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孕育创新,创新改变城市——深圳的空间供给转型
深圳的创新背景
3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是一片“科技荒漠”,当时全市仅有2名工程师;30多年后,深圳成为“创新之城”、“创新栖息地”,孵化出了华为、中兴、腾讯、大疆等明星企业,创客之城的广告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
回顾30多年的发展,创新成为深圳转型之要、竞争之本、动力之源。值得探讨的除了持续的创新、民营的胜利、改革的深度,还有创新空间的供给与组织。
30多年来,深圳的产业战略发生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塑造创新产业集群”再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三次转变,经历了要素推动、投资推动、创新推动的“三退三进”。
深圳产业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变和四个阶段
深圳的空间转型
产业升级与空间转型相互促进,创新型产业的空间供给逐渐由物质空间向功能空间延伸。从早期产业园的简单复制与扩散,以产业带为载体整合资源,到利用城市更新进行内部挖潜,再到布局尺度不一、类型丰富的多中心功能网络,实现了由“产业园区”到“产业带”再到“创新城区”的演化。
“三来一补”贸易驱动,在交通便利地区布局工业区,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贸易和初级加工业是当时两大支柱产业,产业发展依赖低成本土地空间和劳动力资源,产业空间大多分布于特区腹地、交通条件便利的集中工业加工区。以《深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指导,逐渐在上步、皇岗、福田一带形成了以电子、轻纺、建材工业为的成片工业园;在西片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蛇口工业区、沙河工业区。其中,1982年开工建设的上步工业区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成立的电子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1984年深圳工业用地规模与分布
该时期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奠基期,城市主要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主,通过外引内联的方式发展电子产品初加工和对外贸易,奠定“深圳制造”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86版《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确立了特区的弹性带状组团空间、超前安排了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之后的产业发展预留了发展空间、保持了发展后劲。
高新技术制造业驱动,产业园区向外围扩散,开始形成第二代IT产业基地和高科技产业集群。
退:贸易、初加工
93年停止登记三来一补企业,坚决迁走污染企业
进:高新技术制造业
科技兴市,支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9年,“三来一补”企业达到全市引进项目的56.8%,工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深圳前瞻性地提出“科技兴市”战略,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停止登记“三来一补”企业。此后,有针对性地布局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高新区和华强北等地标,在这一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
利用地缘优势和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形成以电子和计算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企业配套集群,第一代产业园开始出现转型迹象。1988年,赛格集团开始经营大陆地区首家电子专业市场,上步工业区开始向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和专业交易市场转型;1994年,华强北由工业区向城市商业区转型。
政府通过直接编制产业园区规划的方式,跳过了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起点的园区企业自发集中阶段,自上而下塑造专业化产业聚集区。1995年《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学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6年深圳市整合了深圳科技工业园、中国科技开发院、高新技术工业村,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97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提出对既有低档次产业进行改造清退,高新区初步形成集研发区、工业区、生活配套区等严格功能分区的第二代IT产业园区。
1994年深圳工业用地规模与分布
这一时期,深圳主动放弃工贸红利,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空间供给上,政府利用指令性和干预性的规划手段引导特区内的产业置换、促成高科技制造企业在园区集中。
此后出台的1996版《深圳市总体规划》,在市域范围内确立了轴带结合、梯度推进的组团结构,为下一阶段的空间拓展和创新需求打下了基础。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布局结构图
高科技产业化驱动阶段,“底线约束”促进园区升级,“腾笼换鸟”强化优势产业带,改善环境和设施塑造创新地区。
退:重工业、劳动力密集型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有序撤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进:自主创新、科技“产业化”
发达完善的创投体系
创投机构占全国1/3,植入科研机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圳转向以企业为主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阶段,成立“高交会”、“创新投”,推进科技“产业化”。然而,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的深圳,面临土地、能源资源、人口和生态环境“四个难以为继”。全市土地开发强度近50%,自西向东建设了多个高新产业片区,但企业需求与空间供给矛盾掣肘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事实证明,“四个难以为继”既是束缚城市规模扩大的门槛,也是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布局的动力。深圳将全市近一半土地划入基本生态线作为底线约束,转变空间供给模式,重构产业空间布局,重新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位置优势:
出台《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纲要》,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带,统筹优化各产业片区的创新资源配置,通过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有序撤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高端产业和创新产业提供了空间。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片区空间分布图
资料来源: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和发展纲要
通过创新工业用地更新政策和土地资源供给方式
提供低成本创新空间
各产业园区为创新单元进行内向挖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空间选择,涌现出华强北、车公庙、蛇口网谷等大量看似不可预见的创新地区。
推进城市更新和综合环境建设提升
提升中心区城市功能
顺应金融产业集聚的需求,建设更新公共服务设施和商务楼宇,促进中心区在承担全市行政、文化中心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培育金融、商贸和服务中心的职能。
这一时期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成熟期,产业内涵得到提升,空间上形成以产业园区为模块单元、以产业带连通融合的点轴式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带逐渐成型,华强北、车公庙等从工业区转型为大型商务园区、从传统加工工业转变为现代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地,罗湖、福田、前海等成为城市的综合服务中心,开始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源头创新驱动阶段,通过物质空间形态的改造,在全市层面构建创新空间格局,实现创新升级、全城创新。
退:低端、非自主产业
5年转移1万家以低端、非自主产业为主的企业
进:源头创新、城市创新
完善创新生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始于斯时不止于斯,深圳进入城市空间存量发展、从“拿来主义”到自主创新的阶段。为顺应新经济和创新产业的要素和逻辑转变,适应创客时代“街区城区创新”的需求,深圳不再局限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产业带组织创新产业空间,而是在市域范围将产业空间要素进行整体安排和重组。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布局结构图
城市创新要素开始区域化布局
大量企业的制造业环节开始外迁,华为等深圳企业谋划区域布局和全球收购,比亚迪等企业的产业转移园区分布在“3+2”经济圈协同发展地区。整合建设了大沙河创新走廊、华为科技城(坂雪岗科技城)、国际知识创新村等不同尺度、内涵丰富的创新功能网络。
深圳企业开始外迁至东莞惠州
资料来源:深圳与深莞惠“3+2”经济圈协同发展战略
工业园和科技园载体升级,
培育创新土壤,实现中心功能提升
加速城市更新,引导空间资源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和领域配置,实现加工制造业向研发办公新型产业、创意园区的“空间置换”。推进罗湖、福田等中心区功能向企业总部、教育科研、金融支持服务、技术研发及文化创意等高端环节集聚。
深圳不同类型的创新空间分布图
引进和培育创新型载体,
推进“多区融合”,打造创新城区
引进华大基因、光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科研机构,攻克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这一“软肋”。结合城区发展的重点区域,建设高品质的环境与服务设施,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生产、研发、居住、商业片区间的互动与融合,建立更开放的网络联系,打造创新城区,催生了以前只有在硅谷才能看到的新业态。
中心区打造服务型区域:
提供全天候的业态、设施和空间,激发活力;
通过针对创新的空间布局、设施配置、场所培育,打造创新街区。
综合城区域:
构建和谐匹配的就业和居住空间;
营造高生活品质,浓郁艺术和文化氛围;
营造“人与城市”的体验关联,营造舒适美观的空间形态。
产业园区:
从园区思维转向城区思维,建设面向创业创新的的就业区;依托高标准、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科研服务设施和低成本的居住空间,吸引国际性的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
深圳“十三五”重点发展区域及建设指引
这一时期,城市进入以自主创新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阶段,从“山寨之都”转向“创新栖息地”,华强北电子市场成为硬件创客天堂,南山云谷从简单制造业升级到物联网产业和生物产业集聚区,蛇口、华侨城从工业园区转化为创意创业园区,全市形成了“核心区以创新为主,外围地区以高新制造兼创新为主”的创新产业空间布局。
2017年起,深圳开始对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升级进行布局。依托17个重点开发片区和22个国家化重点园区,搭建“全球创新创业直通车”,为创新项目来深提供承接载体,加快全球创新创业资源进一步向深圳集聚,将深圳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图片来源: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
结语
城市孕育创新,创新改变城市。
资源匮乏条件下,妥善应对可激发创新活力,除了要有产业选择的定力、因势而动的能力、激发市场和企业的活力,更要有变革突围的动力和空间。
合理引导和调整规划,对于吸引创新企业集聚、突破空间资源约束具有积极意义。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空间作为和规划政策重点有所不同,采用各种空间利用形式应对创新型产业持续性的空间需求。
创新政策保障,以多元空间满足不同主体、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区位优越的老工业区通过更新和再产业化,能够形成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强大吸引力;面向市场的产业服务功能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能够形成综合性高价值区域。
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生态,应对新经济和创新发展的“难以预见”。以创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释放土地空间,以协调区域创新功能开拓合作空间,以融合催生新生业态创造产业空间,提升城市整体空间创新能力。
“深圳这座城市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强,以先行先试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作为立市之本、发展之机、活力之源。”
——深圳市原副市长张思平
延伸阅读:
为什么国家以“城市群”作为城镇化主体形态?如何引导城市群发展?
· · ·
作者 | 张俊
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研究中心
感谢阅读/分享
关注“城PLUS”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中留言或发邮件至:
cheng+@szcaup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