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89:献爱心的时候耳边总是响起这首歌 | 40载·40歌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19-08-31


198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韦唯演唱了一首歌曲,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广泛共鸣,这就是——《爱的奉献》。这首作品由黄奇石作词、刘诗召作曲,浅显易懂的歌词和感人至深的旋律,加上韦唯的深情演唱和央视春晚的巨大影响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使得这首作品走红并成为了公益歌曲扛鼎之作,也让这首歌成为了一首永恒的经典。



文 | 于海莉


社会需要奉献精神



1988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部有意将当时的《人与人》栏目中的一些节目改编成小品,词作家黄奇石和作曲家刘诗召被邀请来给这些改编的小品配插曲。黄奇石分配到的是根据“北京的一名中学生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换肾手术的事件”改编的小品。黄奇石为这个事件所感动,于是根据这个事件写成这首《爱的奉献》的歌词,黄奇石说:“尽管当时大家都不富裕,物质相对贫乏,可是作为一个人的真善美的东西并没有泯灭。而社会上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



作为《爱的奉献》的作曲,刘诗召同样深受感染。刘诗召时为海政文工团的专业作曲家,作品以旋律流畅、优美见长。加上这首歌词具有恢弘的气象、轻柔的意境、浪漫的心情和动人的温情,深刻地触动了作曲家的内心。旋律配合小品情感的发展,并没有走常规晚会歌曲的套路,而是融入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强调了以情动人,使得整首作品流畅、新鲜、深情且感人。韦唯低沉、浑厚而又饱满的声音,也颠覆了人们对女声的形象。高音区的激情和力量、低音区的温暖和真情,都触动了听众的每一根神经,迅速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



小爱见大爱 走红情理中



词曲作者都没有想到一首小品的插曲,能够在日后引起巨大的轰动,甚至成为了当时最为成功的公益歌曲,直到今天仍然是各类公益活动的首选曲目。对于创作者来说,也许是“无心插柳”,其走红却也在情理之中。


作为小品的插曲,应该说这首作品无论是词还是曲都没有按当时常见的手法来创作。也因为有了剧情的支撑,歌词可以写得比较简单、朴实,甚至是单刀直入地用陈述性的语言把“爱的奉献”描述出来,以最快捷、准确的方式传达到人们心中。在小品剧情的推波助澜下,受众内心深处其实很希望有一个词来总结这种情结,很希望有一句话唱出内心深处的感动。词作者找到了这个词,那就是“爱的奉献”,而这句话就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作曲家也抓住了这两个关键点,把这个关键词和这句关键的话,用旋律诠释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不仅好听好唱好记而且在词曲相得益彰的配合下,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正是这样的共鸣,让这首作品不胫而走,唱遍了大江南北。


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渴望释放心中的情绪,渴望有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强调对个人的关注和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爱的奉献》的词曲恰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诉求,新鲜的音乐表现形式和表演形式,尤其是第一次用“爱”的方式关注到了“个人”,关注到了社会的个体,并且第一次强调了集合个人的力量去帮助个人,从一个点到一个面,以小见大地推动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朴素的生活哲理。这既符合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需求,也符合个人层面的诉求。


当然,作品最终的成功也离不开媒体的传播效果。那个时代的传播窗口比较集中,文艺作品更是集中在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主的各级广播电视台的渠道推出,人们也对电视、广播的关注度比较高。这首作品不仅仅是在央视的节目中推出,更重要的是登上了当时传播效果绝对最高的央视春晚舞台。


此后这首作品成了各类公益活动的必然主题歌,乃至在学校里、班级里的一些爱心活动,这首作品都是不二之选。还记得我10岁那年,同班同学因为脑炎未能及时医治住院,因为该同学家庭贫困,我们班上专门出了一期黑板报宣传募捐,正是我一笔一画地用彩色粉笔把这首歌词写在了黑板报上。也许那个时候我对爱还似懂非懂,但《爱的奉献》这首歌却给了我们幼小心灵最初的爱的启迪,也让我们在歌唱中渐渐学会播撒爱的种子。《爱的奉献》犹如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永葆青春的鲜花,从众多歌曲中脱颖而出,温暖人心,传唱至今。事实也证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死神也望而却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想也正是作品成功塑造了“爱的奉献”的具体形象,才能够生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温暖了人间烟火,最终成为久唱不衰的经典之作。



