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142期:新邵颜家大院
三年前偶然在卫星地图上发现了这个位于禾青镇东南边资江筱溪水电站大坝边的筱筀村有两个古民居院落,于是在拍摄完禾青镇老街后就来到了这里。筱筀村又叫“小桂村”,属于新邵县坪上镇,古民居叫“归仁园”,系旧式世家府第。大院座南向北,按地势高低,分上院、八角楼、下院三部分。
上院是清代府庠生、太子监生颜又东所建,竣工于乾隆年间。大门口有石级若干, 两旁修八字形花石路。
整个建筑为居中厅堂、两侧厢房格式,前厅有“善人是福”匾额,后堂挂“凤翥云端”匾。庭柱上有楹联(失传),黑底鎏金字体,堂上神龛中供有颜氏先人神主牌位。左右两侧各有厢房一栋, 厅堂后后修住房一栋,另有仓楼杂屋等。上院总计共有大小房间六十间。
院前建朝门(大门),朝门上有“圣泽流长”题匾。又东公六世孙颜泽周为清光绪五年已卯科举人,授湘乡知县,故大门上挂有“文魁”、“进士”匾。
下院为又东公五世孙清代府庠生颜文选所建。修建时间据老人讲是民国三年(1914年)。格局与上院大体相同。但营造更加精致,用料更加讲究,规模更加宏大。
院前建“朝门”,上嵌长方形石板,镌刻“归仁园”三个颜体大字。下院外围环以围墙。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句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村民以颜姓为主,其基祖潜公自宋季由江右西徙湖湘,卜居筱桂。生息繁衍,于今历三十世,越七百余年。全村民风淳朴,村民善良、团结、友爱。族人多有两个名字,一个为学名、一个为辈分名。辈分名入族谱,学名用以与外界交流。筱筀村颜氏采用的是第二套辈分,即康熙赐字的辈分,村中辈分目前大部分集中在"家、学、克、复、道、德、昭、扬",即颜氏82-89辈人。村民多爱以辈分称呼,所以即使你年龄比人家大,但是仍得按辈分称呼,否则对方会不高兴,也会认为你没有礼貌。
居中正屋厅堂以前有题额“耕读传家”、“光前裕后”,柱子有楹联(失传)。前厅后堂间有木制屏风,雕刻十分精美。正屋厅堂两侧有厢房五栋,计大小房间一百有余。
这是正堂屋西侧的厢房,为全木结构。
再外侧是谷仓和牲口棚。
这是堂屋东侧的厢房,老人们说这是以前的客房,家里来了远到来的客人都可以安排在此居住。
目前院子里的住户已经不多了,而且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
上院下院问有坪块,呈长方形,面积约1500m2,坪西北端曾建八角楼作为蒙馆,为儒师讲授和童子课读之所。其楼画栋雕栏,飞櫓翘角。中有“兴国之基”、“乘风”“弄月”等牌匾和金字黑底楹联。登楼纵目,可眺远浦舟帆,陇头稻菽,堪称园中一绝。可惜于二十年前倒塌,现已荡然无存。
归仁园依坡而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夏屋渠渠,鳞次栉比,气象高宏,可谓龙蟠虎踞。工艺精美,式瞻鸟革翠飞。
归仁园修建,历时两个世纪,至今数百余年,建造人后裔瓜绵瓞衔,人口众多。分布全国各地,亦有定居国外,如美国、加拿大,成为外籍华人的。人才济济,精英辈出。其中事业有成,贡献突出者,有大革命时期在北京求学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国民党政府囚系多年的颜霁;有早期共产党员颜秀夫、颜北屏;有曾任大同学校校长,大革命时期任新化农民协会秘书长的颜化孚;有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任红军骑兵连长的颜泽凰;有留学美国获医学博士,任国际航空医学理事会员,曾多次参加国际航空医学研讨会的颜石安:有曾任志愿军医疗队队长,广西柳州一五八军医院院长,军级军医颜楚雄;有中央军校毕业,解放前夕组建共产党地方武装组织——湘安支队第九大队长颜北康,副大队长颜水长;有参与重庆舰起义的爱国军人颜光国;有曾任成都市副市长的颜家瑾;有县团级干部颜云速、颜佳德;至于曾任县级局长,获高级职称等仁人志士,不一一枚举。
本篇文章所有文史资料为新邵二中历史老师刘胜利先生提供,我与他在《湘村发现 114期:新邵坪上镇时荣村》一集中结识,并相约共同发掘新邵大同当地丰富的人文历史。我负责拍照,他负责收集文史资料并供稿。刘老师告诉我,他目前受学校委托正在从事周叔川故居的保护工作,学校正拟对周宅申请文物保护和爱国主又德育教育基地申报。周家满门忠烈,是大同教育的主要缔造者,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政府学校周氏后裔校友乡贤共同出资出力,学校已带头落实资金2万元,有意捐资者与刘胜利老师联系!电话13762881967。本篇文章的所有打赏也将悉数捐赠给此项目!谢谢!
最后请大家观看我航拍的归仁园视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