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约翰·弥尔顿诗3首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约翰·弥尔顿(1608—1674)是革命文豪,剑桥大学毕业,在家潜心读书几年,精通希腊、罗马的古典学问。接着投身革命行列,任革命政权中的拉丁文秘书,为了辩护英国人民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的行动而同欧洲大陆上的反动派进行笔战,工作过分紧张,卒至双目失明。又值王政复辟,受到迫害,一腔孤愤,泄之于诗,写出了史诗《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和希腊式悲剧《力士参孙》(1671)。
在他的身上,不仅有清教主义的严峻,还有人文主义的文雅,二者结合,使他的诗既雄迈,又俊美。
这里选译的十四行诗三首,一首谴责意大利对新教徒的屠杀,悲壮激越,到诗尾产生了希望。另外两首是关于他的失明的。前一首主要讲失了明,有怨气,但一想到这是上帝之命使然,也就只好忍耐。后一首则表现自豪感,由于想到了他之失明,是因为捍卫自由。
在弥尔顿之前,已经有许多英国诗人写了十四行诗,但多数是用它来歌颂爱情的。弥尔顿却拿它来写反动派的残暴和自身的不幸,加入了新的内容。在结构上,两诗都有一问,放在诗的后半,我们看了,少不得要停下思索一番。而诗人自己的回答是直截了当的,有力的。这一问一答给了诗以戏剧性。此外,在两诗之末都出现一种迅疾的运动:


他威灵显赫,命千万天使奔跑,

越过陆地和海洋,不稍停留。

我这神圣的使命现已传遍了全欧。


而结句则是耐人思考的警句:


只站着待命的人,也是在侍奉。


走过人世的舞台,瞎,但知足而优游。


这种速度上的变化表现了情绪上的起伏,增加了诗的深刻性。可见弥尔顿写这些小诗也是颇具匠心的,不仅写得有充实的内容,很高的艺术性,而且两者有完美的结合。
如果英国十四行诗的作者们也可以分成婉约和豪放两派的话,弥尔顿是豪放派的首领。在他之后,华兹华斯和雪莱的十四行诗也写得豪放,特别是华兹华斯,他写了一首十四行诗,其起句就是:


弥尔顿,你应该生在这个时刻!


在那法国大革命的黎明,英国处于动荡的时候,他想起这位伟大革命诗人来了!
弥尔顿的杰作,当然是用素体无韵诗写的史诗《失乐园》。
我们在这里选了若干片断,有头,有尾,有地狱景象,有撒旦的著名演讲,有夏娃对亚当的情话,有两人被逐出伊甸园时的回顾与前瞻,中间还插了一段诗人在歌颂了光明之后回顾自己,对失明又一次表达了痛苦的心情。人们往往以为《失乐园》由于其宗教的主题很枯燥,很难读(因此也很难译),实际上它的内容丰富,有几个层次,有各种情调,包括抒发个人感兴的抒情段落,由于其出现在庄严的环境中而更显优美,而且不论是什么题旨,都是用高度艺术写出的,这一切都说明弥尔顿确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精神最后的伟大的体现者。



我的失明


我这样考虑到:我未及半生,就已然

在黑暗广大的世界里失去了光明,

同时那不运用就等于死亡的才能

对我已无用,纵然我灵魂更愿


用它来侍奉造我的上帝,并奉献

我的真心,否则他回首斥训——

于是我呆问:“上帝不给光,却要人

在白天工作?”——可是忍耐来阻拦


这怨言,答道:“上帝不强迫人做工,

也不收回赐予:谁最能接受

他温和的约束,谁就侍奉得最好:


他威灵显赫,命千万天使奔跑,

越过陆地和海洋,不稍停留:——

只站着待命的人,也是在侍奉。”

屠 岸 译




最近的沛蒙推大屠杀


复仇吧,主呵!圣徒们遭了大难,

白骨散布在寒冷的阿尔卑斯山顶;

当我们的祖先崇拜木石的时辰,

他们已信奉了你那纯粹的真言;


别忘记他们:请录下他们的呻唤,

你的羔羊群,被那血腥的沛蒙推人

屠杀在古老的羊栏,凶手们把母亲

连婴孩摔下悬岩。他们的悲叹


从山谷传到山峰,再传到上苍。

请把殉难者的血肉播种在意大利

全部国土上,尽管三重冠的暴君


仍然统治着意大利:种子将繁生,

变为千万人,理解了您的真谛,

他们将及早避开巴比伦式的灭亡。

屠 岸 译




致西里克·斯金纳


西里克,三年来我这眼睛全失了神,

它尽管外表上没有斑点,没有污垢,

被剥夺了光,已忘掉了看。一年到头

这废眼珠里再没出现过日月星辰,

再没出现过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

可我只坚定、忍耐、向前行。没有抗议,

没有反对上帝的手或苍天的旨意,

也绝对没有让我的希望减少半分,

心,退缩一寸。什么在支持我,你要问?

良心!朋友,意识到:是为了捍卫自由

我才用力过度而永远失去了它们!

我这神圣的使命现已传遍了全欧。

这认识会带我——若无更好的带路人——

走过人世的舞台,瞎,但知足而优游。

陈 维 杭 译



推荐阅读:

里尔克诗33首

特拉克尔诗58首

沃尔科特《白鹭》

奥克塔维奥·帕斯诗20首

约瑟夫·布罗茨基诗15首

曼德尔施塔姆《彼得堡诗行》30首

杰克·吉尔伯特诗70首

达尔维什诗11首

《恶之花》各译本之比较

特拉克尔诗62首

波德莱尔《恶之花》

R·S·托马斯诗17首

骚塞诗2首

柯勒律治诗3首

威廉·华兹华斯诗9首

布鲁姆《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布鲁姆《但丁的陌生性:尤利西斯和贝亚特丽丝》

布鲁姆:歌德《浮士德·第二部》:反经典的诗篇

卡林内斯库《波德莱尔与审美现代性的悖论》

布鲁姆|经典记忆:早期的华兹华斯与简·奥斯汀的《劝导》

布鲁姆《弥尔顿的撒旦与莎士比亚》

帕斯《诗歌与现代性》

帕斯《诗歌与世纪末》

里尔克:反叛与抒情

雨果传记

惠特曼传记

艾米·洛威尔传记

约翰·弥尔顿传记

科利·西伯传记

塞缪尔·贝克特传记

拜伦传记

威廉·布莱克传记

阿斯图里亚斯传记

艾米莉·狄金森传记

多罗茜·帕克传记

奥克塔维奥·帕斯传记

人民诗人布鲁克斯传记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传记

亚历山大·蒲柏传记

里尔克传记

济慈传记

金斯伯格传记

艾略特传记

兰斯顿·休斯传记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传记

聂鲁达传记

加里·斯奈德

英国桂冠诗人尼古拉斯·罗

卡尔·桑德堡,诗人和林肯传记作家

兰斯顿·休斯在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

惠特曼与内战

失乐园学习指南

里尔克:未被认可的女权主义者还是自恋的理想主义者

里尔克与罗丹

反调:里尔克只是气体

厄休拉·勒古恩:作家,抑或谦卑的诗人

Joan Murray and the Bats of Wisdom

西尔维娅·普拉斯:耀眼的光辉,绝望的疯狂和自杀的诗意象征

奥登:若有可能,愿成为大西洋的小歌德

聂鲁达:文学巨匠的激情人生与可疑死亡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录


采药看龙骨 梯崖蹑虎踪 方愁登顿苦 从者进孤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