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派名剧汇编】京剧“汪(笑侬)派”《马前泼水》

铁老牌 京剧方舟 2022-08-12

请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京剧方舟”!  

编者按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名家如云,名剧似海。

音响视频,整理汇编,传承弘扬,继往开来。

汪派《马前泼水》简介
 朱买臣的故事出自《汉书》的记载,而京剧《马前泼水》系清末著名艺人汪笑侬根据《烂柯山》传奇改编,1912年6月14日首演于天津天仙茶园,1916年12月15日在上海首演于丹桂第一台,汪笑侬饰朱买臣,王兰芳饰崔氏,此剧塑造了守贫苦读的朱买臣形象,休妻时的无奈,相逢时看透崔氏的势利、无情,均通过唱做,有层次地揭示出来。休妻时[西皮倒板、原板]和泼水时的[二六]唱段,词文通俗易懂,吐字清晰,唱腔质朴,感情充沛,为当时流行唱段。

此剧为为“汪(笑侬)派”代表作之一,剧本多次收入民国时代的各种戏考,解放后收入《汪笑侬戏曲集》(1957年出版)。

【剧情】西汉时,书生朱买臣家贫如洗,妻崔氏不耐清贫,逼买臣写休书,改嫁暴发户瓦工张三。朱发愤苦读后中第,任会稽太守。赴任时,已沦为丐妇的崔氏跪于马前,请求收留。朱命人取盆水泼于地,若崔将复水收回盆内,即可收留。崔知其意绝,羞愧撞死。
头段)

[西皮导板] 朱买臣提笔泪不干,
[原板] 一旦间拆散了好姻缘。
我的妻未曾把七出条犯,
只为寒儒手无钱。
无奈何休妻为吃饭,
可叹今日分离两边。
(二段)
(白)禁声呐!禁声!
[西皮二六] 我的妻说的哪里话,
朱买臣心中自觉差。
想当年娶你带家下,
实指望夫唱妇随宜室又宜家。
朱买臣贫穷并非假,
正所谓家徒四壁我日对着芙蓉花。
那一日深山把柴打,
偏遇着北风咧咧、大雪霏霏、山上滑,我无可奈何转还家。
你逼我休书来写下,
从此后鸳鸯两分拆。
也是我朱买臣福份大,
你看我身穿大红、腰横玉带、足蹬朝靴、头戴着乌纱、颤巍巍两朵宫花。
你对我马头来跪下,
一心带你去回家。
我若是将你带家下,
岂不被街坊耻笑咱。
来、来、来,将桶水泼地下,
[摇板] 你若是收覆水我带你回还家(呀)!

  汪笑侬(1858~1918),北京人,满族。本名德克金,出身官宦家庭,自幼聪明,1879年中了举人,但无意追求功名,辞官“下海”后,曾以“王清波”艺名在上海演出。因为喜欢京剧“老生后三杰”之一汪桂芬的演唱,辗转寻访并表达了拜师学艺的想法。不料汪桂芬看了看他,淡淡道出一句“谈何容易”,似有轻蔑之意。面对此景,德克金默默离开,回到家提笔在纸上写下3个大字:汪笑侬。“侬”在上海方言中就是“你”的意思,所以“汪笑侬”三个字的意思就是“姓汪的嘲笑你”。显然,汪笑侬给自己起的这个名字就是想激励自己。

