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幻术——中国文化的瑰宝

徐庄 傅起凤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幻术——中国文化的瑰宝

 

幻术是中国人民十分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幻术是运用人为的隐秘技法制造幻觉、幻象的艺术,是展现超自然奇迹的艺术。人类对于未知世界,永远抱有神秘感和敬畏的心理,以及期待奇迹的潜意识,它是幻术产生的心理根源。幻术艺术的成立,正是以其技法的隐秘性为必要条件。神秘感是幻术魅力的第一要素。演者富于个性的演技则是幻术产生魅力的主要手段。它巧妙地将观众引入某种幻视、幻听、幻觉状态。通过回应人们的好奇心理使人们从幻觉中获得审美愉悦,以达到娱乐心志、增进文化科学素养的目的。

 

中国幻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它来源于远古巫术,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先人智慧的提炼,终于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部落神权逐步向王权过渡,促使一部分巫舞、巫术向娱人的艺术转变,从而诞生了幻术这种表演艺术。幻术在古代简称“幻”或“眩”,亦称“奇戏”、“奇技”、“奇术”、“戏术”、“戏法”。《路史·后记》十三注引《史记》载:夏桀“大进倡优烂漫之乐, 设奇伟之戏,靡靡之音”;《尚书》称商纣“作奇技淫巧”。所谓“奇戏”、“奇技”,是那时对原始的幻术的称谓。这表明在3600年前幻术已经从巫术神坛走入了为娱人而为的表演艺术行列。后世将其纳入“礼乐”文化,成为“乐”的一部分。先秦至两汉奇戏、幻术大为发展,成为帝王文化娱乐,展现理想世界的重要手段。3000多年来,它不断吸取中外文化之精华持续发展,至19世纪末,据《鹅幻汇编》的不完全统计已有各类幻术320余套。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国是世界幻术的发祥地之一。世界公认中国、印度、埃及是世界古代幻术三大发祥之地,从世界幻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幻术自成一派,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不仅是表演艺术中的佼佼者,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融的独特艺术,具有深厚的科学、哲学、美学文化内涵。它是民智开化的一面镜 子,是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华彩乐章。它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我国社会发展、礼乐文化、宗教文化、科技发展、民族习俗、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百年来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幻术这门艺术认识的偏差与误解,不是把它当做舶来货加以排斥,就是把它与封建迷信、巫术、骗术混为一谈,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来只是作为杂技舞台上的一道配菜,忽视它的独特需求与发展规律,忽视它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深入钻研中国幻术的人越来越少,流传的品类越来越狭窄,传统节目、传统技艺流失严重,兼之受到外国魔术的严重冲击,民族幻术难以抬头,数十年来连“幻术”一词也很少面世。许多年轻人只知魔术而不知幻术,其实幻术才是对这门艺术最精确的称谓。

 

 精确的称谓

 

什么是幻术?《列子·周穆王》中有精彩叙述:

 

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 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

 

列子名御寇,是东周威烈王时期的思想家,他讲的是周穆王(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时代,“西极之国”即是长安以西地域,“有化人来”,原注:“化人,幻人也。”也就是幻术师。他能“入水火,贯金石”,不论滔滔大水,还是熊熊烈火,他都能自由出入,遇到金石之类的东西也可以随意穿过。“反山川,移城邑”是指他还能使山川互换,能随心所欲地移动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是指身体悬浮在半空无依无靠也不会坠落,接触实物也不会受到阻碍。“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是指多种多样的变化没完没了。化人还偕同穆王“神游幻宫”使穆王进入超乎寻常的梦幻境界之中。“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是指既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也能改变人的认知,这就是“幻术”。从上段叙述中可知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幻术已有精确的定位与明确认识。《列子· 周穆王》同篇中还提及“老成子学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表明先秦时期不仅已有逃遁术、搬运法、悬浮术、变形术、猜测术等“千变万化,不可穷极”的幻术存在,而且已有学习幻术的渠道。

 

后人把这种既能够改变事物的外形,也改变了人的认知的幻化之术简称“幻”或“幻术”,把掌握了幻化技艺之人,称为“幻师”、“祝师”、“化人”、“善眩人”、“异人”、“幻术家”。此后历朝历代,关于幻术的记载不绝于书。如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记载:

 

余所知有鞠道龙善为幻术,向余说事,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幻,能刺御虎,佩赤金为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