诠释爱传递爱唤醒爱



归根结底,其实是大家心中都有“一片爱”,让内心深处的光亮更具穿透力,让心中的真善美更有震撼力,从而化出了今天我们听来依然十分感动的旋律。也正因为词曲作家对“爱”发自内心的理解,才让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才确定了通俗的曲调。词曲作家用自己对“爱”的感悟,诠释了人们心中的爱,并把这种爱传递给大家,唤醒了人们心中的爱,感动了所有听众。


一曲《爱的奉献》洋溢着人间最美的温情,传唱三十多年了,在时间的长河里发酵,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芬芳,成为当代中国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回望经典的生成,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历史背景是其诞生的摇篮,那么央视春晚则是其开枝散叶的舞台,演唱者正是那把打开经典的钥匙。归根结底,真正赋予其持久生命力的,还是词曲作者赋予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价值、隽永的艺术品格和生命的温暖感悟,也使之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永恒的爱的信仰。


我想每一首歌背后,都有一个关于生命与光阴的故事,《爱的奉献》曾经唱响了无数生命的凯歌,无数生命因此而重新绽放笑脸,无数家庭也因此重新变得圆满……值得庆幸的是,即便时代更迭着记忆,即便物质生活让人们越来越奔忙,在爱的奉献里,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从未缺席。我们庆幸着像黄奇石、刘诗召这样的优秀文艺工作者,源源不断地给大家带来触动心灵的好作品,心中的曲、手中的笔有着更直透人心的表达力量,让我们在纯粹的情感流露里成长。我们都生长在爱的国度,都在爱中长大,心中满怀爱的情怀,在爱的奉献里传递爱,让爱的奉献成为我们永恒的爱的信仰。





《歌声与微笑》

演唱:上海小荧星儿童合唱团

作词:王健

作曲:谷建芬


《说句心里话》

演唱:郁钧剑

作词:石顺义

作曲:士心


《弯弯的月亮》

演唱:刘欢

作词:李海鹰

作曲:李海鹰

                                   

《真的爱你》

演唱:Beyond

作词:梁美薇

作曲:黄家驹 

           

《千千阙歌》

演唱:陈慧娴

作词:林振强

作曲:马饲野康二


《让我一次爱个够》

演唱:庾澄庆

作词:陈家丽

作曲:庾澄庆


《我想有个家》

演唱:潘美辰

作词:潘美辰

作曲:潘美辰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演唱:钟镇涛

作词:陈焕昌(小虫)

作曲:陈焕昌(小虫)

                     

《我终于失去了你》

演唱:赵传

作词:李宗盛

作曲:李宗盛


《一生何求》

演唱:陈百强

作词:王文清

作曲:潘伟源

                    

《山不转水转》

演唱:那英

作词:张藜

作曲:刘青



- THE END -



推荐阅读



订阅2019年《音乐周报》,戳这里!


潮·涌 | 改革开放40年之“十大古典音乐事件”


学钢琴的好处很多,但有一样好处人们却很少谈及


演唱方法,是工具不是束缚


唱合唱,你的声音“炸”吗?


对不起,流行唱法并不以美声为基础 | 争鸣


阿卡贝拉就是“清唱”?这几个天团用歌声告诉你答案


孙鹏杰泄露天机:钢琴比赛中评委一分钟内就已打出分了


想混毕业?门都没有!中国音乐学院这个系的期末考试开启hard模式


声乐演唱中的“矛盾体”


我们都误解了“合唱”这件事


怎样才能 “打开喉咙”?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