  取了这个新艺名后,德克金倾注了大量心血,吸收各家之长,借鉴了孙的豪迈、谭的清隽、汪的雄劲和刘的激越,又采用了徽调、汉调的唱腔、韵味,结合自己的嗓音,创造出一系列独特的唱腔,使人耳目一新,终于成为独具一格的一代名伶。其风格世称“汪派”,为区别汪桂芬的“汪派”,也有称之为“小汪派”。随着“老汪派”的式微,现在人们所讲的“汪派”就是指汪笑侬创立的流派。
汪笑侬在政治上深受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影响,对清末的腐败朝政深恶痛绝。先后创作了许多出借古讽今、具有鲜明进步倾向的剧作,例如《骂王朗》《骂安禄山》《骂毛延寿》《骂阎罗》等“骂戏”,是其创作中很有名的,充分体现了对冥顽昏聩的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戊戌变法失败后,汪笑侬对谭嗣同赴刑时“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无比敬重,发出了“他自仰天长笑,我却长歌当哭”的慨叹,随即编写上演了四场京剧《党人碑》;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廷被迫签订庚子条约。汪笑侬愤而创作而且演出了六场京剧《哭祖庙》;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位复辟,汪笑侬又由昆曲原作改编上演了京剧《博浪锥》。

汪笑侬、潘月樵等爱国艺人的思想和演剧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京剧大师周信芳等南派艺术家们也深受影响,编演了大量宣传爱国的剧目。1957年6月14日,上海剧协举行集会,隆重纪念汪笑侬诞辰一百周年活动。整理出版了《汪笑侬戏曲集》,周信芳做序;重修了位于真如梨园公墓里汪笑侬墓,上海剧协主席周信芳和汪笑侬亲传弟子伍月华等亲往祭扫;还从杭州邀请了已退出舞台多年的筱月红到上海示范演出《马前泼水》一剧;中国唱片厂为筱月红灌录了《马前泼水》2面、《哭祖庙》8面粗纹唱片。

(头段)

[西皮导板] 朱买臣提笔泪不干,

[原板] 一旦间拆散好姻缘。

我的妻你未曾犯七出条款,

都只为书生手无钱。

朱买臣休妻为吃饭,

拆散了姻缘分离两边。

写罢了休书十字判,

无有中人是枉然!

(二段)

[二六] 狗贱人你说的那里话,

朱买臣心中自觉差。

想当年娶你在家下,

自古儿夫唱妇随宜室又宜家。

朱买臣贫穷并非假,

真所谓家徒四壁我日对着芙蓉花。

可叹我苦命的书生日月虽不大,

怎奈我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我又不能买卖做生涯。

那一日深山把柴打,

偏遇着北风凛凛、大雪霏霏、山又滑,我无可奈何转回家。

勒逼我休书来写下,

从此后鸳鸯两分拆。

谁知道我朱买臣封官大,

你看我身穿大红、腰横玉带、足登朝靴、头戴着乌纱、颤巍巍就两朵宫花。

你对马头来跪下,

叫我带你转回家。

我若是将你带家下,

岂不被街坊四邻取笑咱,

千差万差你自己差,

恩爱的夫妻变作了活冤家,

来来来,将桶水 [回龙] 泼地下,

[散板] 你若是收覆水我带你回家。

  早年学唱“汪派”的很多,以金小楼、筱月红、露兰春、姚玉兰等女老生为主,二代弟子以坤伶恩晓峰为最佳。此外,刘天红、唐韵笙、高百岁、王泊生等亦能演唱汪派剧目。

(头段)

[西皮原板] 朱买臣生来多薄命,

自己做饭自己砍薪,

娶妻不贤是我的命,

破了万卷书不能够离贫,

霎时间炉中火又灭,

[摇板] 天雨火灭痛煞人,

[散板] 仰面朝天一声叹,

可叹书生手无钱,

此番深山把柴砍,

看起来世界上吃饭难。

(二段)

