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白长虹,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管理评论》主编,现任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
许多知名大学把“管理精英、领导人才”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这些目标的背后隐含着对企业家精神的要求。如何使学生系统掌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同时又富有企业家精神,这是工商管理教育面对的一道难题。企业家精神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它赋予企业重大决策以创造性,这些决策对企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家对这种创造性的追求,来自于他们的信念和个人偏好,以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结构的影响。企业家的经验是他们特有的默会知识,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信念与偏好。一些学者把企业家精神归结为企业家的直觉和洞察力,似乎与知识无关。我们的观察却表明,企业家精神自有其知识结构特征,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知识结构之间的具体影响机理,正是管理研究应该弄明白的认识论问题。这一问题是理解企业家决策理性特征的关键。企业家的决策行为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混合体,个人偏好、习惯、信念和意志力都被归为非理性因素之列,这种划分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坚持企业家精神就是在决策中不讲求理性。我们与一些企业家深入交流,发现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能够给出非常合理的解释。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或许与他人不同,但这种判断却建立在他们的经验或一些人们很难判定对错的独特假设上;他们对事业前景的预期难以用因果关系给出清晰的表达,他们对一些重大决策的取舍难以用效益分析来评判,但如果成功其收获可能超出常人的预想。他们所追求的理性,不能用常规的经济理性来描述。他们对形势的预判,对预期成果的坚定信念,对一些特殊价值的不懈追求,都不能表达为经济意义上的成本和效益。为了说明企业家的理性思维,我们可能需要一种新的、用以解释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内在联系的逻辑架构。这种逻辑架构的作用不在于判别企业家认知的对错,因为这可能是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在于认识两类因素的交互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与企业家知识结构的关系,为改进工商管理教育提供参考。商学院不能奢望直接培养出优秀的企业家,但应该能够培养出具有一定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正如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完全可能成为将军的候选人才一样。在军事学院的一些课程和训练项目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胆识、勇气和意志力,都是重要的目标,而这些恰恰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构成因素。军事学院的教育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商学院自身的经验同样值得归纳。在人们对企业家知识结构与企业家精神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之前,商学院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一是培养学生的产业洞察力。产业洞察力显然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产业实践知识。如果对某个产业的基本知识一无所知,洞察力恐怕就无从谈起了。在这方面,产业发展史、产业演进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产业实践活动,都是很好的学习和分析的素材。学生如果能够认真学习基本理论,用批判性思维对一些产业现象进行思考,能够与产业界人士充分交流,完全有可能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二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力。有关创造力的研究已经揭示了问题与创造活动的关系:问题是创造的原动力。无论是出于好奇心或是对某些事物的不满都可能使人们产生问题,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引发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让学生们整日无中生有地问“为什么”,而是要求他们通过深入观察和缜密分析,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问题一旦得到确认,创造活动的机会就展现在人们眼前。三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者们认为,相对于知识和智商而言,意志力是预测个人成功最为可靠的指标,而且这种品质是可以塑造的。虽然工商管理教育面对的是成年学生,他们的人格特征已经基本定型,但依然有可能受各种影响而发生改变。比如,近年来一些高强度体育赛事如戈壁挑战赛、沙漠挑战赛在这一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商学院应该探索利用更多种的途径和更大的规模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企业家精神又被译作创新精神、创业精神,还有学者将之译为企业家才能。由于这一概念受到广泛重视,人们赋予了它丰富的含义。有人统计过,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已经超过70种,其简单者如德鲁克所说,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革新行为;其复杂者如蒂蒙斯的解释,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模式,是一种追求机会、整体权衡、具有领导能力的行为。由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这两个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企业家的地位和特征又随着时代改变,人们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出现多样性,就不足为怪了。不同时代的企业家有着不同的特征,同一位企业家的行为特征也会发生变化。18世纪初,康替龙笔下的企业家是面包店主、肉店主、各种物品的制造者和酒店主,他们面对的主要是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而德鲁克将现代企业家的范围扩大到“践行企业家精神”的人,包括许多企业和其他组织的领导。现代企业家的才干形形色色,那些从硅谷升起的新星们,都专精于某一领域,他们同时面对着技术、市场和组织内部的不确定性。他们与时俱进,不断成长。当21岁的乔布斯把第一台苹果电脑推向市场时,他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管理一家真正的公司”;到45岁时,乔布斯在很多次介绍产品时都会展示一个用路标标示着“人文”和“科技”十字路口的画面,以表示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歌唱”。这样的事例表明,企业家的价值观与洞察力的形成,与他们波澜起伏的经历有关,更与他们坚持不懈的学习和他们知识结构的演化有关。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行为特征的概括,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内容,如合作精神、信守承诺和争胜意识等等。当今的中国与世界,充斥着能源、气候、人口、公共卫生与安全、全球治理与地区冲突、供应链与金融争端、数智化、新科技等变化与挑战,更加需要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来积极应对,把握机会,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实现更高文明与更大进步。中国商学院自身也应秉持企业家精神,面向实践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转型和教育改革,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