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郭丽华 莆田作家 2020-09-08


权威发布丨首届莆田“花啦啦”杯文学奖征稿启事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文丨郭丽华


本文发表于《莆田作家》,微信号:ptzj2014



   

  故乡是什么?独坐书房对夜灯,在这样一个安静的春天的深夜,我轻轻翻阅、吟诵着席慕蓉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跟随席慕蓉的诗歌,我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个地方有了水,就像一位美丽的盲妹有了眼睛,明眸善睐,秋波传情。故乡的溪流有个美女般极好听的名字,叫做绶溪,恰如其名,宛若一条碧绿的绶带,宛延曲折,绾系在这座城的西北郊,孕育着这一方充满灵性的乡村。我在这里度过了短暂的童年,那时候,这里地势低洼,是茂密的果园,香蕉、龙眼、枇杷,还有番石榴,随处可见;也分布着一块块的田地,栽种着大豆、花生、甘蔗等农作物。男孩子们总是把这里当成水上乐园,钓鱼、游泳、打水仗。我记得自己最喜欢玩打水漂的游戏,随手拣起扁圆的石头,略微地倾斜着身子,右手握着小石头块,从下往上再往后用力往前把石头甩出去,然后站直身子静静地数着水中荡起的漩涡,乐此不疲。直到夕阳西下,村头的人家屋顶已升腾起袅袅的炊烟,淘气的孩子们才沿着溪边熟悉的小路跑回家。

  听说这里原本有一个雅致的风景——“绶溪钓艇”,还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呢。已经进城求学的我总是耽于幻想:在那个遥远的午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群文人雅士聚集于此,他们或乘游艇垂钓,或赋诗取乐。观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看白鹭青鸟,出没于清波之上;望牧童牛背吹笛归来,听白衣少女隐入花丛曲唱采莲……真是引人无限的情思遐想和不尽的诗情画意。再到后来,随着爷爷奶奶的离去,加上自己的工作繁忙,我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了。

  “堂姐,绶溪建成公园了,风景美空气又好。我现在天天在那里晨跑锻炼。你什么时候带伯父伯母回家乡看看吧!”堂弟向我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我留心了一下新闻,了解到市政府着手“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力争恢复往日“绶溪钓艇”的优美景色,工程的主题定位就是“清溪、绿岛、古桥、丹荔、田园、乡村”,体现生态和休闲、人与自然的和谐。怀着“近乡情更怯”的心理,我带着父母亲踏上了返乡探亲的路。

  夏日的午后,阳光不燥,微风正好。在堂弟的向导下,我们步入了绶溪公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公园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刚好遇到一对新人正来此拍婚纱照,年轻的新娘笑靥如花,脸上溢满幸福的笑容。路边亭台楼阁随处可见,供游人休憩。我们漫步在一条长长的红色的跑道上,不时有可爱的小朋友们从身边骑滑板车追逐而过,像一只只兴奋快活的小鸟,还有一些中老年人在散步、打太极拳,估计陶潜笔下的“黄发垂髫,怡然自得”恐怕也莫过于此了。“走,坐船逛逛。感受一下‘绶溪钓艇’的美景和雅趣。”堂弟提议道,“太好了!”大家都表示赞同。

  行至码头,这里聚集着五颜六色的小木船。我们坐上小船,缓缓地滑出码头,自由地穿行在清澈的溪水中。溪水在阳光照射下,闪着柔柔的绿光,犹如一条翡翠玉带蜿蜒地流动着,船桨打在水面上激起一道道美丽的波纹。我向船舷两边望去,只见溪水两岸是一棵棵茂密的荔枝树,浓密的绿色枝叶一簇堆在一簇上,不留一点儿缝隙,微风拂过,树影婆娑,发出沙沙声响。此时正值六月,繁茂的枝叶丛中挂满红彤彤的荔枝,犹如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挂在树梢。那熟透饱满的果子散发出诱人的芳香,让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倘若苏子来此,会不会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绶溪人”的佳句?几只洁白的鹭鸟像箭一样低空掠过水面,俨然这里的主人,从容而优雅地叼起小鱼。