[二六] 我的妻说的哪里话,

朱买臣心中似箭插。

想当年娶你在家下,

实指望夫唱妇随宜室又宜家。

朱买臣贫穷非是假,

正所谓家徒四壁我日对着芙蓉花。

那一日深山把柴打,

偏遇着北风冽冽大雪霏霏山上滑,我无可奈何转回家。

你逼我休书来写下,

从此后鸳鸯两分拆。

谁知我买臣洪福大,

你看我身上穿着大红、腰扣着玉带、足蹬朝靴、头戴着乌纱,我颤颤巍巍两朵朱宫花。

十字街前来跪下,

你想我将你带回家。

我若是将你带家下,

又恐怕街坊取笑咱。

来来来,将桶水 [回龙] 泼地下,

[摇板] 你若是收覆水我带你回家。

[散板] 可笑贱人不知羞,

桶水泼地不能够收,

十字街前丢尽丑,

不是冤家不对头。

[西皮导板] 朱买臣提笔泪不干,
[原板] 一霎时拆散了好姻缘。
崔氏妻并未犯七出条款,
都只为贫困手中无有钱。
没奈何休妻为吃饭,
从今后鸳鸯就分离在两边。
写罢休书自思叹,
[摇板] 无有中人也枉然。

(头段)

[西皮导板] 朱买臣提笔泪不干,
[原板] 一旦间拆散好姻缘。
崔氏女她未把七出条犯,
都只为书生我手无钱。
朱买臣休妻我为吃饭,
霎时间鸳鸯分离两边。
写罢了休书十字判,
[摇板] 无有中证也枉然。
九载的夫妻一朝散,
只怕我妻你就后悔难。
(二段)
[二六] 狗贱人说的你是哪里话,
朱买臣心中自觉差。
想当年我将你娶家下,
实指望夫唱妇随我宜室又宜家。
朱买臣贫穷并非假,
正所谓家徒四壁我日对着芙蓉花。
日用三餐费用虽不大,
怎奈我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我又不能那买卖去做生涯。
那一日深山把柴打,
偏遇着北风咧咧、大雪霏霏、山上滑、我才无可奈何转还家。
你逼我休书忙写下,
那时节鸳鸯两分拆。
也是我买臣福分大,
你看我:身穿着大红、腰横着玉带、足蹬朝靴、头带着乌纱、是颤颤巍巍两朵宫花。
十字街前拦住了马,
你叫我将你带回家。
我若是将你带家下,
岂不被街坊邻舍耻笑咱。
千差万差你自己差,
恩爱的夫妻倒变成了活冤家。
来,来,来,将桶水 [回龙] 泼地下,
[散板] 你若收覆水我带你还家。

  老一代艺人,学流派也不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是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和自己的理解,和而不同。唱腔、唱词、尺寸、劲头,从这些差异中可以想见当年百花齐放的盛况。老唱片的价值也体现于此,让我们能够听到近一百年前的声音。

汪派《马前泼水》传承

   “汪派”《马前泼水》中的【西皮二六】是一段非常有特色的经典唱段,丑角演员以及滑稽演员等都很喜欢模仿或者自行填词发挥,成为当年的流行曲调。下面是早年的两张唱片,一张是京剧名丑刘斌昆用“江北方言”演唱,一张是沪上“滑稽三大家”之一的江笑笑借用《马前泼水》的唱腔来劝大家不要吸食鸦片。

[西皮二六] 贱人的是块话,
朱买臣心中似刀扎,
想当年将你娶家下,
指望夫唱妇随宜室又宜家,
朱买臣贫穷不是假,
怎奈我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又不能买卖作生涯,
那一日上山把柴打,
偏遇着北风凛凛、大雪飞飞、山上头滑,没得法子转回家,
你逼我休书来写下,
从此后鸳鸯两分拆,
也是我朱买臣洪福大,
你看我身穿着大红、腰横着玉带、脚蹬着朝靴、头戴着乌纱,颤颤巍巍两朵宫花,
十字街前你拦住了马,
你口口声声叫我将你带回家,
千差万差你一个人的差,
恩爱的夫妻变作了活冤家,
来来来,将桶水 [回龙] 泼地下,

