新鲜的鱼腥草加辣椒、酱油、醋凉拌后食用,这样不仅可以让肝胆生发,还能去身体里面的郁热。



还有,现在很多人经常被鼻炎困扰。特别是大城市里污染严重,空中经常漂浮有许多颗粒物,再加上都市人的压力大、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好,经常熬夜等,就很容易出现鼻炎的症状。这是因为身体神与气的耗损,人体内的浊物不能及时排除的缘故,这时候一挖鼻孔,里面全是黑黑的。


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去野外远离污染的地方,挖一些新鲜的鱼腥草来挤成汁液,点到鼻孔里,同时把揉挤过的鱼腥草用纱布包好塞在鼻里,如此经过三五次,鼻炎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如果找不到新鲜的鱼腥草,也可以去买鱼腥草口服液用。



鱼腥草还被认为是特别适合烟民的食物,能清肺热,帮助排除体内的淤积垃圾毒素。准备一些晒干的鱼腥草,每天取一点来泡水喝,能减轻抽烟对你的损害,预防慢性咽炎、气管炎甚至肺癌,但要注意的是,鱼腥草本身比较寒凉,不适宜长久一直服用。


鱼腥草入药,不能像熬其他的中药那样长时间地去煮,而应该待药快好时后下,再煮几分钟即可。


新鲜鱼腥草味幸烈,但是干后气味就会收入体内,吃不惯新鲜鱼腥草的人,或者实在没有条件煮水,比如在上班的时候,都可以直接拿干品鱼腥草泡茶喝。可以将鱼腥草放入锅中,炒至可捏成粉末时,晾凉备用。每次取适量,开水泡饮。



如果你能接受新鲜鱼腥草的气味,那就最好用鲜品。新鲜的鱼腥草含有的有效成分是最多的,比干品要好,而且鱼腥草的食疗方法很简单。


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凉拌吃,这种吃法适合大多数人。好多人吃鱼腥草只吃白色的根,其实鱼腥草的嫩茎和叶都可以吃,而且叶清轻,更合肺清轻宣发之性,对调理肺系问题:如咳嗽,有痰,声嘶等效力更强。


此外,鱼腥草性寒凉,对于老人和体弱的人,可以用来炖鸡吃,也可用适量鱼腥草塞入猪肚内,炖至猪肚烂熟服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