  小船绕过树林继续前行,一座拱形的石桥在一棵百年榕树的映衬下映入我的眼帘,好像半个月亮架在河面。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古老的延寿古桥。据说古桥已经雄踞在这溪水上有千百年的历史了。桥栏上坐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斑驳的青石板经过风雨的洗礼留下岁月的痕迹。我感慨这静默的古桥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桥边,人们正惬意地坐着聊着家常,有老人在安静专注地对弈下棋。岸边有老者在垂钓,这不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吗?石条上还有几个农妇在捣衣,这不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吗?面对此情此景,我感觉自己恍若隔世,穿越唐宋,诗意大发,“便引诗情到碧霄”。小船驶过,回望古桥,我仿佛觉得它更像一只耳朵,正俯在水面倾听那桥下流经的陈年的乡韵,还有千百年来远去的声音。

  “看,前面就是荷花池了。”在堂弟的召唤声中,我们的船靠近了这片荷塘。只见水面上,到处都是碧绿的荷叶,如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从叶子间伸长出来,花茎上的荷花,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完全盛开,尽情舒展美丽身姿。“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此刻这里虽然没有采莲的姑娘,但是单单鲜艳的花瓣就足以让人倾慕了。堂弟告诉我,每到夏季,从白天到傍晚,前来赏花的市民络绎不绝,看荷花,赏月色,好不惬意。

  夜色悄然袭来。用过晚饭,我们兴致不减,漫步夜游。绶溪的水静静流淌,此刻的心情平静得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头顶上的青翠柳枝,舒展着她妩媚的身肢,拂过了游人的额头。透过树的缝隙,洒下柔柔的月光。我们沿着小路往前走,时不时还会遇到几个夜跑的年轻人。路边,古香古色的小夜灯默默散发着昏黄的光晕,柔和而温馨;草丛中,传来轻柔悠扬的小夜曲,伴着不时窸窸窣窣的虫鸣声,和谐地存在着,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似乎都透着丝丝清凉。路边有许多长椅,夏夜,游人稀少处,寻一把长椅,静卧小憩应该是非常美妙的事。长椅上有老人、有情侣,也有一些忙碌一天的上班族躺在椅子上休息。每个人不论说话还是动作都很轻很轻,生怕打扰这份夜的静谧。在这喧嚣的城市里,绶溪是来这儿的每一个夜游者的心灵的后花园,觅得属于自己的一方清净。


  作家沈从文写给心上人的情书上说:“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我想说:我去过很多漂亮的地方,见过很多美丽的景色,但是故乡的景色却是最让我沉醉的。夜深了,车水马龙的声音逐渐平息了下来,人们已安然入睡,月亮悄悄爬上了中天,只有绶溪仍在静静地流淌,故乡在夜色中正做着一个幽深古老而又流光溢彩的梦……

(插图为编辑部资料图)

 

-END-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首届莆田“花啦啦”杯文学奖征稿启事


  为繁荣和促进本土文学创作,讴歌美丽莆田,分享美丽生活,首届莆田“花啦啦”杯文学奖征文活动即日起正式启动!

  一、主办单位:

  莆田市兰溪诗社(微信公众号:lanxishige)

  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莆田后黄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

  二、承办单位:

  《莆田作家》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ptzj2014)

  三、独家冠名赞助单位:

  福建花啦啦园艺有限公司

  四、协办单位:

  艾语佳青年志愿者服务站

  莆田聪明花开作文精品班

  五、征文主题:

  美丽莆田,美丽生活。

  凡与“美丽莆田、美丽生活”有关的人、事、景、物均可入文/诗。

  六、征文体裁:

  散文、诗歌(现代诗或古体诗)均可。

  七、征文对象:

  莆田籍作者;在莆学习、工作、生活的非莆田籍作者。

  八、征文要求:

  1、参赛作品应确保原创,不得抄袭、套写,作者文责自负。

  2、参赛作品整理在同一份WORD文档中,发送到大赛征稿邮箱:ptzj2014@163.com。邮件主题写明【“花啦啦”杯+体裁+作者姓名+标题】

  3、每位作者限投一篇(组)作品,散文不超过5000字,诗歌(包括组诗)不超过200行。

  4、为确保公平,参赛作品要求未在各类刊物、报纸发表或新媒体上发布的,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

  5、参赛作品在文末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联系方式(手机、微信)、地址及单位。不需要简历。

  九、截稿日期:

  2018年9月1日24:00。

  十、奖项、奖金设置:

  一等奖:1名,价值2000元大礼包+10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二等奖:2名,每人价值1000元大礼包+5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三等奖:5名,每人价值500元大礼包+200元奖金+获奖证书

  人气奖:10名,每人价值200元礼包+获奖证书

  同时,为培养校园文学新人,针对在莆学子、在外地莆籍学生,大赛加设“花啦啦校园奖”若干名:

  一等奖:1名,1000元奖金+礼品+获奖证书

  二等奖:2名,每人500元奖金+礼品+获奖证书

  三等奖:5名,每人300元奖金+礼品+获奖证书

  十一、征文评选:

  分初评和终评。

  1、初评:

  由《兰溪诗歌》编辑部、《莆田作家》编辑部联合初选,入围作品授权《莆田作家》公众平台首发,并授权《兰溪诗歌》《后黄景区》等微信公众号转发。

  入围作品在上述微信公众平台发表后,作者可前往“福建花啦啦园艺莆田旗舰店”领取价值58元礼品一份(鲜花花束/绿植盆栽/花瓶花器任选一项)。

  2、终评:

  邀请省内著名诗人、作家担任终评评委。

  终评采取“读者投票+终审评委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读者投票权重占30%,评委打分权重占70%。

  十二、活动颁奖:

  将择时在“中国最美乡村”“省级生态休闲乡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南洋风情村”“兰溪诗社诗歌创作基地”——后黄景区举办颁奖活动,邀请省内著名作家、诗人及所有获奖作者参加。具体颁奖活动议程另行通知。

  十三、其他事项:

  本次“花啦啦”杯文学奖征文活动为纯公益性,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莆田“花啦啦”杯文学奖征文活动组委会

2018年6月30日


延伸阅读

权威发布丨首届莆田“花啦啦”杯文学奖征稿启事

“花啦啦”杯征文①丨许子和:逐梦

“花啦啦”杯征文②丨黎崖:木兰溪畔的故乡

“花啦啦”杯征文③丨刘青华:一神一庙一座城

“花啦啦”杯征文④丨双寒:城市的植物(组诗)

“花啦啦”杯征文⑤丨陈华斌:乡村记忆之看电影

“花啦啦”杯征文⑥丨黄玉清:蛾饼

“花啦啦”杯征文⑦丨Yichen:镇上中学的俞老师

“花啦啦”杯征文⑧丨陈航:木兰溪——我的乳娘

“花啦啦”杯征文⑨丨王雪玉:木麻黄须

“花啦啦”杯征文⑩丨王贞:河

“花啦啦”杯征文⑪丨陈俊杰:致桑子

“花啦啦”杯征文⑫丨苏达贤:小雨伞

“花啦啦”杯征文⑬丨潘国泉:五律《访智泉书院》

“花啦啦”杯征文⑭丨余永东:母亲的针线篮

“花啦啦”杯征文⑮丨梦奇:千载流传颂美诗

“花啦啦”杯征文⑯丨黄鸿彬:乡间花事

“花啦啦”杯征文⑰丨陈永寿:家乡的那口老泉

“花啦啦”杯征文⑱丨厚枫林:那一夜

“花啦啦”杯征文⑲丨林启贤:后黄圆梦

“花啦啦”杯征文⑳丨林秀莲:孩提时的那两口老井

“花啦啦”杯征文㉑丨林志勇:感恩莆田陌生人



本期责编:踏浪丨排版:慕白


这里不喧哗,只为给你一片宁静。感谢你的点赞、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