[散板] 你若是收覆水我就带你回家。

(白)开道!
[西皮二六] 有钱人说的是势力话,
倒叫我穷人自觉差,
想当年我也是大少爷,
都只为吃着嫖赌、用钱如同水流沙,
先富后穷非为假,
怎奈我鸦片吃上、银钱用光,反把人家东西拿。
那一日上街把钱花,
偏遇着北风凛凛、大雪飞飞、路上滑,我没极奈何叫了一声妈。
我忙将志愿书来写下,
我奉劝列位青年子弟切不可把鸦片耍
也是我穷人做事差,
你看我身穿破衣、腰系着草绳、足蹬着破鞋、头戴破帽,我左右两边开了花。
十字街前来跪下,
我尊一声老爷太太、少爷小姐,拨我一个铜板吧!
侬不拨铜板倒也罢,
为什么出言吐语要将我来骂?
我本当上前将他打,
又恐怕马路上的巡捕要将我来抓。
千差万差自己差,
我大少爷不做,倒做一个小叫花。
罢罢罢,切不可把鸦片 [回龙] 耍,

[散板] 吃鸦片的铜钿还是买两张高亭公司片子听听吧,喔唷哇!

  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四大须生”崭露头角,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等流派都逐渐式微,“汪(笑侬)派”也同样后继乏人。

  何玉蓉(1913~2012)的父亲何颐馨和她的姑父伍月华,都是汪笑侬入室弟子。她6岁随父学汪派老生,9岁登台演出,18岁时成为上海大世界京班主演。1954年率团赴南昌演出,就留在当地成为江西省京剧团演员。 

(白)好冷哪!【西皮原板】彤云密布风盖顶,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清晨起我把前村进,三五知交会诗文。

(白)待我来显显本领!【原板】她偷懒我代劳有什么要紧,自己烧饭我自己吹薪。娶妻不贤怨我的命,求太平也只好忍耐在心。君子安贫乐道哇……哎呀,火又灭了。水未滚米未熟火已灭尽。【摇板】叫我妻快帮忙算你贤能。

(白)嘿嘿!真所谓“斯文扫地”也!【散板】都只为家贫无衣食,上山砍柴换米充饥。书卷片时不可废,要学当年钟子期。

【散板】天寒地冻雪花飘,无有干柴我枉辛劳。顾不得崎岖登山道——好险哪!跌将下去我一命消!我不打干柴回家了,回家去但凭她闹闹吵吵。

【哭头】崔氏!我妻!啊,我的妻啊!【散板】九载夫妻一朝散,留下穷儒我孤单单。

(白)我!我、我、我与你写!【导板】朱买臣提笔泪不干,【原板】一旦间拆散了好姻缘。崔氏女并未犯七出条款,只为寒儒手无钱,无奈何休妻为吃饭,浪打鸳鸯就分离在两边。写罢休书——【摇板】十字判,无有中证也枉然。

【散板】衣锦荣归人情暖,满面红光换容颜。勒住马头用目看,何方乞妇跪马前?

(白)你与我噤声啊,噤声!【二六】骂贱人说的是哪里话,朱买臣心中似刀扎,想当年将你娶家下,实指望夫唱妇随宜室又宜家。人笑我家徒四壁并非假,你不愿风雨同舟理有差。我一介穷儒三餐匮乏,怎奈是我肩不能担担,手不能够提篮,我又不能够买卖做生涯。那一日深山把柴打,偏遇着北风凛冽,大雪纷飞,山又滑,我无可奈何转回家。你逼我休书来写下,从此后鸳鸯两分叉。也是我买臣鸿福大,你看我身穿着大红,腰横着玉带,足蹬着朝靴,头戴着乌纱,这颤颤巍巍两朵芙蓉花。今日里十字街前拦住马,口口声声要我带你回家。我若是将你带家下,岂不被街坊四邻耻笑咱。千差万差你自己差,结发的夫妻就变成了活冤家。来来来,将桶水泼地下,【摇板】你若能收覆水我带你回家。