 

《颜氏家训·归心》记载:

 

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

 

直至宋代的《太平广记》、清代的《清稗类抄》都有幻术章节,记载了诸多幻术故事。

 

在古代,幻术还有一些别称与之并行。比如从先秦至隋唐称“奇戏”、“奇术”、“奇技”;宋以来多称“撮戏法”、“变戏法”、“戏法”;元以来又称“把戏”或“耍把戏”。称“奇戏”是针对幻术稀奇的表演现象而言;“戏法”是指神仙游戏的方式方法;“把戏”是百戏的转音,亦指江湖游戏、江湖玩意儿。今天仍然有人称幻术表演为变戏法,不过一般来说,是专指中国传统幻术而言。“幻术”、“奇戏”、“戏法”或“把戏”这些传统称呼虽然不同,但细细推敲,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概括幻术这门表演艺术的实质与特征,都是指它是运用人为技艺方法来制造幻象的表演艺术。从文字方面推敲称“幻术”更为确切。但是近百年来“幻术”一词很少面世而多以魔术代之。其实魔术这个名字是随着近百年来外国魔术团、魔术家来华演出带进来的,有浓厚的商业意味。由于欧美、日本等国娱乐市场发展较早,它们的魔术也较早地成为一种商业化的娱乐项目。清代晚期西方魔术团来华演出,新奇时髦的形式在观众中造成很大影响。“魔术”这个词也就流行开来。《辞海》对魔术一词的注释是:

 

魔术是原始人幻想依靠不可理解的神秘行动(手势、舞姿等),以促成事物变化的法术。

 

在不明就里的观众眼里,魔术就是魔法,魔术师就是具有魔法的人。西方宗教认为魔能扰乱身心,破坏好事,而魔术的本义就是惑人的妖术,作为艺术可以解释为神奇之术,和我国原有的幻术的含义是一致的。但魔术与幻术就定义来讲,也有微妙区别。“魔术”是就其魔法对观众的作用而言,施展魔法令人着魔。而“幻术”是就这门艺术的实质而言,是从演者的角度来看它的特征。它的表象虽然是虚幻不实的幻象, 而制造幻象的技法却是依托科学所为,是人为的巧思巧作,是一种艺术表演。幻术对公众这一如实宣告,是区别于一切神灵术和迷信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幻术是对这门艺术最精确、最科学的称谓。

 

 幻术源于巫术

 

幻术这门古老的艺术的起源与巫术密切相关。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囿于认识面的狭窄,对许多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对于天地山川,风火雷电,乃至逝去的祖先怀有敬畏之心,认为冥冥之中有一个万能的神, 在主宰着生民的祸福命运,认为天地之间上有天神,下有地鬼,花的背后有仙,蛇的背后有龙,山精水怪,万物有灵。

 

远古时代先民们为了与神沟通,产生了一种职司叫“巫”。《说文》云: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女称巫,男称觋。这些处于远古社会的上层神职人员,掌管着天地祖宗神灵的祭祀,以至决策政事,实施箴史、历算、预言、记事、文艺、医药、技术等事宜。相传上古的圣人颛顼、尧、舜、禹、汤等,既是政治首领又是大巫。这反映了其时王权与神权是合在一起的。为了与神交往,表达对神的祈求和崇拜,产生了初始的宗教祭祀活动和巫傩仪典,也就是原始的礼乐,后来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巫既然是人神之间的使者和神灵附体的载体,他(或她)们就必须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和异于常人的行为,来显示其像神、通神的特性,这就是巫术,也就是原始的幻术。

 

史实表明,中国的本土宗教,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独立的、至高无上的人格神,而是需要通过施行祭祀和巫术而得以显现其对象。尤其在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主宰一切观念的支配下,天子王侯等统治者更有赖于巫、祝、卜、尹、史的代言,来为自己的权益地位提供依据。因此通神的巫和巫术,以及巫傩典仪对于当政者至关重要, 典仪、祭祀成为国之大事,全民参与。巫的这种异乎寻常的巫术,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方法和技巧,也即是原始的幻术。

 

