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河《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派诗人江河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表达的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同时抒发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借助星星、蜜蜂、萤火虫等事物间接地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用夜、冰雪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 使诗歌朦胧含蓄,意境非常的优美。此诗后被选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中。
《星星变奏曲》写于1980年,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目睹了专制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故此对“文革”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朴质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星星变奏曲》,寄托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同整个民族和国家一样,每个个体的命运、情感和人格也刚刚从一场浩劫中复苏,带着痛苦的记忆,憧憬光明和美好,诗意丰富而不确定,《星星变奏曲》就是这样一首新诗。
此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第一节的前四行,写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开头的假设语句以“如果……”领衔的诗行,几乎以一种迫不及待的态度,用诘问宣泄着诗人江河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祈盼:在没有光明的暗夜,星光接济着人们心灵的渴望,并阻止人们心灵与思想的最后沦落,虽然星光未免微弱了些,但毕竟是一份“遥远的安慰”。以下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由“谁愿意”以下八行,写出现实的寒冷与苦难。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这些描写与第一节的氛围构成强烈的对照。最后四行,则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此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朦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
面对悲剧现实,一种是逃避,一种是介入,介入的方式则有乐观与悲观之分,而任何一种单纯的方式都不可能持久,江河也应如此。此诗在情绪整体上显示了某些豪迈色彩,但诗人对悲剧本身的认识似乎并不深刻,而且,过多的浪漫向往使诗又近于稍稍浅薄了,这也许是一种苛求吧。



江河《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头上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心灵旋律的变奏


夜空的繁星点点,曾经是许多诗人为之沉思遐想的诗意寄托。江河的这首诗,同样是因星星而引发的心灵旋律的变奏。
此诗似乎是从一种假设的前提出发,即“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那么,当大地并不是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的时候,人们才选择了“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这种情景的设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在暗夜中凝望星星,似乎是一种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虽然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光明与黑暗作为对立面,喜前者而恶后者,但是如果仅仅这样简单地把对光明与黑暗的感情表达出来,将会是一首在艺术上很拙劣的诗。
江河的这首诗之所以在艺术上有其独特之处,在于他并歹广是简单地以星星作为光明的衬托或黑暗的对立物来抒写的。在他的笔下,星星更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甜蜜和温柔的联想物。像他在诗中所写的一首诗中的“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以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等诗句中所透露出的对星星的诗性联想,使得我们在阅读此诗时获得一种美感的愉悦。
从阅读一首诗而获得的美感,不仅仅是文字的视觉所产生的联想,更有一种被称为“通感”的艺术技巧,常常会使阅读者产生豁然开朗的启悟。譬如此诗中的下列诗句: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星星的闪闪烁烁本来是一种视觉形象,但诗人的感觉是“声音从远方飘来”,更进一步又成了“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由听觉又变成了嗅觉。这种连环套式的通感手法的运用,把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官能融汇在一起,使诗句的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而读者通过这种阅读,更能培养起敏悟的艺术感受能力。
诗歌因有读者而存在,而优美的诗歌更能培养出众多合格的读者。这也许就是诗歌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
如果我们再仔细地阅读此诗的后半部分,便会发现诗人实际上又把星星变成了一种可以感触到的东西。像“寒冷”、“燃烧”、“颤抖”、“冻僵”等词语的互相关联的表现,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感官的表现,直到最后“星星疲倦了的时候”,我们依然看到了另一种“星星”——“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大概就是诗人之所以称此诗为“星星变奏曲”的原因罢。



