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漫步:“出发”与“抵达”,旅途中的城市空间美学 | 说城市

付萍 小荣说 2020-09-06


《机场里的小旅行》一经出版,就颠覆了我们对旅行和交通中转地的常规认知。机场原本是旅行途中的过渡性空间,不过是“出发”与“抵达”的交通集散地,但是在阿兰·德波顿眼中,却成为一个综合各种文化面貌的趣味博物馆。

阿兰·德波顿在书中说,“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只有在生命遭到威胁的时候,才能认知到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事物。否则,我们的视野就不免遭到日常生活中挫折与怨忿的蒙蔽。”这句话用在旅行与基础设施体验中毫不为过,出发与抵达、入住与离店,都是行路匆匆的行程流水线。

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拦截了日常生活工作的琐碎,流动的旅行便已开始:从城市交通枢纽出发,飞机起飞与降落,异地入住、活动展开,最后离店、离城......

哒哒的马蹄声中,繁忙的都市人群大都扮演着匆匆的过客,鲜少有真正的“归人”,亦或是周遭的环境让我们难以成为心情放松的“归人”。

一直以来城市公共空间都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舒适物设施欠缺,无法提供场景需求的便利;一个是商业气息太重,若无消费,舒适物就与你无缘。就好像城市的公共空间被商业完全据为己有,蒙蔽了“共享”与“公共”的基本职能,更别谈舒适的体验了。

交通枢纽、酒店和城市公共场所,是每个人的每次出行都必须要抵达的三个空间。以旅行“漫步”的心态和视角出发,找回被我们忽略的途中场景;从酒店住宿空间创新延展,再到城市公共空间的畅想,重新定义人与空间的关系,重拾城市空间的人文关怀。

 

第一站:

来自交通的申辩,被忽略的出发抵达

《机场里的小旅行》展现了机场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另一番生动模样,城市的公共空间,不该被忙碌和漠然代替,基础设施的场景构建,如果具备美学关怀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2009年夏天,阿兰·德波顿接到英国希斯罗国际机场的邀请,让他担任该机场的“首位驻站作家”。按照阿兰·德波顿自己的话说,“首先必须走访机场,对整个场地获得粗略的印象,然后再安坐于D、E两区之间的出境大厅里一个特别设置的座位上,在旅客与机场工作人员的众目睽睽之下写出一本书。”

一周的时间里,他可以结识机场里全世界各地的旅客,访谈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安检人员、飞行员、首席执行官,乃至机场牧师;他还可以在出境大厅、入境大厅、机场限制区和机场酒店随意进出,他与旅客和员工互动,以独特的视角探索着机场这个熟悉又神秘的“非场所”,观察着其中的奇妙与庸俗之处。

这些访客从天上飞来,身上的引擎轰隆作响,仿佛责备着这个恬静的英国早晨竟然到了这个时刻还困倦未醒,就像送货员来到一户尚未起床的人家面前,忍不住忿恨地用力按着门铃不放。在这些飞机周围,M4公路正不情不愿地缓缓苏醒。在雷丁市,一只只热水壶正煮着开水;在斯劳市,一具具熨斗正烫着主人当天要穿的衬衫;在斯泰恩斯,孩子在印着托马斯机车的卡通被底下伸着懒腰。


根据他的所见所闻,融合他一贯风趣和智慧的笔触,写出了这部非凡的跨界文化创意之作,给我们展开了机场的另外模样,由被忽略的旅行交通中转地,延伸到探讨旅行、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的本质上来。

交通枢纽担任着一座城市运转的重要职能,一座座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和港口码头搭建起城市彼此之间的血液循环。

德波顿接到这家跨国企业的邀请后,惊讶又感动——在忙碌又嘈杂的时代,一家跨国航空公司在日常运营工作的成本之外,还愿意投资资金从事一项艺术抱负的活动,即使是创新的企业品牌推广,也充满诗意的人文关怀。

流动的旅行中,希斯罗机场带给我们关于交通集散空间的文学灵感启发,至少商业化的逐利时代,美学关怀还没有被完全蒙蔽。

现实依然不乐观,多少登机口、候车厅仅担负着基本的输送功能,虽配备超市、餐厅、服装店或饰品店,但是与集散地之外同类商品的性价比较,已经将很多旅客拒之门外。

交通集散地空间中候车区的座椅资源也分配不均,或场地空旷,没有地方休息,或座椅少,不满足需求,此时VIP室却空闲着,餐厅里,有消费才让进,处处充斥着公共空间的现实与冰冷。

也许,交通集散地作为城市的第一个窗口,它要为自己申辩一番,在被我们忽略已久的“出发”与“抵达”之外,到底该如何架构出一个人与空间和谐共融的关系?

 

第二站:

酒店漫步无界空间,场景无界

从机场打车到入住酒店,较于城市交通集散地空间而言,酒店住宿在舒适度和体验度上完美超前。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酒店产品多样化、个性化踊跃创新,掀起了酒店市场角逐的“军备赛”。

产品即场景,产品对应需求,场景对应体验。“漫步”酒店,大堂场地、客房空间、服务场景等方方面面的建构,充分考验酒店企业的创新实力。

多元化的业态组合产品可以充分激活酒店空间的活力。比如,时下火热的酒店+书店、酒店+健身房、酒店+影院、酒店+生活馆、酒店+机舱......融合营销背景下的场景赋能,为酒店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内涵。

尚美生活通过“酒店+书店”的生活场景模式,打造了丰富的全场景化空间,让入店旅客的消费空间更具多元化色彩。也许,跨界场景体验潮来临,在酒店读书、在书店睡觉,身体和精神同时得到安放,这种体验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体验。

