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说文》
中国文字的产生有很多传说,但是仓颉造字的故事流传最广。例如,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仓颉)仰视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许慎《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据此,汉字是宇宙全息影像的缩影,里面包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
海,读作hǎi,会意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其本义是大海,指地球上最大的水域(靠近大陆与大洋连接的水域)。《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其古文字形左边表示河流,代表水,即巨大的水域。右边为“每”,表示“多”的意思。整体而言,“海”是指大海水多势大,有“纳百川、容千河”的气概,强调海的天性——博大(“海上明月共潮生”)、辽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深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恢弘(惊涛暴骇,腾踊澎湃)。
从偏旁部首看,“海”字中的三点水实际上具有明显的数量象似性特点。当我们把两点水、三点水和四点水放在一起看时,尤为如此。例如,两点水是温度很低的,给人冰冷的感觉,类似的汉字有冷、冻、冽、冰、凝等等。此外,中华文化中凡是带三点水的汉字几乎都与水有关,而且是水温让人感觉舒服。当然,“海”也在此列。随着水的点数越多,水温就越高。因此,汉字中的四点水则表示温度更高。于是古人就把与火相关的汉字用四点水来表示了,比如煮、煎、烹、蒸、熟等等,这些进而变成与火相关的表意汉字。这样,汉字中的“水”旁就兼具水火属性,其中的“太极思想”可见一斑。
综合来看,汉字文化中不同点数的水跟水的温度之间存在正比例的数量象似关系。“海”字中包含的是三点水,不冷不热,正正好好。这不但符合中国文化的中庸思想,加上右边的“母”字一起表达“大海是生命之源”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就是母亲,就是温度适宜而孕育万物的“阳水”。由此可见,无论是仓颉造字理念,还是后续的文言传统,“海”之韵都在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从古到今,中华海洋文明早就融入到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当中。中国自始至终雄居于世界航运舞台的前列且经久不衰,并表现出“海”文化的包容与和谐。春秋,吴越水军开邗沟;秦汉,君侯朝廷修沟渠;三国,卫温使台过海峡;隋唐,京杭运河通南北;宋元,海上丝绸驰四海;明清,海运航船闭关禁。伴随着航运所到之处,“海”文化也时时处处润物细无声,并在语言文字层面留下印记。例如,日语的形态和韩语的标音都与汉字文化息息相关。一直以来,中国就是海洋大国之一。中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沿海良港诸多。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长达18000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共计32000多公里;岛屿有6500多个;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多万平方公里。无论是从中华汉字形态,还是古代历史源流,抑或是地理知识考古,黑格尔有关中国海洋文化的观点都值得商榷。他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说:“尽管中国靠海,尽管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我们不但有地域之海,还有文化之海与经济之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时代的中国,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航向,扬帆济海。新时代的中国人,秉承世代传承的“海”之隐喻(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努力奋斗,谋海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