在这首诗里,“星星”作为核心的意象贯穿统摄全诗,在两节诗中它被赋予灵活变幻的喻意,表现了诗人对光明未来和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与执着追求。
第一节中,“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这四句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传达了诗人憧憬光明的心声。“星星”是充满柔情蜜意的生活之诗的文字,像活跃机敏的“蜜蜂”在诗人的心头“颤动”;是美妙诱人的葱茏岁月里,闪动着的诗意的晶光。“星星”又是月光如水、柔和静谧的夜色中,在睡莲丛里游移的生命,如灵动轻盈的“萤火虫”,散落在温馨明艳的梦幻仙境之中。当散发着芬芳醇香的春晖洒满人间的时候,“星星”像枝头喧闹的鸟儿生动活跃,“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在这缥缈美幻的人间天堂、清新怡人的良辰美景中,到处流溢着幸福甜蜜的绚烂光辉,谁还会翘首而盼,孤寂地在黑夜中眺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第二节诗的结构与语言表达形式与第一节对应,但诗歌所呈现的喻意色调忽而转向灰暗的忧郁。“星星”变为“苦难的诗”里一群渗透着苦涩艰辛的文字,“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冷夜冻僵了每一寸土地,也冻落了一颗颗瘦硬干枯的“星星”,诗人内心的希望与光明也犹如微弱渺小的星星纷纷陨落。生活被苦难深重的冬夜淹没,美好的理想与幸福的光芒倏忽破灭。末尾,诗人用“飘动的旗子”、涌动着“金黄的星星”的“火”,承载新的希望与热情,星星被赋予新的喻意,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流变与追求光明的热望。
全诗中“星星”这一意象的喻意根据诗人情感的变幻与诗歌布局,从“光明”、“甜美”、“幸福”、“希望”的代名词,转变为“苦难”、“失望”继而恢复为“光明”的载体,表现了复杂的“变奏”历程,似一曲跳跃婉转、九曲回肠的音乐。诗歌结构精美工整,舒展匀称,前后两节对照鲜明,意蕴生动,弥散着醇厚的诗美。