早期的巫术,包括原始艺术和原始科学,而幻术正是这两者的交汇点。比如3000年前,商代人相信烧牛胛骨,使之裂开,根据裂纹可预知吉凶,验证未来,他们刻了大量卜辞文字,即是今天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主要内容。但研究者们发现,在一些求雨的甲骨文的骨片中仅刻有卜辞,而没有应验的话,说明这些应验的文字是待降雨之后补刻上去的。这种巫师故弄玄虚,人为制造奇迹的做法延续了很多年,客观上对幻术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可以说,巫为幻术的起源与形成提供了原始的资料、技法、技巧以及神秘的表现形式与想象空间。因而可以说,巫术是幻术的直接来源之一。在诸多的表演艺术中,幻术与巫术的关系是最密切和久远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理性精神的发扬,神权逐渐让位于王权,巫的地位逐渐动摇,而幻术却越来越成熟丰富。随着文明的进程,这些原本是为了祈神、娱神的技能,逐渐演变成了娱人的艺术。到了夏代,便出现了专为君王享乐服务的宫廷幻术杂技乐舞演出,时称奇伟之戏、烂漫之乐。这些乐人中有可能就是由巫觋演变而来的。春秋战国和秦汉间,社会经历了巨大动荡,更有大批神职人员流入社会,成为新兴士人阶层。其中不乏由巫觋演化而来的方士、术士。以游仙面目出现的幻术家多出于此间。然而由巫术转化为幻术并非一挥而就的事,而是一个互为消长,逐渐演变的漫长过程。最初的幻术源于巫而诞生,反过来幻术所创造的超常技艺又大量用于巫术,从而使巫术显得更加玄妙和神秘。这在双方都有这种需求,至今也尚未终结。

 

仙佛道与幻术

 

随着历史的变迁,巫与宗教相结合,仙、佛、道活跃在中华大地。巫术演变为“方术”、“数术”、“道术”、“法术”、“神通”。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巫、道、仙、佛与幻术有着不解之缘。因为人类头脑中神灵主宰世界的观念长期存在,人类需要慰藉。客观上讲,尚未作出科学解释的自然奇观,许多貌似神秘的现象,往往会被归于天意,归于鬼使神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利用幻术手段冒充天意,显示神通等的江湖骗子大有人在;古代不少幻术师也借神通、法术来渲染幻术的神奇效果,保护技艺秘密,以求维持生计,有意无意地把幻术与“道术”、“法术”、“神通”混为一谈,把幻术师与巫师、神仙、道士、高僧混为一谈。

 

我们在回顾古代幻术时,往往要将其从巫术、方术、数术、道术、法术、神通中剥离出来,而幻术师往往要从巫师、方士、术士、道士、法师、高僧、神仙中去寻找。例如众所周知的《东海黄公》中的黄公, 就是一个以巫师面目出现的幻术师和驯兽师。他既能坐成山河(会幻术),又能冀厌白虎(会驯服老虎),可是他的表演形式却是“赤刀粤祝(画符念咒)”,由于他年老体弱斗不过老虎,被虎所伤,说明他并没有神通、法术,最终露出了幻术师、驯兽演员的真相。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巫术的背后是幻术的实况。

 

再如《左慈戏曹操》中的左慈、“八仙”中的吕洞宾、韩湘子,高僧佛图澄、康僧会、鸠摩罗什等,按他们的表演现象来分析,都是技艺高明的幻术表演者,但是在过去的记载中没有人称他们为幻术师,而是称为方士、术士、神仙、菩萨、化人。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早幻术技法专著《神仙戏术》,据传是明代大儒陈眉公所著,他并不是将此书作为幻术著作来出版,而是称为《神仙戏术》,即是神仙游戏的方术。这本小册子记载的其实就是20套原始的幻术技法。清光绪年间出版的《鹅幻汇编》的三百多个节目中,可用于巫术的幻术就有八十来项,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其中不少是专为演示巫术所设计的。例如圆光、占卜术、纸人捧碗、火烧红字、祝由遗疮、杀鬼见血等至今仍用于偷魄抢魂、保胎求嗣、送子、求雨、洗寨、冲傩还愿、跳端公等巫师作法之中。可见幻术与仙、佛、道家,与方术、法术、道术、神通之间的历史渊源极为深厚,相互关系非常密切。

 

文化交流先行者

 

