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学精解:“心即理也,你自己心里都明白”

华杉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心学精解:“心即理也,你自己心里都明白

 

按语:在中国传统文化道释儒三家里,儒家与道释的最大不同在于,儒家更强调“入世修行”。王阳明先生是大儒,有“龙场顿悟”,也是儒家少有的有实证功夫的大家,其传世佳作《传习录》值得推荐。华杉先生大抵应该是古文专业的专家,是否修行专业的专家待考。转载此文,谨供参考,不代表公众号意见。

 

*

 

原文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 私’者得之。”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华杉详解 徐爱问的“知止而后有定”,是《大学》里很核心的内容——止定静安虑得。整句话是: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注解道:“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虑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

 

这一段,张居正说得特别清楚——

 

止,是“止于至善”的“止”。止于什么样的至善呢?就好像到家了一样。

 

定,是志有定向。人若先晓得那所当止的去处,其志便有定向, 便无所疑惑。

 

静,是心不乱动。所向既定,心里便自有主张,不乱动了。

 

安,是安稳的意思。心里既不乱动,自然随遇而安,凡物都动摇他不得。

 

虑,是处事精详。心里既是安闲,则遇事来,便能仔细思量,不忙不错。

 

得,是得其所止。既能处事精详,则事事自然停当,凡明德、新民,都得了所当止的至善。

 

有一种说法叫“太忙的人不能成功”,非常有道理!人为什么会那么忙呢?就因为不知止处,不知至善之地,所以就到处把捉,什么机会都不愿错过。其实只要志有定向,清楚自己的使命,就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

 

成功是一种时间现象,因为我们总是低估成就一项事业所需的时间,所以总是焦虑,心不定,心不静,心不安,总是做乱动作、废动作,这就是学习“止定静安虑得”的现实意义。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徐爱的问题:“‘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老师认为‘定’的意思是‘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乎与先生您的说法相悖。”

 

王阳明回答说:“到事事物物上去求至善,就跑到外面去了。至善,本来就是心的本体,只要你通过明明德,不断擦亮自己,到达至精至一的地方,到达精神的极致,便是至善之地。当然,至善也从未脱离具体事物,朱熹在《大学》中注解‘止于至善’时说:‘盖必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这个说法就非常在理。”

 

徐爱又问:“至善如果只在心里求,恐怕对天下之事理没办法穷尽吧?”

 

王阳明说:“心就是理。天下还有心外之物、心外之理吗?”

 

其实,有什么事是你自己心里不明明白白的呢?只是因为有了私心,就心不正,意不诚,从而自欺欺人地找借口、装糊涂罢了。

 

*

 

原文 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  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

 

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华杉详解 徐爱接着问:“比如侍奉父亲的孝、侍奉君上的忠、与朋友交往的信、治理人民的仁,这当中有很多的理,恐怕不能只在心里求,而不去仔细体察吧?”

 

王阳明叹息说:“唉!这一说法已经蒙蔽世人很久了,岂是一句话就能让你醒悟的?我现在姑且就你说的来回答一下吧!比如侍奉父亲,难道要先去学习一个孝的道理?侍奉君王,难道要先去学习忠的道理?交友治民,难道要先去学习信与仁的道理?一切只在此心,心就是理。此心没有私欲所蔽,就是天理,不需要在外面添加一分。以这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于事父,就是孝;发之于事君,就是忠;发之于交友治民,就是信与仁。你只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在去人欲、存天理上下功夫就行了!”

 

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要学技巧、学要点、学招数。当我们要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的是认识,是理念,是自己的心,而不是方法。一切都只在自己心里,如果你正心诚意,一切自然生发;如果心不正、意不诚,你就什么都学不到。

 

山姆·沃尔顿在自传《富甲美国》中说:“只要我们公司管理做得好,只要我们关心我们的员工和顾客,遵循那些基本原则,提升我们的基础实力,我们就能够成功。我觉得最好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我们自己的员工身上,花在我们的分店里,而不是跑到外面去推销我们的公司。”你看,他从头到尾说的都是自己的心。成功者都遵循最基本、最简单的原则,并且本色不改,不忘初心。能守住自己的心,就能发挥出自己的良知良能,就是天才。陆九渊说:“我在那无事时, 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而一旦到那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的人!”

 

《大学》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发现大家对这“八目”的印象很有意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都记得,因为这是效果;格物、致知,大家也记得,因为这是方法;唯独诚意、正心,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两条。其实没有诚意正心,前两条、后六条全是白搭。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不正,啥都修不来。如果你心里没装着父母,倒要去找人学习怎么孝敬父母,岂不荒谬?如果你心里装着父母,自然会对父母孝敬,言语行为无不恰当。

 

有一些人,到处听课请教学习,态度不可谓不诚恳。但是他学习都是为了自己能“成功”,而不是心里装着员工和顾客,装着为社会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在学习的时候,心中也会犹疑不定——这招到底好不好使?这种人什么都学不到,因为心不正,不能“诚意正心”;心不定,不能“止定静安虑得”。

 

原文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  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  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 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 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 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华杉详解 徐爱接着问:“听老师这么一讲,我觉得醒悟了很多。但是过去学的东西纠缠在胸中,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拿侍奉父亲来说,比如使父亲冬暖夏凉、早晚请安之类的细节,不还是需要讲求的吗?”

