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伯伦《我曾有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纪伯伦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1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20世纪的布莱克。1908年—191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奥古斯特·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纪念馆收藏。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Seven times have I despised my soul:


The first time when I saw her being meek that she might attain height. 

The second time when I saw her limping before the crippled. 

The third time when she was given to choose between the hard and the easy, and she chose the easy. 

The fourth time when she committed a wrong, and comforted herself that others also commit wrong. 

The fifth time when she forbore for weakness, and attributed her patience to strength. 

The sixth time when she despised the ugliness of a face, and knew not that it was one of her own masks.

And the seventh time when she sang a song of praise, and deemed it a virtue.



曾有七次我鄙视了自己的灵魂

诗|纪 伯 伦

译|冰 心


第一次是在她可以上升而却谦让的时候。

第二次是我看见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时候。

第三次是让她选择难易,而她选了易的时候。

第四次是她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也同样做错了事。

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软弱,而把她的忍受称为强。

第六次是当她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中之一。

第七次是当她唱一首颂歌的时候,自己相信这是一种美德。




曾有七次我鄙视了自己的灵魂

诗|纪 伯 伦

译|岛 主·Sean


第一次是我见她满面谦卑以求晋升之机时;

第二次是我见她在瘸腿之人面前跛行而过时;

第三次是当她在难易间取舍,她却选定易事时;

第四次是当她犯错,却以凡人皆有罪自我宽慰时;

第五次是当她由于懦弱而退让,却自诩坚韧不拔时;

第六次是当她鄙夷丑脸,却没认出那也是她的假面时;

第七次是当她吟唱一首赞美歌,却认定那是践行美德时。




我曾经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诗|纪 伯 伦

译|不 祥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我曾有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诗|纪 伯 伦

译|伊 宏


我曾有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是看见她为了上升而故作谦卑时。

第二次是看见她在瘸者面前跛行时。

第三次是让她在难易之间做选择,她选择了易时。

第四次是她犯了错,却自我安慰说别人也犯同样的错时。

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软弱,还将这容忍视作坚强时。

第六次是她鄙弃一张难看的面孔,却不知那还是她自己的另一面具时。

第七次是她高唱颂歌却自以为这是一件美德时。




我曾七次鄙视我的灵魂

诗|纪 伯 伦

译|照 朗


第一次,当我见她屈膝顺从以求上达高位。

第二次,当我见她在瘫痪者面前故意跛行。

第三次,当她在艰难与简易之间,选择了简易。

第四次,当她犯下错误,却自我宽慰他人也会如此。

第五次,当她因软弱而退缩,却标榜为她因强大而坚忍。

第六次,当她鄙夷一副丑陋的面容,却不知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之一。

还有第七次,当她唱起赞歌,却将之视为一种美德。

卡明斯《我喜欢我的身体》

卡波维兹《沉默的一课》

威廉•斯塔福德《秋风》

阿米亥《人的一生》

阿列克山德里《爱》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布罗茨基《黑马》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博尔赫斯《棋•Ⅱ》

博尔赫斯《南方》

博尔赫斯 季米特洛娃 米沃什《诗艺》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策兰《花冠》

策兰《死亡赋格》

米沃什《和珍妮谈天》

米沃什《礼物》

马拉美《叹》

洛尔迦《梦游人谣》

索德格朗《星星》

聂鲁达《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魏尔伦《秋歌》

波德莱尔《秋歌》

雨之诗

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聂鲁达《马克丘•毕克丘之巅》

艾略特《空心人》

R.S.托马斯《秋日》

叶芝《当你老了》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