幻术是视觉艺术,受众不受语言限制,中外咸宜,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有着特殊优势。幻术是最早登上中外文化交流舞台的艺术。《列子· 周穆王》载:“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原注化人,就是幻人, 幻术家)。”这表明3000多年前就开始了中原与西域的幻术交流。到了汉代中外交流更为频繁。汉武帝于公元前134年起努力沟通西域,从而凿通丝绸之路,与世界上当时同属文明古国的大秦〔古称犁(黎)轩, 即古罗马帝国〕、安息、条支(在今伊朗及中东两河流域一带)、身毒(今印度)、掸国(今缅甸)互通音讯,遣使不绝。因此,这些国家的幻术亦随着使者、商人、僧侣等,陆续来到中国,使中国的幻术品种和数量骤增,在“百戏”游艺演出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史记》《汉书》记载,最早来华的西方艺术家就是两位罗马籍幻术师。《史记·大宛列传》载:

 

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

 

汉武帝刘彻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经过十八年的努力终获成功,大宛诸国派使者随汉使来观汉之广大,于公元前108年抵达长安。献给汉武帝“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大鸟卵即是鸵鸟蛋;黎轩,又作牦靬,古称大秦、海西国,为地中海东岸地区,那时属罗马帝国版图;善眩人,“眩”通“幻”,善眩人就是善于表演幻术的幻术家。他们带来了吞刀吐火等新奇的西方幻术。汉武帝非常高兴,举行了规模空前、中西合璧的百戏盛会招待来宾,附近三里的民众都来观看。中外幻术家表演了“画地为川”、“聚石成山”、“鱼龙漫衍”、“吞刀吐火”、“自缚自解”等精彩幻术。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幻术用于国事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外交效果。从此年年开展这种文化交流活动, 故《史记》称

 

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

 

自从丝绸之路贯通之后,西域幻术源源不断流入中原。《后汉书· 陈禅传》:

 

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明年元会,作之于庭,安帝与群臣共观,大奇之。

 

早期流传于中国的西域魔术节目,见于记载的有“吞刀”、“吐火”、“植树”、“种瓜”、“屠人”、“截马”、“自支解”、“自缚自解”、“易牛马头”、“易貌分形”等。此后自三国至南北朝,由印度僧人和民间艺人携入的节目,又有“钵中生莲”、“食针”、“截舌复原”、“剪绢不断”、“火烧不毁”等。《魏书,西域传》记载悦般国遣使朝献,并送幻人,称能割人喉脉令断,击人头令骨陷,皆血出数升或盈斗,以草药内其口中,令嚼咽之,须臾血止,养疮一月复常, 又无痕瘢。世祖疑其虚,乃取死罪囚试之,皆验。

 

《法苑珠林》载,公元646年西国有五婆罗门来京师,善能音乐、祝术、杂戏、截舌、抽肠、走绳、续断。

 

《旧唐书·音乐志》载:

 

安帝时,天竺献伎,能自断手足,刳剔肠胃,自是历代有之。我高宗恶其惊俗,敕西域关令不令入中国。苻坚尝得西域倒舞伎。睿宗时, 婆罗门献乐,舞人倒行,而以足舞于极铦刀锋,倒植于地,低目就刃, 以历脸中,又植于背下,吹筚篥者立其腹上,终曲而亦无伤。又伏伸其手,两人蹑之,施身绕手,百转无已。

 

卧剑、截舌、抽肠之术皆是印度婆罗门教僧徒常习的苦行术。两汉以来西域不时输入的苦行术,给予中国后世民俗、宗教、生死观和幻术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历代中国也有不少幻术传入周边国家,诸如九连环、茶碗与玉、茶叶箱遁人、飞连化雪、空壶取酒等不胜枚举。许多节目不仅传到东南亚邻邦,甚至传到西欧,在世界幻术发展史中占有一定地位。20世纪下半叶,日本奈良正仓院博物馆发现一本叫《唐儛会》的画册,又称《信西古乐图》。它记录了唐朝流入日本的杂技乐舞达30余种,其中有不少幻术,如“饮刀子舞”、“吐火舞”即是吞刀吐火,“卧剑上舞”即是刀尖悬 人,“入壶舞”即是双瓮遁人,“入马腹舞”即是分身术等多种。日人藤原明衡《新猿乐记》中所提到的“咒师”即为幻术师,“唐术”即中国幻术。日本魔术研究家坂本种芳的《奇术世界》一书中,列为最古的幻术专业典籍的,便是1510年明代陈眉公所著的《神仙戏术》。历史表明,中国幻术东渐对日本幻术的孕育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自明治维新后,日本注意向西方吸取养料,结果形成了东西方合璧的、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幻术,也称东洋奇术或东洋把戏,又对中国幻术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总之,从公元前78年直至2009年7月世界魔术大会在北京举办,2000多年来,幻术一直站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前列,幻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无疑对东西方文化发展与人民友好往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是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纽带和桥梁。

