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节文化重构:年味变淡,还是生活在变?

付萍 小荣说 2024-04-14

不到一个星期就过年了。

充满年味儿的传统习俗、仪式庆典、符号元素,在我们的共同记忆和现实编织下,一年又一年更迭延续下来。然而,时代和岁月的裹挟,让这些传统的年俗变成了一道精神上的食物,越来越淡出我们的视野、淡出味蕾,逐渐的化成了一道迷失的乡愁和守望。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景日新月异。春节旅游、电子鞭炮、电子春联、电子红包、微信拜年,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祭祖、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压岁钱等习俗。在以往严肃、神圣、虔诚的年俗氛围中融入了现代的娱乐和商业气息。

当春节文化记忆的媒介向数字化、现代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倾斜的同时,春节的传统仪式感也在不断弱化。遗忘与创新总是此消彼长,春节的文化记忆,正在被新时代解读和重构——

年,穿越千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包括一些特定的习俗、符号、仪式,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再现。在这个共同节点上,人们把对未来的希望、憧憬和热望,通过年俗表达出来,在历经千年的岁月沉淀中,创造了灿烂而丰富的年文化。

春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腊祭”,传说神农氏时期,人们“索鬼神而祭祀”形成“岁终出祭”的古俗。先秦时期,春节习俗才开始有所萌芽。《诗经·幽风·七月》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是说人们喜获丰收之后酿制美酒,祈求长寿的场景。

从汉代开始,新年的习俗也渐渐定形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鼓励人们珍惜五谷重视稼穑,人们的生活情趣有所提高,一年一度的新年庆典成为惯例。唐代时思想开放,新年习俗逐渐摆脱了迷信、祈福等神秘色彩,春节出现了由祭神到娱人的重大转变。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加速了节庆的民众化。明清时期,社会风气进一步改变,人们更加注重新年的礼仪和游乐性,老百姓登门叩拜礼尚往来,达官显贵文人士子互送名帖,相互拜谒,舞狮、舞龙、演戏、说书等节目已经很流行了。

广义上的年,从腊月初八腊祭或者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段时间,由一系列的节日组成,还包括许多准备工作和后续工作。从腊祭到元宵,年味就像流动的电影胶片,层层叠起,由浅入深,最终归于平淡。有高潮有终结,浓缩成人们一年来的生活剪影。

年味去哪了

“年味变淡”的背后,隐藏着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升级与审美需求的提升。

新的春节习俗在一年又一年的辞旧迎新中悄然变迁。朋友圈、微博、抖音晒出年夜饭,压岁钱变身手机上“疯狂抢红包大战”,语音聊天送祝福,远程视频互相拜年,朋友圈祝福短视频的转发,移动终端观看春晚,刷微博吐槽春晚等等,刷新了新年的记忆。

当旅行成为生活方式的同时,相对的,“旅游过年”也成了新“年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春节假期带着父母、家人外出旅游。文博景区、温泉滑雪、民俗庆典、文艺展演、祈福庙会,包括出国旅游,感受异国风土人情等等,成为国人过年愈加喜欢的贺年新方式。

春节在不断翻新,并衍生出新的形式和内容,这是城市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必然。

对于很多人看来,过去、当下、未来,时间轴上的年味也许都大不相同,新的年俗、新的年味,底色却没有改变,团圆、快乐、喜庆、祝福、憧憬,依然是春节主题。无论是城市里的春节文化,还是乡村的过年习俗,底层的价值核心上,一脉相承,只是表达年意的形式变了。

怀旧的人们不厌其烦追忆的年味,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年文化的本质是精神层面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的传承载体。当心灵和精神层面上始终认同、追寻和珍视这种朴实、团圆和喜庆的文化氛围,那么,年不仅不会“变淡”,而且还越来越新。

新年更新

《2020年度春运出行预测报告》中提到,近三年反向春运人次增幅明显。“接家人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春运大迁徙不再是“常回家看看”的主题旋律,取而代之的是“常出去看看”。

在飞猪的数据报告里,最温暖的莫过于反向春运。接父母来奋斗的城市过年的,两年来保持了平均30%的增幅。“亲情速递”过新春,常年放外卖的餐桌,也终于有了妈妈的味道。

凡是节日,总是寄托着人们的某些心理和情感诉求,诸如健康平安、和谐美满、团圆兴旺等等。源远流长的年,经过岁月洗礼,每一个时代,有着每一个时代的特色。

春节并非遗产,而是生活,无需焦虑年味是否变淡,或者是否被遗忘。无需刻意去保护它,因为生活会永远持续下去。

春节文化的集体记忆,随着现代文明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断传承、延续,蜕变、衍生,在日益开放、多元的社会语境中,信息技术加持下的网络平台和媒介,为每个人赋予了记录和分享春节记忆的话语权。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每一种媒介都将改变人们的感知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众领域的延伸。

看春晚摇大奖、刷微博吐槽、手机微信抢红包,个体成员在线上空间即时分享自己的春节记忆,以文字、图片、视频、超链接记录下来,即时的互动、海量的媒介技术,跨越时空的限制,在虚拟社区中交流传播。传播连接了不同的个体,从而为新的群体创造新的集体记忆。

在线上的交流、传播和创新中,人们不仅可以追寻传统的春节记忆,建构当下的春节记忆,也可以想象未来的春节记忆。

新媒体重构了春节文化,除了传统习俗的变更之外,一些古老的乡土习俗、禁忌观念得到了相应的改变。例如,不能摔碎东西,如若不小心摔碎,便要说声碎碎平安,从正月初一开始基本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禁忌与习俗,随着传媒技术的使用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这些习俗与禁忌日趋宽容。

百节年为先,在这个历史认同感、身份认同感、民族自信感最大化的当口,新媒体极大的赋能社会公益和正能量的传播。对贫困边远地区的关注和慰问,企业组织公益活动,以及社会个体贡献力量。

媒介在不同的场景中增强主体的参与感,让个体、群体之间进行有序交流碰撞,由此书写、记录、传播新时代的春节记忆。

—  End  —



更多作者原创文章:
新技术变革文旅: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品牌叙事:目的地营销就是一场品牌“写作课”
蒋依依:中国旅游的市场叙事 | 创智者说
5A景区困局:为什么创5A难,保5A更难?
城市漫步:旅途中的城市空间美学

“小荣说”往期精彩内容:

家门口的年味儿 :何当共剪过门笺
魏小安:日照的独特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孙小荣何为日照生活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孙小荣:日照生活“三十六计” |  典型课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