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湘《雨景》

朱湘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雨景》现代诗人朱湘于1924年11月22日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通过雨打芭蕉的“声音”,雾般轻柔的“雨丝”,灰色透明的“雷雨”,一声清脆的“鸟啼”这些新鲜的意象和微妙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期待,充分体现了新月派诗人所倡导的诗歌要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等主张。全诗细腻含蓄,纯净清新。
朱湘说:“察看艺术的标准是什么呢?我的意思以为是——诗的真理。”、“我心中的诗的真理即是美。”他进一步解释“美”就是对自然的真追求、对现实的真描摹。他的这一审美追求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一直以来,朱湘孜孜以求于大自然纯净的美。这既与一心追求纯粹而精致的诗的艺术的青年朱湘的心理和吻合,又与其孤高不随俗的个性相呼应。但要注意的是,朱湘苦难的人生经历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生感悟,令朱湘看到的自然,有时显得并不那么真切,在其笔下,他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自然幻化了。《雨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似乎都是现实中早巳出现过而长存于作者心底的美丽景象,但实际却并非仅仅如此。
这首诗描绘了下雨时的各种景致,却是情与景高度融合的诗篇,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美好事物的期待。

全诗共十行,洋溢着一种明朗快乐的情调。前五行诗写了“心爱的雨景”的种种情态,既描摹了雨景,又寄寓了人情。“淅沥”的春雨“雨丝”拂面,引人退思,给人快慰;“电光雷雨”急打芭蕉,使人警醒,催人奋进。这样写雨景其实也是表达了诗人的人生体验。第六行至第十行诗句意境突转,使前五行诗成为铺垫。诗人“最爱”的还是那将雨未雨的“天”,“虽然是灰色的却透明”,“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并会有“清脆的乌啼”式的意外之喜。原来。诗人不但欣赏现实生活中已经呈现的美,更喜欢那期待之中的美好憧憬。鸟啼声提升了全诗意境,将自然美与人情美融成了一片。
这首诗在艺术上没有刻意追求韵脚的整齐,而是采用了无韵的自由诗体,看起来字数大体相当,体现了新月派诗人注重的建筑美。诗中借鉴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手法,注意了意境的营造。整篇诗句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似信手拈来,又浑然天成。



朱湘《雨景》


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

春夜梦回时窗前的淅沥;

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

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

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

但将雨时的天我最爱了。

它虽然是灰色的却透明,

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

并且从云气中,不知哪里,

飘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啼。




陈梦家在《新月诗选》序中说,“朱湘诗,也是经过刻苦磨炼的”,“《雨景》一首在阴晦中启示着他的意义。”
这是一首颇有韵味的写景诗。诗的第一句总起全篇“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由此引出诗人对不同雨景的描写。诗人交替地描写春雨和夏雨:春雨淅沥,夏雨豪放,像雾一般温柔,像雷雨般泼辣。不是由春写入夏,而是交替进行,这使诗的节奏时缓时急,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至此,诗人并没有接着写秋雨绵绵、冬雨冰冷,而是话锋一转,“但将雨时的天我最爱了”,突如其来的转折带领读者进入另一番境界。将雨时的天空是美好的,因为它孕育着诗人最心爱的雨。这是一种“无声的期待”。在这安静的雨前时刻,寂静的云气中不知从哪里飘来了一声清脆的鸟鸣,这是一幅让人心驰神往的画面。
这首诗句句写景,行行抒情。雨景同时还含蕴着生活的种种体验。生活不止有一种情调,它可能如春雨的温柔缠绵,也可能像雷雨般震人心魄。它总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喜欢雨、懂得品味雨的人,才真正是生活的智者。本诗格式整齐,采用无韵的自由体式,声随情转,潇洒自如。全诗的后两句更让人想起“鸟鸣山更幽”这一千古名句。整首诗笔调清新自然,匠心独具,却又不露一丝斧凿的痕迹。



推荐阅读:

朱湘诗选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羊令野《梦中寻梅图》

郁葱《后三十年》

杨牧《母亲》

王统照《正是江南好风景》

唐湜《我的欢乐》

梁宗岱《晚祷》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

大解《百年之后》

陈敬容《山和海》

陈敬容《雨后》

何其芳《夏夜》

唐祈《女犯监狱》

欧阳江河《最后的幻象》

穆旦《智慧之歌》

穆旦《春》

李金发《弃妇》

西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