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大都市中心创新空间发展
深圳南山区位于全国百强区之首,平均每平方千米空间即拥有一家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以每年1家左右的速度增加。南山区目前已成为我国科技与制造的桥梁,中美贸易摩擦与科技对抗时,曾被戏谑称为美国与深圳南山区街道办的战斗。
创新基因和创新雨林生态的维护是南山区保障不断产生创新的源泉。从南山区的功能断面和空间断面跃升来看,南山区适时抓住科技创新的每次技术创新与迭代,在各个时代经历了多次迭代呈螺旋上升。
——分析深圳市南山区创新资源、创新模式、创新空间、创新路径在过去几十年的特征和持续演变,对于研究中国特色的城市创新空间发展具有可借鉴的经验。
深圳南山区范围示意(1970年与2020年卫星图片对比)
01
大都市中心创新空间逻辑
——观察南山的三个视角
1. 创新空间是否有规律可循?
从20世纪初全球创新空间经历了三次转变:
2. 科技在外迁还是回归都市?
2014年布鲁金斯学会提出“创新城区”概念,提出科技逐步回归都市,创新由飞地型园区逐渐向创新城区、创新街区集聚。
3. 新地理逻辑是否就是对的?
乔尔·科金特(2010)曾提出“新地理”逻辑:
02
南山如何促进科技创新持续引领
——两种力量互促下的迭代创新
1. 政府力
依托“第二曲线”,以“三进三退”引导创新迭代
南山区从“国家高新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其历轮发展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30年来,南山区持续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抢得先机,从最早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再到如今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南山区之所以能够在几次浪潮中分别抓住机会,正是因为当该类行业与城市创新发展相背而驰时,会主动引导产业优胜劣汰、升级与迭代,南山区曾通过“三进三退”分别引导当下企业创新。
《城市孕育创新,创新改变城市——深圳的空间供给转型》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4]转绘
创新不是在同一条曲线里渐进性改良,而是从一条曲线变为另一条曲线的新组合。
连续性创新:沿着第一条曲线的增长称为连续性创新,这种创新是沿着既有通道的创新,如对现有技术的持续改进、产品的升级迭代、流程的不断优化等,通常表现为线性增长。
非连续性创新:从一个经济结构向另外一个经济结构的转换称为非连续性创新,也叫第二曲线创新,这种创新往往能够带来指数级增长。
2. 市场力
依托“雨林法则”,激活各时期明星企业影响力
南山区在不同时期则有一批又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孵化成功,遵循着自由生长的“雨林文化”。从而诞生了华为、中兴、腾讯、大疆、迈瑞、光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以及细分行业的“领头羊”深信服、瑞声科技等,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在南山区高度聚集,并形成一个巨大生态链。
| “参天大树”构成的领军型企业
南山区自身培育出的上市企业174家(占比75%),迁入的上市企业5家。随着南山区成本提升以及部分企业生产规划、空间需求提升,华为、中兴等逐渐选择外迁,于此同时,南山区的创新土壤又在不断孕育新的创新企业诞生、成长,且企业在新领域创新会择机选择借助南山区创新生态平台力量。例如华为终端虽然外迁,其新的鲲鹏生态圈落户南山区,促进新一轮创新攻坚。
| “微生物”组成的后备梯队企业
当前南山区现存上市企业中超过70%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上市企业培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梯队,形成梯次型创新企业群。并形成了腾讯系、香港系、海归系、高校系等不同的创新企业。
图片来源:城PLUS+言文设计
03
如何提升市场创新转化能力?
