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勤岸《夫妻》

台湾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李勤岸《夫妻》


倘若你是美丽的岛屿

我是那环绕你周围

生生世世

为你勤劳护守的海岸


在东边

我是岩岸

让你所有的疑虑和惊惧

停靠在我坚强的臂弯里


在西边

我是沙岸

温柔而细腻

不断为你抚平受伤的痕迹


倘若我是孤单的岛屿

你是那环绕我周围

世世生生

和我相依相恋的海洋


在东边

你是胸怀宽阔的太平洋

接纳我的每条水流

也接纳水流里所有的泥沙


在西边

你是深邃的海峡

温婉而保守

让我安心在爱里徜徉


爱,使我们相聚

如天地般久长


《夫妻》的比喻,美在创造性。李勤岸生长在台湾,对岛屿、海和海洋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十分熟悉,他正是从原有的审美感知出发,建立他新颖的关系联想。他把妻比为“美丽的岛屿”,将自己比为“勤劳护守的海岸”,而“在东边”则是“岩岸”,“在西边”则是“沙岸”,重在写“象”,这是虚中有实之比;而“让你所有的疑虑和惊惧/停靠在我坚强的臂弯里”,“温柔而细腻/不断为你抚平受伤的痕迹”,重在写“情”,则是实中有虚之比。这些单一的比喻(“岛屿”和“海岸”)或繁复的比喻(海岸又分比为东之“岩岸”与西之“沙岸”),本身固然分别呈现出单纯美与复合美,但它们之所以给人以美的感受,给人以新颖的出于意外的感觉,就是因为它们并非因袭而是创造。此外,这首诗后三节将自己比为“孤单的岛屿”,将妻比为“相依相恋的海洋”,与前三节构成了反比,有变化开合之妙,有相映相生之姿。
《夫妻》一诗,除了最后两行之外,全诗共分六节,前三节与后三节的比喻稍加变化形成艺术的对照,如同题目“夫妻”这个联合词组所呈示的那样,是一阕和谐的爱情二重奏,遗落了其中的任何一部份,整个诗的间架就会倾斜,而二重奏也就变为单相思了。



李 勤 岸 为 台
湾 催 生 国 字

「台语无字,欲按怎写」,因为这个疑惑,让一位台湾人,不惜卖掉房子,接受台湾留学生募款、甚至来自朋友父亲的奠仪资助,远赴美国夏威夷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十年努力,终于为台湾找到自己的文字,启开有文有字的母语推广运动。他,就是诗人李勤岸,一位毕生为台湾研究「国字」的人。

文坛耆老启蒙迈向诗作之路

三十年前,李勤岸以「慕隐」为笔名,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随即加入「后浪诗社」,并在《后浪诗刊》发表第一首诗。李勤岸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考上东海大学中文系后,本来以为自己能在文学天地里,得到更多的学识涵养,没想到事与愿违。
李勤岸比他的大学同学们年长七、八岁,而且出过社会,阅历丰富。他对大学教师的做法与期待,也和同学们不同。中文系的老师上课时,言语中常常透露着一些强烈排外的见解,他们告诉学生:「台湾只剩下中文系能保留中国文化传统......」
李勤岸的心里,对这样的论调很不以为然。结果,班上竟有同学,要他勿以自己的问题影响老师教学进度。「我没想到,中文系的老师,思想封闭保守,连学生也如此。」这个刺激,让他萌生去意。基于对文学的喜爱,李勤岸选择转系,改念外文系。
东海外文系的外籍老师,不仅教学作风灵活,而且教学观念进步,光是课程设计,就令李勤岸印象深刻。大学期间,李勤岸因地缘之便,有机会向台湾文坛耆老杨逵请教。他的诗作〈示范公墓〉获第一届「草根诗奖」,他的散文〈墙〉获「爱书人散文奖」,不久,他出版第一本诗集《黑脸》。

