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叙事 :如何让博物馆成为城市历史的“说书人” | 典型观察

岑梅玲子 小荣说 2024-04-14

生活在武汉的汪勇是一名普通快递员,送快递,取快递,再打包、搬货、发货,从早到晚犹如一颗上了发条的陀螺不停旋转,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一家三口的生活开销。在这座城市里关于他的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他以一人之力组织起一个医护后勤保障队伍,对接了1000名医护人员。他的经历通过媒体报道被全国人民知晓,有人赞叹,有人感动,这个名字也被更多人铭记。

 

当更多的名字出现在大众视线,在这次疫情中,让人们看到希望的不是来自官员和专家,而是那些没有什么功绩却值得尊重的普通人,我们看到“共情”的力量,它释放在人的身上,如果用文字书写,甚至——“每一个人都是一部文学作品。 

故事传承的方式有很多种,书、口述记录、视频影像甚至是某段记忆。大时代下如何保存那些真实事件的见证者以及那些普通人的故事不被遗忘,并且具有教育意义,成为集体记忆的延伸,一些纪念馆或者博物馆的存在实现了这样的人文关照,那就是让一个故事在特定空间里被讲述和倾听。

 

之所以必须如此,是因为这些城市印记唤醒的,正是“我们”自己共同体验,文化的公共价值才得以实现。

从叙事角度记录城市

 

关于博物馆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起源于军事行动中掠夺、搜集来的珍宝收藏。如今,博物馆博文化从宗教、历史等物品展览以及地位阶层的身份象征演变为更加亲民和日常,或科技十足或艺术先锋。涵盖的类型和内容已经多种多样,在我国博物馆类型就可以分为5种类型:综合性、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科技类和其他主题类型,比如灾害博物馆等。从奢侈品到必需品,博物馆往往列入人们周末休闲或外出旅游而选择的体验方式的之一。

 

这些空间的存在让文化叙事具备一种超越时间的限制,从远古到未来,既可以凭借“在很久很久之前”这样的故事开场讲述过往,也能够跨越时间流超前感受未来生活场景,人们通过主观认识重新选择与安排,在文化传承、科普与教育中,聆听着历史的已然和现实的应然与或然。

如果把博物馆看做是城市生活的一种参与,那些“高大上”的讲述就可以从知识传播变为观念生产。它并非仅仅作为一种文化建筑而存在,从建筑到空间再到媒介物,最终成为具有坐标体系的城市文化的生态场域。假设X轴是空间,Y轴是文化内核,博物馆作为一个交织的文化集群通过统一的媒体,发布时代议题。

 

武汉的张之洞博物馆是国内关于张之洞与“汉阳造”的唯一专题纪念馆。究竟是一个人打造了一座城,还是一座城成就了个人功绩。地理位置和文化意义成为了博物馆的X轴和Y轴,那么把张之洞与武汉的故事作为中国城市在近现代化的进程缩影来看,纪念馆呈现的语言风格是通过对当时包括基础设施、商业系统、人文环境等多个视角转化为具有当代话题性的思考,且移交给文化的创造者,就是“我们”。当历史照进现实,叙述视角激活的是对现实空间体验感以及当下城市文化的浓厚兴趣。

从公共空间解构场景互动

 

当社会的变化与传统的表达不可避免发生时差,博物馆应当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程序的翻译器,在文化权力者和多方参与者之间积极尝试新的角色代入,从公共空间的解构来提供城市的公共性体验。

 

博物馆的叙事能力不限于时空之界限,通过强大的讲述能力,即策展形式和视觉语言向观者或听众讲述一个关于真实的故事。也唯有真实才是感受与思考的价值所在。博物馆并非对抗时间,而是和时间一道重新构建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最终满足实际经验需要,或许这就是博物馆体现的公共价值。

 

博物馆的类型决定其叙事的角度和空间张力。在一些极端场景表现中,尤其是对于汶川“5.12”地震纪念馆、美国9.11纪念馆这种灾难性场馆的叙事能力,在空间设计和视觉传达上都具有某种特定含义。