抒 情 诗 人 穆 海 希 勒

根据某些传说,穆海希勒原名叫阿迪·本·拉比尔·泰格里比,是国王诗人乌姆鲁勒·盖斯的舅舅。他被叫做“穆海希勒”,可能是由于他的诗歌细腻,也可能是由于他的诗歌流畅,有时简直就是白话。同时,由于他常和女人厮混在一起,所以又被叫做多情郎。
穆海希勒的生平与伯苏斯战争有关。虽然这次战争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但是它已成了阿拉伯人的著名传说。穆海希勒整日游乐纵酒。他有个兄弟叫瓦依勒,外号叫库赖布,生于公元440年,掌握巴克尔和泰格里卜两个部落的兵权,这使他十分骄傲,目空一切,对部族人专横暴戾。他驻守在赛哈卜要塞,没有起到保护它的作用,如果他坐在那里,就不允许任何人在他面前走过,也不允许任何一峰骆驼或者任何人赶着骆驼经过,以此来显示他的尊严和傲气。库赖布娶了巴克尔部落西班部族的穆拉之女加丽莱为妻。穆拉共有十个子女,最小的名叫吉萨斯。吉萨斯有个姨妈叫伯苏斯,是泰米姆部落蒙基兹之女。她来到外甥吉萨斯处做客,与穆拉的子女们为邻。她有一头名叫塞拉布的母驼和一头断了奶的小驼。有一次,库赖布气愤地从妻子那里走出来,因为她在他面前夸奖她的两个兄弟吉萨斯和海玛姆。库赖布看到小骆驼,就拉弓搭箭将它射死,并命令随从用箭射那头母驼。母驼嗥叫着逃回伯苏斯的院子里跪倒在地上。伯苏斯看到这种情景大声喊道:“奇耻大辱啊!”吉萨斯安抚她说:“你别作声,我可以给你一峰比这峰更大的骆驼补偿你。”她不同意,就是补给她十峰骆驼,她也不干。吉萨斯又对她说。“你别声张,别大惊小怪。我将杀死一头比它更大的公骆驼,就是杀死埃拉勒。”埃拉勒是库赖布的一头壮公驼。吉萨斯用它来暗示库赖布本人。吉萨斯追寻库赖布,在纳季德地区的一条小溪旁发现了他,用长矛将他刺死。穆海希勒要求为其兄弟报仇。就这样在巴克尔和泰格里卜两个部落间爆发了一场一直延续了四十年的战争。其间发生了几次著名的战日,有尼赫因日,在这次战斗中,泰格里卜部落首领是穆海希勒,西班部落首领是穆拉之子哈里斯。战争结果是泰格里卜部落胜利了;惹那以布日,这次战斗还是泰格里卜部落胜利了,吉萨斯的哥哥舍拉西勒被杀;瓦里达特日,这次战斗又是泰格里卜部落胜利了;欧耐扎日,双方不分胜负;古绥巴特日,泰格里卜部落取得了胜利,吉萨斯的哥哥海玛姆被杀。穆海希勒走过死者身旁,说道:“以真主起誓,在库赖布被杀后还没有一个死者对我来说像你那么宝贵”;最后的一次战斗是台赫拉格里迈姆日,巴克尔部落胜利了。
泰格里卜人对战争感到厌倦,就和巴克尔人讲和,穆海希勒当即离去。泰格里卜人回到了自己的家园。随后穆海希勒又返回来,重新点起战火,派人杀死了吉萨斯。穆海希勒被俘,大约在公元531年死于囚禁之中。据说是阿慕尔·本·杏德之父希拉国王蒙泽尔在穆海希勒死后使两个部落和好的。
除了像《诗歌集成》《文学宝库》和《激情诗集》这样的文学名著中保存了一些穆海希勒的诗歌外,他没有一部完整的诗集流传至今。路易斯·舍胡神父将这些诗歌收入他的《基督教诗人》一书中,于1890年出版。穆海希勒的诗中有很多伪造的诗,尤其是当他成了有名的“多情郎”故事中的主角以后。
他的诗歌大部分是悼念他兄弟库赖布的,也有描述伯苏斯战争中的战斗情况和对敌人进行威吓方面的内容。
穆海希勒的诗歌像一汪热泪,充满了慨叹恬适纤细的感情,交织着威胁恫吓的情调。因此他的诗具有过着奢靡玩乐生活的女性的柔弱和高贵尊严的大丈夫的英雄气概这样两个明显的特点。
如果我们读一读他在风格、表达和音律方面洋溢着强烈感情的全部诗歌,就可以看到这种女性的柔弱的特点。
诗人的创作风格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纯真的、不受拘束、不受限制的自然风格。哭的时候,满腔热泪,哀痛欲绝。他塑造的形象只是尊贵的死者,找不到一个雷同的或者另一个形象。他始终描绘这样的形象,尽情地为它呼喊,为它号哭,凭着感情,老是重复着同样的诗句,没有深刻的内容和细腻的表达。
诗歌表达的感情,简单朴实,这种感情直接发自内心,而没有经过头脑进行修饰加工,表达和感情水乳交融。诗句的重复是他诗歌的一个特点,也是诗人悲痛感情的反映。因而他的诗歌情调忧伤:
茫茫荒原,
我呼不应库赖布。
回答我呀,库赖布!
你高贵的坟茔,
会常有人去拜谒——
我们把敌人诅咒!
回答我呀,库赖布!
悲忧的奈扎尔人,
已痛失掉它的英雄——
我们把敌人诅咒!
同样,我们通过穆海希勒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愤慨的感情,可以看到大丈夫英雄气概的特点。他的创作风格虽然表现出了激昂的感情,但是也没有脱离柔情,诗中没有铿锵的语言和鼓动号召性的诗句。诗中威胁、恐吓软弱无力,反复地叙述对死者的悼念、要求复仇、攻击敌人的诗句。他在诗歌表达方面有时倒是充满了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也不是贯穿诗歌的始终,而是慢慢减弱、消失。诗歌的音律仍然很柔和,与诗人的英雄举动不和谐。总的来说,他不善于选择与愤怒相和谐的诗律和韵脚。他的诗歌松散柔和,据说在他威胁敌人时是这样说的:
抛弃和约,还我库赖布,
让他们接受正义的惩处;
抛弃和约,还我库赖布,
让西班人变成孤儿寡妇,
拋弃和约,或还我库赖布,
让侵犯者备尝羞耻屈辱。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穆海希勒是个抒情诗人。诗人的感情在奢靡玩乐的生活中得到了滋润,因痛苦而引发,用柔和的语言表达出来。