参与政治诗运常遭当局跟踪

大学毕业后,李勤岸担任诗人季刊社社长,诗人季刊社的前身,即是后浪诗社,后来又加入「春风诗社」,积极参与政治诗运动。春风诗社的诗人与诗作,有着社会主义理想性格的左派思想。春风诗社前后共只出版五期刊物,每一期都遭国民党查禁,刊物还在印刷厂内,就被当时的警备总部派人抄、抢。这段时间,李勤岸常尝到被人跟踪的滋味。
李勤岸随即申请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所,并取得硕士资格,回台于高雄中山大学外文系任教。李勤岸在中山大学任教一年,触目所及皆是「国民党利用职业学生监视一般学生」、「教官干预校务」等事实,当时,他要求「教官退出校园」,因此遭到国民党另眼相待,尤其因为理念不合,遭到与当时的中山大学文学院长余光中、外文系主任黄碧端等人排斥。李勤岸因此提出「评鉴制度」,让学生来评鉴大学老师。李勤岸说:「在台湾,我是第一个提出评鉴制度的老师」。
学生对李勤岸的风评很好,但校方依旧执意把李勤岸解聘。为此,李勤岸不惜与余光中、黄碧端在报纸上打笔战。最后,李勤岸愤而辞职,并为此政治迫害事件走上街头抗议。一个多月后,当时的总统蒋经国宣布解严,李勤岸发起成立台湾第一个教师组织「教师人权促进会」(简称教权会)。

台诗意识萌芽苦无文字表达

解严后不久,有一次,教权会在高雄劳工公园,举办一大型演讲会。李勤岸写了一首诗〈解严以后〉,准备演讲时朗读,不料,上台时才发现,这首用华语写成的诗,他竟然无法当着广大群众的面,把诗读好,当时也不知如何用台语写诗,然而,想用台语表达诗作的意识,却因此萌芽。
李勤岸遭解聘后两年期间,没有学校敢聘用他。他虽有教师资格,也只能以兼课维生,因此,他积极投入社会运动。李勤岸在母语文学创作上,有很深的挫折感。他的「语言意识」产生之后,看到不少前辈在台语文字化领域里,各自埋头苦干,却难以整合出一套全面适用的语言文字系统,他开始思考出国深造,希望对语言学有更深入研究。
有一次,时任东海外文系主任李英哲教授家里办联谊餐会,邀请台湾语言学教授郑良伟出席,当时郑良伟曾问李勤岸:「你写作,敢呒用台湾话来写?」那时,李勤岸听到这样的问题,简直不可思议,他无法想象:「台语无字,欲按怎写......」几年过去了,李勤岸慢慢体会出「需要用台语写作」的必要性。于是他开始找学校,积极准备出国念语言学。
隔一年,李勤岸参与发起「地瓜诗社」,投入台语文运动,并加入台独联盟。李勤岸同时申请宾州州立印第安纳大学,攻读修辞语言学博士班。
出国读语言学友人集资捐助
宾州读了一年,在郑良伟建议下,李勤岸转读夏威夷大学语言研究所,然而,夏大语言所要求极为严格,教授功课盯得很紧,学生必须通过「初考」,才能撰写博士论文,四年来,尽管李勤岸从不放假,也没回台湾,战战兢兢拚命地念,仍然考不过。沉浸在文学世界多年的李勤岸,怎么也无法想象念语言学,竟然要修数理、分析、统计等课程,他一度想放弃。
这段期间,吃紧的经济压力,也逼着李勤岸想放弃继续念书的念头。因为他连房租都付不出来。「学业和经济的压力都很大,健康也差一点出问题,我甚至必须到海边游泳,透过海疗,来放松自己紧绷的弦。」
一些海外留学生,得知李勤岸的经济状况后,每人每个月出点小钱,积少成多地把钱资助李勤岸。主编《台文通讯》的郑良光,即郑良伟之弟,也给他经济上的帮忙。郑良光对他说:「你将来有钱再还我,不然,你就把这笔欠债,还给台湾。」
李勤岸咬紧牙关拚命读,终于通过初考。初考通过后,李勤岸回到台湾,把房子卖掉,再把钱拿去夏威夷大学继续拚博士学位。此时,同为台语文运动努力的陈明仁、陈丰惠等人,他们自己经济也不好,还帮李勤岸为攻读博士学位而募款;廖瑞铭也在其父过世后,将父亲丧后的余款,全数交给李勤岸,以做进修用途。「在这些友人的鼎力相助下,我才可能完成学业。这个语言博士学位,真的得之不易。」

