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英国七所顶尖私校录取!华人家长分享英国私校备考经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华闻派 Author 华闻周刊
本文首发于《华闻周刊》最新一期“欧洲好学校”专刊。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华闻派,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一进入每年的2月,就到了英国各大私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近日,《华闻周刊》获知,一位11岁的英国华人男孩,陆续收到了包括伊顿公学、哈罗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圣保罗公学、温彻斯特公学等英国七所顶尖私校的录取通知,其中部分学校还提供了高比例的奖学金。
到底报考英国私校有什么秘诀?又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私校?本期《华闻周刊》采访了华人男孩的父亲张一帆(化名),与他探讨了关于英国私校的备考经验。同时,张一帆也说,无论考上哪个学校,都只是孩子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孩子人生的成功与这些都关系不大。
此外,《华闻周刊》采编团队还实地走访了包括威斯敏斯特公学、圣保罗公学和温彻斯特公学等多所英国、瑞士和卢森堡顶尖私校,详情请见最新一期《华闻周刊》。
▲伊顿公学主楼前矗立着创建人亨利六世的塑像(资料图)
“秘诀?我没有秘诀。”听到记者的问题,张一帆笑了起来。近来,“推娃”一词在网络上很流行,张一帆说,他和太太就是“推爸”和“推妈”。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少能完全自觉地学习,更多地需要父母的引导,只要注意压力在可控范围内的,是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我们的孩子就没少被我们‘推’。”
为了备考这几所学校,张一帆的儿子目前学习的课程,有些已经比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学课程超前了至少两年。也就是说,他孩子目前在6年级,有些科目已经在做8年级甚至9年级的题。
张一帆儿子小时候阅读的书目是《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 Tree)系列,大一些就会广泛涉猎各种题材的书,但主要还是兴趣引导下的阅读,没有规定什么范围,做到开卷有益就好。做题用的是Bond系列,也会做做ISEB(为英国顶尖私立中学提供私校预考Pre-Test)的练习。张一帆介绍说,这些都是一些常规的练习题,根据孩子数学特长,他还会让孩子做一些英国的奥数题,但更重要的是把基础打好,而不是追求难题怪题。
“我的包里就揣着一本奥数书,我会自己先做,做了之后再给我儿子,让他试试。”他对孩子说,“奥数题你可以做,但不能着迷,因为这个题要多深就有多深,多少时间都不够。”他同时也表示,不推荐所有的孩子都做奥数题,“毕竟和考学的体系是分开的,思维方式也不太一样。”
01
神秘的伊顿入学考试
对不少华人家长来说,英国私校的入学考试还是很神秘的,用张一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考什么,怎么考,根本没人知道,很多就是靠自己去试,或者口口相传才知道。”
就拿伊顿的考试来说,要想获得13+的入学资格,得在孩子11岁时就进行考试。考试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参加ISEB Common Pre-tests 11+的考试。第二阶段就要参加伊顿自己的选拔考试和面试。
在第二阶段伊顿的考试中,其中一个考试是参加由伊顿和剑桥大学联合设计的电脑智力考试,孩子需要在电脑上完成一系列智力测试题,包括阅读理解、解谜、逻辑推理、图形推理等等。
“这套题伊顿是保密的,在外面找不到。题目的难度是递进式的,先从简单的题考你,如果你做对了,下一道题就会提升难度。如果你做错了,那么又会跳回简单的题目。如果孩子考试出来说,这套题特别简单,那么可能他考进伊顿的希望就很渺茫。如果你的孩子考试回来告诉你,题目很难,反而说明考得不错。”
这个阶段除了机考之外,另一个重头戏就是伊顿的面试。“我们家老大(张一帆还有个小儿子)这次能拿到这么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面试的表现绝对是关键。”
对于伊顿的面试,张一帆还提到一个细节,到伊顿面试的孩子都会被召集到一个教室里看电影。“所有的孩子都是在看电影看得津津有味时被拽出去面试的。”
张一帆的孩子是这批面试学生中最后一个,被叫去面试时,他一边上楼梯就一边想: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不能再想电影里的情节了。张一帆分析道,这可能只是一个无意的安排,但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很可能会被打乱阵脚。
