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表现不同
“耳石症”是分属于耳鼻喉科的一类典型的外周性前 庭功能异常而引发的疾病,疾病英文全称: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BPPV的临床症状主要特点:头 部位置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而突发眩晕。眩晕为旋转性, 多数持续数秒至1min左右,在这类疾病的临床症状方面, 具有区域局部反应的特点即并非所有患者均可出现不良反应。具体的不良反应症状包括了恶心、呕吐、心率不稳等症状。另外,患者感官上还会出现身体漂浮感强烈、平衡感下降以及幻视等现象。从临床症状的出现时期判断,症 状主要出现在晨起,躺下、翻身时发作,发病前无任何先兆,重复诱发体位眩晕可重复出现。特征性位置性眼震, 是其重要体征[1]
“颈性眩晕”则是分属于骨科和眩晕门诊的一类典型疾病,患者出现眩晕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椎动脉由于发生压迫而引起的头晕,此疾病的英文全称为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 artery(CSA)是一种由于颈椎源性 病变,导致椎动脉供血障碍,引起小脑和内耳的血液循环 障碍,继发眩晕或头晕。颈椎小关节紊乱可能是导致眩晕 或头晕的直接原因。头晕主要特征为:头昏眼花,感觉身体漂浮的,走路像是踩在棉花上,担心会摔倒或害怕失去意识。多在头颈较大幅度扭转、低头、仰头时容易诱发。多 伴有耳鸣、恶心、视力模糊、平衡失调等临床表现。头部姿态异常,颈肩部疼痛是其主要体征[2]
2、发病机制不同
关于耳石症的发病,通常由两种不同的机制类型:第 一,由于患者出现管结石症而引发耳石症的出现。发病 时,患者位于椭圆囊囊斑上的的耳石颗粒由于出现脱落现 象,而经脱落进入到了半规管的管腔内。在这种情况下, 如人体的头部位置发生与重力方向偏移的改变后,颗粒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在管壁上发生摩擦。这个 过程中,内淋巴也是处在流动状态下的。随后,壶腹嵴嵴帽结构就会同时发生偏移。这一系列的偏移和变化,就会 在人体的感受上带来诸如上述的体征和临床症状。第二, 耳石颗粒由于会存在粘附于壶腹嵴嵴帽,使得其自身在淋巴系统内的密度发生变化,相应的,其对重力的敏感度也会发生改变。这也会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3]。 椎动脉型颈椎病则是由于长期姿态不正,劳损,外伤等因素导致颈部椎间盘变形、颈椎骨质增生、炎症等组织病理性改变,进而引起颈椎生理构造发生变化,椎骨结构的内部和外部平衡遭到破坏,进一步导致内其内部的血液流通发生障碍。神经脊髓受压,进而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3、诊断标准不同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①出现颈性眩晕,曾伴有猝倒发作;②多伴有耳鸣及听力障碍、视力模糊等;③旋 颈试验阳性;④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或节段性不 稳;⑤除外心源性、脑源性及耳源性及眼源性眩晕。BPPV诊断标准:(1)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后,呈现反复发作的特点,且发作时的眩晕感并不会持续过长时间,一般不超过60 s。 (2)在进行位置试验时,患者出现 眩晕的情况,并伴有位置性与特征性都十分明显的眼震现象。 (3)排除其他有相似症状的疾病类型,例如,由于前庭功能异常而引发的偏头痛、阵发症疾病以及由于中枢神经异常而引发的眩晕症、梅尼埃病以及心理精神原因导致的眩晕现象。
4、治疗方法不同
耳石复位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 且可自由选择是否建筑仪器完成检查操作。但需要注意的 是,根据耳石症类型的差异,需要采取不提供的复位方法。对有严重颈椎病或严重心脏病患者要慎重采用徒手的方法进行复位治疗。(1)BPPV(后半规管)可用Epley 法进行治疗,必要时可的对此房法进行改良后进行应用。 (2)水平半规管BPPV:可采用Lempert或Barbecue法以及 Gufoni法。(3)Yacovino的方法也可以适当选取应用。 采用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缩短病程,通常立竿见影,疗效显著,且简单安全,愈后效果良好。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以条理、练功、调曲为主要原则和方法,在治疗方式上,综合应用徒手治疗、针灸治疗、内服外敷用药以及颈椎功能锻炼的方法帮助疾病恢复。达到恢复颈椎正常生理位置,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疗程一般较长。 针对临床症状,两者皆可给予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 胞磷胆碱、培他定、西比灵、银杏叶制剂、敏使朗等。
参考文献:[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 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 (2006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 [2] 陈关富,赖志刚.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6:227-233. [3] Hall SF,Ruby RR,Mcclure JA.The mechanics of benign paroxysmal vertigo[J].J 0tolaryngol,1979,8(2):151-158.