【散板】破镜难圆梦已罢,非我无情抛弃她。实可叹九载夫妻糟糠结发!罢!赏一碗安乐茶饭,收留在后衙。

  上世纪八十年代,何玉蓉已届古稀之年,多次赴京津沪等地演出,每到之处都引起轰动,“汪派”重新回到了舞台。

  1985年4月应北京京剧院的邀请,何玉蓉以七十三岁高龄,在北京连演十八场,先后上演了《马前泼水》《刀劈三关》《哭祖庙》《受禅台》《献地图》等“汪派”剧目,以及《群英会》《失空斩》《红鬃烈马》等传统剧目。其精湛的表演受到文化部、中国文联、全国剧协及北京京剧界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马前泼水》选场

何玉蓉  主演(1991年)

《马前泼水》两个唱段

何玉蓉  演唱(1991年、1999年)

  非常可惜的是,虽然八十年代“汪派”得以重回舞台,但由于其难度较大,尤其对嗓音要求比较高,所以还是后继乏人。当时,上海京剧院邀请何玉蓉专程来沪教学,选派了优秀老生演员徐建忠学习“汪派”《马前泼水》,使得这一名剧得到传承。

《马前泼水》两个唱段

徐建忠  演唱

《马前泼水》全剧

徐建忠  主演

  目前,“汪派”剧目基本上还是绝迹于舞台。央视11台的“名家名段”栏目曾经邀请了孙国良、倪茂才等录制过选段,不知现在青年演员中是否还有学过“汪派”剧目的。

《马前泼水》选段

孙国良  主演

《马前泼水》选段

倪茂才  主演

番外篇

  关于朱买臣休妻的故事,明朝年间就有昆曲《烂柯山》,因剧中插入逢仙于烂柯山而得名,存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抄本,计二十七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藏。其中《前逼》《后逼》《悔嫁》《痴梦》《泼水》诸出,现在昆曲舞台上还有折子戏演出。

昆曲《烂柯山》

计镇华、梁谷音  主演

  京剧荀派传人孙毓敏将其中部分内容改编为京剧,取名《痴梦》,着重表现崔氏这个人物,成为其代表剧目之一。其弟子龚苏萍、常秋月、唐禾香等也擅演此剧,特别是龚苏萍将《痴梦》再增益头尾,改编成全部《马前泼水》,成为一出“荀派”剧目,而非“汪派”剧目,可见一出戏也常常是沧海桑田,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有不同的演绎。

京剧《痴梦》

孙毓敏  主演(2000年)

京剧《马前泼水》全剧

严阵、龚苏萍  主演

  北京京剧院也曾经将这个故事改编为一出“小剧场京剧”。所谓“小剧场”就是类似话剧,往往只有男女主角两位演员,凭借其演技、唱功和念白,在一个小时左右完成一个故事。一般来说,“小剧场”无论是情节设计,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一些颠覆性的突破,借一个历史故事的外壳,讲述一个具有现代含义的内核,引发观众思考,往往还带有一定的哲理。

  这出戏采用回溯的手法,分为“马前泼水”“风雪伐薪”“洞房花烛”三个场景,利用一件可以充当各种道具的“万能”斗篷,实现场景的来回切换,利用现代的蒙太奇手法改编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北京京剧院的优秀老生演员朱强、杨少彭、高彤等都演过此剧。

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

杨少彭、郑潇  主演


【流派名剧汇编】

【京剧】程(砚秋)派《春闺梦》

【京剧】麒(麟童)派《斩经堂》
【京剧】裘(盛戎)派《姚期》
【京剧】梅(兰芳)派《洛神》
【京剧】马(连良)派《淮河营》
【京剧】余(叔岩)派《沙桥饯别》
【越剧】袁(雪芬)派《祥林嫂》
【越剧】袁(雪芬)派《西厢记》
【京剧】尚(小云)派《汉明妃》
【京剧】言(菊朋)派《让徐州》
【京剧】荀(慧生)派《金玉奴》
【京剧】高(庆奎)派《哭秦庭》
【京剧】程(砚秋)派《荒山泪》
京剧】麒(麟童)派《追韩信》
【京剧】梅(兰芳)派《生死恨》


 “京剧方舟”微信平台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