 

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品类丰富

 

前面谈到幻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3000年前西极化人就来到中原表演,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本无幻术,幻术都是来自外 国。例如《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音乐志》、《通典》都有类似记载:

 

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汉武帝通西域,始以善幻人至中国。安帝时,天竺献伎,能自断手足,刳剔肠胃,自是历代有之。我高宗恶其惊俗,敕西域关令不令入中国。

 

幻术来自西域的观念,从魏晋至两宋,历代《乐书》陈陈相因。然而,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导,如果稍微深入一点,全面一点,来考察中国幻术,我们就会发现外来说有失偏颇,中国幻术的主体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它是深深植根中华文化沃土的绮丽之花。

 

首先是对西域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西域的范围甚为广袤。从今甘肃玉门关以西远至葱岭以外,经中亚直至地中海东岸,向南包括东南亚及印度,均称为西域。不同时代记载的西域不一定是同一地区。比如《列子》中提及的“西极之国”是长安以西的地区, 当指今天的青海、甘肃、新疆一带,是中国西部地区并非外国。

 

一般说西域幻术传入中原多指丝绸之路贯通之后的事。其实在丝绸之路贯通之前,中原已有不少幻术存在。汉武帝的百戏盛会的主角也是以中原故有的角抵(杂技)、奇戏(幻术)为主。《汉书·西域传》载:

 

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这里列举的节目都是本土幻术。张衡的《西京赋》中描述的幻术大多数都是中原故有的幻术:既有“华岳峨峨,冈峦参差;神木灵草,朱实离离”这类大型幻景变化;又穿插着“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 瑟,苍龙吹箎,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蜓;洪涯立而指麾,披毛羽之襳纚”的仙人奇技异能表演;还伴以“云起雪飞。转石成雷。霹雳激而增响,磅磕象乎天威”等天气、景色、音响的变化;既有“东海黄公、立兴云雾、划地成川,赤刀粤祝,冀厌白虎”等戏剧式的幻术表演;又 有“巨兽百寻,是为漫衍。怪兽陆梁,大雀踆踆。白象行孕,海鳞变而成龙,含利飏飏,化为仙车”等大型乔装幻术表演。这些节目都是取材于我国典故;其中外来节目仅有“水人弄蛇。易貌分形。吞刀吐火”。由此可见,这场中外演员同台演出的盛大百戏,外来的幻术毕竟还是少数。西域幻术的输入,仅是对华夏幻术的补充,使传统幻术更加丰富多彩,绝不能视它为中国幻术的源头。

 

追溯幻术的源头,从总体上看,它同一切艺术一样,起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幻术活动的踪迹。它起源于人们对理想、对美梦的追求。人类伊始,对太阳、月亮、火、雨等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只能解释为是神话般的非人力所及的力量。另一方面,人类也有征服自然的愿望,盼望着能采撷到丰富的食品,希冀庄稼丰收、畜牧兴旺,于是,头脑中梦想、幻想、理想,自然源源不断地陆续产 生。由此创作出浩瀚的神话世界,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夸父逐日”,乃至“种瓜得瓜”、“支解复活”,等等。古代人民通过神话幻想表现人类在生产力极低的情况下,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和意志。神话是孕育幻术的沃土,我国幻术常取材于神话传说。比如张衡的《西京赋》中描述的许多幻景是来自三神山的传说;“爬绳偷桃”、“穿胸人入贡”是来自《山海经》的传说。“鱼龙漫衍”、“划地为川”、“四时花卉”也都是来自古代神话。

 

