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 刘川|五言绝句粥饭读(四十一)
导言:
因近期开始学写五言绝句,故茶余饭后,信手随缘读明清及更早的诗人作品,多涉猎五绝,随记几笔读后感受,且多有演绎发挥,呈与大家,闲读可也,不是赏析与学术研究。请批评指正,候教处:1203068559@qq.com。
——粥饭
题王二痴画四首 选一
沈德潜(清)
绝磴梯云上,回看路欲无。
四山人迹断,风雨一樵夫。
【读后感】
人们常说,诗无达诂。对于这首诗,爱空澹清渺的,可以理解成樵夫登山入云之气度;爱悲天悯人的,可以感受到绝境独守的求生者之不易;爱孤独自处的,可以感受穷途末路的无所归属……也就是说,诗,更多的是读自己。而诗呈现的这个所谓文本,不过是来验证自己的一个证据,或借口。因此,丰富和提升自己,才有可能尽量准确地把握作者初衷、触及到真正的诗核。否则,肤浅的理解和平面的感受里,再好的诗也会平庸地流过,甚至会错解。此诗中,一个樵夫独立峰头,绝境逢雨,茫然四顾,不论主题意涵如何,都需大眼界、大襟抱,才能够品得其味。
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 选一
许南英(清)
入山不见人,古树如人立。
偶逢行脚僧,圆顶顶尖笠。
【读后感】
庞大的诗言志体系里,多礼教而无俗趣。要知道,真趣味于诗词中至为宝贵。比如童心稚趣,比如村夫野趣,比如道人禅趣……此诗如画,孤独中却有一份奇趣,给人印象深刻,是旅人山中闲行,信手拾得的风物之趣:穿山越岭,古树如人,途中乱立;偶遇僧人,光头戴笠,笠如山尖。趣在其中,笑在旅人嘴边挂着,使劲走路也不会掉下来。要知道,趣是无“用”、无“意义”之物,不要指望趣里有道,趣是人的生机之心、另外的眼光,“第三只眼”才可见。趣往往落在世故、秩序、规则、道统之外,那是因为它从人的真心本性中来。
五言绝句
查士标(清)
斧凿何年事,悬空绝壁宽。
云霞开锦绣,山下举头看。
【读后感】
古人将诗的气韵和风格统称为“气格”。皎然说:“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作不由意,气格自高。”此诗写绝壁,本来危乎高哉,令人畏惧,而作者的性子却随着绝壁的崔嵬而“水涨船高”,看见绝壁上的云霞,就感觉是在为我打开锦绣,让我来欣赏。诗人的气度和品格,自然而然、并不刻意地也放在诗里了。我更喜欢这样的“言志”。将粗大的现实功利,化为浑厚质朴有力的人格,贯通一气地放在诗里,当人格称为诗格,诗的气格才高。
梅花诗
担当(明)
手老梅花少,梅少花更奇。
快人惟一冷,不在雪晴时。
【读后感】
雪天百无聊赖,孤僧画梅,人老手颤,勉强只画了几朵,但看上去更加奇崛。令人愉悦的,也许就在这天寒地冻里。那雪晴天暖的时候,并不能凸显出梅花的好看。字字有骨气。骨气不是世俗物,是将张扬外露的世俗之志敛起,化成内在的人格,虽大矣哉,却又极其平和,仅仅示人以坚定的自信。临危不惧、宁死不屈未必就是骨气,那里可能更多的被某种宗法道义或政治信仰绑架,属于社会化的、放弃“小我”而剩下的集体人格,略显粗砺偏执。我总觉得,真正的骨气里要有真我气和中正气。比如此诗中的画梅人,不骄不躁,不狂不傲,不抑不郁,就怀着那么一份自信与达观而存在着。也许这样才更显风骨,如几朵简单的梅花。
花朝
陈维崧(清)
晚渡雨初歇,故园书未来。
今朝花有意,休傍客窗开。
【读后感】
目睹繁花,客愁更剧,思心更猛。故作者说,如果你们这些花是对我好,就离我的窗远一点。唐代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写故园有菊,可怜却在战场旁开放。此诗写身边有花,但是请不要傍在客旅馆的窗边开,花真的有错吗?其实这种佯谬装傻,拿无情物当有情者来写,是渲染情绪的一种手法,含蓄而深情,避免了直抒情怀的呆板枯燥,增加了诗的活力。当个让思路拐弯的技巧来学习,不难。
参见:
【诗话文章】刘川|五言绝句粥饭读(二)
【诗评万象】编辑部
策划:梅关雪 盖涵生 吴明楷
编辑:梅关雪 盖涵生 一夜北风寒 云大风轻 木矣 寒砚 林小西
投稿邮箱:spwx68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