——两模式促应用创新转化
D·E·司托克斯通过“科学研究的象限模型”将创新分为4种类型,包括波尔模式、爱迪森模式、皮特森模式、巴斯德模式[19]。前两者分别为纯基础研究创新和纯应用型创新,在巴斯德模式中强调由应用引发、倒逼基础研究。
科学研究的象限模型示意
南山区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从资源短缺到自主创新,从“三来一补”到“科技创新”演变,高度依赖企业为主体的应用型创新。且南山区创新具有显著的“4个90%”特点,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企业主导的创新、90%以上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发明投入源自于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22]。创新过程中首先要面对市场需求、应用,以应用倒逼创新,为设计—孵化—生产—运营提供一站式服务。
1. “金融+科技”融合,促进快速商业化
南山区之所以能诞生众多科创企业,离不开便利的融资环境支撑。之所以能促进科技创新的商业化,既因为南山区背靠大湾区,靠近香港可直接利用便利的融资优势,也包括深圳市政府和南山区政府持之以恒地金融政策创新,以促进“金融科技融合”。
在2020深圳特区成立40年之际,针对如何以金融促进创业,深圳提出创新“容错机制”和“劣后机制”,通过创立天使母基金,投入到创业企业中,若企业创业失败,由基金优先承担40%损失。通过允许宽容创业失败、以宽容的劣后机制鼓励创新。
2.“科技+制造”转化,促进快速量产化
南山区的科创发展、强大的市场转化能力,无法脱离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供应链提供能力。深圳灵活而强大的供应能力,粤港澳大湾区更低的原型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庞大产业链和制造业从业人员形成的规模化生产,构成了大湾区强大的制造业生态系统优势。根据彼得·蒂尔的“从0到1”理论,创新是“垂直进步”的“从0到1”的过程,但如何促进“水平进步”的“从1到N”,需要强大的供应链生产能力予以支撑。
04
如何提升多主体创新发展活力?
——创新走廊缝合基础创新短板
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南山区空间呈现了两大特征:
首先,高度依赖各营城主体。“从无到有”建设时期,华侨城、科技园、蛇口、西丽等政府、央企、高校主导的片区发展质量相对较好。但上述主体以外的片区,由村办企业自下而上发展而来品质相对较弱。
其次,南山区创新的上半场优势为应用型创新,但基础研究型创新相对薄弱。
深圳在本世纪初就已意识到遭遇基础型源头创新瓶颈,洞察到中小企业被动外迁趋势,客观造成城市创新价值链闭合困境。在上述背景下,如何促进各创新空间融合成为南山区重点关注方向,因此,政府通过筛选重要线性廊道促进品质提升。
1. 通过创新走廊助推创新升级
南山区于2008年提出通过建设“大沙河创新走廊”,以创新走廊促进上游源头创新和下游市场转化相结合。南山区大沙河创新走廊为区际层面的创新走廊,长度13.7千米,串联西丽、桃源、粤海、沙河4个街道,为城区内部创新走廊。
今日,大沙河创新走廊也是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创新资源、创新产出上更加密集,相较区域型创新走廊,城市型创新走廊特征更加突出。
2. 梯度引导创新走廊职能
从梯度化的创新职能而言,分别引导上游、中游、下游差异化的功能。
上游:以大学城为核心建设知识创新高地,重视源头创新,做好创新知识输出。依托高等院校(清华、北大、哈工大研究生院等)和研究院、超算中心等科研机构,建设重点实验室集群,集中力量攻克理论、技术瓶颈与难点。
中游:以留仙洞为核心建设产业创新高地,以企业为主,联动上游,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下游:以深圳湾高新区为核心建设技术创新高地,承接上游、中游创新力量,依托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为创新成果市场化提供技术支撑。
深圳大学城
3. 积极探索空间供地政策创新
南山区的低成本产业空间和居住空间供给难度极高,如何在房价高企、成本高企情况下,为企业、为人才提供相应空间,是南山区促进创新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亟需通过政策、机制来解决。从政策机制上盘活M0用地,鼓励M0“工改工”,留住产业创新发展空间。留住产业发展空间,避免产业空心化,鼓励产业升级改造,限制工改商。鼓励企业自持租赁,限制转让出售,培育低成本创新空间。
4. 探索创新空间多元供给模式
针对成本高企、人才流失、空间紧约束,一方面,通过推进深汕、河源等异地产业园建设,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合作共建机制,通过“飞地经济”缓解空间瓶颈。另一方面,立足南山探索更多元的“低成本、高品质空间”空间供给方式,将吸引人才、吸引企业放在首位,激活创新生态。
…
相关阅读:
近期阅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