幻术依附传统文化随处可见,比如最流行的传统手彩幻术“剑、 丹、豆、环”,它与我国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球弹幻术许多国家都有,中国的球弹却独树一帜,它与道家的阴阳五行,修身养性,吐纳之术,炼丹服丹关系密切。“仙人栽豆”的基本表演形式是:桌上有反扣着的两只小瓷碗和五个泥丸,演者反复吞吐的过程中,泥丸可随心所欲地变来或遁走。高明的艺人招数极多,且招招有名目,从“一粒下种”、“松风贯耳”、“三星归洞”,到“五子登科”,直至十丸相会的“珠还合浦”,到末了变来满碗红豆的“秋收万颗子”一名一目均来自典故,诉说着人们的愿望,且一招一式均与中华文化息息相通。“仙人栽豆”是由道家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演化而来。表演方式与吐纳之术环环相扣,它不仅显示中国球弹幻术技法独树一帜,也反映出创作思想的深邃和程序设计的精微。“吞宝剑”、“月下传丹”、“仙人栽豆”、“九连环”等手彩幻术历来重视手法技巧和表演技巧的提炼,推崇功到自然成的学养,认为练这些节目不仅能练就出神入化的表演技艺,也是演员修身养性,提高人品素质的必经之路。

 

中国科技发展也是推动幻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科技的四大发明很早就运用到幻术创作中。例如对于磁力的认识和运用,早在西汉时期幻术“斗棋”中已出现在汉武帝面前。其原理和制作方法在《淮南子》中说得很清楚。把铁针、天然磁石捣碎,碾成粉末,再用鸡血搅拌成浆 状,涂在两枚很轻的棋子外面晒干,然后放在棋盘上,这两枚棋子就会互相撞击。磁体有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利用这个原理,两枚棋子就斗个不停。后世的“指南鱼”、“指南龟”、“核桃相打”也是利用磁性原理设计的幻术游戏;火药发明之后并没有立即用于军事,而是用于幻术,宋代降烟火幻术成了一个独立行当。《都城纪胜·杂手艺》中有“藏压药法傀儡”,即是一种特制的“烟火”幻术,各种形式的花炮,内藏火药作为动力之外,还有各种人物形象和迸射各色光焰的材料,点燃花 炮,将他们射向空中之后,借助火药的爆炸、燃烧力量,使绢、纸所制作的人物,漂浮于夜空,从而产生神秘莫测的奇异效果;造纸术兴盛之后许多彩纸幻术应运而生。诸如“飞连化雪”、“吃纸吐火”、“口吐百丈”、“湿纸还原”等幻术节目驰名世界;中国瓷器世界闻名,以瓷器为道具的幻术格外丰富,单是彩碗幻术就有一二十种,“酒米三变”、“桂圆变蛋”、“一蛋变四”、“土遁金杯”等不胜枚举。中国幻术是以中国科技为先导,以中国物产为物质基础的国粹艺术是不争的事实。

 

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同时,也是在与外来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中发展的。即使是部分外来的幻术,经过历代中国幻术家的千锤百炼,也融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具有了中国特色。以“吞刀”和“吐火”为例,比如河南南阳汉墓石刻,描绘的口中喷火的表演者乃是一位高鼻深目、头戴尖帽、手执绳索的外国魔术师形象。山东嘉祥石刻上的“吐火图”与埃及古代绘画风格十分相近,说明这些外国魔术家并非仅在长安一地活动,他们的足迹已遍及中原和海滨。然而,出土于徐州的东汉墓百戏石刻上的“吐火”形象,显然已是中国人的表演风格了,《唐儛绘》中描绘的传到日本的吐火也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据北宋末年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艺人常常爬至高竿顶端“口吐狼牙烟火”成为宋代吐火的新亮点。近代“吐火”花样更多。例如口含松香粉,对准明火吹 喷,顿时出现大片耀眼火花。这种幻术技巧逐渐为戏曲所吸收;也有喝水吐火者,而幻术师一般采用“吃纸吐火”,将纸条撕碎了,并交代无火的痕迹,然后纳入口中,幽默地用扇子扇扇耳朵,顷刻却从口中生出浓烟,继而喷出明火,火苗可达尺余。“吃纸吐火”之所以在中国流传下 来,并久演不衰,这与中国纸的发明相关;“吞刀”融合中国剑文化之后更显神奇,常常出现在剑仙侠客的逸闻轶事中,成为中国古代典型幻 术“剑丹豆环”之首。再如“杀人屠马”,发展到宋代就成为名噪一时的“七圣刀”、“七圣法”,与梅山七圣降魔除妖相融合。同样,其他西域魔术,经中国艺人们的千年磨炼,也浸染上了中国特色,融化于中华艺术大动脉之中,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幻术的一部分。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的精神,善于兼收并容,包容万方的胸襟和气度。我们吸纳外来艺术,不仅仅是模仿,也是融入自身的智慧创新与发展。各民族文明的发展,都有赖于相互借鉴与交融,使之达到新的高度。

