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津川穗积:我早知道中国的圆号很厉害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22-04-23

中津川穗积


文 | 唐若甫



与中津川穗积的会面定在7月下旬一个闷热的夜晚。那时我正好在东京观摩《图兰朵》,周五晚上便请他在西新宿的一家中餐馆小酌。我们各自点了一碗面条、啤酒和煎饺,但这顿朴素的晚饭注定不寻常。


身材娇小但身手敏捷的中津川穗积供职于日本交响乐团协会,这是相当于交响乐团行业协会的组织,隶属于文化厅。此外,他也在同样隶属于文化厅的日本艺术文化振兴会音乐分部担任项目官员。2002年起,展演性质的亚洲乐团周启动,由文化厅主办,交响乐团协会承办。每年大约有三到四支来自亚洲各地的乐团受邀到东京展演,其中一支必定来自日本,一支来自东亚地区的国家,一支来自亚洲其他地区。主办该活动是为了团结亚太地区交响乐团力量,让大家有一个互相交流切磋的平台。


2002年,中津川穗积便进入日本交响乐团协会工作,负责亚洲乐团周的策划和实施。近20年来亚洲乐团周邀请除日本以外的15个国家的近50家乐团到访东京,包括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越南、韩国、蒙古、新加坡、斯里兰卡、土耳其、泰国等。中津川穗积也访问了所有参加展演的乐团并听了它们的音乐会不止一次。中国乐团在受邀行列中数量居于首位,到访的有中国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黑龙江省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四川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厦门爱乐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等。


酒过三巡后,我们从曾韵开始聊,这位由中国自己培养的圆号选手今年勇夺第十六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铜管组第一名,改写中国人不擅长铜管的历史,就像刘翔刷新了中国在田径赛道上的形象一样。对于中国人在圆号方面的崛起,中津川穗积表示毫不惊讶,倒是把我惊了一下。我问他为什么,他抿了一口酒说:“中国乐团我听过不少,就亚洲乐团周的表现来看,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16年的中国交响乐团。在李心草的指挥下,他们在东京演出的曲目包括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英雄的生涯》。日本的乐团在演出此曲时一般会使用9支圆号,但国交就用了8支,无论是耐力、控制力还是爆发力都让人震惊,出来的声音堪称完美。所以,那时我就知道,中国的圆号很厉害。”


中津川穗积为雅马哈开发圆号


但完美也是有不同的标准和尺度的。我继续追问他,对完美的定义是什么。这里不得不提到他的学习和早期工作背景。中津川穗积12岁学吹圆号,在东京国立法人电气通信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1978年本科毕业后进入雅马哈乐器公司产品研发部,专门从事圆号设计和改良,一直到1988年离职。供职期间他几乎造访了世界上所有以铜管著称的名团,比如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巴伐利亚广播、芝加哥交响乐团等,中津川穗积带着自己设计的乐器请乐师吹奏并提意见,那时世界上一流乐团使用的圆号几乎都是他设计的雅马哈圆号,连卡拉扬都钟意。“我对完美的定义是以柏林、维也纳、慕尼黑、芝加哥的乐团作为参考的。”他的话掷地有声。


中津川穗积不仅熟悉中国乐团,也热爱中国文化。他与中国的缘分悠久,早在1980年初便到访中国,1996年至1997年间他特地到中国拜访音乐学家何昌林,合作把奈良正仓院收藏的古谱转成五线谱。


他说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杆乐团。德国是柏林爱乐,奥地利是维也纳爱乐,日本可能是NHK交响乐团,中国应当是中国交响乐团。我听过余隆指挥的上海交响乐团很豪迈,唐青石指挥的四川交响乐团温暖人心,还有西安交响乐团,它们都不错。日本的乐团追求完美统一,不搞个人突出,演出时绝对不能出错,有点小心翼翼,但各家乐团之间的差距不大,几乎所有团员都是日本人。中国的乐团放得开,即使在音准和整齐度上有时会打折扣,但因为有拼劲,有精神气,活力四射,听众反而会听得更过瘾,团员构成也更国际化。不过中国的乐团演奏水准差距大。我注意到尤其是在2010年之后,大概是得益于一大批海外学成归来的演奏员,中国乐团的演奏水准明显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在亚洲乐团传统弱项诸如双簧管、圆号、定音鼓和小号方面,这也是我在听乐团时特别留意的声部。”



- THE END -


欢迎关注《音乐周报》

快手、抖音账号


经历百余年本土化,中国交响乐已长成参天大树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郑小瑛:永远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听众:欣赏交响乐的大门逐渐打开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吴玉霞:既然开始做音乐普及,就要坚持下去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民间艺人到唢呐演奏家,他把《百鸟朝凤》吹向全世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持续不断的民乐改革改了什么?|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中国为民族器乐带来了什么?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江姐》到《尘埃落定》,大西南有一座“歌剧山之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歌剧《原野》首演后,曹禺一把拉住她的手说:你把金子演活了!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部“小二黑”引发歌剧大繁荣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马可曾对女儿感慨:《白毛女》是修改得最多的歌剧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白毛女》开始,中国歌剧蹚出了一条新路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