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束缚的生活:一只口罩的“隐喻” | 典型评论

岑梅玲子 小荣说 2024-04-14

11月的消费狂欢,延续至中国最盛大的节日——庚子年春节。年货、美妆、服饰,以及为假日旅游出行准备的各种商品霸占着搜索头条。在这之前,口罩商家正在积极投放优惠券,无法预料的是,仅仅1个月后,一场迅速蔓延的疾病让口罩“一只难求”。


口罩,对于医生、患者而言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或者是疾病的表象。曾几何时,时尚界也把创意延伸至口罩,不是强化某种功能,而是舞台装饰、意见领袖的态度表达。


然而,从个体到全体,口罩从生活用品变成生存武器。它不再是某一类群体的特殊标签,也不是某个行业的另类表达,也不再是公共秩序的遮羞布,而是一场全民迎来的机会均等的病毒之灾。


当口罩隔绝了人与人最亲近的交流,人们仿佛变成了一座座孤岛。从禁言到封锁,显然社会并没有准备好应对灾难的专业系统,那些岛民只能缩回洞中,自娱自乐。


他们开始对网络投入巨大热情,呼吁政府投入更多公共服务设施,专业的医疗团队,军队的后勤支持,更多的科研资金,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亡羊补牢”。


反而,当这场“战疫之争”变成大众意识里的观念标准,成为了一个“口罩隐喻”,你是如何看待这次疾病的,也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被束缚的美好生活

 

在疫情之前,以旅游生活为导向的生活需求成为人们常态化的一种选择。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混业经营为一体新场景空间,既是生活之所,也是游乐天地。而更多关乎生活内容、生活场景、生活追求的消费产品提供了关于日常生活的更多想象。


无处不在的“泛游乐”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泛”即不在强调传统旅游中的移动性和单一性,而是把游和乐,一切关乎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期待的生活方式都包容进来,“泛游乐”真正进入到旅游与人的生活层面,开始参与社会生活建设和城市态度传达。


“泛游乐”既满足了人们精神追求,也充实着个人的社会实践。在深层次的需求诞生下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加强版,从时代视角来看,旅游维持着绿色经济体可持续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思维犹如植入人们大脑的“智能芯片”,启动了一场关于旅游观念、旅游选择、旅游习惯以及旅游方式的革新。


从5国13天到一国深度游,从景点拍照到独家体验,从上一场南极科普旅游到下一场女性意识唤醒的修身之旅,嵌套生活方式的旅游新观念在互联网的转化下变成了多种多样的旅游元素。


驴妈妈、蚂蜂窝、途牛、携程等一系列创业公司用互联网技术重塑着旅游消费的选择。与此同时,也培养出旅游者自助式的新消费习惯,一部智能手机可以解决旅游出行所需的所有服务,当我们再提出线下场景体验,线上选择消费的时候,实际上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公司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顺势而为,主动拥抱市场,就是最佳生存模式。

旅游作为一种消费文化视角,让生活回归本身。


当旅游生活纳入人们日常生活范畴,无论是短途的休闲度假还是中长期的深度体验,旅游拓展着人们的生活边界,带来消费升级。从美团点评、小红书等多个在线生活服务消费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消费者更愿意为了放松解压或是获得高品质服务而买单。旅游作为一种消费文化视角体现的是消费趋势。


毫无疑问,“夜经济”成为2019年年度的旅游热词。如果还把夜经济要素停留在夜市、烧烤、广场舞,旅游似乎也不能做为一种生活趋势,以文化节事等主题活动才是这场夜经济中最大的变量,从消费产品走向消费场景,西安夜经济已经成为全国旅游市场的一个风向标。


“不倒翁小姐姐”从大唐不夜城一路摇摆到更多旅游景区;大雁塔的喷泉灯光秀汇聚的是时尚、休闲、健身等多种形式的游乐体验。“夜长安”已经成为夜游产品的品牌标志,充满烟火气息的夜生活背后,是泛旅游时代的独特书写。


事实上,旅游带来了生活的便捷性和智能化。“以人为本”是旅游业发展的的首要标准,全域旅游的改革从多个措施保障人本生活的权利。


城市景区化提供了花园式的生活环境,开放性的资源共享,生态化的共融共生,在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旅游生活化的生活方式,让生活回归需求本身,发展消费,满足高品质的生活追求。