 

中国幻术不断吸取中外文化之精华持续发展,经过数千年的积累, 至19世纪末,据清末唐芸州著的《鹅幻汇编》的不完全统计已有各类幻术320余套。唐芸州以幻术技法为线索将其分为六类:一为彩法门,运用生活中杯碗瓢盆等小器皿为道具,装置机关为变化关键的幻术;二为手法门,凭借双手夹带藏掖灵巧操作,取得变幻效果的幻术;三为丝法门,由绳拉线牵为关键促使变幻的幻术;四为搬运门,将彩品藏掖在演员的身上或道具内,借搬运法形式展现彩品的幻术;五为药法门,运用化学药物促使变化的幻术;六为符法门,借画符念咒形式变化的幻术。

 

《鹅幻汇编》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局限,仅收入幻术320余套,有些古代幻术门类和重要节目尚未列入其中。例如浮悬术、隐身术、肢解 术、幻景术、心理幻术、数理幻术,等等,如果将这些幻术包括进来,其数量还会增加许多。总之,当今流行的许多幻术、戏法、魔术都能在中国古代幻术中找到根源。

 

纵观中国幻术不论是创作思想,表演形式,还是物资、器材、技 术,都是紧紧依托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紧紧依托中国科技的进步而进步。细审中国幻术的每个门类,每个节目无不深深打上中国文明的印记。中国幻术具有深厚的科学、哲学、美学文化内涵,是值得我们珍爱的国粹艺术。

 

摘录自《中国古代幻术》 作者:徐庄 傅起凤



推荐书籍:《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


埃及左塞尔金字塔:国王有死,然而石头永存


难解的复活节岛之谜


(明清时期)孔府筵席


食人族与神秘病毒


河图、洛书是上古的无字天书?


失落的印加文明——帕依提提古城


道教建筑概说(多图)


佛教建筑概说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不远复 无祗悔


中华文明:爱情神牛郎织女(情感神)


中国古建筑抗灾之谜


(关于汉字)不必敬畏,但也不能胡侃


“沐浴”原来是严格的礼仪制度


健康食品24法则:吃什么?吃真实的食物


认识“道家健康术”(上)


认识“道家健康术”(中)


认识“道家健康术”(下)


日本百岁老人的智慧:《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全集


儒家养生思想


植物为师


素食养生:云南野生菌  附:红葱与鸡枞菌 ▏松茸


欧洲和美洲的基督教饮食(一)


“阑尾真的没有用吗?”——盲肠末端的烦恼:阑尾


饮食中的觉知:“半年前的食物塑造了今天的你”




*          *




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一 )


实修技巧严选 合集(一)


灵性故事严选 合集一


实修理论严选 合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汇集(一)


《卡比尔诗选》全集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 故事集(一)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视频) 故事集(二)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巴巴.吉传》全集 附:巴巴•吉故事三则


《明师》《生命的轮回》《死亡之谜》《人 !认识你自己》全集


《修行的完美七要》《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全集


《灵性的芬芳》《素食人生》《神秘主义的秘密》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


┅┅


《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全集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全集


《与尤迦南达的对话》(全集)


来自苏非的教导(一)


来自苏非的教导(二)


苏非的故事(一)


《鲁米诗选:爱的火焰》全集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全集


┅┅


那些实修者必须知道的专业理论知识(一)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静老说的话》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缁门崇行录浅述》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花出青嶂》选章  《和颜爱语》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唯识与中观》全集


《竹窗随笔》全集一  《金刚经说什么》全集


《七十空性论》今诠  ▎《心经》略说  ▎《楞严经》解读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全集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补遗篇(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海奥华预言》《 地球守护者》《看见真相的男孩》全集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濒死体验(NDE) 濒死经历案例汇集 (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一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二


《入门-古埃及女祭司的灵魂旅程》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空谷幽兰》全集


《密勒日巴尊者传》全集


濒死体验:《天堂的证据》全集


日本百岁老人的智慧:《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全集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集


《八万四千问》全集 宗萨仁波切


《藏密心要十讲》全集


┅┅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一)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二)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