纪念性博物馆是一个表达纪念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公开空间,通过建筑塑造和主题诠释表现着历史的隐喻。城市英雄需要被纪念,灾难过后,人们也需要一个场景去追思、缅怀。这种特定的空间营造使观者产生临场感和引发共情。教育性功能既有显性的设计也有隐形表达,例如遗像、遗物、灾难惨烈场景再现,在具体的感知中起到警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当观者进入馆内后听到的第一个声音要如何引起共鸣,纪念性博物馆多通过长廊设计引领观者进行时间旅行,狭长的线条犹如一道承受记忆的伤痕,深刻且耐人寻味。“极简”被认为是哀悼和唤起记忆的最有效的方式。

 

故事的容器则选择被安放在现实情景中,在911纪念馆中,留存着最后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建筑遗迹的立柱,屹立于整个纪念馆大厅中央。立柱上前方的触摸显示屏墙能够显示每一个事件标记,点击它们,你就会看到每个标记后的故事。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从灾难发生的那一刻偏离了原本的生活轨迹,走向了未知。强烈的代入感表达着对生命的珍视和和平的渴望。

 

纪念馆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思想精神和价值取向具有积极影响。汶川“5.12”地震纪念馆以事件发展的时间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引导观众了解事件本身。学习地震防灾的基本知识,如何防范、如何逃生,甚至可以在此定期举办讲座,实际演戏进行科普教育。

用多媒体表达城市故事

 

博物馆中的场景设计丰富着讲故事的手段,“假如展品会说话……”来自于空间呈现、故事内容、编剧、参观者的形成的紧密结构。在多媒体富有创意和多种形式的表达中与展品深度结合,扩展出层次更丰富的展示功能与参与体验,于是空间开始讲述……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重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艺术作品超过43000件。这里采用创新交互形式,创建了一种新型博物馆体验Gallery One。这种交互的体验是情感和意识的投射,把展品与人的内在联系展开数字化的精准推演逻辑和超乎想象的体验感。

 

利用新技术控制每一件藏品,在灯光、多媒体等设计元素的渲染下,虚拟与现实混合成为一种强大感召力。在虚拟的真实中,吸引了参观者,不再是凝视的一件展品,可以进入到它存在的年代,了解故事的起源。游客不再是以客人的身份进入这些空间,而是让游客如在家一般感受“住”在这里,让人与某件藏品产生情感连接,甚至与几万年前发生关联穿越之旅。 

研究显示,参观者平均体验时间超过9.5分钟,一些甚至超过20分钟,每个人会探索约7个不同的艺术品。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通过场景设计上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为城市提供了艺术爱好者接受艺术知识感知,得以体验有趣且极具吸引力的环境氛围。博物馆空间叙事的独特性可以让参观者进入身临其境的混合现实,激发他们的注意力和解释的潜力。所以说,这里的艺术品不仅仅是展品,更是每个人与展品对话联合而作的一件带有情感温度密码的完整艺术品。

 

博物馆作为城市的“说书人”,总是把关于城市的一切东西都在娓娓道来。说书人尽情展演自己,他的剧本并不单一,而是尽可能的多样化用以吸引更多听众。

 

曾经,博物馆是封存在人们记忆中,是固化的,缺乏新鲜活力,而在当科技力量注入博物馆,带来场景设计的万千变化,让多样性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开放的城市必然是与人为善,当城市文化在独特的空间运行,展示文化将会带来更多的公共价值,最终,服务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 End —



更多作者原创文章回顾:
治愈的准备:被压抑的消费期待不一样的释放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生活是衡量城市精神的尺度

非常时期:重新发现短视频营销价值
被束缚的生活:一只口罩的“隐喻”  

4000万水幕电影:中国城市美化的“万全之策”


“小荣说”近期精彩文章回顾:

全民“宅”时代 :旅游营销不妨“做空” 

张辉 & 孙小荣:旅游业“复工复产”为时尚早

孙小荣:“免票致敬”——操之过急的跟风大比拼 

景观叙事:被建构的景观与旅游的真相 

孙小荣:“非典”与“新冠”于旅游不可等量齐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