伊顿的面试可以说是“不走寻常路”,考官不会让孩子展示他们已经很出色的能力,张一帆大儿子对任何两位数平方的计算可以说是“张口就来”,但考官却没有问他有什么特长。“考官完全主导整个面试,考生的思路也完全被考官的思路牵着走。”
在张一帆眼里,他的大儿子确实聪明,但他一直认为孩子的成绩不是最拔尖的。“他的强项是他的情商,或者说是沟通技巧。他似乎有一种天生的能力,知道怎么和面试官顺畅交流,达成共鸣,这一点在面试中尤其重要。”
▲伊顿公学每年都会举行伊顿墙球比赛(摄影:Charile Broad)
对于面试的准备,张一帆向记者反反复复强调了一点:一定不能过多的让孩子做面试训练,“让孩子说大人话,这是非常非常忌讳的,你以为的标准答案,在考官面前一下就穿帮了。”张一帆举了个例子,“我们只会告诉孩子,伊顿出了19位首相,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至于你用在哪,那你自己去准备。”
今年3月27日早上10:30,张一帆记得特别清楚,他收到了来自伊顿公学的邮件。他的大儿子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伊顿公学的预录取资格,但拿到预录取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孩子还需要在13岁时参加伊顿的Common Entrance考试(一般来说,来自公立学校的学生则需要参加Eton Entrance考试)。一般而言,获得预录取的学生大都能通过13岁时的入学审核。
伊顿还有国王奖学金(King’s Scholarships)和音乐奖学金的考试,国王奖学金的获得者能减免10%的学费。每年入学的新生中,只有得到小学校长推荐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竞争,最终每年获得奖学金的只有14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参加这个考试的学生,一共得考9门课,其中英语、数学、科学和通识考试I(General I)是必考科目。“要参加这个考试,数学起码要做到A-levels(英国高考)的题目,法语要达到能写短文的水平。如果你做不到,那你连试都不要试。”张一帆透露道。
伊顿国王奖学金的获得者不仅能住特殊的宿舍,有单独的房间,还能在普通学生穿着的燕尾服外加一件象征荣誉的绶带。
张一帆自然明白,获得国王奖学金也意味着要承担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孩子往后的五年都得在学业上有比较出色的表现。“我们不会给孩子太大压力,他能考上最好,如果考不上也没有关系。”
02
“摸透”英国精英教育
其实,张一帆的大儿子在小学四年级前都是在当地的公校就读。由于孩子的数学成绩比其他孩子高出一截,于是他找到这所公校的校长,希望和校长探讨如何给孩子进行课外辅导。
结果校长一句话给他泼了冷水,校长并不主张给孩子进行补习。张一帆这才搞明白,“英国公立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用中国大白话来说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张一帆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开始思考让孩子进入私立学校就读。“英国的私校也分三六九等,每个私校的理念也不一样,私校最上层的就是公学。如果目标是心仪的公学,先去预备学校(Prep School)有助于孩子将来申请公学,毕竟预备学校就是主要给公学输送学生的。”于是从四年级开始,他把孩子转入预备学校就读。
“到底什么是私校?什么又是公学?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你的孩子适不适应这套体系?华人移民家庭的孩子到了英国,又能不能适应?如果把孩子送到不适合他的体系里让他接受教育,这不是害了他吗?”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张一帆的脑袋里盘旋,“要研究公学,就得从‘根’上研究。”做研究调查工作出身的张一帆,拿出了“看家本领”,他翻阅了大量的关于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书籍,从这些书中,他开始了解英国公学教育体制形成的背景。
早期的学校本来是面向平民的,后来贵族子弟开始进入学校读书,使得这些学校的贵族色彩越来越浓厚。这些贵族靠战争获得相应的地位,骑士精神深入了贵族的血液。“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学校非常重视体能训练,只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去打战。”
英国传统私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寄宿制,最小的孩子8岁就要到学校住宿了,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就是在8岁时被送到拉德格罗夫预备校(Ludgrove School)读了五年书。
