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教育不拆掉篱笆就会被社会抛弃

2018-02-19 黄煌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年前,《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被刷屏了。看到一位鲜活强壮的刚退休的老人在得了流感后29天阴阳相隔的过程,令人唏嘘不已。病人的病情发展从流感到肺炎,整个治疗从抗生素、吸氧到ICU、人工肺。我们看到的是现代医疗对未知病毒的无能为力,而号称通过调节人体平衡、激发人体自愈能力的中医为什么完全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呢?

 

中医经方名家黄煌老师指出“中医教育不拆掉篱笆就会被社会抛弃”,读来令人深思。

 

我是老师,1982年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工作。这么多年来有很多困惑,也有很多苦衷,感到中医教育花了这么多钱,花了这么多人力,但是效果不是太好,至少我个人感觉不是太好。社会上对我们中医教育也有很多不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现在有的从师承的角度,有的从正规教育的角度评价中医教育问题。我感到这些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关键。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为这个时代,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培养一些急需的人才。

现在的中医界,什么人才最急需?并不是要多少高明的理论家,多少国医大师,多少领军人物,而是需要大量接地气的基层中医人才,包括中医爱好者。


中医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养生类节目、民营中医药馆受到很多中老年人的追捧,民间又出现了大批中医爱好者、经方爱好者。大众化是我们中医的一个潮流,一个时代的特征。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搞中医教育的如果不认清形势,还把中医搞得神乎其神、看不懂、学不会,不拆掉中医行当中的篱笆、推翻门槛、让更多老百姓来学习,那肯定会被社会抛弃。


如何把中医大众化的基础打得更好?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进经方的普及工作,让中医的文化基因真的在我们每个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扎下根来。


大家不要以为中医那么难学,中医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伤寒论》翻开第一张方“桂枝汤”,里面五味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在厨房里就找得到。你只要能熬姜汤,就能熬桂枝汤。如果把里面的芍药拿掉,放几块排骨的话,炖出来满屋飘香。

 

中医里面类似这种生活化的东西,最经典的合起来大概是200多张方,最重要的就是100张方。如果把这些全都掌握了,医生已经了不得了。这些方是哪里来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前人在生活实践中创制出来的。


从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一些方针来讲,基层中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根据现有的目标,所有卫生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要有中医服务,70%的村卫生室都要有中医服务。按照现在在册的单位数来推及,就需要66万中医人员,可目前现实中我们只有45万。

 

至于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民营医馆、个体诊所数量很可观,但我们现在的培养能力很有限。在这个问题下,我感到,需要一股民间的力量。比如,培训更多基层医务人员甚至是家庭主妇。如果家里人有小毛病,先在家里处理,那我们整个国家医疗保健的底就已经扎得非常牢。


要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的培训并不需要多高精专,短平快就可以。拿刚才说的100张最经典的经方来讲,对医生来讲,需要全部掌握;对家庭来讲,记住其中最常用的10张就行。与此思路对应的培训模式是可以找到的。

 

》》编后语

小编始终认为为了家人应该懂一点医学,而如果能懂一些中医可能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到家人、亲人和朋友等。愿天下无病!

 

注意!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经常有人喜欢用“受凉”来解释各种不舒服,但流感可不是“受凉”。流感是因感染了具有强传染性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受凉顶多算个诱因。

 

普通感冒和流感症状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普通感冒

早期咽部干痒或灼热感、打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

 

一般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如无并发细菌感染,一般5~7天可痊愈。

 

◆流感

突发高热,头痛不适,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早期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

 

部分患者会有流涕、鼻塞、干咳、胸痛、恶心等症状。有时还伴随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

 

得了普通感冒,可以自行购买药物缓解,而得了流感则需要尽快就医,擅自使用感冒药不仅没作用,还会延误治疗。

 

实用干货!国家卫计委教你抗流感

 

针对流感,国家卫计委也通过图示方法教你如何区别对待轻症流感(风热犯卫、热毒袭肺)、重症流感(热毒壅肺及热毒内陷,内闭外脱)和流感恢复期。注意哦,这里列出的是中医疗法。


名医简介 |

黄煌,男,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南京黄煌经方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中医学术流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90年代以后以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经方的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现致力于经方的普及推广工作,主持全球最大的公益性经方学术网站“经方医学论坛”。

 

他的学术观点鲜明且有新意,结合临床紧密,实用性强,许多著作多次重印,并被译成英文、德文、日文、韩文出版,并多次赴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讲学,是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著名中医学者。代表性著作有《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张仲景50味药证》、《中医十大类方》、《经方的魅力》、《药证与经方》、《医案助读》等。

 

来源:转自“经方医学论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