展开语文运动用台语写社论

十年前,李勤岸担任台独联盟中委之一,负责宣传部,兼编独盟的刊物《公论报》。李勤岸开始在《公论报》用台语写社论。当时,独盟内部为此不同观点,有着严重冲突,因为一些资深的老盟员不赞同他的作法。他们认为,刊物是要做宣传用的,如果让人看不懂,怎么做宣传?
李勤岸一边苦读语言学,一边在独盟内部,坚持做实验性的语文运动。1995年的夏天,第一届北美洲台语夏令会在休斯敦举办。李勤岸在会中发表〈语言政策与台湾独立〉的论文,会中,作家赖永祥发表论文时,提起「白话字」小说,提到郑溪泮、赖仁声等作家用台语白话字写小说,并将这些作品拿给李勤岸看。李勤岸这时才了解,原来早已有人以这种方式,做母语文创作。
李勤岸决定并将此议题列入博士论文的研究计划。他与一名美国学生合作,针对这些文学创作数据,设计一套软件去断词、分析,用三年半时间撰写论文,终于取得博士学位。
有一次,李勤岸的好友李筱峰到夏威夷拜访他。向来钻研台湾史的李筱峰,看见李勤岸书架上琳琅满目的研究书籍,就对他说:「那些语言学的专书,我看不懂,我看看这本《历史语言学》好了。」李筱峰一看也十分不解地摇摇头:「怎么这本书里头,全是数学、逻辑概念?」
经过攻读博士学位课程的淬练,李勤岸发现,自己竟然也能克服以前对数理知识的恐惧,透过种种学术上的训练,便能够发挥无限的潜力,突破过去的知识障碍。

应聘哈佛大学教台语文课程

2000年,李勤岸回到台湾,申请到国立东华大学英美系教书,不料该校校长表示,因为政治因素,学校迟迟不发聘书给他。政党轮替之后,教育界仍有此戒严下的心态,让李勤岸始料未及。反之,当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正要开设「台语文课程」,并征求台语教授,系主任彼得.鲍伯电邀李勤岸前往任教,虽然彼得.鲍伯的「亲中立场」,让李勤岸很不以为然,两个曾在电话中起争执,不过,纵使政治立场不同,彼得.鲍伯仍坚持邀他去教授台语,凭这点,李勤岸不得不信服,美国人可以在不同观点下共事。
李勤岸在哈佛大学任教了两年半,于2004年离开美国,返台任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文化及语言文学研究所」。
对于台湾目前的语言文化政策,李勤岸表示,前几任教育部长都不曾真正用心推动母语教育,只有杜正胜部长有心有魄力在做,体制上有着不少困难,但他仍努力实行。李勤岸语重心长地指出:「母语运动,还有一段很远的路要走,我们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做,期待我们的下一代,能有更好的母语环境。」




推荐阅读:

郑愁予《如雾起时》

艾青《太阳》

邵洵美《季候》

卞之琳《古镇的梦》

徐志摩《变与不变》

王尔碑《南河》

冯至《南方的夜》

徐志摩《为要寻一颗明星》

辛笛《再见,蓝马店》

杜运燮《井》

杨唤《二十四岁》

鲁迅《人与时》

胡风《为祖国而歌》

纪弦《你的名字》

周梦蝶《菩提树下》

食指《相信未来》

冯至《蛇》

胡适《鸽子》

施蛰存《银鱼》

刘大白《邮吻》

朱湘《雨景》

羊令野《梦中寻梅图》

徐志摩《康桥再会吧》

海子《亚洲铜》

余光中《寻李白》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唐湜《我的欢乐》

郁葱《后三十年》

杨牧《母亲》

王统照《正是江南好风景》

穆旦《智慧之歌》

陈敬容《山和海》

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梁宗岱《晚祷》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

昌耀《紫金冠》

陈敬容《雨后》

何其芳《夏夜》

唐祈《女犯监狱》

穆旦《春》

李金发《弃妇》

废名《十二月十九夜》

昌耀《斯人》

冯乃超《苍黄的古月》

俞平伯《孤山听雨》

余光中《天问》

苏金伞《夜巷》

昌耀《回忆》

张枣《春秋来信》

张枣《卡夫卡致菲丽丝》

张枣《何人斯》

张枣《历史与欲望》

张枣《空白练习曲》

张枣《杜鹃鸟》

王独清《但丁墓旁》

汪静之《伊底眼》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冯至《蚕马》

纪弦《一片槐树叶》

傅天琳《七层塔顶的黄桷树》

袁可嘉《上海》

席慕容《莲的心事》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成仿吾《序诗》

顾城《远和近》

顾城《一代人》


宫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