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据传她靠一口流利德语救了整个京城

网转 语言生活研究 2022-12-22

赛金花,闺名赵灵飞,乳名赵彩云(一说姓郑),安徽黟县人,一个生活在清末民国时期的传奇女子。

少女时期的赛金花


1887年正月,赛金花嫁给了前科状元洪钧,同年5月以公使夫人的名义随夫出使德、俄、荷、奥欧洲四国。在欧洲期间,她学习西方社交礼仪,学会了德、英等多国语言,还结识了后来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当时的她全然预料不到,若干年后,这段特殊的经历竟然在关键时刻助她解民于倒悬。


1900春,义和团运动兴起,他们祭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受到重创的帝国主义列强,遂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行进一步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


8月中旬,闯入北京城的八国联军,大力搜剿义和团,但凡有嫌疑的必杀之,杀人如麻的暴行,让北京城陷入骇人的巨大恐慌。


烧杀掳掠之余,联军的大兵们为了发泄欲望,开始在北京城寻花问柳。


那一夜,德国兵闯进了赛金花居住的胡同。但开门之后,眼前这个镇定自若的烟花女子,居然用一口流利的德语与之对话。


她告诉他们:“我是你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皇后维多利亚的好朋友”,并拿出了她当年同德国皇帝和皇后的合影。德国士兵认出了他们的皇帝和皇后,立即肃然致礼。


第二天,德国士兵便开车来接赛金花去见她在西洋时就认识的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


曾经的旧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重逢,当然无法摒弃过去的情分。


她对瓦德西说:“军队贵有纪律,德国为欧洲文明之邦,历来以名誉为第二生命,尤其不应该示人以野蛮疯狂。”


瓦德西遂下令禁止士兵胡作非为。


除了和瓦德西提出了“勿枉杀平民”、“勿毁灭文物”这两条约定之外,她还积极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之间斡旋。在她的极力游说下,1902年,八国联军和清政府达成和解,避免了一场屠城之劫。


于是京城内外,从贩夫走卒到公子王孙,均以“议和大臣赛二爷”誉之,赛金花的大名响彻四方,甚至最后被称作“九天护国娘娘”。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也不吝啬赞美之词:“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有赖于名妓赛金花的福荫”。


节选:世界华人周刊、百度


本号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