结合当下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多领域平台建立的智慧旅游系统,在旅游品牌传播过程中,通过网络营销、服务互动等多场景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旅游互动游乐新模式。


VR技术、AR技术、虚拟互动、可穿戴设备等科技注入旅游产品,让旅游者体验者“身未动,心已远”。多元产业的跨界融合,完美的构建了一种“发展性消费”的文化消费视角。

的确,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满足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在国民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旅游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也同时迈向了旅游社会,具有了新的社会文化转向。


然而,这一切美好的局面和生活的图景,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戛然而止了。就像一只口罩,对于呼吸的束缚,表达的束缚与审美的束缚,人们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做出暂时的妥协,并以此为起点,纠正某些行为习惯。

 

一只口罩的“隐喻”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份通告通过国际传播带来了世界的“关注”,在疫情事件的冲击下,旅游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如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的生存压力已经超乎预期。


美时花团锦簇,败时烈火烹油,旅游业的脆弱显而易见,但与此同时,旅游业也将是经济复苏反应最快的行业之一,获得消费不难,难的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信心重建。


的确,当个体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旅游又不能如口罩给百姓获得喘息之机。然而,不要忘了,所有困在孤岛的岛民,都在期待的一件事就是“回归正常生活”。而每一次灾难之下,旅游业承担了一种类似口罩的隐喻——回归正常生活。


如果把旅游看做是一个“流动的社会”,那么城市与乡村之间,天空与海洋之内,和平与灾难之隔,旅游建立的网络系统重组了社会生活与地方生成。


与旅游相关的利益者,如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文化和环境保护者,旅游为每一个群体提供发展或服务的机会,共享社会生活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变为一个广泛与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相联系的普遍性活动。从而也将旅游文化、旅游开发、旅游权利与冲突裹挟进“流动的大潮”之中,不断相互作用,让旅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和平时期,旅游是生活的消遣,当面临灾难事件时,旅游唤醒的是“记忆之所”。例如在灾难发生地建立纪念馆是明确的物质符号,构成空间记忆仪式。

再回到文章开头,这次疫情的发源地——湖北武汉,一座有故事的江城。九省通衢,占尽交通优势,也成为承接南北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工业重镇,武汉集聚了大批国有企业的重点项目。随着经济体制转轨,武汉改革阵痛一直持续,在不断挣扎中等待机遇复苏。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机遇”竟然成为武汉之觞。从武汉通向世界的交通之门暂时关闭了。然而,从世界抵达武汉的救援却拉开了另一道绿色通道,封闭的环境渴望新鲜的血液注入。武汉也因此一劫,成为世界最受瞩目的城市,这对于未来武汉旅游的世界化传播,无疑是一种“因祸得福”的强大推力。


可以想见,灾难过后,武汉的城市革新,将不再只是一个个政策,一份份文件,而是落实到各个层面的深度变革,尤其是要思考,在未来,武汉如何迎接和款待全世界的游客,创造崭新的“江城生活”。

 

然而,在当下,人们渴望回归的正常生活是“下午两点半看一看蓝天”,是随时随地订到的外卖,是亲朋好友的聚会,更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旅游与生活相互重叠的文化生产逻辑,不仅塑造了“城市审美”的范式化认知,也影响着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对价值判断的多样性反思。


这也是旅游生产的建构,将所有关注者变成参与者。就像这次疫情中,韩国演员刘亚仁为武汉设计的支援标语“爱武汉,也是爱人类”。


全世界参与援助武汉抗击疫情的过程,已经转化为一次“记忆实践”,这也如同我们世界全体,对于当下的紧俏品——一只口罩的记忆。


— End —



更多作者原创文章回顾:
论A级景区的“倒掉”| 典型评论
4000万水幕电影:中国城市美化的“万全之策”
城市角落:留藏着城市文化最后的隐秘
岑梅玲子:土地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逻辑
景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典范的“崂山模式”

“小荣说”近期精彩文章回顾:

孙小荣:旅游业将迎来“包袱性增长” 

孙小荣:2020 逃不掉的“躬身入局” 反思快与慢

一碗羊汤慰平生:人生一味,莒县羊汤

家门口的年味儿 :何当共剪过门笺

春节文化重构:年味变淡,还是生活在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