“没有一个妈妈舍得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把孩子送去住宿的。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这些习惯养尊处优的孩子割裂和家庭的感情,磨炼他们的意志。”张一帆认为,只有搞清楚了这一套体系,才能摸清楚公学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英国这么多所公学,又怎么知道哪所学校适合孩子呢?张一帆进一步研究时发现,除了我们传统所知道的“九大公学”之外,1886年的英国《公学年鉴》还列出了“25大公学”,这25大公学与九大公学也有所重复,每个公学的特点和培养学生的目标都不一样。对于那些希望孩子去公学就读的华人家长,张一帆建议就是:“一定不能跟风走,父母自己一定要做功课,别的孩子上的学校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对于到底要不要考伊顿,张一帆坦陈,他和他的妻子也曾有过纠结。有段时间,他们并不觉得伊顿适合自己的孩子。“伊顿的特点就是‘swim or sink’(沉浮全靠自己),他们把这些能力很强的孩子招进学校之后,就会让孩子自由发展,晚上自习时间,电脑随便你用。”他很担心孩子没有了压力,就会不思进取。
后来他发现,这和伊顿培养学生的目标有关,“伊顿被称为‘国王和首相的摇篮’,他们是冲着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去的。未来的领导者有个很关键的特质,那就是‘慎独’,这种自律不是通过别人的管束来实现的。如果在伊顿就读的过程中,你不具备这个特质,被淘汰了,那么就证明你不适合伊顿。英国公学竞争之残酷也就体现于此,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
张一帆和大儿子进行过一次深谈,“孩子和我说,他也不知道伊顿适不适合他,但想试一试。我一听我就知道,他自己内心还是向往的。”孩子收获了多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张一帆和太太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接受了伊顿的预录取。
▲正在进行赛艇比赛的伊顿学生(资料图片)
陪孩子去面试时,张一帆和太太也没闲着,他们分别与伊顿、威斯敏斯特、温彻斯特、圣保罗、汤布里奇公学的招生负责人聊过。在哈罗,他们甚至全程见证了孩子面试的过程。
这一圈英国顶级私校考下来,张一帆发现这些私校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哈罗公学体育很强,尤其是橄榄球,适合体育好的孩子;圣保罗公学在历年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有很好的成绩,他们偏重招理科成绩比较好的孩子;而威斯敏斯特公学的文科则比较强。”
虽然每个学校招生的流程以及考核考生的侧重点不同,但张一帆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些学校绝对不要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这些私校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喜欢招收全面发展,单纯善良性格好的学生。
张一帆总结道:“这样的孩子送到学校那,学校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他们想要的人。如果孩子都已经固化了,想改变孩子就很难了。”
张一帆最后说,无论考上哪个学校,都只是孩子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孩子人生的成功与这些都关系不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关键是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锻炼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格局,有个强健的体魄,快乐健康地走向自己的未来。
延伸阅读:被伊顿等多所顶级贵族学校录取,爸爸深夜书信感人至深
以上内容来自《华闻周刊》最新一期“欧洲好学校”专刊。
- The End -
文 林卉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片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华闻派,转载请联系作者
英国房产与投资收藏贴:
英女王海外唯一的“家”出售, 海景6居室1600平米才卖这个价! 敢买吗?
巴黎圣母院新尖顶, 全球设计师大开脑洞的方案, 您最喜欢哪个?
400多年后, 英国人终于找到莎翁伦敦故居! 如今房价几何?
伦敦稳居欧洲独角兽之都,众优势均甩对手几条街 (附独角兽企业简介)
我在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