 

王阳明回答说:“怎么不讲求?当然要讲求!但是我们首先要在心里、脑子里有个宗旨,一心在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即可。比如要让父亲冬暖夏凉,那也只是要尽此孝心,唯恐有一点人欲夹杂其中, 这就是在讲求自己的心。如果心中没有一丝一毫人欲,全是天理,是一颗诚心诚意孝亲的心,那么一到冬天自然会想到父母的寒冷,找到让他们温暖的道理和方法;到了夏天自然会担心父母的炎热,找到让他们凉快的道理和方法。这些都是诚孝之心生发出来的行动。只要有

 

这颗诚孝之心,自然就有行动生发出来。好比一棵树木,诚孝之心是根,各种孝行是枝叶。必须先有根,再有枝叶,而不是先寻找枝叶, 再去种根。《礼记》说:‘如果孝子心中对父母有深爱,那么对父母必有和气的态度;有和气的态度,必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 必有让父母高兴的仪容。’这些都必须有深爱来作为根,然后就必然能够如此。”

 

孔子讲“孝”,最基本的一条就是,除了生病以外,没有任何事让父母操心。生病是没办法的,生了病父母要担心,也是没办法的。但除此之外, 工作、婚姻等任何事情, 都不能让父母操心。所以“孝”首先不是你能为父母做什么,而是你把自己搞定,别让父母操心,这样你就已经是孝子了!这是孔子定的标准。

 

那关于“孝”,最难的是什么呢?孔子说是“色难”,你自己的脸色最难!你平时是做了很多孝敬的事,但是老人家比较啰唆,跟你碎碎念,你一烦,脸上就表现出来了。这就是王阳明引用《礼记》上说的,没有深爱作根,自己心里对父母的深爱还不够。

 

什么是“存天理、灭人欲”呢?朱熹的原话是说:吃饭是天理,想要美食就是人欲。我觉得这要求有点高,应该说想要美食也是天理,但如果管不住嘴,吃太多了就是人欲,因为会吃出肥胖,吃出三高,吃出不健康。就上面王阳明说的这一段,我们可以总结说:孝敬父母是天理,想做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就是人欲;放弃人欲,就是让你不要去想“我要做个孝子”,而是把所有的关心放在父母身上,只留下这天理,那一切孝行自然就会生发出来。

 

引申到工作上,老想着自己怎么才能成功富贵,就是人欲;心里时时刻刻装着顾客和员工,就是天理。和客户合作的时候,你希望合作成功,收款顺利,就是人欲;你只管把事情做好,为客户创造价值,就是天理。当天理妨碍了人欲,就要灭人欲而存天理,宁肯失去合作机会,也不能投其所好,将错就错。这就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说的“不明知有害而为之”,也是我常说的“给客户他需要的,不是他想要的”。

 

我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在“如何能成功”上想得太多, 而在“到底能为顾客、为员工、为社会做什么”上想得太少。

 

本文摘录自《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第二章


 

心学精解:凡事能“走心”,自然左右逢源


心学精解:“格物致知”


心学精解:“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如果一个人说他打通了儒道释,那就是说他儒道释都没入门


实修理论严选2:“即使你想知道上帝,都需要非常,非常,非常好的业力!”


尤迦南达:关于外星生命


尤迦南达最后的秘密教导:渴望上帝这件事情只能靠人类自己


尤迦南达最后的秘密教导(续):修行进步的12法则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1)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2)


辨喜箴言


瑜伽箴言


《阿迪.格兰斯》灵性箴言 (7)


《阿迪.格兰斯》灵性箴言 (6)


《阿迪.格兰斯》灵性箴言 (5)


《阿迪.格兰斯》灵性箴言 (4)


《阿迪.格兰斯》灵性箴言 (3)


《阿迪.格兰斯》灵性箴言 (2)


《阿迪.格兰斯》灵性箴言 (1)


印度修行精义:瑜伽慢跑法 附:WHO为促进健康推荐的的体力活动量


印度修行精义:瑜伽饮食观(瑜伽食物观与断食)


印度修行精义:《曼都卡奥义书》与《依沙奥义书》


印度修行精义:关于《奥义书》


印度修行精义:个体与宇宙本体的联结


印度修行精义:何谓瑜伽?


印度修行精义:唵(OM)与意识的四种状态 (下)


印度修行精义:唵(OM)与意识的四种状态  (上)


关于无记:“禅修时什么都没有想、头脑一片空白”


判断一个上师的真假,修行证量是硬道理


“不是骑白马的就是白马王子,唐僧也骑白马”——如何识别境界里的真假菩萨?


实修理论严选1:为什么巴巴吉会肉身不死?


“谈论宗教很容易,但要把它活出来却很困难”——罗摩克里希纳简传及教导(上)


“谈论宗教很容易,但要把它活出来却很困难”——罗摩克里希纳简传及教导(下)


“这些年被误解的上帝”  ——上帝是谁?


解密修行的本质  ——修行是逆创造过程返回源头的过程


没有最伟大,只有更伟大~这个世界没有100%的“道成肉身”


尤迦南达对不杀生(非暴力主义)的精微教导 附:南泉斩猫 公案一则



 *        *



实修技巧严选 合集(一)


灵性故事严选 合集一


实修理论严选 合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汇集(一)


《卡比尔诗选》全集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 故事集(一)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视频) 故事集(二)


《巴巴.吉传》全集 附:巴巴•吉故事三则


《明师》《生命的轮回》《死亡之谜》《人 !认识你自己》全集


《修行的完美七要》《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全集


《灵性的芬芳》《素食人生》《神秘主义的秘密》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


《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全集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全集


《与尤迦南达的对话》(全集)


来自苏非的教导(一)


来自苏非的教导(二)


苏非的故事(一)


《鲁米诗选:爱的火焰》全集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全集


┅┅


那些实修者必须知道的专业理论知识(一)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静老说的话》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缁门崇行录浅述》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花出青嶂》选章  《和颜爱语》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唯识与中观》全集


《竹窗随笔》全集一  《金刚经说什么》全集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全集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补遗篇(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海奥华预言》《 地球守护者》《看见真相的男孩》全集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