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形到无形,中国唱片业记录70年音乐辉煌与足迹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文 | 王炬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唱片事业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音像(唱片)产业发展波澜壮阔,成就辉煌。唱片(音像制品)作为声音的载体,作为艺术产品,不仅记录了艺术家鲜活的声音和富有时代风貌的作品,也记载了我们过去70年步履艰难的足迹和令世人瞩目的光辉业绩。
中国唱片业回到人民手中
1949年由上海大中华唱片厂制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样片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唱片事业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就在上海解放的第三天(1949年5月29日),党就派人接收了大中华唱片厂,并在不久后的6月3日开始录制唱片。第一批节目包括《解放区的天》《军队向前进》《唱胜利》等,这些唱片主要用于刚刚回到人民手中的城市广播电台,大量的富有时代感的新作品,带着延安质朴的黄土气息,瞬间传遍祖国各地。此事件标志着新中国唱片事业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唱片业回到了人民手中。
中国唱片厂生产的薄膜唱片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先后建立了人民唱片厂、上海唱片厂和中国唱片厂,出品“人民”“中华”“中国”和“艺声”等品牌的唱片。1957年,由中央广播事业局管理的中国唱片社(后更名为中国唱片公司)成立,这家当年独一无二的唱片出版制作发行机构,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出版了大量优秀的音乐、戏曲、曲艺唱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激人奋进、健康昂扬的革命歌曲和大型音乐作品,通过唱片在各地广泛传播,鼓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珍品葆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连绵不绝,流传至今。像歌曲《歌唱祖国》《东方红》《我的祖国》《赞歌》《让我们当起双桨》《我们走在大路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合唱《黄河》、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歌剧《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瑶族舞曲》、二胡协奏曲《二泉映月》管弦乐《红旗颂》《春节序曲》、民歌《小河淌水》《赶牲灵》《牧歌》等,都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反映、最精美的艺术珍品。还有大量的戏曲、曲艺、古典音乐等唱片曲目,构成了极为丰富的艺术宝典。唱片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鼓舞群众的有力工具;唱片所记载的令人奋发的内容,是人民大众精神世界的盛筵,是娱乐欣赏的佳品,也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1959年至1960年,是我国唱片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年出版品种近3000种,年发行量超过1100万张。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黑胶唱片
“文革”时期,是我国唱片史上的最低潮。1970年,我国全年出版唱片64个品种,发行219.45万张。尽管如此,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还是灌录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唱片,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杜鹃山》、交响音乐《沙家浜》、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毛泽东诗词歌曲》以及《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这些“红色经典”构成了我国文化艺术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豪气万丈,大气磅礴,是描绘新时代的辉煌画卷。
1976年以后,唱片业得到了迅速恢复,1977年发行唱片276种,发行量首次突破2100万张。
现代民族音像产业兴起
上世纪80年代太平洋影音公司录音室
1979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唱片业突破了一家唱片社、三座唱片厂的格局。经中央广播事业局批准,太平洋影音公司在广州成立。随后,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中央直属部门纷纷成立音像出版社(公司),从1979年底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300多家音像出版单位、数百家复录加工厂和十余万家音像制品销售商平地起高山,迅速形成了新兴的、现代民族音像产业(广义的唱片产业)的大格局。
太平洋影音公司发行的歌曲盒式录音带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我国音像业大发展的年代,音像产业无论出版制作、生产加工,还是发行销售都有了迅猛的进展。到1997年,我国音像业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2.23万个品种、2.06亿盒(张),分别是1959年的10倍和20倍,发行金额高达18.4亿元。2003年,我国音像业年出版发行2.82万个品种、4.56亿盒(张),发行金额高达25.77亿元,创历史新高。音像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对视听设备生产,电影、电视等上游产业产生重要影响的产业,是我国文化领域里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这30年也是音乐作品迅猛发展的年代。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中国》《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塞北的雪》《思念》《信天游》《让世界充满爱》等,到90年代《亚洲雄风》《涛声依旧》《春天的故事》《同桌的你》《你是这样的人》《故乡》《飞得更高》《青藏高原》《走进新时代》等,一首又一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歌曲,通过一盘又一盘的盒带和光碟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四面八方。
上世纪90年代,音像产业迎来了又一次新的高潮。音像出版社(公司)已经成为原创音乐的主要生产源,大批优秀的词曲作者、演唱者加盟音像出版社(公司),他们带来新的思维、新的艺术感,形成全新的创作、出版、流通模式,也为新兴的音像业带来了财富和活力。上世纪80年代流行乐坛“西北风”的盛行,奠定了我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基调和民族风格,其产生基础就是音像出版社的建立和发展。在“西北风”的强劲吹拂下,诞生、成熟、成长起来的一代词曲作家、表演者和制作人,已经成为整个90年代和新世纪之初音乐界、音像界原创的主力军。
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充满时代气息,在强调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基础之上,大量结合流行音乐的形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
新世纪新媒体新声音
进入新世纪不久,音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记载声音的载体由有形介质(唱片、音像制品)快速发展为无形介质(流媒体),音视频压缩技术越来越成熟,网络带宽越来越宽,互联网和手机迅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首选的声音传播欣赏途径,音乐产业由此进入全新的时代。手机和互联网音乐平台成为取代了音像制品的最大的传播渠道,咪咕音乐、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成为人民群众获取音乐、欣赏歌曲最为便捷的新的聆听方式,独立音乐人方兴未艾,数字音乐版权成为新的竞逐目标,新型音乐制作产生结构正在逐渐形成。
纵观70年我国音乐产业(包括唱片和音像产业)的发展历程,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前30年的发展比较平衡,我们不仅有歌曲,还有大量的大型器乐作品和歌剧、舞剧;后30年在西北风原创风潮的引领下,产生了大量的民谣、校园歌曲、影视歌曲和流行歌曲。进入数字音乐时代,音乐制作、传播方式进入全新的模式,音乐已经成为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娱乐消费形态。
从音乐产业7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音乐的创作、出版、传播和消费模式与社会发展形态紧密相关,计划经济有其特有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其特有的发展形态,数字出版时代更与互联网分不开。但是,无论在何种经济形态下发展的音乐产业,其产生的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有着许多共性,也即,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歌颂党、歌颂人民、歌唱祖国、歌唱人们幸福美好生活、反映时代新声、记录时代风貌,是永恒的主题。
- THE END -
欢迎关注《音乐周报》
快手、抖音账号
丁芷诺:我见证了中国小提琴的发展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让世界听到中国大提琴作品!这一天,她等了三十多年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他是中国第一位公派罗马尼亚的音乐学生,回国后建立了小提琴教学体系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