流 浪 诗 人 尚 法 拉

萨比特·本·奧斯·艾兹迪,绰号尚法拉。历史学家们搞不清他出生的年代和地点。对他的成长也说法不一。有的说他本来和他的部族生活在一起,但族人都厌恶他,于是他就忿忿出走。
尚法拉是一个著名的阿拉伯飞毛腿。到处流浪。有时他独自一人,有时又带着他的飞毛腿伙伴到处出击、侵扰、打劫。使得妇女和儿童异常恐慌,男人们也惊惧不安。要是人们骑马追赶他,他就逃到山上或躲进峡谷里。传说他发誓要杀死一百个赛拉曼部落的人。当他杀死了九十九个人的时候,人们对他施用计谋,引他上钩,一个叫乌色德的飞毛腿抓住了他,把他杀死。另一个飞毛腿走过他的尸体,踢他的头骨,骨片刺进了那人的脚而致死。这样,一百个被杀者的数目就补齐了。
尚法拉创作了许多零散的关于自豪和激情方面的诗,诗中描述他的打劫和勇敢行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诗叫《阿拉伯拉米亚》,这首诗由“长韵律”写成,共六十八行。扎姆赫什里(1075-1144)对这首长诗的解释是很著名的,他写的《阿拉伯拉米亚之精解》一书已被译成法文、德文和英文。
部族人都厌恶尚法拉,使他受到侮辱,他高傲的自尊心驱使他离开亲人,四处流浪,被迫与野兽为伍。上面提到他创作的这首长诗就是谴责他的族人们的,显示了独自流浪沙漠、与群兽为伍的自豪;描述了自己的忍耐力和流浪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飞毛腿的功绩和英雄行为。
尚法拉是荒原之子,群兽之友,是一个有自尊心,有感情的男子汉。他的个性完全表现在他的诗歌里了,当部族人虐待他时,他不甘屈辱,毅然地离开他们,因为对于高贵者来说,大地永远是广阔的:
辽阔大地是君子的避所,
孤野荒郊可把仇忌忘却。
他宁愿栖身荒原与群兽为伍,因为野兽比族人更亲近、更能保守秘密,也不会抛弃有过失的人。他把野兽看得比人高贵,而自己比野兽更高贵。他席地而卧,除了一颗勇敢的心,加上利剑和长弓外,他什么也不需要:
风尘浪迹三宝相伴,
雄心、长弓和利剑。
他不是软弱无能者。他能够忍饥挨饿,宁肯吞食泥土而不愿受人恩惠和施舍,因为他生性爱好自由,不甘受辱:
对饥饿我置之不理,
直到把它忘记;
对食欲我尽力拖拉,
直到把它窒杀。
宁肯舔食郊野的黄土,
决不让富贵之人笑话。
他不贪求财富。他时而贫穷,时而富有。他用远大的志向去获得富足。但他不因贫穷而忧愁,也不因富有而自得。他像一条冬眠的蛇忍受着一切,他最鄙视的是恶意诽谤和中伤。
他粗犷的外衣包裹着细腻的感情,尽管万千愁绪从“四面八方”向他袭来,但他胸怀坦荡,没有半点慨叹和呻吟。
这首诗具有真正的文学价值。它是奢靡、纯粹原始时期诗歌的一个缩影。在内容和诗句中反映出阿拉伯人的高傲心灵、贝督因生活的简朴。蒙昧时期的文学的现实主义主要是指细腻的直觉描绘和对各种令人奇异的景物的描写。诗中语句生僻粗犷,极为怪异。
尚法拉是一个激越的贝督因抒情诗人,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大自然诗人。




推荐阅读:

海子《传说》

海子《河流》

海子《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

海子《诗学:一份提纲》

海子《太阳·弥赛亚》

洛夫诗88首

昌耀诗50章

饶孟侃《家乡》

公刘《寄冥》

邓均吾《太阳的告别》

李勤岸《夫妻》

孙静轩《媚态观音》

陈辉《妈妈和孩子》

李金发《里昂车中》

李金发《琴的哀》

林徽因《静院》

梁宗岱《太空(五)》

宗白华《晨》

沈尹默《月夜》

海子《四姐妹》

海子《日记》

海子《二月》

海子《月光》

海子《梭罗这人有脑子》

海子《爱情故事》

海子《给你》

海子《新娘》

海子《九月》

海子《你的手》

海子《远方》

海子《遥远的路程》

木心《眉目》

木心《从前慢》

木心《借我》

木心《火车中的情诗》

罗洛《信念》

吕剑《我常常注视着》

罗洛《给诗人》

罗洛《我和时间》

陆志韦《小船》

陆志韦《小溪》

邵燕祥《我们架设了这条超高压送电线》

邵燕祥《沉默的芭蕉》

邵燕祥《青海》

邵燕祥《阿美利加的豪雨》


拔蒲复拔蒲 织作波纹簟 无处寄相思 秋风露莲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