华住集团同样开始了酒店大堂空间的“加法运算”,以推出的新零售品牌“客听”,掀起了大堂空间的变革。


常规的酒店大堂里空旷寂寥,除了安置一旁的前台,便就是空荡荡的沙发休息区,伴着某个角落人工造景的水流声,越发孤寂。金碧辉煌的大堂装饰,昂贵的大理石地板,豪华的沙发桌椅传达的不是人气和温度,而是高冷和寂静。

华住集团推出新零售品牌“客听”,将传统酒店接待、等候、洽谈的大堂功能,转变成为一个“书店+咖啡馆+零售”复合式功能的“城市第三空间”,不仅对全季酒店住客,也对附近所有人开放。在这里除了阅读品茶,还可以工作小憩,购买艺术作品、伴手礼,以及提高生活品质的物件。他们在酒店大堂里做以前酒店们不敢做的事,像签售、摄影展等等,告诉大家酒店的大堂“还可以这么玩”。

城市中这种文化休闲复合式空间越来越多,在新零售高歌的洪流中,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电商、出版社纷纷加入跨界空间争夺战。当然,在酒店新零售的“加法运算”之外,阿里旗下著名的未来无人酒店“菲住布渴”,则是由一群程序员“码”出来的科技力量——

前台没有迎宾,既然主要解决身份和支付这两个问题,那通过人脸识别和移动支付就可以了;房卡也不需要,人脸识别即可;进入房间,风格也很简洁,一部电话一个按键,可以完成你所有的问询需求;自费消费系统比自动售货柜更高级,扫码后,打开门,直接取走,系统会自动挂房账、完成扣款;AI助手小机器人给你送餐、送拖鞋、送电熨斗......连最后的几十米需求,都有机器人在守候。

关于场景的联想是没有边界的,舒适、温暖、有品位,或许是传统酒店想要打造的与家相匹配的关联和想象,而科技、智能、极简、便捷,未尝不是刷新宿住空间体验的新高度。

 

第三站:

寻找失落的城市公共空间

“抵达”与“入榻”之外,展露出城市空间的发肤全貌。容光焕发的面容显示出城市空间的健康与活力,憔悴暗沉的面容,则表达出城市空间的呆滞和压抑。

简·雅各布斯主张,一个城市的活力在于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和混合型,而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的、功能单一和分工明确的城市并不是理想的城市,无法消除贫困区,或解决社会问题,反而也会滋生出更多问题来。

在城市活力的语境中,更多体现在城市各类的公共性空间,街道、公园、广场等等。现实是,我们大部分的城市公共空间早已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中,抹去了独特的城市气质,一番轰轰烈烈城市化运动席卷而过,被整容改造后的城市面孔,长相雷同,千城一面。

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商业建筑驰骋横行,原本匮乏的公共空间愈发被压缩。充满喧嚣的城市,想寻觅一处可以休憩聊天的空间都难,人仿佛无处存在,找不到归属感。

城市公共空间的私有化加剧,只有消费,才有资格享受公共空间,商业利益的驱使,致使城市空间建构丝毫不考虑人文关怀。交通设施空间功能单一,休憩设施表面光鲜,却不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载满了人文记忆的文化设施被拆,让位于单位坪效收益更快、回报更高的大型商厦——

失落的城市公共空间屏蔽了最为核心的人本诉求,城市公共设施是人与空间之间的连接,在空间中,正是人对设施的需求和行为,才使空间有了价值和意义;城市空间、设施与人,正是有了正向连接,城市才具备活力与热情。


丹尼尔·亚伦·西尔表明了城市场景的巨大魔力。不同的舒适物设施与活动集合,让场景彰显着城市人群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城市的场景媒介建立了创新创意阶层与城市发展的因果关联,“勾勒出了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来源。”

芝加哥的柳条公园、北京的798艺术区、加利福利亚的硅谷,丰富的建筑空间、道路驿站、舒适物社区等,打造了创意城市的环境氛围。充满人文、自由与审美体验的城市空间,更好地做到了舒适物设施与美好生活需求的精准匹配,在大大的拉动了城市文化消费的同时,也引导了城市的公众行为。

具备公共性的场景作为城市空间下的有机组合,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整体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场景设施的物理结构不足以表明场景的全部特征,正如机场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却不仅仅只是“出发”与“抵达”的交通集散地,是人群赋予了机场生命与意义,甚至文学作品,更加升华了机场的象征性和深层价值内涵。

《机场里的小旅行》以文学视角切入,启发了我们对于交通枢纽的“地点美学”的审视,从酒店场景创新,到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以人见城,以人见景。

在“出发”与“抵达”的城市漫步中,城市驿站的镜头切换下,正在呐喊的城市场景,需要我们以人文的视角去发现,去赞美和批判,去优化和升华。

能够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栖息地,必定是温暖的、舒适的、宽容的、自由的,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置,不只是为今天而设计,也为更好的明天而设计。

— End —



更多作者原创文章回顾:

广州红专厂被拆:文化地标与商业利益的博弈

非遗新经济:传统美学的消费升级

文化是如何诞生并形成群体记忆的?

大连文旅局局长荣梅:大连的“浪漫”叙事

激活大运河:以符号和场景重塑运河居民文化认同


“小荣说”近期精彩文章回顾:

城市角落,留藏着城市文化最后的隐秘

共享浪潮的起落,单车已死,住宿呢?

面对研究者困惑:社会学家开出的“窍门清单”

4000万水幕电影:中国城市美化的“万全之策”

岑梅玲子:体验经济时代的场景革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